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you
yonyou

瞭解 Matters 玩法,請查看「新手指南」。歡迎加入官方 Telegram 群組,或關注 Matters 臉書,隨時掌握 Matters 最新資訊。想讓更多讀者看到你的大作,或者尋找好作品,可以加入 Matters 寫作者聯誼會。每週推送的 newsletter 將向你推薦一週社區精彩作品,敬請關注

全球教育报告-----02:学校正在“变小” (如何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上一讲,我们知道了全球教育正在面临的挑战是,怎样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这个挑战看起来是学生的变化,实际上根源却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系统变革。

组织变革很复杂,也很艰难,因为它意味着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要打破已经习惯的舒适区,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但让我欣喜的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行动。而且2019年,他们不约而同地从组织规模开始尝试突破。

你所熟悉的学校,大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把知识用集约化、高浓缩的加工方式,按照学科门类一一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再把学生当作产品,通过流水线批量化“生产”成标准规格的人。

这样的生产方式就使得千人,甚至万人规模的学校显得效率很高,但它付出的代价是,抹杀了学生多样化的体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违背了人之为人的特性。那怎么办?


跨过世纪之门,信息时代让世界变得完全不同。一部iPhone手机和一个搜索引擎激发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重新想象。原来,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原来,老师一手掌控的知识都可以从搜索中找到。

这个时候,美国一些在科技创新领域工作的家长敏感地发现,传统学校培养不出适应未来的孩子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学校的另一种可能性,就这样,小规模的,甚至微型学校开始出现,我们管这样的学校叫——小微。

小微,就是人数规模在15-100人左右的学校,因为学生少,学校的组织系统就变成了围绕学生来展开,没有那么多部门,甚至没有了年级,学生们混合年龄共同学习,而且一个老师从以前至少教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到现在可以关照到五六个孩子每天的成长。

你看,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交流的频次、了解的程度都提升了。

2019年,我走进了美国的一所小微,听名字就很有趣,叫东敲西打学校(Tinkeringschool)。学校总共30多个6-15岁的孩子和5位老师,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校园里只有一大堆木头、钉子、轮子等各种生活工具。

他们怎么学习呢?全部都是大大小小来源于真实社会的项目。

比如动手制作一艘木船,划到对岸,去接同伴上学;建造一个书屋,在里面开研讨会;甚至还会搭建一个迷宫让家长来应战。

这些项目都很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而且一共才30多个学生,老师就可以每天观察、分析、支持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正反馈和个别化指导。

东敲西打的创始人基弗尔•塔利(Gever Tulley)说,这所学校里最壮观的就是此起彼伏的失败。在逆境中,学生能学到无可取代的经验和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且老师和同伴相互信赖,这使得每一个孩子不仅保持着主动学习的劲儿,而且学会了求助、妥协、合作、宽容和理解。

教育领域中有一条规律叫“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而能促进良好关系形成的学校往往有两个特征,第一,确保校长和老师都叫得出所有学生的姓名;第二,每个学生彼此之间都相互熟悉。这么看来,规模一小,师生关系就容易增进,孩子就会因为“亲其师信其道”而开始了主动学习。

那么,像这样的学校美国现在有多少所了呢?

4.0学校研究院创始人汤姆·范德·阿尔克(Tom Vander Ark)告诉我“五年1万所啦”,说实话,小微爆发速度那么快,我也有点吃惊。在下方,我给你列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美国小微学校。


你可能在想,中国有这样的小微吗?

有,而且中国小微今年也异常活跃。比如北京的探月、一土、日日新,成都的先锋、好奇、日敦社,大概30多所。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目前还没有办学资质,但这些学校正在为社会分担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重要责任,好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已组建起创新学校联盟,让他们有了协同成长的家园。

中国小微基本与美国相似,像成都的好奇学校,从2016年创办至今,一共只有15名年龄在12到16岁的学生和5位老师,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微。

但是这些孩子特别有个性,学习需求的差异也很大,所以肯定不能把15个孩子集中在一起一节节上课。好奇学校校长池晓就为孩子们设计了系列项目式学习。比如,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10天时间把一辆废弃的47座大巴车改造成“好奇图书馆”。

这些平时连榔头、钳子也分不清楚的孩子能行吗?当然不行,孩子们虽然很有兴趣,但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当中还是会沮丧、想放弃,甚至连一些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都不想学了。

没有关系,这时候老师会出现在身边,给他们点燃信心,但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帮孩子搭建学习的脚手架。

池晓就尝试了用戏剧表演、同伴讲解、陪伴阅读这个三步攀登的脚手架,帮助一位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重新理解,并逐渐跟上小组的节奏,完成了自己那部分的学习任务。

我给你列了一张他们每天的工作清单,你可以看一下。


在改造好奇图书馆的10天中,孩子们的学习量都很大。他们得主动阅读10多本科学、建筑、设计、艺术方面的书,他们得协商确定集中学习的时间,他们要运用数学、物理等知识做预算、画结构图、排电线、做受力分析等等,最后当这辆巴士图书馆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时候,每个孩子都特别有成就感。


好奇大巴外观


好奇大巴内部

大部分走进中国小微的孩子都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发生奇妙的改变,慢慢找到学习的意义。


说到这,你可能觉得小微还挺不错。可我想告诉你,小微好是好,却有个与生俱来的弱点需要弥补。那就是课程不够丰富、缺乏选择性。

你想,就这几十个学生,课程开多了就会有富余;加上老师也很有限,孩子需要的课,又不一定能开得出。

再说了,为什么课程那么重要呢?这得回到学校存在的价值去思考。学校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课程是社会生活的经典浓缩,丰富而有选择的学校课程,就像是为学生建造了一座人生主题乐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这里一次次尝试、探索,直到发现自己,唤醒潜能,为未来生活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成长跑道。

问题来了,既要确保小规模,让师生关系的效益增强;又要提供课程,让自主选择的价值放大,该怎么做呢?

这方面,我们身边的一些大规模学校,像北大附中、北京十一学校、青岛中学,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它们用学校组织结构的再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就拿北京十一学校来说,首先,他们会把5000名在校师生按年级,拆分成12个管理单元,相当于12所拥有自主权的中型规模学校,这样,每个管理单元里就有近400名的学生。然后,全面进行选课走班。



什么是选课走班?传统学校的班级是固定的,每门课学生都在一起上,一个年级有一张统一的课程表,老师依据课表走进不同的班级。

但是十一学校不一样,它首先让课程丰富起来,开设了300多门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比如光数学就有六层,每一层的挑战级别都不一样,文科有三类,原版阅读类、写作类、时事评论类,在这种课程体系的支撑下,全校4500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这样每个学生的课表都完全不同了,学生们需要学哪门课就去哪个教室找哪位老师,这就叫选课走班。

同时,学校还规定了每个班级最多不超过24人,这样就形成了2500个教学班,相当于又在12所中型学校的基础上拆分出了2500所小微学校。


现在你明白了吧,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从表面看,规模大小很重要,但本质上却是组织结构的变革。

十一学校把5000名师生的大规模组织,重构成了围绕学习组织起来的2500个管理单元。这样做,既借鉴了小微的优势,让老师能够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也挖掘了大规模学校的好处,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走向社会前应该体验的各种经历。

其实,从规模入手进行学校组织的系统变革是很艰难的,比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英国“小而美学校运动”,进行了十多年始终无法大面积推开;而这两年,美国出现的超级高中联盟、韩国出现的“自由学期制”等等,都是在学校组织层面作出的探索,当然,我非常期待,2020年这方面会有更大突破。


思考题请你列出你所在公司或部门的规模优势,或者需要重构规模的基本思路。

欢迎你留言和大家分享,我们下一讲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