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安
梁廷安

Matters是我個人資料庫 記錄我的閱讀筆記 & 各式心得,沒什麼版權,想抄就拿 歡迎多多交流 shadow6776928@gmail.com

閱讀筆記-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

從離開上個NPO單位後,我又回到了政治圈工作,不過這次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政治,這工作開拓了我的視野,也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不小心就讓親密關係的維持失去了平衡,幸好女友拉著我一一檢視。於是我購入了這本書想更了解自我。

三月的時候腦波一時弱,也覺得可以透過信貸買股票來存個一波錢,想說額度與利率是可以負擔的範圍,於是覺得可以就把錢貸款進入股市,逼自己多存一點錢或是多賺一點錢,想說有股還錢的壓力在,必須要讓自己更是努力賺錢才行,然後就不小心過度工作了。

書的內容

書把一些明確症狀做個分類,其中三個點我覺得自己有些這樣的狀況:

1.冒牌者症候群者,容易把一切成功全數歸給不過是走幸運,無法認可自己的成就。而隨著科技與工作環境的變遷,容錯率與不允許失敗的機率越高;社群媒體帶來了由影像主導的文化,不斷鼓勵我們要給別人看自己最好的一面,只會強化不如人的感受,藏起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壓力又更大了。

2. 另一種是神經性高成就者,這類人的特徵是已經賺很多錢,或是工作沒必要這麼拼命,但是他們停不下來,常看見這種人出沒在菁英機構,他們用成就來解決心理問題,多半是從小原生家庭嚴格管制下的結果,把工作當成移轉注意力的工具,讓自己避免處理親密關係。

3. 再來是工作上的控制狂,小從細節到大方向的全面控制,如果情節輕微的控制狂能把事情做好,但過度渴望掌控會讓人不感冒險,扼殺創新思考。一樣的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困擾,但要記得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沒有義務要愛你。

我的想法

小時候我課業中上,高中普通,大學中後段,研究所普通,我是純文憑主義長大下的家庭,小時候常被灌輸書讀不好人生沒用。

出社會收入浮動,稍具穩定的工作,大致上月收入中位數以下,存的了一點緊急備用金、自給自足很可以、跟另一半或是親朋好友一起及時行樂也行,不用拿孝親費父母也不用我養,但要走傳統的人生公式五子登科不靠原生家庭支援,沒有辦法。

年近三十,看著有些朋友清晰可見的人生進展,有時有另一半的壓力,茫茫選擇看似選擇多,實質又好像沒什麼選項。不是很想靠家裡要純靠自己,但那些開銷,我就覺得壓力山大,好像剝奪了所有。

藉由信用貸款舉債,有著壓力,錢也沒有拿去亂花,就放好標的投資。因此埋首於工作中,好像自己可以抽離一些親密關係裡不可避免去思考討論的議題,況且剛好我的正職工作是這麼需要情緒勞動跟高工時。

父母從小創業,對於我的教育上只看成績好壞,又偏偏我的不好不壞,讓我迷茫,而自己試圖在工作中獲得小時候沒得到的情緒慰藉,而工作本身就是『交易性質』,從中去去尋求情緒的慰藉,很大機率是失敗的。

我暫時的結論是,要認清用鈔票的多寡來證明自己的話,很難保證讓周圍的人可以理解跟愛你,因為對於金錢的標準會不斷提高,極高容易進入『永遠不夠』的循環,便無法透過財務上的成功,滿足被欣賞或是被人愛的渴望。我們可以愛工作,但工作不一定很能給出回饋愛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