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天空
蔚藍天空

文字音樂創作者劇場人 閱讀音樂影視分享

我們為何需要小劇場

歷經一年多,再度進劇場工作,心裡其實是激動的。意外投身劇場工作之後,對於深植內心對於藝術的渴慕,突然現形且近乎渴求的攝取,那種生活的充實感,讓整個人煥發光彩。

事實上劇場這個夕暮型藝術活動,在當時已經面臨著生存掙扎。高雄劇場活動雖然起步較晚,但也曾經有過絢爛,很多人員後來都進入文化界或教育界,當我加入時卻是已經在那段炫麗的末端,雖然經費捉襟見軸,但是大家仍然有著心思想用更好的作品來重振聲勢。

可現代化變革也只是把劇場打擊得更深沉。現代人娛樂消費方式日新月異,無論是推陳出新的網路遊戲,加上影像技術不斷升級的影視產業,而劇場卻一直在人們的觀想裡停留在「仰之彌高」的殿堂裡。或許有人會說,我們當然會去看劇場演出啊,像《獅子王》或《歌劇魅影》都很好看! 或者總是國內幾個強大品牌劇團的大型製作,像是《人間條件》系列…所以,很多人對於劇場演出的想像,大概就是這樣。

當然這些正規放置在藝文場館的劇場,觀眾座位數多,舞台也比較大,當然需要再舞台設置和演出人員上更豐富些。不過少數場館也有設置觀眾座位數較少,幾乎在300以下,而且沒有固定座位模式的「實驗劇場」。高雄很幸運的在衛武營也有比較小型展演場,駁二還有正港小劇場,更早衛武營還沒落成在南京路那頭還有801棟的小劇場,其他也有民間自行設立的更小型訓練還兼演出的小場地。可是這幾年許多個高雄劇團陸續歇燈不再營業,留下來的也長期經費窘迫無力再推新劇,當然期間不少熱血青年們也成立新的劇團,本著一種小眾群體活動方式經營,持續以體制外方式推展著表演藝術。

很多觀眾習以為常的是正規大劇場大型製作戲劇,對於小型劇場(或稱實驗劇場)甚少接觸,或認為其製作或演出水準端不上檯面,這樣錯誤的觀念實在可惜。試問一個人人口中的權威名醫,難道就是一畢業即成名醫?當然要經歷過許多歷練,從小住院醫師一路攀爬精進,努力鑽研參與最新技術研討加上經驗積累才能成為「名醫」。所以小劇場也算是那些躍上大舞台巨星的搖籃,不僅於此,很多新進技術人員的磨練也從這裡開始,由小做大從基礎逐漸成長繁華。

我們為何需要小劇場?在我剛進入這個工作時就已經有許多前輩討論過了,小劇場不僅僅是培訓人才那樣的目的而存在,其存在的目的是服務於戲劇不拘型態的展現,不同於大劇場再一定距離的正襟危坐,小劇場幾乎與觀眾毫無距離,舞台形式也無所拘束,甚至演出場域和觀眾席重疊,因應而生的正是一再挑戰表演者的演技實力與觀眾觀戲體驗。藝術不是放置於殿堂才稱之為藝術,藝術必須有觀賞的共鳴才有其價值,且藝術的創造向來經過無數大膽突破與實驗,才能成就更為豐厚的成果,這才是小劇場存在的意義。在歐洲甚至日本,小劇場的存在頗具常態,或許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酒館,一個小小舞台上演著某一主題的單人劇,或是東京某建築二樓的數十人小雅座,兩三人共同演繹著數十角色。演出者和觀眾之間,有著更緊密更實際的情感連結。

小劇場具備的可能性和創造性雖然呈現的粗簡,但想像力的無限馳騁,無論是對演職員或是觀眾來說,都是深具衝擊性的。這樣情緒的直接衝擊,絕對與現代科技所創造的電影視覺衝擊不同,電影的精緻化展現每一鏡頭都幾經思量剪輯,觀眾透過鏡頭語言有限視角被引導著,但舞台劇是實境真人在眼前演出,這是超級現實版的3D,觀眾的視角是自由的,而且在小劇場裡,演出更可能是360度呈現,觀眾在幾乎沒有距離限制下,與演員的情緒交流更顯直接,因此情緒衝擊顯然更大更不同,這也是為何劇場必須存在,而小劇場更應該存在的原因。

在視覺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消費者有那麼多娛樂消費選擇,感官刺激訊息越來越龐大,已經被逼到牆角殘喘的劇場表演,特別是小劇場,如何讓人理解其存在之必要與其不可取代性,恐怕還是一條望不見盡頭的長路。雖然應該還有著熱血青年的投入,但與前輩的討論中,還是透著隱憂,但前輩卻很豁達地說:為什麼一定要小劇場存在?既然任何場域只要有表演者有觀眾,就可以構成戲劇表演,為什麼要拘泥於有「場所」的劇場?如果真的沒有觀眾了,那麼代表小劇場也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該思考的不是小劇場存在,而是表演藝術該如何持續,因為只要表演藝術不斷的承續著,劇場就不會消失殆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