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ne
Sunline

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整理硬碟]20121002-1008日本京都行,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的旅行總是這麼隨性!

朋友問起:「阿線你還有沒有海邊的照片?」那是一本刊物需要的照片。我有五六七年會帶著相機到處拍,也時常出門走走看看。大概是從最後一段戀情分手後,我就幾乎不太出門玩耍,除了幾次自由行外,我連一般日常都不太拍照。

其中一個理由是:年紀大了,實在不如三十歲那樣能夠經常性地身扛四台相機、一台電腦,總重將近十公斤在身上!雖也很認真地將相機改換成小單眼,還是因為不常出遊,也沒了拍照的習慣。

我跟朋友說:「有吧!硬碟裡還有幾萬張吧!」(可能破十萬)

2012年的京都行,是第一次踏上日本這個有些文字相通、習性相仿的國家。M提議去趟京都吧!若早些到,可以搭JR快閃神戶。我沒什麼概念:「好啊!都好。」當時的語氣應該不是這般柔順的,肯定就是耍賴般地隨她去處理,我付錢、人去就是了。

「自由行」到底是啥概念呢?後來我從2015年開始獨自一個人出國後(都到日本),才真正的感覺到「自由」的「旅行」是什麼模樣。我不是一個太好的旅伴,我討厭所有表定行程,以及「一定」「要去」的地方,我喜歡走馬看花,什麼都感到新鮮愉快。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樣的旅行方法,很可能是「浪費時間」(我一個人旅行常常十點後才出門)更可能會因為沒有目標而覺得焦慮、心慌!

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也不喜歡去各大非去不可的景點與人擁擠擦肩。我喜歡做個旁觀者,旁觀他國的生活習慣、旁觀觀光客的旅遊模式、旁觀身邊那人在旅行時冒出她原來日常沒有的樣貌!但我就是不喜歡有固定時間、一定的行程,我甚或喜歡在旅程中突然發現哪裡好玩,就捨棄本來要去的地方。(除了像去甲子園、東京巨蛋朝聖這種買好票的,才會乖乖前去。)

整理照片的時候,看著每一張我按下快門的照片,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的旅行總是這麼隨性、那麼漫無目的。我喜歡海、不喜歡山,所以我山間的景色都拍不好,只有拍天空的時候好一點;我喜歡建築、鐵路、標制、交通工具,所以常出現許多看板和樓房;我不喜歡與人擠在一塊,但我喜歡觀察人,所以拍了不少路人和表情;我喜歡轉角那蔬果店、喜歡貓、喜歡街道間的小溪、喜歡從窗戶再框出不同的景色……

無法太清楚記起當年到底去哪裡了,但大多都是M帶我走進京都的大街小巷。去了許多的著名景點、鑽進校園假裝自己是大學生、走很久的路去惠文社一乘寺店,後來2016年我自己去關西30日遊時發現有車可以抵達,又在心裡碎唸了當年M讓我走那麼久的路。(你不做功課你活該啊!)

旅行對我來說,也是極為個人的事,要找到一個能夠同行的人不容易。但從這些照片裡確實能喚回我曾經的一點記憶。每一張照片都還能稍微找到一點按快門的理由(唯有幾張都是樹葉的,肯定是沒有放什麼感情拍的。)

一直到2015年我開始一個人出國,才又從中找到不認識的自己。原來那窮到根本沒有錢出國的自己,從未想過「旅行的意義」,後來才真的發現其實每一天醒來都是一場旅行!每一天世界都在以微小的變化在變動,每一天的自己也都是如此在轉變,你以為的一成不變,一回頭再望還是能發現時間悄悄地改變了世界和自己一些!

當年的行程裡能記著的如下:神戶港、金銀閣寺(其中好像金閣寺在整修。)、哲學之道、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袛園、梅小路鐵道博物館、惠文社一乘寺店(還去了一些書店)、京都國立博物館、東寺、efish、鴨川、明倫小學、錦市場、一澤信三郎帆布包……

照片是Canon EOS 5D Mark II拍攝,依序:
機上望出去的藍天白雲
住處的照片,特擠
神戶港
學校的戶外教學團體照
一澤信三郎帆布包
哲學之道的貓

照片全集898張:https://flic.kr/s/aHsmLHzbt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