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Let's geek and art.

应对「变化」与「徒劳」

Reid Hoffman在《The Start-up of You》(中文标题翻译一如既往的奇怪,叫做《至关重要的关系》)中提到,需要以企业家的精神来经营自己的职业。这本是不大新颖的观念,但牛人之所以是牛人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是给出鸡汤式的机械式“说法”,而是阐述这种观点背后的出发点、考虑点和限制点。

如同「以科学的系统研究方式来指导工作和生活」并不意味着要做学术、搞科研,「以企业家的精神来经营自己的职业」也并不意味着要单独创业、注册公司。而是“企业家精神”本身的思考角度和技能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新的问题和困难。

要接受这种观点,首先需要了解的当然就是其motivation,即:凭什么我需要这项新的工具?我拿它有何用?

这源自于当前最显然不过的事实: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每个行业都在以极高的迭代速率被改变着。甚至,这个被改变的行业并非一个老旧不堪的行业,而是近一百年之内才出现的“新”企业。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行业都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行业,至少,不是一项到你退休时还一成不变的行业。而现有的「打工人」攻略,其制定方针大多依托于上述被否定的假设,即:你所从事的工作到你退休时,是恒定不变的。

在这个错误的假设前提下,你的职业模型是一台不断上升的电梯。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能够保持在电梯上呆着,让时间的流逝把你逐渐拖到更高的层级。

而当前的现实是,你所乘坐的电梯,可能在三到五年后就突然消失了。你的处境,就像那只Tom猫,本来在建筑脚手架上奔跑,却不知不觉间被Jerry鼠抽掉了脚下的挡板,仔细一看,自己竟然是悬空的?!

这是老办法遇到了新问题。于是,我们需要重新分析我们的处境和思维工具箱,需要新的指导方法论,更新自己的整体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

这种随时在改变、几乎无法预测未来、能掌握到的信息又极其有限的处境,正是每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家所面临的日课。他们每一天的焦虑和担忧,都是在应对新的变化和未知的挑战。如果从旁观察企业家,这或许像看小说一般,感觉有趣,却又觉得有些言过其实。

可如果仔细思考自己的职业处境,如上面的讨论,其实会发现自己的境遇其实和他们别无二致。此时,你或许会感觉是如坐针毡。

如何解决自己的职业问题?其实就需要依托这个类比,从企业家那里去找方法,受启发。那么,作为企业家、创业者,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以无限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不是狂妄的以上帝视角来预测未来,而是谦卑下来,以凡人的脚踏实地,为自己构建一个可以随时改变、不断调整的结构

或许我们的潜意识里都在追求一个安定的场所。例如「买房」来确定安定的居所,进而确定安稳的事业。这个想法,本没有对错。但问题是,现实不允许你再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行事。你或许需要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将「迁徙」当做是常态。与其只求一个不变的根据地,不如构建一种机动能力,能够随走随留。在这样的期许下,面对变化和未知的挑战,你会更加从容不迫。

另外,将迁徙当做常态,能够为你消灭很多潜意识的借口。

往往,我们会因为「临时」的状态,而放弃把事情做到极致。难道企业家们,会因为自己的未来可能会变更赛道,而放弃对当前赛道全力投入吗?

可能因为反正是临时的出租屋,所以屋里不用收拾。完全不顾,屋子虽然是别人的,但在里面的时间和生活却是自己的。

可能会因为没有齐全的健身房,而放弃对自己身体的训练与管理。完全不顾,宽阔的大地、厚实的墙壁,都可成为你的健身器材。跑步、跳绳、俯卧撑,都是随地、随地皆可做。

可能会因为没有华丽的办公室、没有高额的薪水,而放弃对自己的创造性工作的产出标准。似乎,没有逼格闪闪的写字楼,就无法搞创作一般。完全不顾,超神如张艺谋,构思2008北京奥运会时,随意搭个棚子就能开创作大会,对脑子中的方案侃侃而谈。随地都可以开会,随时都可以谈创作。

将迁徙当常态,能够让你有更好的心态去细致地应对未知的挑战。你不会因为挑战的未知性而手忙脚乱,甚至忘记做出最基本的日课训练。似乎总是局限在「准备、瞄准、射击」,而忘记了,其实还可以随时准备着:「瞄准、射击」。就像杨过在寒冰床上睡觉,当挑战成为每一分每一秒的常态时,准备也就成了你的常态。此时,你便可以更为高效地指哪打哪。

企业家的心态,就是能够不惧怕未知的挑战、也不狂妄地、非理性地去预测未知,而是脚踏实地地构建出可以随时调整的体系,把应对未知当做常态来生活。当未知的恐惧不再能威胁你时,你便可以在此之上,以平和之心重新构筑常人的生活。

以应对变化之心来生活,就是能够不怕麻烦、不怕挫败,能够处在西西弗斯的位置而不沮丧、不气馁。事实上,有什么好沮丧的呢?就像做家务,打扫完卫生、做好了清洁,即便是你什么事都不做、把它闲置一年半载,它也会荒芜一片。难道就因此不打扫卫生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源自于把「变化」看得太重,把变化引起的「挫败」看得太重,似乎它有无穷无尽的影响力。那也无非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法则而已,接受了这个规则,然后按照规则办事,自然水到渠成。中国人所传承的勤勉,正是对这一规律的务实回应。

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空空来也空空去,那你的人生还留下什么呢?还有什么意义呢?那无非就是,你度过人生的「过程」。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虚的,因为这些成果,终究无法被你带到死后。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是最大的虚无,也是最大的西西弗斯的石头。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它无非是再一次证明,变化与徒劳无功,是主宰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罢了。过程,即是你唯一的财富,把握好每一个过程,让自己在每一个过程中酣畅淋漓,就是你的全部意义。



近期回顾

冷遇的训练价值

关于贪婪的无聊叨念

将“利益最大化”用于指导企业是肤浅的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可加入知识星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