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Pi

長大後的...?

長大後的...? 或許是陣痛、或許是無奈、或許是看到現狀而有的感想

今天又去找了家裡附近的黃醫師,一進去的時候連我都不好意思笑了出來。
「醫...醫生,又...又是我。」
「你今天又怎麼了阿?」

「扁、扁桃腺又發炎拉!」我的口氣彷彿我在台上領獎,還以為是國小的市長獎舞台。

六、七、八月,全部都因為某個周五熬夜個晚一點 (大約兩點左右),而且才一天!的隔天,就開始出現喉嚨痛的症狀。6/20、7/11以及8/7號的今日,全部都是因為Friday night太過happy,導致我周一樂極生悲。週六喉嚨痛+出去在外一整天,禮拜天晚上睡覺都直接發燒!

這讓我理解到一件事情,就我真的不是二十歲的年輕小伙子了,做任何事只要太過放縱都會被懲罰。
說懲罰似乎太負面,應該說,被提醒,自己的身體不像以前一樣那麼健康耐操了。

過去這一個月大部分都在忙工作,運動量不多,維持一個月10多K的里程數。
同時遇到爸爸住院兩週,那兩週也可以歸類為被吞噬掉的日子。

昨天(2023/08/06),我與家人參加叔公的喪禮。昨天是颱風過後最熱的一天,雖然週四很幸運地放到颱風假,但颱風一走天氣依然是熱爆,加身體累爆。沒想到昨天的喪禮竟然禮數做足。直、旁系的喪服都要穿,而且送叔公到火化的最後一程。

天氣很熱、禮數很足,或許都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只是,昨天、當天,這天。每當要釘棺、呼喊他們的父親時,或者透過法師指示講述一段話,女性都似乎要刻意表示出極深的哀悼及悲戚。

先排除掉她們真的哭得比較慘的情形,那個聲響肯定是收到某種指示或某些說明才發出來的。

長大之後,至少25歲之後我就很少參加過這麼近的親戚的告別之旅。只是,這天參加時,覺得喪禮上,實在太多性別上的區別 (或對待)。
可能再過二十年、五十年、這些傳統的喪禮及習俗依然存在,但在我看來,肯定有更好的做法吧?

就如同孝女白琴的存在一樣,為何不是孝子,是因為男生不能哭得這麼慘嗎?

生死學系的教授認為,

孝女白琴的哀號能夠引導親人徹底宣洩心中的抑鬱及難過。

關於這個觀點我也相當贊同,只是我在意的還是:傳統認為的男性剛強、女性柔弱的這些過時觀念早就該被淘汰。

剛好今天看了一點《八尺門的辯護人》的第一集,只要仔細觀察你馬上就會發現女性被設定太多既定的印象。
捕魚的是男移工、看護是女移工 (馬上就遭到性騷擾)、公辯的事務官是女性。
生理上的區別導致女生細膩、男生粗獷,我們都無可厚非能夠理解或認同,甚至接受這造成職業上的男女比例不均。(例如警察男生多、會計護士女生多)

這是事實,未來也會持續發生。只是或許我們都可以在這些事情發生、或親自遇到時,試圖當那一個不會帶有刻板印象或既定框架的人。

Pi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