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頭
老石頭

石頭老了還是個石頭

歐洲中世紀晚期的宗教與靈性氛圍

中世紀晚期的歐洲社會充滿一股對魔鬼撒旦的恐懼意識。漢姆(Berndt Hamm)在《早期路德》一書中描述了當時歐洲人對撒旦的恐懼:

當時的人經常擔心撒旦與敵基督,會攻擊、破壞。因此人們必須持續努力對抗魔鬼的侵蝕,以便脫離汙穢,好叫自己保持潔淨。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僅要每日與罪惡對抗。而且要對抗那些撒旦力量的化身、對抗那些真理與秩序的仇敵,也要確實地對抗異端、巫師、猶太人、土耳其人,以及一切與自己宗派立場對立的人。[1]

基於對魔鬼撒旦的恐懼,當時歐洲人的生活中就表現出對自身潔淨的要求,深恐自己因為沾染汙穢而落入撒旦的網羅之中。因此,像閔次爾的著作中常用的「苦基督(Bitter Christ)」一詞,就與這種對基督徒行為的嚴厲要求有關,。

雖然當時的教會的靈修操練仍然以強調受苦作為進路,其上帝觀也還是「上帝是公義的審判官」的想法。然而,中世紀晚期開始興起一派非主流觀點,那是專注於基督受苦(而非個人受苦)。一直到1500年左右,正式路德成長與受教的年代,此一以「基督受苦」為焦點的靈修操練才蔚為流行。[2]從「默想基督受苦」進到「效法基督受苦」就只剩下一步之遙了。

這個時期也正逢「現代靈修運動」(Devotio Moderna)在十六世紀的興起,該運動之典型作品,金碧士(Thomas à Kempis,c.1380-1471)的《效法基督》(Imitation of Christ),正大為風行。有別於過去在大學中發展的神學只局限於學者,「現代靈修運動」反倒是風行於修道院修士、弟兄會成員與平信徒之間。這三個族群雖然缺乏高深神學訓練,但卻願意在靈性上勉力追求,故促成了這一類作品的風行。此現象也呼應前述之「中世紀神秘主義的民主化」的風潮。

這一運動中之相關著作的特色,是以效法基督風範做為人生目標,默想對象不是基督的本質與屬性,而是祂的生平,特別是祂受苦的事蹟。與托名丟尼修傳統不同的是,丟尼修把重點放在默想與神合一,日耳曼傳統與現代靈修運動是以效法祂的犧牲捨命為中心。[3]

從以上的背景來看,路德與閔次爾二人都成長於16世紀初的德意志東部地區,時代氛圍與受教的過程,都在中世紀晚期的文化背景中,此一時期的教育環境,主要來自三個重要的源頭,除了教會官方的經院神學、新興的大學中興起的人文主義,還有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就是當時已經普及於民間,連市井庶民之間都風行的神祕主義,路德與閔次爾的神學發展也就與這樣的時代脈絡息息相關。


[1] 漢姆。早期路德:信心的突破。李淑靜、林秀娟合譯(新竹市:中華信義神學院,2017年)。36頁。

[2] 同上, 35頁

[3] 林榮洪。基督教神學發展史(3):改教運動前後(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1990年)。 98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