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人_WANDERER
流浪的人_WANDERER

在路上。

《散落的故事》#1

「發生過的事,是真的發生過嗎?」

前陣子在《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裡讀到的一句話。沿著故事的脈絡,是一段描述,稱不上是punhline,但在讀到的當下,卻第一時間的紀錄在記事本裡。


很喜歡這本小說的故事,某種程度的被同理下,段落的文句很多都想記錄下來,但在斷捨離及懶惰的夾擊下,大多也就像火車經過的花東風景一樣,心裡讚嘆,但沒有任何快門留下。


發生過的事是不是真的發生過,重要嗎?心裡不太曉得,但追根究底著發生與否的真實性,突然有犯罪現場既視感,所有人都想在錯綜複雜中裡出來龍去脈,找出了前因,好讓後果有個去處。


似乎後果的去處,是依賴著前因而生,如果有無數種前因,大概就會有無數的後果。追逐著所謂的真實,或許某種程度抗拒的就是這樣的狀態,所以當某個「真實」被確立的同時,其他的可能也就全成了虛無,難怪犯人永遠只有一個。


大學唸了心理之後,時常壞習慣的用看待犯罪現場的方式來看待家庭。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的家庭很像八點檔,劇情高潮迭起,但整體架構依然俗套,是大部分不那麼幸福的家庭有的樣子。


雖然說是看著,好像在戲外,但理論上應該是要在戲裡的,也許感覺身處在戲外,可能剛好就是自己在戲裡的設定,如果是這樣,突然覺得這樣的設定,應該可以被稱作為戲的「真實」。


不知道真正的「真實」是什麼,但記得小時候每次不管是爸媽吵架也好,打架也罷,又或者各種型態的情緒勒索,心裡總相信劇情的最後會是我們都被爸媽騙了,他們其實只是想要嚇嚇我們,家庭一樣和樂,一切都皆大歡喜的開心結局,只是這樣的結局等著等著,就長大了。


不確定這個結局什麼時候才會發生,但等久等不到,好像也就不期待了。也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期待,不過應該比不期待聖誕老人的時間再晚一些。想起大家總說只有小孩子才相信有聖誕老人,所以當自己不再期待以後,是不是就代表自己長大了,那不再期待著家庭美滿的開心結局也是嗎?


談起了期待,似乎指的是在發生以前,就相信某個「真實」在某一刻可能發生,如果最後什麼也沒發生,好像也說明著這個「真實」不是真實。那真正的「真實」又是什麼?


只有看戲的人才不曉得結局,但為什麼明明我是戲裡的人,卻也不曉得。戲是真的嗎?如果不是,那不管最後發生哪一種「真實」,也都只是一場戲,那真實還是真實嗎?


「發生的事,是真的發生過嗎?」


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大概是建立在「真實」是重要的前提之下。想起後來養了狗才知道狗因為看不到顏色,所以不會被顏色影響,人如果能夠不再在意真實,是不是就能夠不再悲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