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r
Piper

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1984+动物农场

极权社会的反思

前记(简单介绍):

两本书都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代表作,1984篇幅又略长些。乔治奥威尔身处在二十世纪的社会,出生在中产家庭。年轻时就开始自己养活自己,经历过底层的生活使得他更能够窥探到不同的人群生活。穷学生的背景对他同情社会底层、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于只看过两本,所以对于作者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表层的阶段。奥威尔所认识的极权主义,应该指的是统治者的集权,不单单只针对共产主义的集权。小时候的经历可以证明这一点,富人阶级的压迫正式资本主义压迫的缩影,自己作为没资本的中产阶级自然也是被“欺负”的那一方。

三十年代成为西班牙共产党领导的共和军志愿者之后,他看到了由共产国际领导的国际纵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清洗。他和他的妻子作为被严密的监控对象的经历,则为1984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权力无处不在的渗透,让奥威尔认识到集权主义的恐怖,不单单停留在简单小说的叙述。开始了直截了当的猛烈抨击。

书本介绍(两本结合)

两本书都是作者写来反对社会主义集权的,当时社会还没有出现很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作者写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也是基于仅有的现实来展开论述。现实+联想是文章的主体内容。作为20世纪的苏联禁书,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因为能够让敌人害怕的就说明正是事实。

读两本书,能够看出来极权主义是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的,尽管因为两本书来着同一个作者。但是才用的角度却不同。1984主要说明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极权的社会,温斯顿作为一个半清醒半疑惑的切入点,对极权主义出现了怀疑,也出现了反抗,尽管最终的结果还是臣服于极权,但是这样角色的存在无疑也是对极权主义的猛烈抨击。

而动物农场则采用另外一种诙谐的角度,一群“造反”的动物,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起义造反,成立了新的动物农场。文章没有主人公,因为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谱写了完整的故事。作为社会主义的缩影,动物农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逃离出原有的幻想,反而利用不同手段—拿破仑隐喻为社会主义老大哥。作为不容置疑的统治阶级,一步一步将动物们战斗来的“胜利成果”吞为己用,采取一系列极权统治的办法让动物们不再反对。结尾分不清是人还是动物说明动物们本身也意识到他们已经身处在极权统治之下了。

通过阅读两本书,笔者总结了一些所谓极权统治下的共同点:

1.历史按照意志转移

1984当中,“真理部”的存在就是为了修改不符合领导意识的历史。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被消除,未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被随意增加—甚至于人也可以随意消失或出现。

2.数据服务于政治

生活在极权统治下的人,不知道数据的真实性,因为数据难以和现实相结合联系。增产或是减产都仅仅代表着一个数字,没有人记得原来的真实情况从而也就不去深思现在数据是否存在不合理性。没有怀疑则体现了现状的正确性,进一步会宣扬极权统治的优势,因为无人有能力反驳。因为是即使是提出了质疑,也会被强制“消失”的社会状态。

3.真理可以服务于统治者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2+2=5”,作为统治阶层为了让人们臣服于自己会使用一切非人的办法,即便是被篡改的真理,也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美其名曰采用温和的对待方式,实则是酷刑、是折磨,让人不再有任何斗争的想法,从而维护自己的权力。

动物农场自己制定的“八戒”也是不断被更改,动物们不怀疑更改之后的合理性,因为早已被灌输拿破仑才是真理的意识。

结合社会:

能够成为反乌托邦的三大著作充分反映出在1984书评下写着这么一句话:“是警示书而不是说明书”2021年上半年,七普数据被美化、三胎政策放开以及退休年龄调高则分别可以体现数据服务于政治、社会规则服务于统治者。作为人民本身,并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利,生育政策也仅仅只是维护统治的一个工具,过去人们所受的伤还未无法愈合便不留情面的撕开了它。没有办法继续讨论,因为我还深陷其中。

思考

无论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如果存在了极权,那必然是人民越来越愚昧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着。没有思考的能力,也没有质疑的能力。不可否认,没有勇气承认历史,没有勇气改正错误便不是好的统治。在思想匮乏的现代社会,资本横行,社会群众被压榨,“躺平主义”的出现则给了他们不痛不痒的一击。希望在未来,会变好,希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