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
孙李

野生网络作家。主要写散文随笔和文艺评论,偶尔写小说。

散文连载 | 迁徙的人(三)

书归正传,去上海这件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由于高考的不确定,必然性则是由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国各地区贫富悬殊,分成明显的层级。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繁华程度与世界上任何大都市相比都毫不逊色。中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西北的一些乡村,艰苦程度比起世界上任何贫民区也是不相上下。这之间的差距之大触目惊心,而且由于经济、教育资源的垄断,看不出一丝能弥补鸿沟的希望。高考中的佼佼者最终集中在了北京上海,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去上海之前,我从未离开过辽宁。在父母的陪同下,第一次坐上去上海的火车,我的兴奋难以抑制,半夜里还在火车上和父母聊天。南北方遥远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当年第一次经过时觉得转瞬即逝,之后每次却都显得愈加漫长。当时未曾想到,此后多年我再也没回过辽宁。之前是在同一个城市里搬来搬去,这之后则是在不同城市间迁移。

我对上海最初的印象,是来自于大城市与小城市间的强烈对比。耸立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便利的交通设施,都给我直观的冲击。刚到上海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去豫园吃小笼包,去东方明珠看夜景,被淹没在人山人海;第一次坐地铁,感叹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去福州路逛书店,被书店的规模、种类繁多所折服。可这些并不是上海独有的特色,而是大城市的特色。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上海,就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中国味道已经被国际化冲淡了,和纽约、巴黎、东京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这里的好处,其实就是国际都市的好处:完善的基础设施,应有尽有的商业服务,从全球汇集而来的金钱、人才、机遇;这里的坏处,其实也就是国际都市的坏处:环境污染,噪杂,生活成本高,人情冷漠。和国外的大城市相比,上海的治安更好,人力服务更低廉,美食更合中国人的口味,缺点则是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其它都大同小异。

在上海那几年我一直住在学校宿舍,前后住过三间,有过九个室友。学校宿舍价格低廉,只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条件,特色是冬冷夏热,断网停电。集体住宿多有不便之处,室友间作息习惯不同,上厕所、洗澡都要排号。即便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学的住宿生活的。同龄人天天在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很容易形成深厚的友谊。我和历任室友都成了好朋友,有的至今仍保持联系。现今已然踏入社会,愈加发觉学生时代没有杂质的纯粹友谊的珍贵。

前面提到父亲去了唐山做生意。我去上海读书之后,母亲随即搬到唐山,父母两人此后在唐山生活至今。我大学期间的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唐山度过的。唐山在首都旁边,按说处在一个显著的地理位置上,可是存在感却不强。提到唐山,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唐山大地震,其次是赵丽蓉(其实她是天津人),别的就没什么了。我对唐山的印象并不好,这一方面是源自与上海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唐山和东北太相似了。唐山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完全依靠钢铁煤矿,环境污染严重,在刚刚逃出东北的我看来,这里不过就是条件好一点的东北。

就这样,我在上海、唐山两地辗转。大学那几年,我一直处在迷茫的状态。中国的应试教育,只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起不到多少育人作用。大学时我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对自己将来何去何从却没有方向,甚至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之前我只知道努力学习,通过中考考上重点高中,通过高考考上重点大学,可是进了大学之后要做什么呢?应试教育已经把我对学习的热情磨灭了,大学的课程只要合格就好,考得好坏都没差。除了每学期期末考试前紧急突击一两周,我对学业毫不在意。随着年级升高,我越来越老油条,迟到、翘课都是家常便饭,后来甚至好几门科目不合格,又要去补考、重修。我身边的同学也都半斤八两,所谓的「学霸」也不过是拿出高中十分之一的精神,对待考试更认真些,真正扎实求学的人是极稀少的。而且扎实求学又如何,难道要去搞科研吗?我在学校的实验室呆过一段时间,足以让我见识到科研圈的怪现状,真正热爱科学而且适合科研的只是极少数,我是绝对没有精力和热情走这条路的。

到了毕业前的倒数第二年,我终于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第一个否决掉的就是读研。国内的研究生太偏向于科研了,并不适合我。余下的两条路,一是找工作,二是出国留学。找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我内心却有所抗拒。如果要找工作,回东北和唐山都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地方科技产业贫瘠,根本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合理的选择就是留在上海。我对上海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深切体会到大城市的好处,不单单是生活上的便利,还有现代化的文明建设。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保守落后的,在契约精神、开放包容、尊重个体等各方面都做得不好,上海则是国内出类拔萃、甚至是唯一真正与国际主流文化接轨的现代化城市。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在大城市生存的艰难。在国内大城市打拼的人被称为「北漂」「上漂」,一个「漂」字道出多少辛酸。我这样的外地人,就像是风中浮萍,扎不下根。在政策上,中国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外地人遭到法律硬性歧视。没有当地户口,就没有当地居民身份,在就业、医疗、教育方方面面都不能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我作为外地人,居然从一开始就比上海人低了一等。在经济上,上海的房价高到恐怖,当真寸土寸金。即便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工作一年哪怕不吃不喝,攒下的钱也不够买个卫生间。外地学生能赶在结婚时买房,都是要倾尽全家所有,砸锅卖铁付首款,再背上几十年的房贷。没错,上海的机会多,可是抓住机会也要努力拼搏。为了体面的生活,要辛苦地工作,计算机这一行的加班更是出了名的,近年来更是搞出九九六的说法(从早九点工作到晚上九点,每周六天)。如果我是有钱人,我会很喜欢在上海定居。可惜我是外地底层出身,要生活在这里就意味着接下来几十年的辛苦人生。

还剩下一条路就是出国留学,也是我最终作出的选择。为什么选择留学?面对父母、签证官、国内外的朋友,我都各有一套说辞。面对我自己,我却发现这些说辞有些含糊无力。比方说,对外国文化的向往。我从小喜欢世界文学,对外国的文化确实非常有兴趣。不过,假如只是喜欢外国文化,可以去旅游啊,不一定非得要花上几年时间留学。再比如说,追求国外的高质教育。我对国内的应试教育深恶痛绝,想尝试外国教育,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我对自己的专业喜好有限,不一定非得要继续深造。还有就是在国外的职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机会很多;在国外发展受各方面限制,不一定会比国内好。更何况,毕业之后是要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找工作,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虑到国外求职状况、签证政策,即便我有预定的计划也不保证能实现,很大程度上还得看运气。我是有考虑在国外工作,可是一旦不顺利就回上海也是一开始就有的打算。

我的种种官方说法都是真实的,却都不是决定性的。坦诚地讲,我选择出国包含着逃避的心态。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人生的下一阶段。留学可以给我两三年的时间深思熟虑,琢磨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下决心留学后,很快就选定了法国。法国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都很吸引人;欧洲特色的工程师教育重视实践,多与企业合作,符合我的需求;免学费,生活成本相对低廉,以及教学计划中安排的长期带薪实习,使我免受过多的经济负担。与这些客观的好处相比,我曾学过一年法语这件事倒只是次要的理由了。

大学最后一年非常忙碌。学法语,语言考试,申请学校自不用说,办理签证也是手续繁多。我身为学生常年生活在象牙塔里,第一次在社会上办事难免受挫。很多事都是公文里一个说法,实际上却是另一个说法,各部门之间又互相推诿,我曾为一纸文件跑遍了上海。权力使人腐化,我去过的所有机关,无论大小,但凡有一丁点权力,都要用这权力难为人,摆出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而我也只能满脸赔笑。与此同时,我还要忙着写毕业论文。导师神出鬼没,不知道在忙什么项目,平时根本见不到,只是偶尔象征性地在会议上露个面。导师派他的博士生来「指导」我,这个博士生总是找我茬,每次开会都说我做的不好。当时室友们因为实习或是课程安排的缘故,全都搬出去了,宿舍就剩下我自己一个人,一到晚上就觉得格外孤单,后来甚至有了失眠的困扰。父母什么都不懂,帮不上什么忙,连体贴关心都是有限的。如此这般,我每天的情绪就在忧虑、寂寞、烦躁、愤怒之间来回波动。

那时给我最大安慰的,居然是一部电视剧。因为偶然的契机,我看起了《深夜食堂》。各色的人物,带着各式喜怒哀乐,汇聚在深夜的小饭店里,通过夜宵串联起一个个人生小故事。故事的好处在于恬淡,无论怎样的人生波折,最后总之是平静地接受,被时间淡淡地打发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恰巧正是深夜,看完一集不但感动到落泪,而且突然感觉饿的不行。后来我都会预先准备好汤汤水水作夜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边看边吃、边哭边笑。酒足饭饱,哭哭笑笑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我明白了情绪这东西不释放就会越积越重,压到心里受不了的时候,一定要找个缺口发泄出来。

最后一切有惊无险。我的论文最终得到了优良的成绩。赶在机票到期的前一周,我终于收到了签证。经过一番短暂急促的行李准备,父母陪我到北京为我送行。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行程细节我还记得起来,先从北京飞到法兰克福,再飞往尼斯。下飞机后学校人员来迎接,当天办了各种手续,住进昂蒂布的一间学生公寓,从此开始了留学生活。

迁徙的人(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