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所謂的「證據確鑿」也可能只是我們忽略了P值, 而P值正正可能是所謂的科技漏洞

第212天讀後感, 在學習商業, 科技, 統計, 數學等等 都需要我們修讀一科名為統計學的理論, 而他們的理論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假設檢定(Hypothesis Testing), 假如我們做100次的數據分析, 我們會把機會率最低的2個極端事件剔除, 正正就是頭尾的P值 (<5%)好像能夠把數據更標準化, 但也因如此令我們失去不少機會, 甚至科學家也反對利用P值套用在科學身上。

2022年6月18日
今天閱讀了一個故事, 而故事十分有趣, 有一天同事A突然被警察扣留, 懷疑他偷取了近數千萬的名畫, 因為在當時並沒有任何其他證據及線索去尋找出犯人, 只有剛好取樣到同事A的指模跟現場環境的證據同樣, 而且同事A也因當時自己一個去深山玩, 所以並沒有任何不在場證明, 這名畫並不是他偷的, 因此他成為了這個案件的唯一犯人, 主控官也利用「指紋」的認別關係, 說服陪審團, 法官等人相信同事A就是犯人, 但這時候, 同事A的辯方律師就提出一個問題, 指紋這回事, 會不會出現「錯誤」的機會, 主控官回答, 只有準確度接近99.999999%, 即是一千萬人之中, 只有一個可能會發生錯誤, 所以在1/10,000,000之中, A同事絕對是一個極壞的情況的環境之中。

但辯方律師卻說: 那麼以我認知在已登記的數據庫上, 最少有6千萬人的資料, 在錯誤的比例上, 絕對有可能超過6位「犯人」出現, 而為什麼卻只有1個剛好被隨機抽中的1位A同事而被判有罪?
辯方律師試把錯誤的機會由1/10,000,000極差的狀況, 拉到同事A極可能只有1/6的機會是有關於這個個案上, 而5/6的機會是別人干的, 最後A同事就因為這個理論下被無條件徹消控罪, 當然也需要配合同事A並沒有動機去偷取近數千萬的名畫, 所以單靠數據, 科技, 即使是99.999999%的正確率, 也需要加點質疑, 世事並不是絕對的, 而且我們要好好利用P值去觀察一下這個世界, 也別讓自己以為某個P值的事件, 就是真理...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Credit:數據的假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