哲學開箱文

@yschou0910

ChatGPT黑科技又來了

黑科技又來了,以後只要問ChatGPT,就能快速了解一本書。我個人認為,這叫文化資本貶值器:康德三大批判隨便一本,哲學系學生得花上幾年才搞個半懂,但以後人人都能說,自己一分鐘就掌握精髓。唸書要幹嘛?沒開玩笑,這也是低限知識維持器:遇過有學生說,反正有事再問網路就好,先記那麼多也未必有用。

可憐的東西&美好年代

奧斯卡獎出爐。讓我想起當初看《可憐的東西》時,一開始根本不知會演什麼,看完還搞不清楚誰最可憐。但整個概念很有趣。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人類精神演化史的女性視角版,特別是反映了一種時代氛圍,譬如法語說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或英語說的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

求偶焦慮與文化資本

開年以來,PTT兩性版一直有類似風向: 1.【求偶焦慮】想追又覺得自己追不到,老是一下就沒戲 2.【自強運動】嘗試各種提升自我,包括外貌改造或搭訕課程 3.【求偶困難】發現這些好像都沒用、吃力不討好,或再怎麼樣都輸給某些人 4.【單身運動】乾脆都不要追,還用賽局理論來分析這是不是...

讀哲學算是追求智慧嗎?

初六開工。其實年前寫書時就碰到一個問題:雖然哲學的古義是追求智慧,但現代人讀哲學到底算不算追求智慧?《菁英體制的陷阱》主張,過往的貴族會直接把土地、金錢傳給下一代,但這並不符合我們當今的公平概念。於是貴族們開始做兩件事: 一是打造嚴酷的競爭機制,並運用一切資源讓自家子女在機制裡勝...

危機與悟道

昨天過了一個平凡生日,再也找不到理由否認,自己已經四十歲了。上禮拜有學生問,哲學系的人可以賺什麼錢?這問題並不難答,基本就是知識產業鏈,儘管變現方式各有不同,至少都找得到成功案例。真正困難的、也更應該問的是:怎麼知道我適合走知識普及之路?或者換個角度問:怎麼把我的文史哲知識興趣,...

權力距離,與軟弱無能

快過年了,回顧一下通識課的意外。一開始我說,好好上課、好好回答課堂提問,這堂課就會過。因為期中期末考,其實只是重複課堂提問,還給大家十幾天期限,用線上問卷慢慢寫。但結果呢?有40%的學生被當掉。最令我訝異的是,考試時我都會出一大題,類似「舉出課程裡三個最有印象的點,並說說為什麼,能舉例更好。

2024,巔峰與養志

數字再度跳動,年曆來到了2024,年紀則來到了40。當初看孔子說什麼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其實不太懂在幹嘛,而且各家解讀還不太一樣。但真的到了40歲,發現一個不斷進步,使得巔峰出現在70歲的人,無論如何都值得敬佩。

強權、物料與臺灣

數千年來遺世獨立的臺灣島,從四百年前開始,成了強權輪流掌控的舞台。一連串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為什麼強權控制臺灣以後,會迎來一段輝煌時期,但又常在衰落前失去臺灣?荷蘭佔領臺灣(1624)--黃金期--失去臺灣(1662)--被法國打爆(1672) 清朝佔領臺灣(1683)--黃金...

PISA成績之謎

曾有經濟學教授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美國學生的PISA排名總是不高,還常常輸給東亞國家?明明美國就是科研最強,沒道理學生素質輸那麼多。其中一種推測是意願問題。為了驗證這點,他們做了誘因實驗,結果發了獎金之後,美國學生成績真的大幅提高,但上海學生無感。

學習思辨,真的有用嗎?

最近看了一下Daniel T. Willingham教授(曾任職於美國國家教育科學委員會)的文章,專門討論批判性思維的,或說思辨教育的成效。答案是,思辨教育的成效,專教各式謬誤偏誤、定律效應、困境解方(以下統稱思辨技能)的那種,其實不太明顯。

文組的學以致用?

上禮拜到彰化女中語資班,做氣候危機的講座。先不論為什麼搞哲學的會講到氣候去,更有趣的是,當我問學生可能對什麼特別感興趣,得到的回覆是: 1.許多學生打算把法律系當第一志願填。2.學生普遍想要知道「文組的出路」。文組學生越來越少、文組能做什麼工作,近幾年這討論話題沒消停過。

從24到4

對我而言,這是特別的一年,各項教學業務組合起來,面對的學生從24歲到4歲都有。跨度二十年,大約就是2000年後的一整個世代。每個年齡層,所適用的呈現、認知模式不同,也會遇上特例或轉換等問題,這裡簡單紀錄一下。當然我有自己的解讀視角,而且樣本數也不多,只算隨手寫寫。

知識許可證

上世紀網路剛興起時,有人超級樂觀地說:透過網路,可以輕易查找一切寶貴知識,不用再跑圖書館、翻各式文獻,大家一定都會變得更聰明、知識更豐富!二三十年過去了,這個預言看來沒有成真。如今人們關心的,是網路上各種造假甚至詐騙資訊,如何瞬間流傳到成千上百萬人眼前。

追求熱情根本無用?

近年來,各大學一再強調,年輕人應該追求熱情,早點選定自家興趣;但每年依然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們,努力讓筆試成績變得更好看、更達標。這到底是官方說一套做一套,或學生們總是講不聽?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安宇敬,曾經特地設計實驗,要來破解這一謎題。最終答案有點殘酷:官方似乎說一套做一套,雖然他們並非故意,而是受了心理偏誤影響。

知識普及是最佳解?

當畢業生的產出速度,遠大於現有職位的需求,會發生什麼事?《區判》一書,對此做了某種紀實。在我看來,任何想要學以致用的人文科系學生,都應該思考一番。(當然由於我的背景,以下難免以哲學普及為主。) 就臺灣現狀,最直接的問法或許是:在文憑貶值、薪資偏低的大背景下,所謂的知識普及業,如各...

人文危機與知識產品

近來一篇報導指出,臺灣人文科學生佔比已不到20%。對此學界表示,許多學生就算想就讀人文學系,也常被家長勸退,大家應該想辦法做些什麼。(連結我放最後) 先前有學生說,他在臺師大上課時,看到有教授引用我〈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的文章,似乎頗為認同。

小說的瓶頸?

我原本也感到,小說恐怕面臨瓶頸。除了我自己不太會讀以外,教學現場確實顯示,網路娛樂和隨身手機的超級配合,會排擠人們靜心閱讀長篇著作的時間。但我一直覺得,這樣想的人應該是少數。直到看了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如刀的書寫》,她於2022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是一位法國中學教師,60歲才開始全職寫作。

渴求尊重,還是沉迷虛榮?

《山道猴子的一生》最近衝上熱搜冠軍。看了留言,主要是兩種聲音:一是逐漸深陷的過程超寫實,二是自己身旁真有這種人。簡而言之,一個普通人借錢改車跑山道,想要獲取欽羨目光、當上百萬網紅。他以為這就是成功之路,也因此交到女友,但各種因素影響下,債務危機、人際糾紛與被害妄想卻越來越嚴重。

存在的階段論

若死亡只是另一個更好的開始,那我們現在該做什麼?現代人大致接受物理世界觀,肉體消亡則一切歸於虛無,所以人的行動依據完全來自於現世。但在許多傳統宗教那裡,寶藏在死後才會真正出現,為 了獲取寶藏,你現在就得開始準備,譬如行善積德。一般認為這叫信仰。

無腦新知,會怎樣?

老高抄襲事件,延伸出的一個觀點是,堅持這類頻道很好很棒的粉絲,只是在追求「無腦新知」。簡而言之,要能無腦輕鬆看,又能得到新知識,但知識是否經過嚴格檢驗,又存在哪些反面意見,則不太重要。十年來接觸中學生的經驗告訴我,這類無腦新知的需求存在已久,一方面是懶得在休閒之餘太過燒腦,二方面是想獲取聊天甚至吵架時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