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想白
寧想白

不具他性的存在 /《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 Email: mr.ning.xiangbai@gmail.com ∎ Facebook: @xiangbaining ∎ Instagram: @xiangbai_ning

《蠟筆小新:超級美味!B級美食大逃亡!!》:烏托邦式的教育如何「建構」孩子的自我?

不知為何有時候會耳聞一個對《蠟筆小新》莫須有的風聲——教壞小孩(莫名於一種不知所以的堅持,堅信創作者必須背負教育受眾的義務)。先不論將「教育責任」加諸於創作是否太過,我困惑於為何能以片段的畫面,評斷一個作品的入流與否?也疑惑《蠟筆小新》系列作品,沒有過分暴力、血腥或不良菸酒的行為,更沒有非幼童所不能接受的腥羶色,為何與某些品味與不符「期待」,就被判定為不入流?也令人反思,品味是否得符合一定的規範?入不入流是否也許具有一定的格式?思索著若在一部精心的作品中,只為了找到不入流一詞的得當性,並以「不入流」一言以蔽之,對於作品而言是否也是「不入流」?

或許《蠟筆小新:超級美味!B級美食大逃亡!!》,也是想要反擊的一點?反擊一個以喜好定位的社會階級,諷刺一個以個人愛好張揚自我的高尚心理?我們在橋本昌和與其製作團隊藉由A級與B級美食的巧妙設定,或許可以窺看一二。

在一開始登場的A級愛好者的特異A級愛好與生活習性,凸顯A級的品味優勢,可惜這些改變不了身為人的本質,也忽略不了在客觀基本上大家都是一樣的,看著同一顆的太陽、月亮,活在同一顆地球,處於同為二十四小時的當下。而在劇情中刺激的炒麵醬汁保衛行動,特意安插一日之終與一日之始間的平凡與靜謐,能讓觀眾感受到不論身處等級為何,我們都一同活在人的規律之中,同時也作為一個「人」活著。或許這也表示了我們僅是單單身為人罷了,誰也不是?誰也不是,又何來A級的絕對優勢之說?

品味的階級對於身為人的我們,真的重要嗎?

這貫穿於本作的概念,也不只是如此平靜描述人的一同,當然也是有加以誇大呈現「各種高尚」於A級美食家之中。就如魚子醬小姐在初登場時,就將A級美食家過度矯作的繁文縟節,展現得維妙維肖的。尤其在片中魚子醬小姐制止對著早已飢腸轆轆,一心只想倉促進食魚子醬的妮妮,並要求妮妮進食前應該先欣賞它(魚子)的美。也是這一句話加強魚子醬小姐身為A級美食家,對於品味的自信與傲氣,進而帶出她不同於眾的心理。而觀眾也能直觀的看見,為何她對於非A級的習慣與見解都是容不下的:或許是自信使她居高自限,而所有不容於她的品味,在都是危險的存在;就如同小新添加在自個兒魚子上的美乃滋,這般使人崩潰!

劇中A級美食機構不只將之(全部的B級美食)視為「危險」,也將之視為必須殲滅的存在。這般加附於己身的大任,就是「教育」大眾的A級化計畫。不論是大人與嬰兒都必須都一同馴化,「導正」衣著言行之中的B級,好讓B級不復存在。如同創造一個一統社會烏托邦!有星等顯耀自身的菁英,也有衣行一致的A級之人,品味與榮耀成了生存的定義。這般定義也將重塑一個只有A級的社會

此般教育社會的大規模行動,參與人員當然也不只有閃耀於眾的一兩位「明星」成員,背後可是有一群不容小覷的蒙面A級人員們。不經想這是否暗喻,操縱往往來自不為人知的龐大勢力?在電影中那是一群龐大想要重新定義社會,且不容歧異的勢力。他們戴著相同的面具,穿著相同的禮服,骨子裡裝著相同的思想,以永遠敏感的纖細神經串聯彼此的偉大志業——推動「教育」。

在 A 級教育下所一統的「品味」,又何來的自我?

我認為在A級美食機構中最佳教育成果範本——五星美食家松露的愛寵,鼻吉們(松露豬)。每每看到鼻吉們登場的橋段,總想這是否是一種「去標籤化」?因為牠們撕掉所有的特異標籤,就為得到一個統一的名字,鼻吉。不僅如此他們也得到一樣的受訓,沒有能力高低之分,也沒有針對天賦異稟的嗅覺加以訓練,更沒有所謂的因材施教,只有一同磨練心智,打破自身生理的極限,只為了達到站立之姿。或許在美食家松露看來是一種齊頭式的公平與平等?不問喜好、能力或生理條件等等,只要努力達到最終目的,都是極好的。

然而這般「極好」所獲得的自信,是脆弱的。當鼻吉的強忍不適的站姿展現他唯一的驕傲,卻不料小白這對小白來說根本小菜一碟,隨興地與小新共舞小小露一手,就全然瓦解鼻吉們的自信。看到著哩,心理想著:「合宜訓練與尊重天賦與愛好的教育,很重要性的!」這片段也能為「美食大人波伊的制約式童年」前引,醞釀觀眾的共情。

活在烏托邦的制約,麻痺自我

美食波伊成長大人「理想」之下,他沒有個人的喜好,不斷滿足父母的期許,成為一個有品味的A級人士,而失去自己的喜好、好奇之心與真誠。年幼的他為了符合父母期待,放棄初嘗阿健炒麵的機會,辜負自我而抱憾。後來為了不負父母的目光,美食波伊只能活在期盼之中,慢慢地迷失了自我本質。或許那些迷路的本質,在不斷妥協之下,壓抑成記憶中所辜負的阿健炒麵?阿建炒麵對他而言,是否等同於年少的自我?或許一道家常的炒麵,也是一個回歸年幼時的奢望?

亦或然對於美食波伊來說,阿健炒麵才變成一個人生禁忌?在陷於不斷的自我辯證的拉扯中,造就壓力極大的心理,進而促長A級化計畫?猜想這些是不是源自於逃避的心理?因為只要B級美食滅亡,將會不再陷入猶疑不斷的困境,也不再需要自我催眠與麻痺。

如此,阿健的炒麵對美食波伊來說,可能是為心頭的夢靨與解藥。是否是也代表著,他對溫馨家庭的渴望?心之所向的一個支持、呵護,溫暖的,而不是只是一道道冰冷的規矩築起的家;也是一個不需要掩飾,能完全展現自我的家。這或許也是製作團隊在最想留給我們的訊息——教育應尊重孩子的喜好與天賦,不該以自身見解侷限下一代的自我發展。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