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Terence

@forbole 的聯合創辦人,我是 bitcoin maxi 但不是 bitcoin purist,愛百花齊放但對 shitcoins 零容忍。本人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

我為何開始 Substack?

聽我細說為何打算轉移陣地至 Substack 並且開始收費。

同學們,我來得太晚了,我正式開始用 Substack。作為第一篇的公開內容 (應該都不會太多),來說說為何我選擇落戶 Substack 及為何要收費。

👉 https://mclarentee.substack.com/

在 5 月開始,我將 Forbole 的日常業務交托給同事,令我可以專注於更長遠及更具策略意義而又只能由我去做的事,這包括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 Forbole Ventures、Desmos 的長遠規劃及 DSM 經濟建設、以及市場教育。

作為市場教育的一部份,我先選擇在 Instagram 上用類似幻燈片的形式發文。雖然我反對 Facebook 霸權,但因為 Instagram 有我最大的潛在受眾群 (至少我自以為是這樣),而我又不是一個喜歡拍片的人,所以 YouTube 亦不合適。按我的風格,文字是最好,雖然 Instagram 都不適合用文字,但我都想嘗試一下。

五月開始在 Instagram 的表現

在 5 月開始,我堅持在 Instagram 每日一 post。而要用幻燈片的形式令大家易入口,其實較寫一篇長文更難,因為有篇幅限制,亦難加入有用的圖,所以大家表面上看的十張八張 slides,其實都用了我不少時間,我估計從 5 月開始我投放在 Instagram 內容的直接及間接的時間平均每天應該有兩三小時,時間成本非常大,我花在家人朋友的時間少了,交通時間甚至是健身時都是瘋狂吸收資訊,為的是希望為大家提供更好的內容。

辛苦了一個多月,看看這統計數據:

我努力每天一 post,接觸到的人數的確是按月多了超過九成,但 followers 竟然是了無寸進,因為根本難以接觸新用戶。

再看看以下這篇比較多人 like 的《比特幣的真義》的統計數據:

我已被 Facebook 黑名單,所以我就算肯付錢都不能為自己的 IG 賣廣告,一定要靠大家努力傳播。以上這篇,難得能觸及到超過七成的 followers,但肯按 Like 的人,十分之一都不到,更莫說要大家多「痴」「線」才能令我能突破算法的封鎖,結果只能接觸到 372 個非 followers (而這轉化了 6 個新 followers,1.6% 轉化率其實不算差)。

我的反思

我思考,每天 spam 我的 IG 在提供些甚麽?而我又在提供些甚麽?我面對審查及壓制,難以在 Instagram 上傳播,要靠 followers 來傳播我的內容,我只是卑微的一個 Like 的情求,但作為 followers 超過九成的人都不肯做,若連 followers 都不肯做,我又怎能增加到新的 followers 呢?

我再看看其他朋友,例如章濤兄的財科暗戰 YouTube,他投資大量成本及時間去經營高質內容,為的就是助更多人及早加入幣圈,但至今仍只是有 23K subscribers,而且似乎已見頂。他老早已比財務自由更自由,何苦要貼錢貼時間去做這吃力不討好之事?

我亦親眼看到高重建 Kin 兄如何有耐性地去為大眾做科普,手把手教人用錢包,每天創造高質內容,以大智慧去面對 naysayers,我真心佩服,自問亦望塵莫及。面對未睡醒或九唔搭八的人,我二話不說就會 dl!@#$%lm ,因為我最憎人浪費時間。

過去這一個多月就當是我的一個測試,我相信它作為分析樣本,統計學上已足夠大,我能判定免費內容是不可行,因為免費的東西,別人不會珍惜,而且社交媒體上大部份人都是追求奶頭娛樂,我這些難入口的內容並不適合在免費又低俗的社交平台如 Instagram 傳播,Instagram 就用來作為簡潔內容的窗口就可。

所以,我既然選擇付出時間,就應該要選擇正確的工具及對象,我真正的服務對象,應該是願意付費的人,付費並不是因為我要以此維生,而是要對方有所付出,這是一個姿態,可能只有非常少數的人願意,但回想當初中本聰都只是向少數電郵名單介紹比特幣:

(只有 4 人有回覆他,包括了一個 naysayer。我相信都有一些人在收到中本聰的電郵後 Unsubscribe了)

正如 Kin 在《NFT 書難以理解,是因為沒能打破「魚蛋論」定律》說過:

… 我們吐糟的並非付了錢而沒得到文本,而是別人也得到文本,而感覺不到自己的得著…

所以,我選擇了另一條路,會員專屬就是會員專屬,付費的內容只應該是有付出的會員才能看,將公地悲劇消滅於萌芽之初。

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我於 2017 年投身 web3 行列,當時比特幣最低見過 $1xxx,以太幣 $xx,創辦了今天略有成績的 web3 公司 Forbole,從事區塊鏈驗證節點及數據服務,同時亦作為早期投資者,投資過如 Solana,Oasis,Kava,Akash,Wormhole 等著名項目,我亦開展了 Desmos 這 web3 社交區塊鏈項目。

我到 2017 年混到 35 歲時還是一屁股債,在沒有富爸爸,沒有名校光環,沒有 YC,沒有 Forbes 30u30,沒有創投融資下,發展出超過 20 人的有硬技術的 web3 公司,建立了八位數美元等值的投資組合,這都是比較少有的一個來自香港的平民能達到的成績,我絕非要吹噓自己這丁點成績,比我做得更好更多的人實在太多了,但我相信我的經歷對大部份人是有價值及啟發性。

我對比特幣、web3、創業及其他各種議題都有獨特的想法,我將用我最寶貴的資源 - 時間 - 來將我的經驗、知識及想法融匯成在 Substack 發放的付費內容,作為交換,你需要付費,雖然這不是我的維生工具,但我仍要求你付費,因為這是我過濾閒雜人士的有效方法。

我暫定月費是 $9.9,相當於兩個麥當勞餐左右的價錢,如果對方認為我的內容是不值得用每月慳兩個 junk food 餐或兩杯難喝的 Starbucks 咖啡來換取,就真的不要加入我的社群了。

👉 https://mclarentee.substack.com/

我希望建立一個志同道合並能一起成長的社群,一起推動比特幣及 web3 的普及,作為回禮,我會向你發放 Desmos 的治理通證 DSM,事實上,我的社群就是 Desmos 社群的一部份。所以,成為我的 Substack 會員,一定程度上亦是以平均成本法來成為 Desmos 社群的持份者。

根據 80/20 定律,這註定是由一少部份最有前瞻性的人來開展,根據 Glassnode 2023 年 4 月的訊息,有約 100 萬個比特幣錢包有至少 1 個比特幣,而因為比特幣作為最穩健的貨幣的種種特質,我推測最終能成為有至少 1 個比特幣的「wholecoiner」只會佔全人類的 0.03%,我已是這 0.03% 之一,誠邀你加入與我一起成為這一少部份具遠見的人,推動比特幣及 web3 發展,走上真正的財務自由之路。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