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ssa
Vanessa

一個堅持寫作的人。

既碎片、精細又垂手可得的生活指南(以及為何雜誌永遠有用)

《LifeWear》

當大家說只有想不開了才會去做雜誌,但 Uniqlo 為秋冬系列和新展店宣傳的方式,就是送出百萬本免費雜誌《LifeWear》,我還真的開幕那天就想去拿,結果只剩下樣本跟店員拜託讓我拿走XD

他們希望以紙本雜誌的溫度親近讀者,當人們透過這些特別企劃感受到日常衣著的美好,可以直接到店裡來體驗。而話題熱點也是因為幕後的創意總監是《POPEYE》前主編木下孝浩,在雜誌愛好者的圈子裡野心歸來。

過去品牌會有自己的「型錄」,如今比賣什麼更重要的,是召喚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怎麼把理念更具象落實到每一位客人的生活當中,讓他們從這些「正在用的人的故事」,去想像他們住在哪裡、喜歡什麼設計、追求什麼目標。我稱之為「生活指南」,如果你去過日本的蔦屋書店,也會感受到他們對於書的策展,是讓讀者能有不期而遇的驚喜感的,比如在自助旅行類書籍旁貼上隨手拍的旅遊照片、明信片和推薦的手帳,不只是書單,而是一系列品味符號的搭配。

不只 Uniqlo,這些大品牌都曾做過自己的雜誌。

而中國的一条美學短視頻,和台灣的設計電商平台 Pinkoi 是類似的洞察,都是先發現市場缺乏專注高質感設計品類,進而為喜歡這類風格的族群打造專注的平台。如今週末手作市集擺攤很常見,但至少七年前,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根本很難有管道認識到設計者,或比較輕鬆的買到相較市面上較特別、有理念的好設計。

一条發現 Youtube 上很難看到高質量的主題短片,要怎麼結合電視台的高品質製作又符合碎片化的閱讀體驗,於是有了精細到秒數又可大量複製模板的商業模式,從內容做到電商,為新中產推薦品味,Pinkoi 則致力於實現設計師、平台與客人的三贏,從電商、線下大型市集到積極拓展各管道的自媒體,並在亞洲的日韓泰港之間,推廣彼此的「海外設計」。

這是給設計愛好者,甚至是給所有享受生活的人嚮往的好設計指南。

就我對「生活指南」的依賴程度來說,最大的應該是旅遊這塊了,如何實現幫家人策劃大家都會滿意的行程安排,又能幫到懶人路痴如我,快速搞懂一個地區的路線安排。當地旅遊體驗平台 KKday 的城市攻略就幫了我很大的忙,我看過很多家遊程整理的媒體,看來看去還是會優先想到去看 KKday 怎麼設計好了XD

如果你仔細觀察他們的內容排版,是非常講究精確性和顏值的,通常是大圖+短短三行介紹+實用參觀交通資訊(要抉擇景點耐看度和 copy 給自己用就很方便),無論是走觀光踩點、快速排幾日遊還是小眾愛好的主題,都可以輕鬆從標題分配找到適合的文章。正如他們的品牌主張說的,「訂完機票和飯店,當地旅遊體驗就交給KKday。」

以身為雜誌愛好者的角度,小結聊聊為什麼雜誌這種形式很適合推生活指南?

  1. 非日常場景營造
    比起網站的行銷圖文鋪陳,雜誌的紙張觸感、攝影插畫到版面設計,更能觸動人們對場景的想像。
  2. 隨性但有驚喜
    雜誌最棒的是翻到哪一頁都可以開始看,既隨性又能偶然發現自己想看的內容,好的雜誌讓你的好奇心源源不絕。
  3. 可預期的欄目
    雖然隨性,但也同時具備持續經營的欄目,例如客座專欄、人物訪談、電影音樂推薦等等,穩定輸出文化感知能力。
  4. 可檢索與實用性
    最後當然是看完會讓你想做些什麼的設計,比如城市指南、小吃推薦,怎麼方便讓你進一步搜尋更多和查找商品。


關聯作品放了也是在幾年前很難看到的銀髮族、樂齡族類的主題雜誌觀察,有興趣的可看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