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有問無答的三種心態

上週在台灣大學,我參與生命教育科的教師研習,主講「提問式教學法」。

相信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都想了解學生究竟吸收多少,其中一種常見方式便是口頭問答。但實務上,大多數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問時,不會有多少外在反應,至於他們內心有無思考,則完全是個謎。

於是,口頭問答常被視為窒礙難行。

這有希望改善嗎?我認為有,而且改善方法不算太難。但首先我們必須分析,哪些學生有潛力回答問題(先假設是開放式問題,不是選擇或是非題),而他們又是被什麼障礙所卡住。

除去那些根本沒在聽課的人,我認為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心態:

首先,就是把上課當成在聽錄音或Podcast,覺得自己純粹是個聽眾,不用回答任何聲音裡的問題。

在這類心態裡,學生基本沒有思考的打算。因此難點在於,教師必須找到某種啟動機制,使他們轉換到思考模式,或至少是認知到,自己有必要提供一點新資訊。

其次,部分學生會主動思考,但得花點時間整理思緒(通常需要幾十秒),因此無法立刻口頭回應教師的問題。根據我的訪談經驗,這又可以分為兩種狀況,一是腦子裡蹦出太多答案得篩選,二是想到某個點但用詞遣字得挑選。

這類學生最需要的東西,叫做思考時間。實務上可以給他們一兩分鐘思考,但好像會有點冷場,而且難以保證他們必定主動回答。

最後,某些學生很快就能想出自己的答案,但他們不想成為全班目光的焦點,或不習慣和教師直接對話,因此選擇默不作聲。

多數情況下,如果教師直接點名這類學生,他們就會回答了。所以這裡的難點似乎在於,怎麼快速找出已經想好答案的人。

綜合上述三者,若想要順利進行提問式教學,就必須建立啟動機制,再提供思考時間,接著找出有好答案的學生,並請他說出來。

看來很困難嗎?其實有個簡單明瞭的做法,可以同時滿足這幾項,那就是「先寫再說」。

真的是先寫再說。首先,學生們都很習慣於拿筆寫,除非完全沒在上課,否則面對開放式問題,至少會寫個「無」、「不知」,我還遇過直接打個叉的。只要肯動作,至少就能使那些聽眾型學生,發現自己現在得要做點其他事。

接著,手寫時間完全等同於思考時間,所以只要你給學生幾十秒寫,就等於是給他們幾十秒思考。於是,只要讓學生動筆寫東西,就自然解決了前兩個難點。

那要怎麼快速找出有想法的學生呢?有讀者可能已經猜到了,學生在寫的同時,教師也不要閒著,四處逛逛,看看哪個學生振筆疾書,那就是有想法、會回答的人。只要試過幾次就會知道,學生寫多寫少,一眼看去就能分辨。

確定哪幾位學生比較有想法,而且大家都差不多寫完後,教師就可以直接點人起來回答。我沒遇過在這種狀況下,有哪個學生閉口不言的,學生可能有點害羞,也可能聲音太小,但最差也會照著自己寫的念。

至於要點幾個人起來講,以及他們的意見是互補還衝突,或能不能進一步形成學生之間的對話,那就要看教師臨場的反應了。如果想要降低問題難度,增加學生發表意見的機率,則可以考慮做成選擇題,再問學生為何如此選。

當然這只是大概念,還得搭配一些配套措施(譬如列入成績計算),而且學生們需要點時間熟悉這套模式,成效才會比較明顯。

其實我並不敢說,用了這套方法,死氣沉沉的教室就會瞬間變得生機盎然。但至少它簡潔明瞭好操作,值得嘗試一下。而且,如果能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逐步打造問與答的正向回饋,課堂氣氛就有希望漸漸改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