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
小豆

會寫些閱讀的筆記、實踐、想法等,以及各種事情的想法和思考,也有在經營方格子和Dcard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體悟:前人智慧和感受、傾聽內心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

⬛前人智慧和感受

舅舅告訴小哥白尼:

有許多哲學家或文學家留下人生智慧,可以經由閱讀獲取前人智慧。但最後的關鍵依然在你自己。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你自己活著,憑著自己感受到的一切,才能瞭解那些偉人話語真正的意涵。學人生不像是學習數學和科學,光靠讀書是無法明白的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在什麼情況下、對什麼事情、有什麼感覺。這樣一來,你就會慢慢明白,自己在某個時間、某個地方受到感動,這種無法重複的唯一經驗,其實具有不限於那個時刻的意義,這就是真正屬於你的思想

這讓我想到一些故事和詩句

例如古代的人有很多活著的方式,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上的故事,讓我去思索自己要如何過這一生,例如納粹的故事就讓我體會到要對社會有所體察,而非他人做什麼就做什麼;三十年宗教戰爭讓我思考人類是否有必要為了宗教不同而造成對立和衝突

也讓我想到一些作品或詞句,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一個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境地,有時候在趕報告和準備考試到壓力很大的時候,就真的會想要有個安歇的烏托邦呀

又或者蘇東坡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讓我想到身處在世界上,要意識到所接收的資訊常只是世界的部分樣貌,而每個人所接受到的資訊都會有所差異;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讓我思索和世界相比,有許多事物都極其短暫,也讓我思索寫作這件事情,而我認為寫作能讓我和他人都獲得一段體驗,也讓我能日後回顧,帶給我成長和思索,這就是它的意義吧

而例如「神隱少女」的一段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這讓我想到以前國小時有些玩伴,雖然現在很多感情都已經淡去,不過我們在那時確實共同投入,創造一段充滿樂趣的回憶,以及在日後各自踏上自己人生的路了,感恩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時光

人生就像是什麼的問題?有很多種不同的回答,例如人生像是喜劇、悲劇、夢、遊戲等,那麼人生到底像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又可以讓我們思考和回答,在人生不同階段也可能會有不同解答

而平時對於任何有感覺的事物,也可以記錄和寫下思考感想,這種感覺可以包含很多,例如看某本書或電影,對人生有更多思考,可以記錄一下自己的思緒;在聽聞或經歷一些事件,覺得開心、難過、失望、溫暖等,也都可以記錄下來。

例如我會用Google keep寫小日記,之後匯入其他筆記軟體,把一些事件或作品紀錄,並寫下心情或思考,是一個探索自我的過程,日後也可以進行回顧,有些還能變成文章

⬛傾聽內心

舅舅告訴小哥白尼:

如果你在課堂上學到這些道德規範,覺得社會也認為這樣的人了不起,所以你就只按照老師說的話行動,按照老師教的規範生活——小哥白尼,聽好了——這樣一來,你永遠都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重要的不是世俗的眼光或其他,而是你自己必須從靈魂深處瞭解人到底是什麼地方了不起。累積各種經驗,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現在請你再回想“炸豆皮事件”。為什麼你這麼感動?為什麼北見抗議的行為讓你這麼感動?為什麼你看到浦川死命地拉住北見、阻止他教訓山口,會這麼感動?

這段話帶給我兩個啟發

首先,這讓我想到以前從小到大,常常會聽見很多老師和父母要我們讀書和拿分數,除此之外,我能否賦予意義?

讀書能夠拿到分數,分數很重要沒錯,但如果能從中發現更多意義會更好,也能為讀書帶來更多動力,而這些問題我們是可以參考師長和同學的解答,但我們可以從中選擇,以及結合經驗思索出自己的答案,去思索學習和分數這件事情

例如分數的話,我認為就是讓自己有更多選擇權,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有的大學和科系,這也算是很多人會提到的答案,但同時我也可以有其他答案,例如:

以前國高中生物課時,除了課本的內容外,會去查一些課外內容,例如在談到鯨豚是哺乳類,然後有提到演化論,我就滿好奇是為何哺乳類之後回歸海洋,然後就有找些課外資源了解這件事情,了解詳細的演化過程;當時候國中沒有提到相對論,但我對於時間和空間感到興趣,就去去學些相關的內容

以前國高中讀歷史地理,我當時算是比較有興趣的,除了課本上內容,我也會去用些課外資源學習,例如當時談到新加坡,只有談到一點點,我就去查查看新加坡獨特的鞭刑和法規;談到袁世凱,課本上負面評價較多,我也會去看有沒有一些正面評價的部分。

雖然現到大學後學科細節不清楚了,但這些內容多少還是部份有用,這些用處包含課業和生活上,例如有堂課要我們討論複製人技術,就可以從生物、經濟、倫理等不同學科觀點去看這件事情;又或者看到一個國家時,可以對這國的經濟、氣候、生態等有更多理解

又或者說現在讀大學,我除了課程上的內容,也有課外的活動,例如學心理學,因為可以了解到決策偏誤、了解幸福、養成習慣、理解人類行為等;寫文章,可以深化思考、探尋自我、輸出知識、從中獲取成就等。這些事情父母和老師雖然沒有要求我去做,但我認為這些很有價值,都很值得去做

2.

再來就是有關於職業的部分,以前從小到大,常常會聽見很多老師和父母對於自己的期望,會希望小孩成為某些行業,但這些行業背後的意義呢?

賺錢養活自己確實是一種意義,但如果能在其中發現更多意義會更好,也會更加有動力,生活也會更加充實和富有意義

例如「更快樂」這本書中提到可以用MPS三個問題來思索職業:「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意義?」「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樂趣?」「我的專長是什麼?」,還提到工作態度比工作本身更能創造樂趣,例如認為清潔工作也能影響他人的清潔人員,活得比那些自認醫療工作沒什麼意義的醫生更快樂

例如我在校園裡,有看到有很多教授在教課或帶專題時散發出熱忱,然後我們有問題時也會給我們見或解答,也有一些教授退休後還會繼續教課的,讓我覺得滿佩服的,但在國高中也有遇到少數老師或教少數大學教授,跟學生的關係差,用一些怪標準去要求學生,或給分標準很不合理,讓師生雙方都不太高興

此外除了工作之外,也能去思考想要的生活型態是哪種,例如在工作之外,也可以有一些提升自我、感到成就的活動,可以當作興趣,也能當作第二職業,例如我有聽過有些老師在教書時或退休後,會去進行、當義工、去社區大學教課、寫作品等,想必這能帶給他們生活賦予更多意義,而我的話目前會設想是未來持續寫作吧

而現在我讀大學,大概就是把本科東西讀好,讓自己有些專業,維持一定水準分數,同時涉略課外能成長事物,例如看課外書、文章、寫文章等,也兼顧放鬆,會有些純娛樂性活動,調整好各類活動的時間分配,讓當下的我和未來的我,都能有更好的體驗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