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志TyingKnots
结绳志TyingKnots

这是一个致力于介绍人类学观点、方法与行动的平台。 我们欢迎人类学学科相关的研究、翻译、书评、访谈、应机田野调查、多媒体创作等,期待共同思考、探讨我们的现实与当下。 Email: tyingknots2020@gmail.com 微信公众号:tying_knots

134 | 阿富汗人类学书单

人类学总统加尼撤出喀布尔不仅预示着塔利班对阿富汗的全面控制,也提醒着阿富汗给基于田野工作的社会科学提出的难题:从苏联入侵以来的长期乱局使关于阿富汗的长期田野异常艰难,但要辨认、理解并对具体议题提供解决方案,基于长期田野的写作和分析也绝非见闻录和国关分析可以替代。书单并不试图指向对阿富汗问题的简单诊断,而是拾取在上述学术-实践困境中一些奋力的尝试,为认识具体语境里阿富汗人民的窘境与实践提供更多视角。
人类学总统加尼撤出喀布尔不仅预示着塔利班对阿富汗的全面控制,也提醒着阿富汗给基于田野工作的社会科学提出的难题:从苏联入侵以来的长期乱局使关于阿富汗的长期田野异常艰难,但要辨认、理解并对具体议题提供解决方案,基于长期田野的写作和分析也绝非见闻录和国关分析可以替代。这份书单并不试图指向对阿富汗问题的简单诊断,而是拾取在上述学术-实践困境中一些奋力的尝试,为认识具体语境里阿富汗人民的窘境与实践提供更多视角。
在《现代阿富汗》中,克鲁斯从全球史角度,爬梳了早期现代史中阿富汗的全球主义根源,打破了阿富汗作为“隐士之国”或“帝国坟场”等迷思。人类学家巴菲尔德的《阿富汗:一部文化与政治史》则试图对抗911之后反恐话语中,把话语还给阿富汗人民,力图”视阿富汗人民本身为主要成员来试图理解这个国家和它的政治动态,并且审视阿富汗领袖们如何在历史上获取政治正当性,同时给这片土地带来秩序这一问题”。 
阿富汗复杂的族群构成是影响其地方政治和国内国际局势的重要因素。巴特的政治人类学经典《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描述了60年代普什图社会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双向互动。“本土人类学家”的沙赫拉尼关于阿富汗东北部游牧的柯尔克孜族(Kirghiz)和本农耕畜牧的瓦基族(Wakhi)的田野调查分析了两个族群如何适应高山环境和边境政治。
边境、难民与流亡是阿富汗难以绕开的主题。流落他乡的阿富汗裔难民通过各种方式,在边缘化的处境中持续创作。马斯登《过伊斯兰生活》一书则聚焦被视为塔利班温床的巴阿边境,讲述当地穆斯林如何在一个充斥着宗教政治纷争的区域保持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态度和批判性的思考。他和霍普金斯合著的《阿富汗前线片段》提供了对巴阿边境兼具历史和人类学视角的分析。《达利语之珍珠》一书中,作者奥卡谢夫斯卡如面对珍珠一般,串起了一群流亡者的肖像,见证他们如何深刻地改变客居地波斯爱情诗的古老传统。蒙苏蒂基于常年田野的《巡游人》也将进入阿富汗的国际专家带入了对“全球阿富汗”的思考之中。
在国家重建和国内外影响的议题上,阿富汗(前)总统加尼与洛克哈特在《修补失败的国家》一书中,利用从各地获取的一手资料,试图解释为何有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屡屡失败,并认为国家领导人、公民和国际社会均需承担责任。加尼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但他本人未曾竭力抵抗便出逃离阿富汗的经历,也暴露了学术与政治之间颇具讽刺的矛盾。苏尔克《饮鸩止渴》聚焦于入侵性的国际力量如何强化而不是减弱了阿富汗政局的恶性循环。柯本的民族志《败于阿富汗》则从美国干预入手,细致考察了巴格兰空军基地附近阿富汗人的生活,从个体角度讲述美国干预失败的经过,探究其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原因。爱德华兹的民族志《殉道者的大篷车》也以外国干预为背景和前景,但其切入点则是在各种内外势力交织之下的自杀式炸弹袭击。通过对不同资料的长期、细致梳理,爱德华兹认为,这样的袭击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定献祭形式,在政治操控下甚至获得了仪式性意义。罗伊的《伊斯兰教与阿富汗抵抗运动》则讨论了苏联入侵的始末与其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
女性的处境,在当下的阿富汗困局中令人尤为揪心。阿赫桑-蒂尔米奇的最新民族志《虔诚的边缘》关注喀布尔妇女收容所的阿富汗女性,从她们的遭遇入手,探讨女性如何在普什图瓦里和伊斯兰知识之间寻找结合点,形成互助社区。格里玛的《普什图女性的情感展演》则更早一些,在1978年至1986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她展现了普什图女性的情感经验是如何被建构的,与同时期其他研究伊斯兰和女性的经典民族志相互呼应。 
编译 / 北歌、杨浦、连山、 Mance、潘薏宁、林子皓、Celine Sui、Emma、Michael、中尧、毓坤
策划&编录 / 结绳志编辑组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

一个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范例

弗雷德里克·巴特

阿斯隆出版社,1959年

在这本在政治人类学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书中,已故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特(Fredrik Barth)质疑了先前学界对非现代政治群体的偏见,即人们对政权的拥护不是来自个人选择。巴特在1954年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接近阿富汗的斯瓦特君主帮(Swat princely state)进行了田野调查,该地当时还是个独立的政权所以未与巴基斯坦合并。他的结论是,虽然当地的普什图人出生时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地位,但这些并不直接导致社会结构底层的人无条件的向政治领袖效忠,或者让处于结构高层的人可以直接统治下层人民。相反,权力关系是双向的,即个人给予效忠或者统治的同时,他也获取或者付出相应的条件和好处。政治领袖的诞生则就是通过操作一系列互相交换利益的关系来取得最多、最有效的支持者。当下阅读此书,虽然读者可能会觉得与时代脱节或者理论毫无新奇之处,但是它从一个小范围研究证明了一个各国政策制定者在面对该区域问题时总是回避的重点,即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包括普什图人和其他人民,就像我们这些“现代人”一样,从始至终都有着能动性,和在个人与集体的辩证中寻求平衡点的能力。

阿富汗的柯尔克孜族和瓦基族

对封闭边疆和战争的适应

M.纳齐夫·沙赫拉尼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1979年

作为一个“本土人类学家”(native anthropologist),M. 纳齐夫·沙赫拉尼(M.Nazif Shahrani)现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他在 1972-1974年间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紧邻中国和苏联的巴达赫尚(Badakhshan),进行了关于一 小支说突厥语的畜牧民族柯尔克孜族(Kirghiz)和本地的农耕-畜牧民族瓦基族(Wakhi)的田野调查。本书首要目的是探寻这两个群体如何在文化和生态层面适应“边境社会政治环境”和“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限制”。此书2002版的前言是沙赫拉尼作为一个归化为美国公民阿富汗人,在9/11后对美国发动的反恐军事行动的反思。特别是现在,在塔利班获取了阿富汗的政权后,全美甚至全世界都在反思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是否只是徒劳时,沙赫拉尼在2002年所问出的问题早已点明了“反恐”的一些本质问题。

伊斯兰教与阿富汗抵抗运动

奥利弗·罗伊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6年

本书中,奥利弗•罗伊(Oliver Roy)令人信服地指出,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统治阿富汗的势力虽然主张回归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但并不都是反动或落后的。他认为,一场倡导阿富汗社会现代化的伊斯兰革命,是在苏俄占领军的眼皮下发生的,而苏俄占领军遏制这场革命的努力则实际上巩固了这场革命。在这一最新版本中,奥利弗•罗伊将他对阿富汗抵抗运动历史、意识形态和结构性的深入研究扩展到1989年中期。他考察了在苏联存在的最后几年里阿富汗境内军事和政治局势的演变,并讨论了阿富汗抵抗运动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本书还探讨了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所遗留下来的情境,罗伊教授在新的结论中评估了这场战争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阿富汗社会的传统结构。

普什图女性的情感展演

“厄运已经降临于我”

本尼迪克特·格里玛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年

本书探讨的题目是情感的社会建构。作者格里玛在在1978年~1986年间,前往巴基斯坦的两个村庄进行田野观察,她也从阿富汗难民和白沙瓦(巴基斯坦北部城市)精英家庭中收集资料,来研究两类表演叙事——对挂念的女性来客讲述的厄运、疾病和死亡的故事,以及那些女人讲给作者听的人生故事。由此,作者论证道,女人们忧伤和悲痛(“gham”)的经验是被建构的,是她们“做普什图人”,证明自己的荣誉和身份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诗学的关注,格里玛的作品也对维罗妮卡·道布尔迪(Veronica Doubleday)的《赫拉特的三个女人(Three Women of Herat)》、和莉拉·阿布-卢格霍德(Lila Abu-Lughod)的《蒙上面纱的情感(Veiled Sentiments)》进行了补充。不过可惜的是,虽然格里玛指出了情感不只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在文化中习得的、并且有意识地表达和展演的;但她未能给予家庭关系、地域、阶级、和其他差异以更多的关注,所以无法很好地把她们的情感表达、情感活动、和对文本的生产定位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讨论。

过伊斯兰生活

巴基斯坦西北边疆穆斯林的宗教经验

马格努斯·马斯登

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关于这块“治理失败”的区域,在一味侧重寻求短期政策和多半呈现悲观色彩的学术书籍中,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积极但非盲目乐观的故事。苏塞克斯大学人类学家马格努斯·马斯登(Magnus Marsden)的田野研究地点是一个离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50英里、离阿富汗难民营30英里的地区,叫做契特拉(Chitral)。作为宗教人类学研究,本书主要讲述了契特拉穆斯林如何在一个充斥着宗教政治纷争的区域保持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态度和批判性的思考,以及他们如何在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压力下保持着相对平等、自由、充满活力和亲密的日常生活。作者对于素材的选择非常多样且贴近生活,从饮食和歌曲到语言、诗歌和教育。如果把作者看似轻松闲散的对于当地人每日生活的记述放到整个宗教和地缘政治的背景中,会发现不单单这些民众的生活态度值得敬佩,对于制定这块“问题”区域的政策行动而言,这本书也应该被给予更多的重视。

修补失败的国家

重建破碎世界的一个框架

阿什拉夫·加尼,克莱尔·洛克哈特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刚刚离开喀布尔的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Ashraf Ghani)于198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3)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83-91)任教。1991年起,加尼开始为世界银行工作。2001年塔利班倒台后,加尼决定回到阿富汗,作为卡尔扎伊政府的财政部长工作到2004年。2005年,加尼与克莱尔·洛克哈特(Clare Lockhart)成立了NGO国家效力机构(Institute for State Effectiveness),如何重建失败国家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在今天的世界,有十亿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已经崩溃或摇摇欲坠的四十多个国家之中。全世界最严峻的问题都诞生于此,包括恐怖主义、贩毒与绑架、绝对贫困、民族冲突、疾病、屠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金,但收效甚微。本书的作者阿什拉夫·加尼(Ashraf Ghani)与克莱尔·洛克哈特(Clare Lockhart)分别在当时的阿富汗政府以及世界银行与联合国担任要职。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拯救这些“失败的国度”。在《修补失败的国家》一书中,他们解释道,过去的种种努力所以失败,是因为国家没能将公民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全球趋势联结起来。利用在阿富汗、苏丹、科索沃、尼泊尔等地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新加坡、爱尔兰、美国南部的“成功故事”,作者提出一种“以公民为基础的取径”,要求国际社会、国家领导人与公民共同承担责任。本书还提出一项用于比较各国政府能力的指标——“主权指数”。过去十年,众多弱势国家完成了经济和政治转型。这表明,通往经济和政治稳定的道路的确存在,成功地区的实用知识能够为全球范围内国家建构的努力提供经验教训。

阿富汗

一部文化与政治史

托马斯·巴菲尔德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0年

任教于波士顿大学的人类学家托马斯·巴菲尔德(Thomas Barfield)在1970年代中期在阿富汗北部的游牧部落间做过长期的田野研究,之后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直至1989年撤军,紧接着是十年内战,巴菲尔德接近25年没能再进入阿富汗做研究,美国学术圈和政治界也在苏联解体后失去了对阿富汗的兴趣。所以对于阿富汗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停滞不前。直到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各界才开始重新关注阿富汗,但介入的视角是西方普世价值观和“反恐的”的视角,而没有很多人真的愿意倾听阿富汗人民的声音。在这个背景下,巴菲尔德作为一个在1979年之前就亲身在阿富汗做过田野研究的学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告诉读者另一面的故事,即“视阿富汗人民本身为主要成员来试图理解这个国家和它的政治动态,并且审视阿富汗领袖们如何在历史上获取政治正当性,同时给这片土地带来秩序这一问题”。 虽然书的叙事有一条故事线,但是作为人类学家的巴菲尔德选择兼顾政治秩序和文化环境的变迁,所以他的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历史人类学中“事件”和“结构”之间的辩证上的。他希望这本书不单能满足寻求历史内容的读者,也能让对理论结构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发。

阿富汗前线片段

马格努斯·马斯登,本杰明·D·霍普金斯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巴阿边境在9/11之后一下子又成为了焦点。在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大博弈”(Great Game)以及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后,该地成为了所谓的“反恐前线”。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众多关于这一区域的政策和学术文献的地方在于,它同时兼顾了这个区域极端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民族志多样性。苏塞克斯大学人类学家马格努斯·马斯登(Magnus Marsden)联合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家本杰明·D·霍普金斯(Benjamin D. Hopkins)首先讲述了这块区域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表征和管理的,之后加入了关于契特拉的民族志研究。两位作者希望通过此书推翻两个理解这块区域的思维模式:其一,该区域的人民从过去到现在从来不能被划为一个惯用术语“阿巴”(Af-Pak)所表征的整体分析范畴。这个简化表述没有尊重历史演变,也没有顾忌文化多样性;其二,该区域不是一块夹在大国之间、沦为缓冲区的“非地方”(non-place)。作者们希望证明在这片区域内,在其历史上和现在都有着强大的群体、团结性和集体认同感。

饮鸩止渴

落地阿富汗的国际工程

阿斯特丽·苏尔克

HURST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塔利班成形后,以西方为主导让阿富汗恢复秩序的努力从未停止,却总是事倍功半。大部分政策分析会将维和失败归因于特定的不利外部条件,然而在本书中,政治科学学者阿斯特丽·苏尔克(Astri Suhrke)呼吁读者仔细检视国际干预工程本身的张力和矛盾。结合作者20多年来对于国际维和行动的观察,本书聚焦于入侵性的国际力量如何强化而不是减弱了阿富汗政局的恶性循环:他国大量的经济支持创造了一个食利寻租的弱政府;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行动蚕食了和平议程;更多涌入的国际救援和监测不但没有改正问题,反而加重了阿富汗人的愤恨。西方持续现有的介入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苏尔克是位于挪威卑尔根的克里斯蒂安·米歇尔森研究所(Christian Michelsen Institute)的荣休研究员,在本书出版后亦持续关注阿富汗国家建设、人道主义救援与策略问题。

达利语之珍珠

阿富汗青年的诗意与人格

祖赞娜·奥卡谢夫斯卡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15年

《达利语之珍珠:阿富汗青年的诗意与人格》通过对组成“达利语之珍珠”的一群诗人与文人的丰富的民族志肖像,将读者带入了在伊朗生活的阿富汗裔难民的内心世界。达利语(Dari)是在阿富汗对波斯语言的称谓。在伊朗的阿富汗移民,来自苏联在阿富汗战争的难民,被边缘化并被限制在卑下的工作和低收入社区中。雄心勃勃和富有创造力的难民青年开始写诗来讲述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故事,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前景。与此同时,他们正在通过在性别和婚姻等领域促进更大的个人主义来改变波斯爱情诗的古老传统。祖赞娜·奥卡谢夫斯卡(Zuzanna Olszewska)对在西方几乎不为人知的中东城市里诗歌的社会生命提供了富有力量的见解。

现代阿富汗

一部全球化国家的历史

罗伯特·D·克鲁斯

哈佛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的是,几个世纪以来,阿富汗并非一个与世隔绝、动荡不安的“隐士之国”,而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是商贾学士政客的交通之地,是“亚洲之星”。将阿富汗视为“帝国坟场”或大国博弈的棋子的观点也过于褊狭,二十世纪中不少阿富汗人甚至自视为全球意识形态斗争的中心。斯坦福大学的史学家罗伯特·D·克鲁斯从早期现代史中追溯阿富汗的全球主义根源,通过梳理阿富汗与中东、亚洲、甚至更远的国家的联系,来展现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现代阿富汗。正因为阿富汗的地位关键,但有关它的观点却又片面,所以这样一部全球化视角下的阿富汗现代史才更有意义。

败于阿富汗

一则干预行动的讣闻

诺亚·柯本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6年

2001 年以来,美国在对阿富汗的干预行动中动员了二战以来最庞大的军队、资金和人力。然而阿富汗本国以及为此买单的国际社会获得了什么?为什么发展资金的投入没有带来实质的发展?为什么军队的存在使事情变得更加危险?人类学家诺亚·柯本(Noah Coburn)在阿富汗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工作。在本书中,柯本尤其关注巴格兰空军基地(Bagram Air Baaw)周遭社区的阿富汗人如何利用并看待这些干预措施,以及空军基地的人如何试图理解他们周遭的社区。本书以一位阿富汗商人、一位美国风能工程师、一位海豹突击队员和美国大使四个核心人物为线索展开民族志书写,通过他们的视角来讲述美国对阿富汗的干预遭遇了怎样的挑战、冲突,最终何以失败。他在书中指出了许多外国干预的荒谬之处:战乱之下被拒绝进入危险地区的外国官僚只能远距离地作出不适应当地发展的决策,从军事到发展的战略转变的不足,地方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以及因缺乏文化敏感性而焚烧古兰经、亵渎当地价值观的举动对当地人情感的伤害。这些故事跳脱了“不守规矩”的阿富汗人—塔利班的有效对抗—腐败的卡尔扎伊政府的陈旧范式,展示了美国主导的干预措施如何在其自身的官僚主义弊病与矛盾冲撞的意图之下走向崩溃。

殉道者的大篷车

阿富汗的献祭与自杀式炸弹袭击

戴维·B·爱德华兹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19年

爱德华兹(David B. Edwards)从苏联政府对阿富汗的入侵时期结束后数量飙升的自杀式炸弹袭击出发,以各类政治运动与政治事件——阿富汗对对苏联入侵的抵抗、基地组织、奥萨马·本·拉登、塔利班、美国在9.11事件后对阿富汗的入侵、卡尔扎伊与加尼被选举为总统——为背景,追溯了自杀式炸弹袭击的演变史。借鉴于贝尔、莫斯和其他经典文献,爱德华兹将自杀式炸弹袭击理解为一种献祭形式,它被认为是通过特定的杀戮行为生产出了一种神圣现实:这种现实以一种被称为“献祭制造机”的形式,被仪式性地排演、政治性地操纵。这本书的民族志广度向前一直追溯到了爱德华兹与该区域最早的接触,所涉及之领域的细节和深度(如阿富汗圣战战士、殉道者杂志、塔利班诗歌、奥萨马·本·拉登的1500盒录音带、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宗教学校、塔利班的脸书帐号好友等)也极为惊人。

虔诚的边缘

后塔利班时代阿富汗的逃亡妇女

索尼娅·阿赫桑-蒂尔米齐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21年

索尼娅·阿赫桑-蒂尔米齐(Sonia Ahsan-Tirmizi)这本书探讨了伊斯兰和普什图价值下的女性如何与性别权力体系互动。通过在喀布尔妇女收容所的田野调查,她描绘了这些背负着“放荡”之名的女性的众生相。她们或因婚姻而出走,或处在一段受虐待的关系中,或做了种种被认定为有伤风化的事情。然而,她们以有关普什图瓦利(Pashtunwali)【1】和伊斯兰的知识为粘合剂,在阿富汗社会边缘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集体。她们也由此重新定义了平等、荣誉、虔诚,还有用来定义她们的“放荡”本身。

巡游人

朝向一部阿富汗的全球民族志

亚历桑德罗·蒙苏蒂

博格翰出版社, 2021年

随着美军撤离,加尼流亡,常年关注阿富汗流亡和海外社群的蒙苏蒂教授(Alessandro Monsutti)这本基于二十年田野调查的新著恰逢其时。蒙苏蒂此前的著作强调阿富汗流亡者/移民并非依从简单的单向移民逻辑,而是积极从海外向母国输送资金、知识、乃至人员。这本新著则不仅专注各种阶级的阿富汗移民向外的流向,也深描了另一股人员流动,即来自欧美,常年在刚果、东帝汶等不稳定国家进行国际工作,再进入阿富汗的国际专家。纪录这些流动中的日常生活,蒙苏蒂告诉我们阿富汗的过去二十年并非一个封闭内耗的国家失败案例,也为关注可能因塔利班重新掌权而重新进入封闭的阿富汗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视角。

【1】译者注:普什图瓦里(Pashtunwali)也称“普什图价值”,是普什图族(主要居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传统民族价值观。

编译者简介:

潘薏宁:希望以人类学为方法,和解自己,联结它人

连山:闻鸡起舞庄稼汉,宗教学系夜游神

杨浦:借人类学寻找自己

Mance:业余诗人、人类学家 wanna be

彭中尧:Tyingknots Contributor

Emma:眼神不好的小编

Celine Sui

子皓

北歌:SOASian•UNNCer•湖南人

Michael:一个关注巴基斯坦边境的学生

毓坤:论文战斗员


Reference:

Ahsan-Tirmizi, S. 2021. Pious Peripheries: Runaway Women in Post-Taliban Afghanist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field T. 2010. Afghanistan: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Barth, F. 1959. Political Leadership among Swat Pathan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Coburn, N. 2016. Losing Afghanistan: An Obituary for the Interven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 Press

David B. Edwards. 2019. Caravan of Martyrs Sacrifice and Booming in Afghanistan.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Ghani, A., & Lockhart, C. 2009 Fixing failed states: A framework for rebuilding a fractured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ma B. 1993. The Performance of Emotion Among Paxtun Women: “The Misfortunes Which Have Befallen Me.” Karachi: Oxford Univ. Press 

Marsden, M. 2005. Living Islam: Muslim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Pakistan’s North-West Fronti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den, M. & Hopkins, B. 2011. Fragments of the Afghan Fronti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nsutti, A. 2021 Homo Itinerans: Towards A Global Ethnography Of Afghanistan. Oxford: Berghahn.

Robert D. Crews, 2015. Afghan Modern: The History of a Global Nation,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oy, O. 1990. Islam and Resistance in Afghanist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ahrani, M. Nazif. 1979[2002]. The Kirghiz and Wakhi of Afghanistan: Adaptation to Closed Frontiers and War.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Suhrke A. 2011. When More Is Less: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in Afghanist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Zuzanna Olszewska. 2015. The Pearl of Dari: Poetry and Personhood among Young Afghans in Iran. 

相关阅读:

一份巴勒斯坦人类学书单

Posted in TyingKnots公共人类学读书

最新文章(持续更新)

125. 斯皮瓦克:庶民以死发声

126. 一周年特别活动 | 结绳故事绘

127. 社科画集

128. 哲学人类学 | 马克思的「欧洲中心主义」:后殖民研究与马克思学(下)

129. 你的奥运队可能是个幻象

130. 弗格森 | 今日无产者政治:历史类比中的危险与机遇(上)

131. 弗格森 | 今日无产者政治:历史类比中的危险与机遇(下)

132. 溯源 | 前人类学时代的博厄斯与“地理学”

133. 思绪在哪里落脚?人类学对于哲学课题的审阅(上)

134. 阿富汗人类学书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