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鷙
楊鷙

過了憤世嫉俗的年纪,只想瀟灑走一回。 主業:臨床心理與心理治療

Fade into darkness

迎風走入黑夜,再隨風而逝。

好久沒獨自散步了。

入冬以來,社交活動頻繁,我也一改常態地積極響應。在發現了跳舞這個我曾經以為「和我絕對無關」的愛好後,我放下之前所有的先见和评判,嘗試了很多新的事物。然而就像多年不見的好友會調侃的那樣:「你還是你啊」。那些構成我性格核心部分的因素確實沒那麼容易動搖,可以改變的是「去蔽」,即,揭開之前掩蓋自己本性的厚重幕布。

然而哪些是本性,那些是遮蔽呢?這個問題的無法證偽讓它只能具有描述,而無法擁有解釋的功能。

不過這也不重要。我只需要觀察自己,再感受自己就夠了。總而言之,在疲於社交的時刻,獨自在黑夜中散步總能快速補給我的能量— 那些在嘈雜喧囂之處被透支的體力。

最純淨的慰藉由黑夜中的自然提供。但擁抱它的前提是要卸下恐懼。對黑暗的恐懼,有其進化意義,卻在大部分現代場景下意義不再。在大城市生活慣了的人可能會恐懼沒有路燈照亮、夜晚空無一人的田野森林。我的一位德國朋友曾經問過我,為什麼他認識的中國人都很怕沒有路燈的地方,我笑他活在太安全的自然環境中,遇到危險都會少了防範意識。

的確,德國的自然相比之下非常安全。只有極少數的森林可能會遇到狼和野豬。而處處可見的田野、葡萄園,會偶遇的就只有毫無攻擊性的小動物,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可能是不要驚擾了它們。地處北溫帶高緯度地區,也不用擔心毒蛇、毒蟲等危險動物。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放心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不必見識太多它的不仁慈。

因此,放下恐懼感受自然是我來德國後才習得的。第一次感受夜晚草地與森林的寧靜是在一次運動課後:大汗淋灕地跳完一個小時的健身舞,穿上厚重大衣,冷冽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運動後的大腦不再胡思亂想,進入了極平靜,注意力和感官敏銳度可以高度集中的狀態—— 就在那時,我經過了這片草地,驚嘆這份純粹的寧靜:

月亮從重重雲層中透出些許微光,映照枯樹的枝幹,群山漆黑的輪廓襯著一排樹木,而面前廣闊的草坪,充盈著靜謐的夜,將我包圍。

「多麼美好啊,現在我感受到的這份平靜,是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失去的幸福感啊!」

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了邂逅自然而引發的內心的「喜悅」。

“不知何故,这种幸福是与众不同的。它绝不是快活(fun)的同义词,甚至和愉悦(delight)也不同,与描述终极满足的那些措辞也不大一样——比如极乐(bliss)或者狂喜(rapture)…… 喜悦这个词看起来是向外的,面向另一个人,另一个目标,另一种力量。喜悦并不是由道德组成的,但它至少是庄严的。它所表达的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幸福感。......这种感受并不是排他的,也不是智者、有识者或者少数特权阶级的私有财产,它对我们每个人开放。” 
 --麦卡锡 《消失的飞蛾》

為什麼這是一種嚴肅的幸福感呢?就我的感受而言,這種幸福對體驗者要求極高,體驗者必須擯棄了自身的恐懼、憂慮與貪婪,他不能將自己看作是一個享受者,或是被犧牲者。狂妄地想佔有自然,抑或恐懼地擔憂被自然吞噬都會阻礙這種「幸福感」或者說是「平靜感」。這可能更像主客體融合,帶來的「萬物一體」的慰藉感:「我」回歸了「子宮」,一切都無以復加的安全。

不畏踽踽獨行的夜晚,就迎著風,隨黑夜而去吧。

夕陽餘暉下的這片草地
只找到了這張圖,下方的草坪沒入鏡,因為這張的重點在於滿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