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
星星

00后,创新教育亲历者,内容从业者。长期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性别议题、社会新闻、个人成长等领域。 废话多,在这里记录我自我探索的思与行。不是一个正常人类。 微信公众号:屎蛋鬼扯

接受了创新教育,还要搞学历崇拜吗?| 大学申请系列 03

美本申请是精通叙事者的游戏,是中产精英家庭的舞台。它所许诺的公平、所描述的校园多样性是不堪一击的,如《精英的傲慢》一书言及,“优绩制根本无法兑现它许诺的公平竞争与社会阶层流动,在虚假承诺的伪装下只是一个陷阱。”
在准备申请时,我对朋友们说:我最庆幸的一点,就是我没有选择在18岁而是现在做这件事。我比那时候更清楚自己想要从大学教育中得到什么。

不过理性上的认识和实际感受是不同的。在录取结果纷至沓来的一两个月,我思考的问题如下:
我应该将拒信视作一种评判吗?我要接受吗?
这套申请系统的评判标准有值得我审视的地方吗?
我真的对大学教育祛魅了吗?为什么我接受了创新教育,还是无法摆脱学历崇拜?
我们以什么标准去评断所谓好的教育?能做到知行合一吗?
… …

该系列内容可能涵盖:
  DIY申请的个人准备以及我为什么不选择中介
  我是如何决定选校(包括从国家到学校的选择)及申请方向的,背后的个人考量与价值观,以及一些踩过的坑
  收到一沓拒信的心路历程+对自己和整个申请系统的全方位反思
  收到offer后,我为什么选择(暂时)不去上学了?下一步干嘛?

下文包含:
  我的基本申请信息
  收拒信的心路历程+大学拒信代表什么
  这套系统的评判标准合理吗
  反思:为何我接受了创新教育,还是无法摆脱学历崇拜
  微量工具方法分享

00

背景信息

罗列下我的申请背景,以供参考。

教育背景:非国际学校,非公立学校,未持有国内高中毕业证。国内小微创新教育毕业,准备申请时已毕业2年。(我的教育背景比较特别,不多赘述,不了解但感兴趣的朋友可阅读此文:15-20岁 | 好奇间隔年成长计划招募 | 好奇学习社区

原预计入读时间:23 fall(今年秋季)

申请准备时间:22年9月至23年1月中旬(部分学校申请截止时间在11月与12月)

申请学校:美国四年制本科大学

标化成绩:DET(Duolingo English Test): 120,GPA 3.73 (4),无AP/SAT/GED/高考成绩

活动列表:无学术竞赛,无商赛辩论,有实习经历、工作经历、校内活动与公益、校外个人兴趣与项目

申请专业:心理学(Psychology);新闻/传媒(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总的来说,我的申请背景与国内传统国际生在美本申请体系中呈现出的常规申请形象毫不搭边。这种非常规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我显得十分特别,但太过奇葩与太多不熟悉的context也可能成为招生官眼中的危险因素。


01

我曾以为我对大学祛魅,直到收到10+封拒信

我的申请学校大致分为冲刺校,目标校,保底校,除此之外还有几所因为没有额外申请文书和申请费而顺手申的学校。我参考的大学录取率来自U.S. news上的数据,当然,国际生的录取率与官方录取率通常是两回事。

如果重来一次,我会以每所大学的公共数据库中(common data set)提供的数据作为参考,它更为精准、详尽,囊括了与本科申请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不同申请材料影响最终录取结果的重要性排序,以及transfer,ed/rd,FA,waitlist相关数据。

举例:Lehigh University 22fall的waitlist相关数据

相关推荐

CDS倡议的创建旨在提高向所有参与学生升入高等教育过程的人提供的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和学院根据CDS提供的一套标准和定义报告数据。

搜索方式:大学名称(英文)+ Common Data Set (仅限美国大学,其中少量大学并未公开相关数据)


在申请结果出来之前,我一直说我不在意申请结果,只要最后有书读就行了。我有信心自己至少能拿到保底校的offer,目标校也应该没有问题。我首先收到了几所冲刺校的拒信,这并不意外。但随着几所保底校发来拒信,以及拒信越来越多时,我开始怀疑自己了。

整个申请季我收到了10+封拒信。当一封封拒信纷至沓来,我那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笃定似乎受到了动摇。我最终收到了3封waitlist,其中两封转为了录取offer(Lehigh University + Lafayette College,一封被我拒绝了。

我一方面对这些拒绝感到不服,一方面忍不住想:是不是我在这套(申请)系统的评分里就真的有这么差劲?

我当然不差劲,过往的诸多经历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但为什么这些大学拒信还是让我感到膈应、感到被否定了呢?这说明这些大学的评价仍然means something to me,我并不像自己曾以为的那样不在意我是否被某所排名高、口碑好的美国大学拒绝了。


我思索的问题由此分为了以下几部分:

一,大学拒信一定代表我未达到它们的申请标准吗?

二,我应该接受这套评价标准吗,它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三,为什么我接受了创新教育,却还是无法完全摆脱学历崇拜?


02

收到了大学拒信,不一定等于你不够格

今年(23fall)应当是有史以来最难的申请季,未来几年估计也会不断成为新的最难申请季。申请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入学席位却没有增长(譬如很多文理学院一年只收几百人),这意味着大学必须拒绝掉许多即使是符合标准的申请者。以拒掉我的UCSD为例,它们在今年有13万+申请者,却只能录取6900个左右的学生。

其次,申请者们会选择将一些大学作为保底选项,大学也会考量申请者在收到offer后来就读的可能性高低。出于这个因素,一些大学会拒绝掉在它们看来over-qualified,即便给了offer也不太可能来的学生。

除此之外,你是否申请了need-based经济援助以及你的家庭经济能力也在考量范围内。每所大学的基金池都是有限的,其中提供给国际生的就更为有限。一些学校甚至会在你申请前就告知,我们只提供非常少量的奖学金或助学金给国际生。而能够完全无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审视其申请材料的,只有最顶尖的几所每年有丰厚校友捐助进账的私立大学。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你可能符合了这所大学的录取标准,但:

  • 它觉得你交不起学费

  • 它无法满足你所申请的经济援助

除去以上三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招生官觉得你的申请材料呈现出来的气质并不一定适合这所大学。


03

我被大学录/拒了,但这套评价标准合理吗?

优绩至上伦理的核心问题是这样一种理念:我们不应基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得到奖励或受到阻碍(滞留底层)。但拥有(或缺乏)某些天赋真的在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吗?

在所有国家的本科申请中,美本可能是申请流程最复杂,所需材料最多的。除了主文书、高中成绩单、标化成绩外,还要提供活动列表、2-3封老师推荐信,推荐人(老师)有时还会被要求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律习惯、应对挫折的能力等非学术能力评分。同时每所学校通常还会要求你写一篇单独主题的文书。

申请美本的常用系统,完成CA form的填写是申请的第一步
你可以选择最多10个活动呈现给招生官,类型不限,但文字叙述空间很小

你有大量的空间从学术及非学术的角度呈现自己,在填写一些大学的申请表时,它们还会问你,是否是first gen(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等等。但这些东西有让美本申请变得更公平吗?

材料的多元,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把申请候选池里的阶层差异拉得更明显了。军备竞赛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复杂,更费钱、更提前。联合国背景的公益活动参与,顶尖夏校录取,写在申请小文书里的访校经历,坚持了五年十年的赛马/小提琴/滑雪,招生官信任且稳妥(过往输送过很多高质量申请者)的国际高中教育背景,除此之外,还有一份SAT/AP成绩背后不小数额的补课费、考试费、去考试的交通食宿费,如此种种。

不同因素(学术+非学术)在本科新生录取决定中的重要性,以Lehigh University的CDS为例

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部分意义上,我愿意称美本申请是精通叙事者的游戏,是中产精英家庭的舞台。它所许诺的公平、所描述的校园多样性是不堪一击的,如《精英的傲慢》一书言及,“优绩制根本无法兑现它许诺的公平竞争与社会阶层流动,在虚假承诺的伪装下只是一个陷阱。”


04

对好教育的成果验收,可以不依托主流社会认可而存在吗?

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我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创新教育的学生,你会不会害怕(毕业后)不能融入主流,或者与主流社会脱离?

进入好奇之后,我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脱离主流语境的。我所接受的教育,我结识的朋友,我认识的那些与普通油腻中年男不同的师长,甚至包括我后来正式工作的机构。

大学申请是我与主流社会的一次交汇。因为要申请大学,我被迫和其他人进入同一条河流,接受同一套系统的审视、评分。我因此也得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完成了对学历教育、对光环效应的祛魅。

当我去咀嚼收到大学拒信后的种种情绪,我发现尽管我已经在创新教育的环境里浸泡了这么多年,我仍然渴望得到一个显然并不公平的系统的认可,我仍然把所谓名校标签当一回事。这种不自洽曾让我感到羞耻、痛苦。

这一经历也让我重新思考我过往所接受的教育,重新联系起过往对国内创新教育的一些观察。


当你要向一个人介绍另一个人时,你蹦出的第一个词会是什么?是对方的个性,成就,与你的关系,听话者可能感兴趣的经历,还是学历?

在国内小微创新教育,我们强调以多元视角评估一个学生,不唯成绩论。以我毕业的好奇为例,同学们结交朋友时看的是感觉、共同爱好,而不是对方GPA高不高。但在介绍毕业生或分享嘉宾时,在罗列师资阵容时,在展示自己机构的教育成果时,大家(这里的大家指我总体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指代具体的学校)总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地,以有含金量的学历、title作为论据、作为背书。

对好教育的成果验收,可以不依托主流社会认可而存在吗?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天真的提问。我知道对于哪怕是非主流路径的创新教育,向外界展现出自己的学生拥有在主流赛道中的竞争力也很重要。我想起毕业后某天我和同学千蔚在酒吧聊天,我说对我而言,好奇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通过这种非主流的教育路径培养出了主流社会理解和欣赏的人才。

对我而言,好奇最大的珍贵之处在于,它通过教育者不自欺、被教育者无需经历无意义且重复的痛苦的教育,为这个社会培养了一些清澈的好人,珍惜所拥有的,同时看得到别人的苦难,不参与作恶,对自己和世界都足够真诚,并且有具体的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借用我很喜欢的另一所创新教育机构实务学堂的slogan,就是一些“珍贵的普通人”。


我开始回忆起,这才是我最希望自己成为的人,而不是某所名校的毕业生。我也同时意识到,不论来自于怎样的教育环境,如何能跳出外部的评价看待自己,如何”放弃显得体面、健康、正常,用真实的自我去面对世界“,都会是一个人长久的课题。




本系列内容可能涵盖:


  • 本系列是我关于海外大学本科申请的回顾,但更接近于随笔,我的申请“战果”也并不足以让我写就一个“胜利者”的经验分享帖。当中部分信息或许有用,但如果想获取大学申请的“干货”,阅读本系列可能会是个低效的方式。

  • 第四篇没想好写不写,可能会在很久后更新

  •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赞赏支持我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启程前往伊萨卡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