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偉任
藍偉任

關注社會議題/社會創新

[隨記] 資訊流擷取/變動/傳遞

所獲得的基因序構築先天對外處理資訊基礎,可能是對於新事物認知/模仿速度,外界刺激行為反饋速度,甚至於情感資訊上共感能力等。

後天生長家庭,父母與前期照顧者帶來他們的世界認知/行為反應,進而再影響了個體的資訊系統。

離開家開始入學後,學習過程的教育型態開始替代父母帶來踏入工作前的知識準備。課程書本/老師皆為世界知識資訊的特定時段下與經由小範圍的人所做的取樣。個體藉由這些資訊取樣,對於所存活的世界(城市/國家/區域/星球/宇宙/時空),與眾人有了共同一定範圍的認知。

但同時所存於的世界是持續變動的,因眾多個體的思想/行動所推出的產品/政策/技術,影響著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的變化。在網際網路/行動網路成為理所當然的現在,各層面資訊流動的速度更為迅速,產品/服務/技術的革新速度與網際網路前是不同的。

也因此從依賴書本/制式老師的教育離開後,從書本對世界的理解跟實際的世界非常的不同。於工作後,個體將大多時間放置於輸出中,但同時需要應對變動世界中的新技術/新需求,過往資訊的缺口,考驗個體如何去向世界提問。

需學會剖析問題的來龍去脈,透過網際網路工具擴寬所見資訊的視野。
除了應用可視化工具(Google)外,也需要能向周遭同仁或是其於業界人士中學會問出隱知識。並且能運用當下個體的資訊系統/邏輯思維,去對所獲資訊有基本的判斷。是否為真/是否有價值/是否過時等。

藉由這些資訊的拼湊,排除了因應需求的重點樣貌與先後。過程中也逐漸的將缺失的技能資訊補足,再透過所知的資訊去設計/開發/找齊等,提出可以因應需求的政策/服務/產品。小範圍也能是對他人的一句話/行為/email回覆,甚至也可以是自身社群網路的一篇文/限時動態等。將自身的資訊輻射出去後,社會也受到了影響,可小可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