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805 尋找林昭|心靈自由

野獸按:繼續整理,發現2013年4月29日出現第一篇推送失敗的文章:《尋找林昭》,後台也打不開這篇文章了,應該是結合了李大同的《用新聞影響今天》和中國青年報·冰點的深度報道。谷歌發現中國青年報的網站上還有這篇江菲的報道。

【冰点】
寻找林昭
2004年08月11日 03:17:26
本报记者 江菲

“林昭?那是谁?”

如果不是5年前在和朋友聊天时偶然问到这个问题,胡杰根本不会和这位40多年前死去的、与他毫无关系的女性产生什么联系。

他也不会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却日渐漫长,以至于他不得不辞去公职,将其作为一个“个体事业”。5年里,在对80多人的寻访过程中,他倔强、百折不挠地坚持着,使许多紧闭了几十年的嘴终于张开―――关于林昭,他们甚至对家人也很少提起。胡杰越来越认识到:找回林昭,重新审视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对于今天的我们,绝对是一种精神财富”。

  林昭生活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了。对于中国的青年一代,仅仅过去不到半个世纪“反右”时期,似乎已成为一个“不曾存在”的时代。在他们的印象中,它甚至不如“秦始皇”和“唐太宗”那样为人所熟悉。

  然而历史总是要顽强地呈现出本来面目。冥冥之中,飞机机械师出身的胡杰,像组装上万个飞机零件一样,重新组装这段历史,重现那个被人遗忘的杰出的中国女性。

  这笔“财富”,现在以一部纪录片的形式,被无数人默默传看着,虽然它还尚未完成,还在不断地补充新的材料,不断地更新。纪录片引出泪水、震惊、愤慨和无尽的沉思。

林昭边笑边轻声告诉我:“我已经参加了组织……”

  林昭被枪杀时,胡杰只有10岁。他那时是一名在学校里高喊口号打倒老师的“红小兵”。

  “打倒反革命―――”

  胡杰握紧拳头,向天空挥舞着。他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人是“反革命”,这三个字又代表了什么。如今再次回想当时的场景,他觉得可笑又无奈。林昭就在被小胡杰要“打倒”的那群人之列。但在今天的胡杰看来,她的一生,却是最最坚定、最最“革命”的。这种革命精神,在她十几岁,面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时,便已萌发。

  在胡杰寻访到的一份林昭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她家庭及历史情况的简略描述:

  母系苏州民革委员、政协委员,早年参加共产党,后又参加国民党,抗战时期偕同林昭一起坐过牢;父系伪官吏,反革命管制分子,管制期间畏罪自杀。

  这并非林昭家庭所有成员的实际情况。林昭,本名彭令昭,1932年生于苏州。

  她出生前5年,她的舅舅许金元,大革命时期中共江苏省的负责人,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遇难,尸体被沉入长江。

  母亲许宪民,自16岁便在哥哥影响下投身革命。1946年,在史良的支持下,许宪民参加国民党伪国大竞选,并当选。在一系列有利身份的掩护下,她资助共产党地下电台的建立,提供收发电报的场所,并帮助地下党进行策反活动。

  林昭的父亲彭国彦,早年留学英国。1928年在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县长考试中获第一名,随后被任命为苏州吴县县长。因为政清廉,不擅逢迎,只任两届便赋闲在家。日本投降后,他又任中央银行专员,按例可免费分得镏金一块,他却认为是不义之财,坚决拒收。

  “那个时期,这个家庭的情况非常有代表性。”胡杰说,“妈妈瞒着家人暗中帮助中共地下党;父亲虽然表面不声不响,但多次为中共地下党人开脱罪名;而他们的大女儿,虽然表面上在苏州教会学校上学,可暗地里也在做着同样的事。”

  那时的林昭只有十五六岁,她依靠自己的辨别力,不仅积极猛烈地反抗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而且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找到了照亮前进道路的“火炬”。

  她的一位中学同学向胡杰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1948年9月的一天,令昭忽然来到我家,上楼进了我的房间。来不及坐下,她就说有事要告诉我,我问什么事?于是她就靠在我那扇房门旁,边笑边轻声告诉我:“我已经参加了组织……”

  这位同学注意到,林昭那天头发经过整理,发辫上扎着红绸带,上身穿着雪白的府绸衬衫,下面是蓝底白点的裙子,那双皮鞋也很光洁,她的眼睛光亮,脸上泛起红晕,整个人换了一副样子。

  这位同学立刻欣喜地小声说:“我也参加了组织。”

  那一天,两个年轻人面对面,兴奋地交谈着。两个人都面泛红光,心情异于平常。

  没过多久,彭令昭的名字出现在了苏州城防司令部的黑名单上。为保存实力,地下党组织黑名单上的人紧急转移。但林昭没有参加这次撤退。从此,她与地下党断了联系,也失去了那分好不容易得来的“荣誉”。

  “我一定要争取再次入党。”带着悔恨和自责,林昭在解放前夕报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学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这个纯洁的愿望,再也没能实现。

  那一年,她17岁。出于对时局的担忧,许宪民要求林昭出国留学,或报考北大。面对母亲“出去了就别再回来”的气话,林昭立下了“生不往来,死不吊孝”的字据,并把自己的父姓去掉,改名“林昭”,以示决绝。

“大约我们这类人参加革命,不着着实实碰几下钉子不会好”

  一年多后,林昭参加了土改工作队。幸运地,胡杰找到了林昭当年的朋友倪竞雄,从她保存的部分林昭的信中,了解到林昭当时对新生的祖国和政权的热情拥护与赞扬。

  “土改,谁都知道,是巩固祖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岗位是战斗岗位,这样一想,工作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

  “现在我真是一无所求,就是对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颗红星,我知道我在这里,他(毛泽东)却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到激动。”

  在信中,她多次将毛泽东称为“父亲”。

  土改队努力地工作着。为了让农民看到工作队的权威和力量,他们将地主放在冬天的水缸里,冻得彻夜嚎叫。林昭把这称为“冷酷的痛快”,认为只有这样的斗争,才能够显示改革的决心,灭掉地主的威风。

  在谈到“爱国主义”时,林昭写道:“对地主的仇恨是这样,对爱国主义也一样。这种爱与恨,也同样是我前进的力量。当我看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战斗的故事,从纸上的战云中探出头来,望一望窗外的恬静美丽的春天的田野,我就更加重一些对工作的责任心。这样的祖国,决不能让它受难。”

  那时只有19岁的林昭无法意识到,11年后,当她从上海提篮桥监狱的铁窗向外张望时,同样是这种“决不能让祖国受难”的情感,使她的目光望向了更远的未来,更广大的后代。

  土改工作是艰苦的,但林昭以此为乐。她的苦恼来自另外的方面。

  她的一些行为仍被认为具有小资情调,比如读的书,写的诗;她因率直地指出一些看不惯的事情,譬如有的人抛弃了乡下的原配妻子,娶了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而遭到某些人报复性批判;她写信要求家里“交待”清楚他们的“罪过”,却被认为没有与反动家庭彻底划清界线;在几次大会上,她曾被公开点名批评,以至于她一度想不通,想借生病的机会,回家休养……

  但林昭依然追求着“进步”。在一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林昭这样写道:“大约我们这类人参加革命,不着着实实碰几下钉子不会好。一旦投入这洪炉不经烈火,不成器材……”

  “我要向上,我要向上!但旧社会的遗毒、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如石块般拖住我的脚向下沉,到什么时候才能战胜它们!”

  胡杰找到了一张林昭此时的照片,她将两条长长的辫子卷在耳后,晒得很黑,一身白衣,人很瘦,面色憔悴。她或许处于痛苦的折磨中吧,或许正为自己的“不上进”感到焦灼。

“今后宁可到河里、井里去死,决不再说违心话!”

  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虽然在文学方面基础深厚,但她还是选择了新闻专业,希望能成为毛泽东时代最优秀的记者。

  “她笑着,两条小辫子从后面挂出来,穿一件白色的衬衫,工人裤,剪裁得非常好,非常漂亮。”张玲,林昭北大的好友,向胡杰形容她记忆中的林昭:“大家都叫她林姑娘。我觉得她走起路来轻柔的样子,就像形容林黛玉的那几句词: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迎……”

  在这里,林昭疯狂地阅读了大量她喜欢的书籍,同学们常常看见她从图书馆抱出满满一怀的线装书。没人知道她阅读和思考的结果。她观察到现实生活并非如她想像得美好,从而陷入了“爱与恨的一盆糨糊”。但在北大自由的空气中,她成长着,思考着。在想到自己曾亲自揭发过母亲的“罪行”时,她痛苦得哭出来,写信给母亲发誓说:“今后宁可到河里、井里去死,决不再说违心话!”

  这种对亲情、对人性的反思和皈依,也许是林昭在北大最重要的思想转折。

  张元勋,林昭当年的北大同学,向胡杰讲述了林昭生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幕:

  那是1957年夏天一个闷热的夜晚,在北大东门外的马路上,一场批判“大字报中的话是反革命煽动”的舌战正在展开。张元勋因为贴出了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而处于猛烈攻击的焦点,讨伐进行得“声嘶力竭,语无伦次”。这时,一名女学生跳上桌子,夜色中,她沉静的女中音使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今天晚上的会是什么会?是演讲会还是斗争会?斗争会是谈不上的,因为今天不需要斗争。斗争谁?张元勋吗?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一斗?我们不是号召党外人提意见吗?人家不提,还要一次一次地动员人家提。人家提了,怎么又勃然大怒了呢?”

  话音未落,一声怒吼从黑暗的人群中传来:“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女生反问道:“你是公检法吗?还是便衣密探?”她停了一下,接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没关系。武松杀了人还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何况我还没杀人。你记下来,我叫林昭。林,双木之林;昭,刀在口上之日!”

  人群中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她稍停,又说:“告诉你:今天刀在口上也好,刀在头上也好,既然来了,就不考虑了!”

  那天深夜,林昭在未名湖畔对张元勋说:“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祭日!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祭坛!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牺牲!或者会流血!但愿不流血!”

  在胡杰的考证中,林昭并非因为赞同张元勋的言论而跳上桌子为他申辩。她感到痛苦而无法理解的是,一些有思想、敢作敢为的同学被说成是“疯子”和“魔鬼”。这段时期,她在日记中写道:“党啊,你是我们的母亲!母亲应该最知道孩子的心情!尽管孩子过于偏激,说错了话,怎么能说孩子怀有敌意呢?”

  这个夜晚成为林昭生活的转折点。不久,她成为北大800名右派分子之一(这个数字占当时北大学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还多),并因此永远没能毕业。

  “刀在口上之日”,这句精彩的即兴演讲,成为林昭短暂一生的缩写。

  “几乎所有的右派都检讨了。我知道的惟一一个不肯检讨的,就是林昭。”陈爱文,另一位北大“右派”回忆说:“不仅不检讨,还在会上公开顶撞。有人对她说,你是什么观点,讲出来。林昭回答: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人人要平等,自由,和睦,和蔼,不要这样咬人!”

  “平心而论,林昭那时的言论,实际上都是常识。”林昭的另一名同班同学在接受胡杰的采访时说。这名同学一直是“左派”,但林昭心无芥蒂,仍然同他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他“都没敢吭声”,也“从来没和别人谈过”。

  “但我们那时处于历史的低谷,把常识说出来,就是反革命。”面对胡杰,他激动地挥着右手,一遍遍地重复:“实际上就是这样:说出常识就是反革命!”

  这名“左派”同学在经过长时间考虑后,同意接受胡杰的采访。

  这位70多岁的老人,电话里沉稳平静,在为胡杰打开家门的那一刹那,却突然嚎啕痛哭。他哽咽着对惊呆的胡杰说:“马克思说: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他顿了顿:“我觉得,林昭就是一个有着那样骨气的人。”

“现在我想通了,这不单是我个人的命运问题。”

  林昭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有骨气”。她被划为“右派”后,曾经自杀,也曾痛苦得失眠。但在众人都没有意识到时,这个娇滴滴的林姑娘,却慢慢地在内心生长出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

  1958年的一天,北大“右派”刘发清在校门口碰到了林昭,被强拉出去吃饭。他没精打采地坐在林昭面前,愁眉苦脸地吃不下去。林昭边吃边咯咯地笑着,告诉他:她当“右派”之初,也不吃,也不睡,人们只见她流泪,却不知她心里在流血。

  她突然停住了筷子,说:“现在我想通了。这不单是我个人的命运问题,北大划了那么多右派,全国划了多少?”她清瘦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反右斗争还在全国进行,它的性质、它的意义、它的后果、它对我们国家、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教训?我现在还搞不清楚。但我要认真思考,找寻答案……”

  谁也不知道,林昭寻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此后两年,林昭先是在北大苗圃劳动,随着北大新闻系并入人民大学,林昭也转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监督劳动。在那里,她结识了另一位右派,开始了一段遭到官方反对的恋情,在申请结婚未果后,男方被发配新疆劳改,林昭也因病被母亲接回了上海。

  刘发清再次与林昭发生联系,已是两年后在甘肃某地劳动时。那是1960年,他的口粮已减至每月20斤,没有菜,没有任何副食,每顿全靠一块三两多的玉米面馒头。因为饿得全身浮肿,他甚至把医药室的药都吃光了,而周围的村庄,更是“饿殍遍野”,“晚上可以听见遍地的哭声”。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林昭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面夹了一个小纸包。他打开一看―――惊呆了。

  “一张粮票,两张粮票,三张粮票……”在胡杰的镜头前,他含着泪,一张张地数着,好像那些粮票现在仍在他手中:“啊,一共是七张粮票,每张都是5斤的全国通用粮票。看到这些粮票,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林昭在信中说:我知道你很困难,我也很困难,但是我很瘦,而且吃得很少。因此把过去节约下来的这一点粮票寄给你……

  刘发清连忙回信以示感谢,还真诚地敦促她要“认真改造,早日回到人民怀抱”。

  林昭的回信很简单:吾与足下同舟人也,舟若靠岸,吾亦可登。

  靠着林昭支援的这些粮票,刘发清每天多加了半斤粮食,撑过了最艰难的两个多月。但就在他的浮肿渐渐消退时,林昭的信件消失了。

  1960年10月,林昭因涉嫌参与地下刊物《星火》,在苏州被捕。她的父亲当时已被打为历史反革命,靠糊火柴盒为生。得知心爱的女儿入狱后,自杀身亡。

  “我们都预料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就觉得,不做不行啊!”另一位因《星火》案获罪的人士,在肝癌第一次手术出院后,瞒着家人接受了胡杰的采访。他已是满头白发,瘦骨嶙峋,虚弱地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儿摇着头说:“鲁迅先生说,总要有第一个人出来喊啊!如果一个民族到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真话,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

  “被划为右派到被捕前,林昭其实是很低调的。她对当时的政策有看法,但并不完全赞成激烈的反对的方式。”经过多方查证,胡杰没有找到林昭直接参与《星火》编辑出版工作的证据。她被捕的直接原因,是《星火》刊登了一首她的长诗《普罗米修士受难的一日》。由于主创人员纷纷入狱,这本刊物只出版一期便宣告夭折。

  “但是,入狱似乎给了林昭一个充分的理由,要站出来,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勇烈的方式。”

“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

  林昭开始了她近8年的牢狱生活。

  8年中,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用竹签、发卡等物,千百次地戳破皮肉,在墙壁、衬衫和床单上,用鲜血写了20余万字的文章和诗歌,反对奴役人的状况,控诉不自由的生活,批判让人流血的制度。这些借鲜血喷涌而出的文字,或许正是几年前,她还在北大校园里时,下决心认真思考并努力找寻的答案。

  林昭这样写道:“每当我沉痛悲愤地想到……人们,特别是我同时代的人,中国的青春代……怎样地受难,想到这荒谬情况的延续,是如何断送着民族的正气和增长着人类的不安,更如何玷污着祖国的名字,而加剧着时代的动荡,这个年轻人,还能不急躁吗?……

  “诚然,我们不惜牺牲,甚至不避流血,可是,像这样一种自由的生活,到底能不能以血洗的方法,使它在血泊中建立起来呢?中国人的血历来不是流得太少,而是太多。即使在中国这么一片深厚的中世纪遗址之上,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以一种比较文明的形式进行,而不必诉诸流血呢?”

  在一份林昭服刑期间重新犯罪的记录中,这样写道:“林犯关押几年来,一贯拒不接受教育,书写了大量的反动血书,虽经工作人员多方教育,并采取了单独关押,专人负责管教,家属规劝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开扬言:永远不放弃宗旨而改变立场。”

  她的宗旨和立场的确从未改变。无论是革命时期、土改时期,还是反右之后,她所追求的只是:自由、平等、友爱、和睦。狱中的林昭重新找回了少年时期的信仰,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人性!

  这两个简单的字,不仅是她为“右派”辩护的理由,也成为服刑时期她进行血的反抗的最终目的。

  “光是镣铐一事,人们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样来。一副反铐,两副反铐,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最最惨无人道酷无人理的是,无论在我绝食中,在我胃炎发病痛得死去活来时,乃至在妇女生理特殊的情况下,不仅从来未为我解除过镣铐,甚至从来没有减轻,比如两副镣铐中暂除掉一副……”

  可就是在这惨无人道的处境下,这个柔弱的女子依然给迫害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向你们,我的检察官阁下,恭敬地献上一朵玫瑰花。这是最有礼貌的抗议,无声无息,温和而又文雅。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

  “先生们,人性―――这就是人心啊!为什么我要怀抱着,乃至对你们怀抱着一份人性,这么一份人心呢?……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的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这就是林昭的立场和宗旨―――为了他人不流血,为了他人能找回“作为人的一切”,她宁愿流尽自己的血,只要“一息沿存,此生宁坐穿牢底,决不稍负初愿,稍改初志!”

  这些血书能够最终保留下来,并传递到胡杰手上,有赖于数位“具有人性”的公安干警。至今,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有人告诉胡杰,他们中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张元勋,是胡杰采访到的惟一一位见过狱中林昭的人。1966年5月,张元勋结束了自己的7年刑期后,以未婚夫的名义,去上海提篮桥监狱看望了林昭。监狱同意他与林昭见面的条件是:说服林昭翻然悔悟,好好改造。

  “我给她买了些奶粉和蛋糕,每件物品,包括蛋糕,武警都用铁扦子一个个插进去检查。

  “进来十几个武警,每个都带着枪,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接见场面。又有脚步响,林昭来了,一个女狱医搀着她,后面有两个武警带枪跟着。

  “她穿一件白色衬衣,很脏。外面披着夹的外套,也很破旧。手里抱着一个破布包。头发很长,最明显的是,三分之一的头发都白了。头上顶了一块手绢,上面是血写的字―――冤!

  “她一进门,站住了,看见我,嫣然一笑。整个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从来没见她这么笑过。

  “她对我说:我现在趁此机会告诉你,万一有一天我死了,母亲、弟弟和妹妹都是弱者,请你多多关照他们,他们太可怜了,千万千万。说完,她就哭了。”

  临别时,林昭搜遍她的破布包,送给张元勋一件礼物。张元勋拿在手中定睛一看:是一帆用玻璃纸叠成的小船,白色的帆,鲜黄色的船身和桅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一下子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留下这段历史的记录,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20多年后,风浪归于平静,沧海上的那一叶白帆却永远消失了,但风浪带来的恐惧却并没有消失。

  林昭当年的朋友和同学,如今都已是古稀老人。寻找并说服他们,接受这样一部历史纪录片的拍摄,就像他们幸存于那个时代一样艰难。

  面对胡杰,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是谁?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他们面前的这个40多岁的汉子,当过兵,身体强壮,一脸大胡子,既拿不出介绍信,也没有工作证明。他只是一再诚恳而温和地说:“留下这段历史的记录,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一个初次接待胡杰的人,把他关在防盗门外,隔着铁栅栏,严厉而冷漠地说了40分钟拒绝的话。他最后打开门时,只说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林昭,我绝对不会让你跨进这个门一步。”

  另一个最初很坚决地拒绝了胡杰的人,答应在胡杰离开前最后与他见一面。胡杰并没有再次要求他回忆林昭,而是同他聊起了从小到大的生活:参军,去朝鲜战场,因家庭出身不好被打成右派,在农场劳动……老人说着说着,突然老泪纵横。他亲眼看见许多人被饿死,他和另外几个还算强壮的人负责把死人拉出去埋掉,但第二天再去时,都会发现新坟都被刨开了,那是周围的老百姓来偷走裹尸的棉被和死者的衣物。

  之后,他离开了农场,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被“保外就医”的林昭。没过多久,便因与林昭相识,开始了另外一次服刑……”

  “我要开始拍!”胡杰擦擦溢满眼眶的泪水,坚定地说。

  对方默默地点点头。这一天,他们在胡杰住的简陋的旅馆聊了五六个小时。直到离开时,这个人才承认,他本来打算一字不吐,来挨胡杰一顿臭骂,然后便坦然回家的。“绝不能让我的孩子知道这段痛苦的经历。”不止一位受访者这样对胡杰说,“太残忍了。”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另一位老人讲述了自己在狱中的遭遇后反问道。他只不过因为说了几句至今仍坚信是正确的话,被以反革命罪判处入狱14年,和杀人犯关在一起。

  “没有人是天生的右派。”这位老人说,“是我们亲眼看到老百姓冻死、饿死,让我们认识到中央的政策有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说出真相吗?我们当时对党和国家是有深切感情的呀!”

  他突然笑了,有点神秘地问:“你说,把这些说出来有什么意义?教训吗?”他顿了顿,“给谁的教训?”

  虽然都在拒绝,可一旦开始了回忆,这些人便陷入不可控制的激动。

  “不,大多数人不哭。”胡杰说,“过去的经历,使他们变得都很硬。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表情和情绪,会让听到的人想哭。”

  沈泽宜,林昭北大的同学,和张元勋共同创作的诗歌《是时候了》,成为1957年北大张贴的第一张大字报。胡杰在湖州一处狭小的住屋里找到了沈泽宜。沈泽宜缺了几颗牙齿,头发稀少花白,坐在一把竹椅上,在昏暗的光线下,点燃一支烟,背诵他为纪念林昭写的一首诗,双眉不时紧蹙,目光神往而忧伤: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想起,山那边的一盏灯。在冷雾凄迷的夜晚,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央,孤独地、美丽的、凛然不可侵犯地亮着,以她的光,尽可能远地摒弃着黑暗……”

  甘粹,林昭那段被中断的恋情的男友,1979年平反后回到北京。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音乐人帮助,将林昭当年创作的一首歌的词曲记录下来。

  胡杰找到他那天,天飘着雪花儿,老人坐在局促的小屋中,用二胡一遍遍地拉着这首他们年轻时共同歌唱过的《呼唤》:“在暴风雨的夜,我怀念着你,窗外是夜,怒吼的风,淋漓的雨滴,但是我的心啊,飞出去寻找你……”

  当所有人的“罪行”被一纸文书宣告平反时,他们已年近半百。他们在牢狱中度过了最有创造力和智慧最发达的年华。

  林昭看不到这一天。

  1968年4月29日,她被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第二天,一名警察到林昭家里,说了三句话:“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林昭已在4月29日被枪决。家属要交5分钱子弹费。”

  母亲许宪民听到后,立刻晕倒在地。有人说,她不久后就疯了。7年后,这个当年坚定的抗日分子、热情帮助过共产党革命的民主人士,死在上海外滩街头。

  她的亲友后来从一位狱医的口中得知,林昭被枪决那天,是从提篮桥监狱卫生所的病床上被拖走的。来人高喊:“死不改悔的反革命,你的末日到了!”她一直在咳血,但始终在反抗与呼喊。这位狱医吓得躲进隔壁的病房,听到林昭叫他的名字,对他道“永别”。

  此前,在宣判罪行的判决书上,林昭愤然写下《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血书。12年后,她的预言应验了。

  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但林昭的大部分朋友是在中央为右派平反后,开始内心平静地相互联系时,方知林昭早已不在人世。北大的部分同学和老师在那一年年底为林昭召开了追悼会,没有骨灰,只摆放了一束林昭的头发,和一张遗像。照片上,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双眼沉静、忧伤而略带笑意。

  在这个追悼会上,出现了一副无字的挽联―――

  上联是:?下联是:!

  事隔20多年,当胡杰再次追寻那个充满了回忆的悲恸与无奈的惋惜的场面时,却无人能回忆起这副挽联的作者,但他们都承认,这的确是对林昭一生最好的诠释与哀悼,或许,也是对他们所共同经历过的那个时代,一副含义最为深刻的挽联。

  5年来,胡杰并不孤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他提供经济援助,或尽自己所能寻找线索。在这支日渐庞大的队伍中,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有声名显赫的中年人,更多的,是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其中许多人,胡杰从未与他们见过面,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81年初,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社长穆青等人写的长篇报道《历史的审判》,里面简要记述了林昭的命运,“她就义的详细经过至今无从查考”。但穆青“解释”了胡杰们这样做的意义―――

  也许在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对上述这一切将难以置信,但不幸的是,它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中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曾经为它感到极度的羞耻。请不要轻视这种羞耻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全民族都真正感到了羞耻,那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

  有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22.心灵自由 2013-04-29 13:45

开悟的七大元素

野兽爱智慧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开悟的。这种状态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开悟状态。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开悟大概有七个主要的元素。
  
一.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帮助你转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会感觉:“是的,我可以办得到。我有潜力、毅力和勇气。”这股能量将会提供你观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体认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过程中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障碍住觉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气必须发展和释放出来。
  
二.决心(determination)。缺少了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坚持下去,因此,了解围绕着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议题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议题导致了你的被阉割情节?是什么东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认清是什么东西在阻止你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失望、痛苦或恐惧——我都要坚持下去。我可能在开悟之前就死了,但我还是不会停止。死后我仍然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内在工作才会言行一致。
  
三.喜悦(a sense of joyousness)。这是一种特定的喜悦感与轻松的态度,它是内在工作的本质,亦即对真相、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点像好奇心——对事物充满着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决心,事情会变得过于沉重和严肃,但欣喜这个元素能帮你轻松地突破障碍。无论做什么,你都充满着兴致。这份轻松感之中带着一股孩童式的好奇,当孩子感到好奇时,他的心中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不会想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他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罢了。
  
四.仁慈(compassionatekindness)。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种品质,因为过程极为艰辛,所以你必须仁慈对待自己。就因为你还没解脱,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用驱迫的方式让自己更苦呢?为什么一犯错就必须惩罚自己?仁慈这个元素会使你更信赖自己、信赖成长的过程、信赖你的心和你的本体。仁慈会带来无私的态度,一旦有了这种仁慈之心,你自然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别人受苦也会令你感觉痛苦,你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的苦。解脱是没有固着点的,所以如果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你就变成一个最大的固着点。“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会伤害我?什么是对我最有利的?”这些想法都围绕着“我”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仁慈能够消融掉这种固着或设限的倾向,使你从自我中心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艰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赖自己的本体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内在工作中变得更柔软,对别人更慈悲。这是我们在对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议题时,必须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五.祥和(peacefulness)。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为了体认到真正的解脱,你必须有能力让心安静下来,因为解脱境界是刹那即逝的。如果你永远都在思考和担忧,并且维持着一贯的快速活动,那么你就是在阻碍你对解脱的体认。一旦发展出这份能够去除焦躁的安详感,我们就会从这种安歇的状态之中,自然生起直觉、洞见和细微的观察。
  
六.融入(capacity to be absorbed in something)。也就是完全融入于你正在做的事,不论那是什么。你完全专注于眼前的经验,彻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这是一种能力,一份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一种摆脱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会跟经验保持距离,它对彻底融入、与经验合一感到恐惧。当你完全证悟到本体时,这份了悟是无法说清楚的;你已经完全投入于其中,除了本体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制作一张桌子,你是那么地投入,以至于你、工具和桌子都结成了一体。处于这种状态里,你的头脑完全停止了区分或分别意识。你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印度教徒称这种境界为三摩地,自我的彻底消融。处于这种状态里,人格终于允许自己死亡、消失,与眼前的任何一种经验彻底融合。
  
七.觉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经验之中觉醒的一份能力。你的觉知是这么的清晰,就像是刚刚醒来一样,甚至有一种周围都是光的感觉。觉醒的品质是内在工作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你必须靠它来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着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你能如实看见事物的真相而非通过潜意识在看。这样的状态就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的云雾。但这并不意味你在看着一片晴朗的天空,因为你本身就是这片晴空。你的心是彻底开放及清明的。  
  
这所有的要素最后会结合成客观意识。这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现象,一种客观的品质。这份客观意识正是对治人格执著倾向的必要条件。有了客观意识,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无意识的影响。你不再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你的力量是客观的,意志是客观的,你的欣喜是客观的,仁慈是客观的,你的祥和是客观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观的。客观意识将这七个元素带入了另一个次元,另一种层次。这七个要素也被称为Lataif——七种精微意识的元素,能量属于红色Latifa,决心属于白色Latifa,欣喜属于黄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属于绿色Latifa,祥和属于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属于蓝色Latifa,能够使我们解脱欲望的觉醒元素,我们称之为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种非常精微的东西,有人说它像空气,能够产生七种品质的精微之气。这七个元素最终会制造出第八个元素,亦即七者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八角形。它们是构成Lataif的几个重要的本体面向。如果你继续进行内在工作,你会发现每一种Lataif都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们会帮助你达到彻底的放下。
     
开悟的七大元素
  
1 能量。以便有足够勇气和耐心来转化你的人格和人生。
  
2 决心。以不动摇的意志来面对挫败和失望。
  
3 喜悦。以赤子之心轻松地突破障碍。
  
4 仁慈。学习善待自己及他人。
  
5 祥和。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放下担忧及焦躁。
  
6 融入。专注而忘我地体验眼前的一切。
  
7 觉醒。仿佛在万里无云的明亮中,一切澄澈而清新。

23.心灵自由 2013-04-29 13:45

《如何驯服一头野象》(How to train a wild elephant)

作者简介

Jan Chozen Bays, 医学博士,知名禅师,日本知名禅师前角博雄的弟子。她和丈夫Hogen Bays一道创建了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Jizo Mountain Great Vow 禅修中心,并在此担任住持和老师。同时她也是一名儿科医生,专职于对忽略及虐待的儿童的评估。 她是一名妻子、母亲、祖母;她喜欢园艺,演奏马林巴琴和雕塑地藏菩萨图像。

内容简介

人们经常对我说,“我想要练习正念,但是我总是太忙,找不到时间。”

大部分人以为他们需要从已经排满工作、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等任务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去特别做正念练习,而实际上,将正念练习融入每日生活就像连线游戏或者涂色游戏般。你还记得那种图画吗 ——每个部分被标了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你在各个部分里应该涂入哪种颜色。当你完成了棕色的部分,接着又涂好了蓝色和绿色的部分,一副可人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便渐渐浮现出来。

正念练习也正是如此。你从生活中的一个小的领域开始,例如如何接听电话。每次电话响起的时候,在接听之前你可以先慢一下,做三次长而缓慢的呼吸,再拿起听筒。这样坚持一个星期,直到养成习惯。然后,在此之上,你再开始另一项正念练习,例如,有觉知的进食。当这种活在当下的状态已经被整合到你的生活里,你再开始另一项练习。渐渐的,在每天越来越多的时刻中你都可以保持这种活在当下和觉知的状态。令人喜悦的觉醒生活之旅便由此开始了。

此书中的练习引导你去为生活中的很多领域涂抹上爽朗的正念这笔暖色。我自己是一名冥想老师,住在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座禅寺里。同时,我也是一名儿科医生,是妻子、母亲、祖母;所以我深知每日生活是多么的紧张和充满挑战。书中的很多练习都是我设计出来帮助自己在繁忙生活中保持觉知、快乐和放松的。我现在将这套练习送给所有想要更专注地去过每日生活并更多享受那些微小但珍贵时刻的人们。你不需要参加一个月的冥想退省,或是搬到寺院居住才能重建生活中的祥和与平衡。这些本来就属于你。一点一点的,每日正念练习会帮助你在这个正在经历的生命里挖掘出满足和完满。

Bays提供了一系列53 个练习(每星期一个练习),这些练习旨在帮助人们加强自己的正念和觉知。每个章节提供对练习简短的描述,其背后的原理,练习者的见解和经验分享,以及对更深层含义和启示的解读。(这个练习带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每个篇章的简练和其中原理的简单易懂相得益彰。有的读者可能会被激发兴趣而想同时做几个练习,而作者建议每星期专注于一个练习为益——这样也可在练习正念的同时培养了耐心。对那些对东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每日做练习的同时再研读一篇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中的文章作为思维佐料及启示,这是很好的来安排联系的方法。

无论你是正念练习的初学者,还是想要寻找可以深入练习和加强觉知的新方法,这本书都不会令你失望。它或许不是一本入门教材 ——它是为以了解禅修概念的读者们而提供的联系指南。但是作者也欢迎初学者以一颗开放而充满好奇的心来读此书。只是一杯咖啡的钱,这本书很可能会改变你和你自己及你周围环境相处的模式。这样的机会确实是无价的。一本你一定要读的书。

评论

· 在市场上所有的大批关于正念和禅修的书之中,Bays的书脱颖而出——因为其中的53个简单而有效的正念练习,而这些练习在俄勒冈州的Great Vow 禅寺已被练习和验证了20年。作者为在繁忙的生活中练习正念与觉知这个并不简单的任务注入了温和柔软的慈悲之心。——《出版人周刊》

· 这本书中满是简单而有效的练习,这些练习的设计初衷在于帮我们在每日生活中训练出正念和觉知,并且时刻温和地提醒我们。作者同时带领读者和练习者去领悟每个练习中更深层的含义。在作者的帮助下,正念练习成了有效同时令人愉悦的内在心灵体验,并且是每个人都可以领略的风景。——《灵性与健康》杂志

· 以一种聪明、实用及高雅的写作方式,作者回答了联系禅修的学生们最常问到的问题:“如何才能将这些练习融入到每日生活中呢?”这本书就是一个百宝箱,在里面满是将正念练习融入每日生活的智慧、美丽、慈悲的方法。——杰克·康菲尔德 《踏上心灵幽径》作者

· 一个令人愉悦,又简单易懂的练习手册,每个人都可以在它的帮助下而学习更有觉知地生活。充满智慧、心理学洞察,以及全新的观念,对于每个想要有一个更丰富、智慧、幸福的人生的人,这本书都是宝贵的。——罗纳德·D·西格尔 博士,哈佛大学商学院临床心理学助理教授,《正念解决方案》作者

· 这本温暖、友善、充满智慧的书邀请我们现在就开始正念练习,并把这种练习融入到每日生活中。书中的每周练习很有启发,非常实用,而且非常有趣。——戴安娜·温斯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正念觉知研究中心  《全然觉知:正念的科学、艺术和实修》

· 极富启发的53个有趣又简单的练习,帮助人们提高觉知并在每日生活中领悟到更多的满足。极具新意的篇章深刻地探索了人类情感之慈悲、创造力、信仰和恐惧。——图书馆学刊

目录

介绍

正文

1.用你不经常用的那只

2.不留痕迹

3.填充词

4.感激你的双手

5.当在吃东西,只是吃而已

6.真正的赞美

7.专念姿势

8.每日结束前的感激

9.聆听声音

10.每当电话响起的时候

11.爱抚

12.等待

13.与媒体绝缘

14.充满爱意的眼神

15.秘密的善行

16.呼吸三次

17.进入新的空间

18.留心树木

19.让你的手休息

20.说Yes

21.看到蓝色

22.足底

23.空间

24.每次只吃一口

25.了无边际的欲望

26.学习受苦

27.无目的散步

28.水

29.向上看

30.定义和防卫

31.关注气味

32.这个人今晚可能会去世

33.热和冷

34.在你脚下的这片伟大的土地

35.注意自己所不喜欢的

36.你忽视了什么东西吗?

37.风

38.想海绵一样倾听

39.感激

40.变老的痕迹

41.准时

42.拖延

43.你的舌头

44.不耐烦

45.焦虑

46.正念驾驶

47.深切地观察你的食物

48.光

49.你的胃

50.觉知自己的中心

51.对身体慈悲

52.微笑

53.因你而令事物更美好

开始打坐练习

推荐阅读

感谢

关于作者

24.心灵自由 2013-04-29 14:02

野兽按:今天推送了一篇《寻找林昭》,结果【心灵自由】终于有了第一篇发送失败的文字。有兴趣的书友可在@野兽爱智慧 的新浪微博上找到那篇文字。

http://weibo.com/1612435607/zunHDuqRP

换一篇再推送。

自由·爱·行动(freedom·love·action)

野兽爱智慧

在9月12日的专访中,胡因梦说到在自我探索的途中需要各种助缘,除了李敖,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助缘,母亲现世,爱钱,占有欲强,而总是向右走的母亲,一定有一个向左走的女儿。胡因梦认为三从四德和忠孝之道是威权的一方编织出来的骗局和陷阱,也是一个不假思索的程式和限制双方成长的禁令。权威的一方在这个禁令下可以尽情地停止成长,巩固自己的旧习气,下一代如果对人性和心理欠缺洞察,一定会被这些腐旧的习气熏染、洗脑,恶性循环地继续活在萎缩、自保和不安的病态中。她当年被李敖吸引,就在于李敖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和反抗引发了她的共鸣。她觉得自己必须找到完整的心灵地图,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这股巨大的渴望和不满促使她走上了寻道之旅。

在遍访密宗,显宗诸多导师后,她开始怀疑那些强调意会的人可能没一个真的领悟了什么,他们只是满口佛言佛语似懂非懂地炫耀罢了,于是决定依法不依人,开始靠自己阅读书籍来修行。阅读虽然只是修行的初阶,但毕竟是极重要的一步。1988年初夏,她回到了纽约SOHO区,开始大量阅读五花八门、九流十家的道书,譬如《宝瓶同谋》、《拙火经验》、《意识光谱》、《秘密教诲》、《物理之道》等等。《宝瓶同谋》让她明白六十年代嬉皮士的蠢动已经逐渐深化成意识范型的转变。人们从向外追求转向内在探索,而她的使命就是参与其中,推动宝瓶时代的心灵解放。

1988年的某日,胡因梦在纽约市内散步,偶遇探索书屋(Quest Bookstore),这间书屋是通神学会办公室所在地。在漫无目的的浏览时,她被一张照片莫名地吸引。照片上的人物时一个看似女孩的印度男孩,书名是《克里希那穆提:觉醒的岁月》。此人是谁她那时一无所知,但那个旋转书架上全是他的著作。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以他的照片做封面,他的脸从年少到老迈变化大得惊人,好像每个阶段的他都不是同一个人;尤其突出的是普普•贾亚卡(Pupul Jayakar)所写的《克里希那穆提传》的封面照片。那是她见过最俊美的一张脸——这张脸似乎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含糊与妥协,透彻的眼神像是在遥望着另一个世界;通常这样的眼神里总带点梦幻成分,他的遥望却是警醒的、了知的。就是因为这张脸,她买下书架上所有克氏的书,回到SOHO的家中开始一本本地阅读。

胡因梦认为克氏是一位无法被归类的老师,他的教诲简化地说就是最究竟的真理。因为究竟真理已经超越自我中心的活动,深入于真空无我之境,所以是不能言传的。传统宗教组织对于无法言传的真理多半以直观的“悟”来下手,但克氏的解说方式却是从反面切入,以现代人易懂的语言工具透过对谈层层揭露意识中的真相。既然无法从正面说明,那么就从反面一一破除各种幻觉、象征、名相、意识形态、价值观、教条、理想、时间感、挣扎与二元对立。当所有的无明之网被解开时,不需要任何刻意的修炼或锻炼,也不需要再建立任何观点与概念,人心自自然然便能安住于解脱的空寂状态。当机缘成熟时,开悟的熏风会不请自来,这便是克氏所谓的“无为之道”。他说:“盲信和抱着教条不放的人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冥想的领域,逍遥自在才是冥想的首要条件,而它意味着彻底放下社会的假道德与价值标准。这便是冥想的起步”,“冥想就是当下自发的天真情境,这样的心永远是寂然独立的”,“一旦身为印度教徒你就无法独立了,同样的,其他教徒也都无法独立。一个因承诺而受到束缚的人怎么可能寂然独立呢?寂然独立意味着不受影响、天真、自在与圆满。假如你真的能寂然独立,就能大隐于市,而且永远会做局外人。能够寂然独立,才会有完整的行动及合作的精神;因为爱是完整的”。

克氏说:“自由就是一种无限的空间。当空间不够的时候,暴力一定会出现”,“社会文化的范围过于狭窄,里面毫无自由可言,因为缺乏自由,所以才会失序”。

这些话让胡因梦开始反省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它确实是没有空间的,父母不尊重你的自主权、成长权和试误的权利。师长则一味地灌输你各种是非、黑白、对错的观念;他们在上课时你只有听的份,过程里既没有讨论,也不鼓励质疑,若是学生有所质疑,多半被视为叛逆分子。婚姻制度则使得自由恋爱变成了毫无弹性的终身承诺,家庭、学校、社会,处处都有暴力和失序的现象。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数千年来最大的包袱就是面子问题,不但向外驰求物质享受和面子有关,就连所有的伦理、道德和教条之中都混杂了面子的成分;愈是争强好胜,愈是完美主义的人,愈是要面子。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的人际纠纷是因面子受损而引起的。奇特的是,面子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意象或形象,为什么我们会把它当真,甚至不惜牺牲性命来护卫它?是不是因为人心之中都有自卑和自我否定的倾向? 对此,克氏指出:“这个世界一向惯于遵守传统的途径,我们追寻的总是别人的许诺,我们不假思索地追随别人所担保的无忧无虑的精神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反对暴君式的专断体制,内心却接受了别人的权威或专制,允许他们来扭曲我们的心智和生活,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如果我们开始全盘地拒绝,不是在思想上,而是在行动上拒绝所有的宗教权威、所有的礼仪和教条,我们立刻会发现自己陷入孤立状态,而且开始与整个社会为敌,而不再是受人敬重的高尚人士了。”

克氏如同一位慈悲而激进的智者,在上提下拉、节节逼近的揭发中,帮助读者顿悟和产生突变,进入他已经置身其中的无路之国和不可思议之境。胡因梦的心被他的赤诚震撼得颤抖,多年来她对人性的疑惑和观察,终于在他的字里行间获得了澄清与印证。她对这个世界彻头彻尾的不满如同火山灰一般开始尘埃落定。千年老妇终于觅得了归途。然而,这萧伯纳口中最卓越的宗教人物、亨利•米勒最想结识的人物、赫胥黎心目中的佛陀再现以及纪伯伦心目中的基督化身,在台湾人的意识里却是个不存在的或无人知晓的陌生人物。她决定回台湾后,一定要和曹又方、简志忠与王季庆等出版界的朋友商量如何有计划地译介克氏的教诲。

1989年初,胡因梦回到台湾,脱离了对母亲的依赖,搬到四维路的采庐,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结束了三十六年拱手让出自主权的日子。当时,演艺工作已经完全停止,活动大多时演讲、参与环保运动,以及撰写《古老的未来》一书。但在投入环保运动三年后,她察觉到,如果政府和企业团体不采取积极行动,环保运动最终只能制造一些媒体上的噪音,发挥不了正面的作用。而且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士并不是个个具有深层生态意识,某些人与他们反对的人一样,同样地热衷于权力,也同样充满着愤怒。爱仍然时人类最艰难的课题。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投注于一项敌对的活动,不如致力于唤醒自己和他人心中的真爱,于是她决定专注于灵修和翻译克氏的著作。

胡因梦翻译的第一本克氏的著作是《般若之旅》,英文原名为Exploration into Insight。此书对般若智慧——譬如“五毒即五智”、“烦恼即菩提”——都有周详而细腻的心理动力上的探讨。为了提供数百万佛教徒接触现代化究竟真理的机缘,她决定采取佛家用语来译出此书(克氏基金会在此书出版后曾经和她讨论过译文佛化的问题,最后大家还是认同了这个做法的妥当性。此书是目前方智出版社发行的克氏二十三本著作中相当畅销的一本。2004年12月北京台海出版社在内地出版了此书,但影响甚微。)在翻译的过程里她说她有一种感觉,似乎半生以来涉猎过的心理学和宗教知识,以及从小到大体会过的人性深处的恐惧、暴力、冲突、绝望等等的苦难,为的就是让她能理解究竟真理。她仿佛是藏经阁上译经的出家人。觉得这项工作她已经做过无数次了,感觉上是那么得心应手,毫无怀疑。情况最好的时候翻译有如自动书记一般,看一句原文,不需要动念,便自然书写出译文。

在该书第六章里克氏指出了人类趋乐避苦的倾向,说:“我们可以用苦难这两个字来概括所有的孤独、执著、依赖和冲突。”只要我们在生命中一遇到巨大的打击,所有的苦难全都会曝光,但为什么只有当自己遇到打击时才觉得痛苦,别人的痛苦或集体的痛苦为什么打动不了我们?原因是我们的心太不敏感了,它已经沉睡多年。其实我们不需要借助任何打击来唤醒我们,因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苦难。这个观点和佛陀指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谛不谋而合。佛陀和克氏都是极度敏锐的生命,他们天生灵敏的知觉令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其他生命的苦难,那是一种同体大悲,一种无法度量的深刻体受以及对生命真相的洞见;当你看到一个在越战中丧生的男孩时,你立刻能洞悉到真正的杀手就是国家主义,然而这孩子的母亲竟然认不清这个真相。如果你替她认清了这个真相,你一定会受苦,那么你要怎么办?如果你看到苦行禁欲和经典中的教条就是那个想求解脱的出家人的牢笼,你该怎么办?大部分的人都会采取外在的行动来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但克氏很快地指出,外在的改革、社会慈善工作、奉献及牺牲,都是使人退化的主要原因。如果连我们自己都退化了,还有什么能力帮助别人,因此人类的当务之急就是止息自己的痛苦。如果自己的痛苦不止息,所有理想主义的行为基本上都只是一种逃避而已。胡因梦一边翻译,一边消化、整理、做笔记。克氏惊人的洞见,让她完全领会了百无禁忌与了了分明的解脱滋味是什么。

当《般若之旅》译好(大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胡因梦的母亲主动要求帮她誊稿,誊稿的过程中母亲对她的寻道之旅开始刮目相看。以往她总认为宗教组织是敛财的单位,里面并没有什么真理;有一天母亲很慎重地对她说:“这个克氏讲的都是老实话。”

胡因梦翻译的第二本书是《超越时空》。这本书里与克氏对谈的伙伴,是物理学界举足轻重的科学家,戴维•博姆。他是二十世纪主要的哲人之一,也是奥本海默的弟子,爱因斯坦的同事。他的代表作分别是:《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的因果法则与或然率》、《相对论的特殊理论》、《秩序与创造力》、《整体性、隐含的秩序及科学》。  

在该书第二章《清除心中的陈迹》,克氏和博姆探讨到空无就是宇宙心,亦即当一个人的心念活动完全止息之后,便逐渐融入于无始无终的宇宙意识,也就是真正的创造力开始运作了;然而这开始又不具有任何时间性。博姆认为:这个看似稳定,可以触摸,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世界,其实是个幻象。这个世界并不真的在“那里”——它是恒动的,有如万花筒一般。我们平常见到的事物秩序就像看电影似的,是一种言明的或开显的秩序,但这只是一种二手实相,另一种潜藏的秩序才是这二手实相之父。这另一种秩序,博姆称其为“隐含的秩序”(implicate order),他认为所有表面的物质和活动都是幻象,这个现象他称之为“完全变易”(holomovement)。

《超越时空》是以博姆的逻辑推演向克氏的主观体悟进行挑战和辩证,过程非常有趣。尤其是第九章《老化与脑细胞的关系》,认清头脑如果时常保持理性思考的活动,比较不易萎缩退化,但如果陷入了例行公事,就会逐渐变得迟钝。例行公事指的是一种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思考模式,譬如持咒、冥想、传教、务农、朝九晚五上下班的生活方式等等,只要陷入机械化的活动里,就无法用到脑子所有的潜力了。因此克氏说:“那些经年累月枯坐冥想的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乏味的人了。其他譬如律师或教授之类的人也有相同特质。”如果思考者的心一成不变的话,理性思考也可能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太有保障的生活反而使人神经衰弱”。但我们周遭的人或我们自己,不都是在追求使人变得神经衰弱但很有保障的生活吗?接着克氏提出外在知识与心理上的知识必须做个区分,因为前者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后者却会造成脑子的萎缩。所谓心理上的知识,指的就是成见——对自己的成见以及对各种关系的成见。

《超越时空》完成之后,胡因梦又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克氏的《人类的当务之急》译成。她还想翻译《宝瓶同谋》这本重量级的新时代手册,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她还是选择先引介神秘家的究竟真理,科学性的著作可以由更恰当的人进行翻译。后来找到了对于道、科学和文学都有敏感度的廖世德(阿德),由他翻译出了《宝瓶同谋》。多年后有些知识分子向她反映,这本书对他们的人生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

1992年初,胡因梦和友人Robert前往加州欧亥(克里希那穆提故居)寻幽访“圣”,途中经过旧金山的香巴拉书店,Robert向她推荐威尔伯的著作,并买了《恩宠与勇气》一书送她当礼物。但她看了看威尔伯凌厉而缺乏空间的眼神,便决定将此书暂时束之高阁。

1994年11月底,她剖腹产下女儿洁生,得了极其严重的产后忧郁症,三年中验过各种另类疗法之后,发现主要的病源出自剖腹生产和右边卵巢的畸胎瘤,不得已第二次开刀。就在开刀的前十天,她不经意中从书架取出了《恩宠与勇气》,没料到的是这本书竟然充分印证了她三年谷底经验中对生命的一些深层领悟。

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能力综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传承,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知识史等等,形成了他独创的“大统一场理论”,从而被尊称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

受克氏教诲的影响,多年来胡因梦逐步卸除了知识的铠甲,空手直探意识的深渊。94年-97年三年间只翻译了一本克氏的《自由•爱•行动》(内地改名为《爱的觉醒》,2006年6月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发行),但她看重这本记录真实生命经验的自传,威尔伯以其无比慎密的科学心思,解读了他与灵魂伴侣崔雅之间不可思议的业力痕迹。他从无私的奉献中,真正体会了无我和解脱的第一义谛。她认为威尔伯在灵修上的体证已经处在见性阶段,他是除了克氏之外,第二位她真正想引介给国人的智者。

1998年十月初,《恩宠与勇气》翻译完毕。胡因梦很清楚地看到:受创治疗者(wounded healer),就是她后半生要扮演的角色。在一个冷漠的都市里,和一群毫无利害关系的友人分享深刻的感受,逐步解脱自我中心的牢笼,建立起自知之明。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力欲或其他的欲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可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所以克氏一直提醒:你就是这个世界;个人的解脱之道即是利他的菩萨道;自,他根本是不二的。

目前为止,内地共出版胡因梦的译著十四本。以后还会陆续推出,简单地概括,这些书的主题就是人得学会自爱,从而才能爱人;建立自知之明,才能自由成长。

2007年9月18日星期二 12:45 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1 《般若之旅》(英)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台海出版社 2004年12月一版一次 20元
2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胡因梦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8月一版一次 28元
3.《克里希那穆提传》(印度)普普尔•贾亚卡尔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5月一版一次 58元
4.《世界在你的心中》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4月一版一次 15,000册 24元
5.《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美国)肯•威尔伯著 胡因梦 刘清彦译 许金声审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3月一版 2006年9月二次 7,001-12,000册 32元
6.《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艾兹拉•贝达著 胡因梦译 海南出版社 2007年7月一版一次 24元
7.《爱的觉醒》(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胡因梦等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年6月一版2006年10月二次 38元
8.《无所事事的艺术》(法)薇若妮卡•魏纳著,爱芮卡•兰那摄影,胡因梦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一版一次 19。80元
9.《与无常共处:108篇生活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0.《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1.《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佩玛•丘卓著 胡因梦译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5,000册 25元
12.《钻石途径系列之一:内在的探索》 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6元
13。《钻石途径系列之二:解脱之道》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4元
14。《钻石途径系列之三:自我的真相》阿玛斯著 胡因梦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7年8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4元

25.心灵自由 2013-04-30 13:06

野兽按:应宁宵宵同学所约而写,后发表在《世界博览》杂志2009年七月刊,发表时有删改,改动得更有条理了。多谢小熊熊熊。^_^
  
的“讲座族”生活
  
在google上输入“北京 讲座”,约有 16,100,000 项符合 北京 讲座 的查询结果。第一条是人民网的一篇文章《站在学者的肩头享受文化:北京“讲座族”的生活》 ,但其他都是各类讲座信息,只有这一篇是描述北京“讲座族”,且还是发表于2006年11月14日,可见“讲座族”在大众媒体眼中仍然处于“潜伏”状态。
  
而当越来越多的戏说和娱乐让一个民族日益浮躁和浅薄,讲座催生出来的“讲座族”,或者说“讲座族”催生出来的各种讲座,实际上是对更具有严肃精神内涵的学术文化的积极肯定,一个优秀的民族永远需要自己的精神家园,更需要培养甄别各种文化的能力。
  
身为“讲座族”中的一员,我觉得有责任现身说法,来说说我的讲座族生活,以小见大,由一叶而见泰山。
  
我是97年在杭州上的大学。我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对我来说,大学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我一头扎了进去,如鱼得水。《二十一世纪》,《读书》,《收获》,《战略与管理》,《方法》,《北京文学》, 《随笔》是我常看的人文杂志,而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弗洛姆则成了我的最爱。
  
我的第一次讲座经历是听当时的《江南》杂志主编讲创作,演讲后一位女同学提问,提到了王小波,问主编大人如何看这位“文坛外高手”,主编对王小波不以为然,觉得炒作一个死人很无聊。这反而让我产生了兴趣,马上去书店买了一本《思维的乐趣》,然后读得在床上笑着打滚。
  
开始相信王小波所相信的: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而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
  
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决不可对善人放松警惕。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
  
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长知识。而增长知识,除了阅读之外,听讲座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甚至在开始阶段胜于阅读,身教甚于言传。一个学识才情融会贯通的人演讲时是魅力无穷的,你会觉得他就是智慧本身。2003年在浙江工业大学听了一次贺卫方先生的讲座,如沐春风,学人当如此。实不相瞒,这也是我那年10月下定决心投奔北京的缘由之一,我想北京像贺卫方的学人应该不少,常听他们的课和讲座将是非常幸福的事。
  
当时我常去世纪中国网站,该网站有东方杂志栏目,该栏目登载了过城市生活系列文章,请当地的作家写当地的文化特色。里面有一篇尹丽川写的《何谓精神生活--以北京为例》,里面提到:一座城市之所以兴旺,是因为这里的包罗万象使得人们能够选择和各取所需。交流是这一切的前提。所谓交流,就是各人带来自己的产品和想法,再带走别人的。因为交流,局部才能汇聚、拼贴为整体。因为交流,才会不断涌现新生事物。城市具有的开放性是城市魅力的根源,这与农村的封闭性形成鲜明对比。并不是说农村相对单一的生活劣于城市多样性的生活--人们有权选择单一性的生活,但人们更有权知道还有另外的多样的生活方式存在,并最终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
  
那些最迷人的大城,无一不是最具包容性的城市。北京事实上已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具包容性的城市:任何一种生存方式在这里都是可能的,尤为吸引人的,是你可以在此找到同道。我见过多少人窒息在他们的家乡,因为无人说话而独自借酒消愁。而在北京,你总能在一个角落碰到和你际遇相似的人,即使你碰不见,在心理上也觉得有那么一些人与你同在。没有人赶赴北京定居是为了享受人生。这里没有蓝天和新鲜空气,没有美好的河水,没有成都的吃和上海的时尚,简言之,没有光鲜诱人的物质生活。但如果你想在这世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声音以最快的速度被别人听到,那么还是请你来到北京。在这里,有无数血红的舌头;在这里,话语即一切;在这里,或许你说得更多,或许你什么都不想再说。
  
于是,北京,我来了。并在2005年4月9日下午,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一次活动中见到了尹丽川。
  
在北京,我成了讲座族,听了不可数的讲座,见到了许多我欣赏喜爱的学人,还与他们合影留念。钱理群,袁隆平,江平,张思之,茅于轼,王石,多多,刘永好,徐友渔,崔卫平,贺卫方,吴思,徐贲,秦晖,陈平原,展江,陆建德。。。。。。老一辈学人的人格魅力让我振奋,中青年学人的洞见让我恍然大悟。
  
下面来讲讲让我记忆犹新的几次讲座经历:
  
(一)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成立于1988年,是最早实现开架售书的书店之一, 是北京第一家民营书店;也是最早做作家签售、小型音乐会、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书店,由此成为了构建文化界公共空间的先驱者。
  
我第一次去三味书屋听讲座是2004年2月7日,贺卫方的演讲。幽默风趣,精彩迭起的演讲后,提问时间,我递了一个字条,想问问权利(right)和权力(power)的区别,在中文语境中这两个词太容易混淆了,由于时间关系,他没回答,而是细心把字条折起放到口袋里了。后大家去旁边的雨过天晴饭馆一起吃饭,跟他合了影,留了手机号。
  
崔卫平是一个让人在读其书之后很想见其人听其言观其行的人。在错过几次机缘之后终于在04年的12月11日在三味书屋见到了她,那天她在介绍她主译的波兰作家亚当•米 奇 尼 克的《通往公 民社会》一书,里面提到:旧意识形态许诺人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此现在必须苦苦等待和忍受,新的做法是立即去做你认为的好事,“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为了美好的今天” 铁的历史规律提醒人们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在“无情的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新的做法是“如同……(as if)”,即如同现在已经是一个自由社会那样去做,在一个非公民社会中首先做一个好公民:你不是你相信言论自由吗?那么,请自由地说吧。你不是热爱真相吗?那么公布它。你相信一个开放的社会?那么,开放地去做。你不是相信一个体面而富有人性的社会吗?体面地富有人性地去行动吧。政府将在未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你于现在就可以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显示出你的忠诚、勤勉、正直、智慧。
  
一旦人们开始“as if ”地行动,这个“as if ”就好像融化了,某些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了,原来使得人们陷于瘫痪的那些理由有许多仅仅是心造的幻影,人们感觉事实上踏入另一个空间,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氛。
  
之后在07年和08年我还去北京电影学院听了两个学期的崔卫平开的“电影批评”课程,和她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交流。
  
(二)秦晖
  
目前为止,见过秦晖先生四次,05年,06年,07年,08年各一次。最近的一次是08年在万圣书园听他的演讲。前两次都是经济观察报组织的活动中见到他的,第一次和他聊哈耶克等人,第二次和他聊哈维尔等人。第一次他给我留了家里电话和邮箱,但我从来没给他打过电话,第二次和他合影留念,照了两张相片。第三次拿了几本他的书找他签了名,第四次打了一个照面就走了。他认为“中国不是基督教国家,但是中国文化如果仍然富于生命力,它必然有自己的超越性与终极关怀资源。而中国式的圣徒精神是穷则兼济天下,为无权者之权利,知其不可而为之;达则独善其身,以有德者之德行,己所不欲勿施人。” 当今的中国,自由主义缺的不是学理,而是实践,不是那些很少有人能懂得高深著作,而是尊重人权、公平交易这类起码规则的实行。即便我们写不出罗尔斯、哈耶克那种层次的理论巨著,我们也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但倘若我们干不了甘地、哈维尔等人所干之事,那是决不会有人代替我们干的。
  
(三)徐贲
  
2008年5月23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北区文科楼六层古代文学教研室,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徐贲先生。2005年4月出版的《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动》是我一读再读的一本书。他点出了思想的道德维度,力图将理性思考与公共关怀合为一体,从而使那些原本似乎只属于有知识者的精英特征获得普遍的公民社会意义,成为现代社会普遍成员都可以具备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这样的努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把个人(“我”)的思想和集体(“我们”)的行为及行动联系在一起,把知识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既是为了表明个人介入社会问题的责任,也是为了主张,无论是谁,若要有效地介入公众事务,都需要尽可能地尊重知识学理,借助真实思考和实行独立判断。
  
近来,他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和《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也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了,细读中。
  
(四)胡因梦
  
第一次听胡因梦的演讲是在2007年9月6日的涵芬楼,主题是如何读《平常禅》,9月12日还和她做了一次专访。开始和她结缘,并在2008年11月8-9日参加了胡因梦的平常禅工作坊。发现在万事万物的本质中,有些东西不能称为“学习”。惟有一种知识,那是无所不在的,在你里面,在我里面,在一切生物里面••••••对这种知识而言,它的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有学问的人,莫过于学问。
  
从别人的讲道中是无法求得解脱的。远离所有的教条与导师――哪怕他是众望所归的救世者,哪怕他是另一个灵魂中的自我。开始“依法不依人”,讲座族的生活也告一段落。
  
十几年前在大学图书馆邂逅马斯洛、弗洛姆等人本心理学家的著作,惊为天人,犹如梦醒,立志成为马斯洛所言的“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十年来一直在实践、体证,在感到人本心理学已满足不了自我成长的需要时,2006年由于胡因梦翻译的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一书,邂逅了超个人心理学(也称后人本心理学),投契、共鸣,明白他的路也是我的路。愿意和一群毫无利害关系的友人分享深刻的感受,逐步解脱自我中心的牢笼,建立起自知之明。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力欲或其他的欲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可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你就是这个世界,个人的解脱之道即是利他的菩萨道;自、他根本是不二的。从2008年7月9日开始主持超个人心理学读书会,做些传播超个人心理学的工作。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3:13 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26.心灵自由 2013-04-30 13:06

登载:《out》电子杂志第三十期,2010年2月刊
  
立心:做一个自我实现者
  
文/辛追
  
姓名/ID:陈寿文
年龄:30
职业:图书策划
星座:天蝎
  
关于寿文
  
陈寿文,网名野兽爱智慧,浙江温州人。刚刚三十挂零,却“研究”了心理学十几年,向往自我精神世界的成长,立志成为马斯洛所言的“超越型自我实现者”。
  
和寿文见面的时候他穿了一件大红的卫衣,卫衣上的图案很简单,一根白色的竖条分开左右,一边是猫咪,一边是老鼠。竖条上端端正正地写着:peace。据说从一个人的穿着能看到他的内心,我觉得此言不虚。
  
寿文从大学时期便沉迷于心理学,记得当时年纪小,于生活与生命有太多的不解和疑问,整日泡在图书馆中寻求答案。忽然有一天读到了马斯洛、弗洛姆等心理学大师的著作,仿佛醍醐灌顶一般,从此找到精神世界的指引;后来又邂逅了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一书,以此作为自我成长的新坐标。
  
寿文看过的书相当多,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常常引经据典,后来干脆就搬来一大摞厚厚的书,《死亡与童女之舞》、《超越自我之道》、《进入你的感官世界》、《无可摧毁的纯真》、《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踏上心灵幽径》……有的是英文版,有的还是影印本,都是关于身心灵的。他还跟我说内地的《胡因梦自传》是有删节的,不过他曾经把删节的部分全部敲成文本上传到网络上,只要一搜就补成全本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分享美好的事物是一项美德。
  
其实寿文现在的工作就是在一家图书公司专门做这类图书的引进与策划,他说这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而且好书的引进与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活原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的,这不同于干巴巴的口号,而是真实存在的,可以感染和改变更多的人。
  
在工作之余,读书会是寿文最常参加的活动。来参加读书会的人大多有着共同的兴趣,注重精神世界的成长。读书会就像一个共修团体,大家相互促进,交流体验。而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上下班,他会练习步行禅,就是走路的时候全然放松,配合呼吸,心无杂念,这时走路也可以是一种享受;比如洗手的时候,感受清冷的水流流淌过手指,就会有很喜悦的感觉。
  
问及寿文有没有自己的偶像?他说偶像谈不上,不过倒是有很多喜欢的人,像曼德拉、特蕾莎修女、甘地、佛陀、耶稣……这些堪称伟大的人物,不过最喜欢的人还是佛陀,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心,而这正是他所向往的境界。至于是否达到了智慧和慈悲的境界,寿文没有正面回答,他说这要由你身边的朋友来评判,就好像在读书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静默空间,让大家静静感受你对面的人,一个有修行的人不需要说什么,也能让你慢慢生出喜悦感。
  
标题:关于30岁
  
Q:你的30岁生日是怎么过的?
  
去年的生日正好和心靈自由书友会在同一天。当天来了二十几个书友,大家都很高兴,就以书友会的形式过生日。巧的是29岁的生日那天也赶上书友会,也是和书友们一起过的生日。
  
Q:在而立之年感觉自己有没有变化?
  
变化很大,很明显。最早我很喜欢学术的东西,社会思想、政治经济之类的,每天读大量的书,到处听讲座,沉迷其中,生活就会忽略掉,也很不规律;现在,想法观点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会脱节,思想也因此才有了持久的生命力。生活看似很平淡,但会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感,很平和,会发现日常中很有意思的东西。
  
Q:你认为30岁左右是否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之前是成长,之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很多人到了30岁这个时候都是有很大的变化的,我相信孔子说“三十而立”时也是有体验的。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底色就在这个时期确定下来。30岁之前人是处于成长的阶段,一直往上攀登高峰;30岁之后则是潜入深海,是向内灵魂的探索。而在每个阶段要把每个阶段该做的工作做足。
  
Q:你怎么理解“成熟”这个概念?
  
我认为“成熟”是一个很混淆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社会对成熟的主流看法是生存能力强。其实成熟包括身体成熟、心智成熟、灵性成熟很多方面。我理解的成熟首先应该是完整的人,不分裂,内心冲突少,言行一致;要有自己坚定的目标,有耐性,可以静心做事;既能独处又能与他人交流,对自己真实的本质有一定了解;最后还要没有小孩子的自我中心,自大的东西。
  
Q:你认为80后是否成熟了?
  
绝大多数人很难成熟起来,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你要成为某某某,而不是成为你自己,你的价值总要体现在和别人的比较上,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负责的个体。在80后中,韩寒算是一个成熟的人,思想独立,不随波逐流。

27.心灵自由 2013-04-30 13:06

野兽按:推送了三篇我的采访文字,分别描述了我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状态,我的心路历程也可以佐证人的意识是在发展,进化的。阅读·实修·转化三部曲我们可以一直谱写下去的。^_^

陈寿文:享受思维的乐趣,做一条无界的鱼

采访/李婧

《心探索》2011年第一期

陈寿文的辨识度很高:平头,黑框眼镜,大书包。一口不标准的南方普通话。如果在咖啡馆或是书吧见到拿着书很happy地在分发的一位男生,那大抵就是他了——陈寿文常年随身背一个大书包,里面至少十几本书,遇人就送。也因此朋友间都打趣说,他的负重能力经年累月一定会变得非常强大。

作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热爱者,他主持一个同名读书会已经有两年多了。每隔两周的周三晚上,组员们纷纷穿城而来,围坐一席,大家畅所欲言,读书、分享、有时会有热烈的讨论。偶尔会有新来者纯洁而怯怯地叫他“陈老师”,他老是笑着摆摆手,说:我们一样都是走在超越自己路上的人,大家都是读书者。

心探索:认识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是读书狂人。那么是从小就爱读书、思考,成天像个哲学家一样吗?很多看你文字的人都觉得你的思想很深沉,哈哈。

陈寿文:也没有啦,小的时候还好,差不多是在97年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想要学习、看到更多的东西,意识上、思维上都有一种急于突破、吸收的感觉。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转化,本来那时候对大学是抱着一种很高的期望的,就是过去大家其实都很容易有那样的想法,觉得大学应该是知识的圣殿,课堂上老师传授精华,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同学之间思辨等等。可是我那时候发现现实跟想象还是有一定落差的,有不满,所以就大量的泡图书馆,看书。

就在那时侯接触了心理学,看到了马斯洛、弗洛姆等人,看《爱的艺术》、《动机与人格》等等。过去其实也一直都有在想人生应该怎么走,自己该怎么做,怎么走自己的路等等,青年人都很有抱负嘛。直到看到这些,就觉得仿佛跟自己的想法暗合,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可以那样活,激起了很多共鸣,很兴奋,但是又很深沉。不单单是思维上的愉悦,还有一种深层的价值认同。

心探索:所以人本心理学在那时候给你提供了一个能量的出口,青年的那种力量开始蓬发、生长了,让你开始有了人生方向,有了新的想法。比如?

陈寿文:对,就从那时候起,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不再像以前那么模糊了。包括看王小波的书,他有一个杂文集就叫做《思维的乐趣》,整篇看下来都非常high,可以乐到在床上打滚的地步。他有那么多好玩的角度、好玩的想法,从他那儿我学到政治、历史原来可以那么看。之前在中学时候大家都被教导……你知道,比较死板,看东西都很正统,像雕像一样只能膜拜。而王小波打破了常规,让你看到事物不光只有正面那么严肃,你还可以转到后面的阴影看,侧面、高处、地处,都可以。

心探索:感觉是:突然间发现了思维的新大陆,突然发现了那么多方向可以看到。那时候是不是很high很兴奋?

陈寿文:是啊。98年国内的自由主义思想也开始蓬勃。包括哈耶克(政治、经济学)、卡尔波普(科学、哲学)等人的著作言论也看了不少,证伪理论、开放社会、自发次序……哈耶克的那本《通往奴役之路》看得我很爽,对社会和民主的认识非常有启迪:如何让社会有机体自己生长,而不是被涂抹、被生长,在遵循自然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来规划,这个让我感觉跟自己理念中的社会更接近,更清晰了,包括谈到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市场经济为什么更贴近人性,讲了很多。经常看着看着会有那样的感慨:“啊,好朋友!”恨不得拍个肩膀那样,哈哈。

心探索:哈哈,只恨生时不逢君啊!

陈寿文:没错!国内那时候也有学者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林达夫妇的一系列《近距离看美国》也很棒,你会看到他由法写起,由小的事物写起,一直描绘出整个的国家框架、社会构造,非常棒。还有徐友渔、秦晖、余杰等等,朱学勤有一篇《“娘希匹”和“省军级”》看得我也是捧腹不已。那时候网络还远远没有普及,没有今天这么普遍的网络阅读,所以买了很多书,基本上他们书里提到的书我都会买来看。

受余杰影响,看了很多俄罗斯文学,尤其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男主人公,他们都有一种宗教情怀,据说陀氏在创作的时候是以耶稣为原型的。这两篇看得泪流满面,因为跟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呼应了,而且也是从那儿我感觉到一个社会仅仅有自由主义的开放化、多元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宗教的博爱、宽容等,才能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心探索:你是不是很喜欢从宏大结构上去认知、感受这个世界,从而获得一种思维上的满足?一种站得更高、看得更明晰的角度。

陈寿文:恩,过去是这样,后来慢慢又开始走向内心、了解自己。其实人看清楚自己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大概从05年开始接触超个人心理学(以肯·威尔伯为代表),过去关心社会,但是心里还是会有疑惑: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到与他人连结、关怀社会?为什么有些人自然就生发得出真诚的爱?是怎样做到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融合点在哪里,到底该怎样整合?……那时候喜欢崔卫平教授,还跑去电影学院听了她两学期的课,到今天也还有联络。

心探索:后来呢,找到这其中的联系与方法了吗,如何统合社会与自我,集体与个人?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构建更好的内心“微社会”?

陈寿文:社会作为一个集体,需要创造一种环境,来提供主流价值观、集体意识,而作为个体也需要修为、修炼、提升,“我”和“我们”不是相背离的。集体意识的进步有赖于个人意识的提升、转化,说得简单点就是从自身做起,当你呈现一个痛苦的哲学家状态,如何吸引周围的人来靠近你?怎么能让人相信、看到你是想要创造一个宁静、有爱的氛围?反过来当你是一个很喜乐的状态去发散、去传播的时候,周围的人也放松,你也是放松的,两相有益。

像贺卫方讲法学,秦晖讲经济史、社会形态,他们讲课都是很喜乐的,很开放。有些人喜欢保持一种身份标签:我是痛苦的,因为我替他人承担了。这就陷入了虚妄的身份认同,其实你观察一下会发现社会上好多人都是如此:我是***家、***长、***总编、***经理……容易陷入“思维精英”的模式。这种智识上的优越感反而阻碍了他们去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思维其实是二元对立的,人一思维就会呈现分裂的状态,身心就对立了,就会去分辨哪个是好、哪个是坏,哪个是喜欢、哪个是不喜欢……

心探索:思维是渡河的筏子,不要一直在筏子上玩乐,而忘了真正想要去的彼岸。

陈寿文:对,所以我的结论是:思维最终是为了不思维。哈哈!就像中国传统的武术,最好的招式是没有招式。学到最后要忘了招数,创造一套自己的法门。所以最好的状态是不思维,这样你可以很直接的看到事物的本质,you see it。当然这需要身心统合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的人天生就有。大多数还是必须经历这个先思维、拧巴、再思维、再拧巴……最终通透的过程。最简单的,真正爱一个人你就失去思维了,这时候逻辑是不起作用的。

心探索:所以这个采访到最后变成了“不去思维的乐趣”,是吗?(二人笑)

陈寿文:思维还是要的,哈哈。对自己保持好奇,对世界保持好奇,只不过不要太当真,用纯净的眼光看一切,宇宙间有很多奇迹一直在发生,看不到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

------------

评论人:陈寿文 | 评论日期:2011-3-18 17:06

孟浩老师转贴并评述:寿文是位水星金星天王星合相的人,通常有水天相位的人有知性兴奋的思维能力,再加个金星就有和多方人马兴奋分享和交流的乐趣。寿文北交木星合相,要营造更多有意义的书籍。婧婧南交木星合相,喜欢采访有头脑的人物。这两人可形成巧妙的互补。

28.心灵自由 2013-05-01 19:41

野兽按:在劳动节这天推送一篇“反劳动”的文字。为了生存的劳动是必要的,但不能说它是最崇高的。极力推崇劳动的那些人只不过是期望这个世界多些“劳动的动物”而已。

劳动(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

野兽爱智慧


依据人们所创造的事物的持久性(或不朽性)程度不同,阿伦特将人们在世界中采取主动性的方式分为三大类:劳动、工作和行动。

劳动(labor)产生出生活的必需品,为生存所必须,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劳动的结果如食品是短命的,“一生产出来就被消耗掉了“,仅仅被纳入维持人类动物性生活的过程。就劳动维持生命及其延续的意义上,劳动具有一种与外界无关的“黑暗“和“隐秘“的性质。“劳动本身除了生命过程和维持生计外,什么也不关心,……以致到了出世的地步“。“一个劳动大众社会是由那些出世的怪人构成的。

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中,阿伦特用“劳动的动物”(animal laborans)来形容人数众多如汪洋大海般的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是处于社会的边缘,而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和中坚。他们埋头从事保证生活必需品的活动上,专注于维持生计,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与身体有着直接关系的活动上,乃至形成这样一种风气:谋生赚钱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最为通行的真理,除此而外的其他活动比如艺术被看作是缺少正当的理由,是游手好闲。推动这种“劳动”的是一个人生物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意志紧紧黏附于一个人的生命内部,是从生理性/生物性的方面牢牢抓住自己;在满足肉体生命的内在循环方面,他是不可能与他人分享的,阿伦特的表述是:“他的必要的‘新陈代谢’与任何人无关。”阿伦特把这种来自生命必然性的压力称为“暴力”,它从内部施加给我们,与从外部施加的一样。

由“劳动-消费”构成的链条,和一个人新陈代谢的生物循环(biological cycle)是互相生发的。在消费的活动中,人的其他方面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占上风的仍然是人的本能意志。而所有这些,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眼里是作为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图景来加以赞美和欢迎的。他们的口号是“增加财富”“物质富裕”“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当这些穷人昔日的梦想被当作“现代社会的理想”来加以实现时,阿伦特写道:“愚人的天堂”(a fool's paradise)就来到了。

“如果说劳动是身体、体力的付出,是在痛苦不堪和精疲力竭的状态下维持勉强糊口,那么工作(work,也许译成“生产“更好)则包含了技能、技艺在内,工作即制作;制作出来的东西和劳动产品的不同在于,它们避免被尽快地消费掉,因而具有一种持存性,在时间上更为悠久,从而将一种稳定性和客观性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来。比如砍伐一棵树,最终将其做成了一张桌子,桌子坚固而耐用,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尽管人们的天性变化莫测,可他们仍能通过与同一张椅子、同一张桌子相联系而重获其相同性,也即同一性。“制作出来的东西还包括艺术品。作为“变形“的艺术品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仿佛希冀所有火焰烧成灰烬的自然过程被逆转过来,甚至灰烬也能燃烧成火焰。“

不断地借用希腊人的表述,阿伦特指出公共领域是一个排除了任何仅仅是维持生命或服务于谋生目的的领域,从劳役和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再受到肉体性生命过程那种封闭性的束缚。在公共领域中,人和人处于最大限度的开放之中,人们互相能够看见和听见,他人的在场保证了这个世界和人们自己的现实性,使得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最高本质。

所谓“行动“(action)则是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行动“是由于别人的在场而激发的,但却不受其所左右,它存在一种“固有的不可预见性“,有可能“迫使取消所有限制,穿越所有界限。“一个行动完全可能突然间产生不可思议的面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外条件。由于深深扎根于人和人的交往当中,“言谈“成了“行动“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言谈的前提是拥有公共的话题,关心共同的幸福或正当性。在言谈中人们敞开他自己,阐释和展现自己,并且言谈本身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如果不是想要直接动用暴力,那么,言谈所具有的措辞和劝说便是政治方式本身。“所谓行动就是在恰当地时机发现恰当的言辞。……只有单纯的暴力才是无言的,正因为此,暴力不可能是伟大的。““凭借暴力威逼他人、以命令的而非劝说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一种前政治手段。“

而极权主义的基础是“孤独“、是让人感到“无根和成为多余“,“是根本不属于世界的那种经验“。在感到自身被抛出去的情况下,人们一方面对于不断将别人甩出去(如犹太人或其他什么人)感到无力和无动于衷,另一方面竭力想要摆脱自身的这种屈辱,于自身的被隔绝中产生反对一切他人的要求,最终在一个已经变成荒野的世界里集合在极权主义的旗帜下。换句话说,当人和人失去一切正常的接触,也和周围世界失去接触时,极权主义的土壤也就准备好了。

构建一个摆脱了生存压力和利害关系的公共领域,人们能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行动,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人的更高本质。这也许能从根本上改造极权主义的土壤,而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家的行动。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