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虱

@ylz000123

安倍的“不得好死”,蛆虫的不得好活

来源 公众号:叫虱 今天中午,和同事在教工食堂吃饭的时候,我还在说,和绝大多数国家比起来,中国国民的道德水准是相当低的。很多人活得跟鸡鸭猫羊差不多,根本不知道文明为何物。甚至于可以说,他们遭受的大多数苦难,都是他们该得的。国民性不改,文明很难落地。

脑残一不小心,把钱学森给坑了

来源 公众号:叫虱 前几天下午,在一个微信群里,我随口夸了美国的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几句,立即引来一群末人围攻。拿一把扫帚,随便在群里扫一扫,你一定会发现,在聊天记录中,遍地是末人们犯下的常识和逻辑错误。本想在群里直接反驳,没必要大动干戈写一篇文章分析,可末人们普遍靠咀嚼信息碎片...

聪明人各有各的聪明,傻逼却是清一色

来源 公众号:叫虱 上上周的周末,我第一次独自租车并开车上路。在山路上,我的车不小心撞到了防护桩上,把车头撞凹了,以至于我买车的热情备受打击,自驾游的想法有所动摇。这段时间,我心里一直有阴影,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写文章。上个周末,不甘愿就此沉沦,我再次租了一辆suv。

别煽动民族情绪,总拿英语说事

来源 公众号:叫虱 今天早上,偶尔读到《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质疑教育部:“凭啥在中国大学里,英语是必修课,语文只是选修?” 乍一听,感觉作者真的提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重要问题。然而,头脑清醒、思维缜密的人,一眼就能识破它:这是一个典型的诉诸于人的情感,而不是诉诸于人的理性的博眼球的假问题。

你比星巴克咖啡里的蟑螂更让我恶心

去年6月底,早就已经移民美国的丹哥,回国探望在上海的父母,同时顺便打理一下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作为我的忠实读者,他说,难得回国一趟,希望此行能见到我。8月底,在他即将回美国的前几天,我飞到了上海,和他见了面,一起吃了饭。晚上,我回到了位于苏州河畔的酒店,打开丹哥送给我的一袋子葡萄,准备开吃。

高学历也无法医治的群体暴力基因

来源 公众号:叫虱 为什么当年会发生文化大革命?全怪四人帮吗?当我们普遍把责任推给文化、教育和历史的时候,是否有必要自我反思一下:作为个体,我们真的那么无辜吗?我们是否曾经和正在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参与一场又一场扼杀多元主义和宽容精神的“多数人暴政”?

从复旦嫖客到上海疫情:一个顽固的性格基因

来源 公众号:叫虱 在奥密克戎面前,上海终于还是“沦陷”了。今天,这位两年多来一直被国人竖起拇啧啧称赞的“防疫优等生”,疲惫不堪地进入了半封城状态。通过浏览各大论坛、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匿名跟帖,我捕捉到了一种微妙的公众情绪。因为它明显有别于网民对中国其他地方疫情的态度,所以,我忍不住把它提取出来,写一篇短文。

中国人的一座山;美国人的一粒沙

来源 公众号:叫虱 导读:本文不涉及“共存还是清零”问题,请有些读者耐心读完,读懂了我的意思,再骂我也不迟。中国老百姓对新冠的极度恐惧,及其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是中国在动态清零政策之下,生活走向常态化的一个巨大障碍。月初,东北一所高校发生学生染疫事件。

怒怼脑残:美国人吃粪,轮不到我来骂

公众号:叫虱 上个月,我写了一篇文章“面对粉红战狼,我变圆滑了”。在文章中,我说自己变成熟了,面对粉红,不再生气,而是故意迎合他们。我在文中还提到一件事:“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关于深圳地铁一个中国女人和美国男人用英语吵架的新闻,并附上评论:‘那个女人问候人家老外母亲,真是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致左右派巨婴:你并不无辜,请走出流行错觉

文章来源 公众号:jiaoshi 因为丰县那件事,我突然备受指责。有人说我,不批评丰县的地方官员,却把靶子对准知识分子的冷漠自私和底层小民之恶。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丰县官员有没有问题,已经很多很多写手在质疑和批评了。我为什么要重复这些大功率的广播呢?

我不羡慕谷爱凌,我羡慕附近一对小夫妻

去年,刘晓庆回老家购买墓地,被几千人围观,一路跟拍。几名牛高马大的保镖神经紧绷,不敢有片刻的松懈。巩俐和法国的老公让.米歇尔.雅尔,都是法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文化名流。去年,他们在法国巴黎街头手牵手购物逛街,周围没有保镖护身,巴黎市民全都当他们是空气。

你在为瑞丽操心,他在抹黑默沙东:论蠢货的战斗力

不时有人怀疑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三天两头在微信主号发朋友圈“蠢货,看过来......”我脾气不好,很容易急躁,但是,心理非常健康。我发朋友圈骂蠢货,只是因为对于蠢货,我是怒其不幸,哀其不醒。有时候,我心里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恨不得敲破或撬开他们的脑袋,往里面塞入各类启蒙知识。

大多数国人只关心如何战胜身边同类

在贵阳这个西南城市,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不见太阳了。每天都是在湿冷中度过。对于冬天,我的情感十分复杂。天气冷了,人容易变懒,不爱动手。吃饭经常是随便应付,因为洗菜、炒菜、刷锅洗碗,太冻手。但是,冬天的幸福感又总是简单易得。每天晚上散步回家,马上进小卧室,打开电热毯,打开油汀。

被高知群体的冷漠包围的我,如何教育学生

我经常如此教育我教的大学生: “读历史专业的人,尤其应该学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关注人类生存状态,思考人类未来走向。做一个有人文情怀、有温度的人。” 每一届,总有几个学生反驳我: “在你们老师当中,有情怀、有温度的人,又有几个呢?如果老师都没有情怀,如何要求学生呢?

他的手里也有一条狗链:遭遇“正能量”博士

知道的越多,人就越痛苦。尽管岁月静好的犬儒们,非常喜欢用说这一句话,来劝别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多管闲事,因为有些事情,没必要知道太多,但是,我还不得不承认,“知道的越多,人就越痛苦”这句话,绝对是真理。2021年12月22日,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

从左右之争到忠奸之战:网络中国二十年

究竟是骗子们制造了傻子,还是傻子们滋养了骗子?没有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给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解答。有时候,我会陷入深深的困惑:究竟是我变得聪明了,还是网民平均智商下降了。我总感觉,这些年,在手机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同时,很多人却变得越来越愚蠢了。

假如他未被甩出体制,现在会是啥样的人

文章来源:公众号“叫虱” 导读:原文两个月前发过,但是被写到的这个人,很快对号入座,在后台狠狠地诅咒我。于是,我删除原文,修改了一些身份信息,重新推送。假如工于心计、城府极深的他,当年没有被体制淘汰,现在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一年多来,我经常想这个问题。

老虱 | 对日复仇,你准备好足够的子孙了吗?

文章来源:公众号“叫虱” 我喜欢1980年代的战争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哪怕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看它,我仍然会被感动。然而,这几天引发热议的电影《长津湖》,我却没有看。倒不是因为我不敬仰可爱的人民志愿军战士,而是因为那个早已把自己高度符号化的吴京,一脸“唯我豪气”的膨胀感,让我觉得极具压迫性。

叫虱 | 中产的力量饥渴与底层的崇高饥渴

一 最能快速提升国人幸福感和优越感的事情有两件:嘲笑朝鲜的贫穷封闭和印度的脏乱差。由于机缘巧合,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踏出国门,先后去的就是这两个国家。2013年3月初,《钱江晚报》编辑部组织业绩优秀的员工到印度七日游。正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正好是印度近代史的我,被邀请免费参加他们的团队,担任随行文化解说。

艰难的营生:一家夹缝里的小超市

开学了,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评估在即,我和同事们周末和每天中午几乎都没有休息。我只有晚上可以忙里偷闲地码码字。写作写累了,我总是喜欢借着夜色的包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沿着小溪吹吹风、散散步。沿途我总是特别留意观察路边的一些店铺。很多店面这些年几乎是每隔几个月就换一家主人,他们要么卖花,要么卖奶茶,要么卖羊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