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
Wing

大家好。我是阿榮

給「我們仨」的情書——楊絳《我們仨》


當盤古初開,覆為天,偃為地後,溫暖的情就混入其中。我慢慢地翻過一頁又一頁紙張,深深地感受到「人間有愛」,那種太陽的溫暖慢慢照進我的心,再由此滲進我身體每一個角落,她們仨那種自然又溫暖的愛令我感動不已, 她們將親情、友情、愛情混合成彼此的愛。


首先,我們將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楊絳楊絳出生於1911年的北京,她是業餘的文學家,她畢生致力於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曾在1953年為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多間著名院校的文學研究所擔任文學研究員。而且她的創作生涯中,更為我們帶來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如《窗簾》、《幹校六記》、《洗澡》等。


本書最初的設想是由錢鍾書錢媛楊絳互相描寫大家眼中的大家。但是這本書仍未能完成,錢媛錢鍾書便相繼去世。特別是錢瑗在踏進不能進食的狀態後,即去世的前六天,還在傾力地續寫這本書。因為這是作者女兒和丈夫的遺願,所以最後楊絳就獨力為丈夫和女兒完成這個他們留在人間最後的盼望,她並在懷念家人的時候寫下的《我們仨》,記述自己對家的理解和對家人的思念,從中回味以前三人相處的時光和無限的快樂。在瞭解寫作背景後,我感到有點悲痛,但「情書」一詞立刻在我腦中浮現。情書給人們抒發對對方的情感的。雖然這本書是一本內容平實的作品,作者毫不炫燿當中的情感,卻從字裏行間淡淡地滲透出她們一家的感情是多麽濃厚和堅固,故我們稱呼《我們仨》為「情書」。


       情書最想帶出的主題不外乎親情之間的愛。親情在眾人眼中是永恆和必然存在。但在作者眼中,親情卻是需要用心經營和維繫,她重視親人,認為今生能成為一家人不是必然的事。因此,作者十分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分每秒,努力維繫這美滿的家。在書中,作者所刻劃的生活點滴,如照顧病中的親人,與親人多次離合的悲與喜等,亦突顯出作者對親人那份真摰的愛。


接著,讓我們翻開這本「給我們仨的情書」,細閱這本書的內容和觀察楊絳是怎樣去描寫這一份感情,一同細味當中的「情」吧。


《我們仨》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們倆老了」,以一個老人的夢帶出另一個「長達萬裡的夢」。第二部分是「我們仨失散了」,作者以夢境的形式記述丈夫和女兒都抱病住院,自己走在向死而生的「古釋道」上。第三部分是「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1932年,楊絳認識了她這一生最愛的人錢鍾書,並於1937年誕下寶貴的女兒錢瑗。她們仨之間的遇合,不但為楊絳組織了一個完整與美滿的家庭,更為她帶來一段珍貴且美好的回憶。最後,在1938至1966年間,楊絳記述了他與親人所經歷的種種事跡:包括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大飢荒、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等。


《我們仨》是在楊絳九十二歲時所寫的作品,它除了是一本「情書」外,同時也是一本「回憶錄」,當中藉楊絳對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和丈夫的思念,帶出過往她們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回憶;並以一些生活小細節去傾訴她們仨之間的情。


   書中,作者覺得有他們三個人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最重要是家人在一起。所以作者用全部的愛記錄下他們一家人,即使丈夫要外出工作,經常不在家,家裡的所有事情都要作者管理,但作者還是很體諒丈夫,支援他的工作,做丈夫和女兒的後盾。鍾書在作者的眼中是顧念親情、不會趨炎附勢,並有責任心的丈夫。雖然鍾書在外教書,沒有太多機會和妻子和女兒在一起,但是他有機會就會帶她們出去吃好的,表達他的愧疚。其實那一頓不是大魚大肉的,只是吃菜,但是在作者眼中,只要一家人一起吃飯,無論吃什麼都是最好的。鍾書將自己所有時間都給予家人,十分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從書中可以瞭解他們的坎坷經歷,但是他們沒有被這些困難打敗,依然能堅持下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家就是他們的避難所,無論有什麼難題都可以解決。例如書中寫到「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權利和金錢他們都不在乎,在他們的心中家是首位的,沒有什麼能重要過家人。因為他們深信只要有家,只要他們三個人在一起,就有勇氣和力量面對所有的困難。


  作者在記述女兒的時候,不僅透露出愛,更表達出愧疚和不捨的感情。在母親的筆下,錢媛是一位有孝心、堅強的女兒。在後期父親病重的時候,即使自己的年紀大,加上路途崎嶇,她還是堅持每天去探望父親。後來自己病重的時候,還害怕家人擔心,沒有告知家人自己身體的真實情況,獨自承受苦難,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十分孝順和堅強的人。


她們三個人的一生經歷重重的困難,例如「文化大革命」、「三反運動」等政治風暴,但是三個人依舊不但能夠聚在一起、互相扶持,更一起度過難關。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賢妻良母,無條件地為丈夫和女兒付出,並且照顧他們,讓丈夫能夠安心地工作,女兒可以專心學習。在丈夫病重和女兒住院期間,她更是任勞任怨,照顧他們,即使當時她也是年邁的老人,但她還是堅持下去,沒有被當時惡劣的環境打敗,所以作者的內心堅強,同時顯示她們之間濃厚的情。 


作者運用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這本情書作者選擇以夢境這個虛幻的形式,表達現實中她對丈夫和女兒那種真實的情感、回憶和思念。例如在第一部,作者以夢中丈夫突然失去蹤影,這個虛幻的情景表達出她老年時對丈夫會隨時離世的不安和恐懼,同時以現實中她對丈夫消失的抱怨及丈夫離世後為她帶來一個「萬裡長夢」的感慨,表達出她對丈夫的不捨之情和對現實中人生無常的無奈。作者更在第二部把這個「夢境」作為框架,以夢幻故事的形式,把她女兒與丈夫離世時的實況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當中作者更運用緣情寫景和象徵的手法,表達作者當時心中對家人離世的悲傷、不捨和無奈之情。例如作者在第二部中多次提到「古驛道」和「客棧」。古驛道象徵著作者一家人生中大半的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們仨因為緣分而相聚,卻因為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因素,例如文革時代的背景和疾病等,被迫分開。可是即使如此,在古驛道這段人生的旅途上,她們仨依然互相扶持,就如同在夢境中提到女兒為母親在前往古驛道的旅途上整理、打點好一切,在船上作者、丈夫和女兒三人之間互相的照顧和關懷,也令讀者感到雖然這個「夢」是虛假的,但當中的「情」卻是實實在在的、無比真摰的。


在第一和第二部份,作者用虛寫來表達一切的原因,除了手法上,虛寫比實寫更能藉環境的烘托營造出當時的氣氛,和更易向讀者表達作者當時內心的感情外,更重要的是在作者角度均是慘痛的經歷,而情書應該是甜蜜、美好的,她希望這些慘痛經歷只純粹是一個虛構的「夢」,而不會實實在在地呈現於這本代表三人之間的「情」的情書上。因此,在第三部分的實寫,作者才著重描寫與家人相處的樂事,而輕描淡寫地帶過悲慘的經歷。


除虛實結合的手法外,在結構上,作者把全書分作了三個部份,每部份雖然看似各自在描寫不同的情景,可是它們之間卻有著互相補充發明的關係,令到彼此的關係更清楚、明確,每部份更具連貫性,使這份「情書」讀起來更順暢和自然。例如在第一部份,作者以自己夢見「丈夫突然失蹤」和現實中丈夫使自己作了一個「萬裡長夢」作為伏筆,隱喻丈夫即將會從自己身邊離去,為第二部份的內容奠下一個基礎。同時情書鋪排把流露悲傷的情感放在第一部,使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情感昇華,令讀者更能感受作者的悲痛和她們的親情。


作者更利用驛道旁的柳樹隨四季的變化,萌芽、落葉、凋零,來象徵她當時的心境的變化,由最初在「古驛道上相聚」時萌芽的快樂,期間對丈夫和女兒受病魔折磨時那種落葉的悲傷,直到最後在「古驛道上相失」時凋零的痛苦。從這份心境的變化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對女兒和丈夫的「情」是多麼的深,對於她們的離去,作者是多麼的痛苦,作者甚至把她女兒的生病時痛苦的經歷比喻成一個夢、把丈夫的逝世比喻成小船漸漸遠去,以說明她並不能承受失去家人的痛楚和她只能無能為力地眼睜睜看著親人離世。


在第二部中,多次提到作者獨自一人在「客棧」住宿的情形,而第二部把三裡河的寓所比喻成「客棧」的這兩件事,都可以表示在作者的眼中家必須是齊整的。雖然「客棧」是一個舒適的地方,卻不能給人溫暖,完全不能代替真正的家庭。因此在女兒和丈夫離世後只剩她獨自一人的家,不過是一間客棧。這手法除了表露出作者對「家」的重視之外,更能突顯出作者在女兒和丈夫離去後的那種孤獨和失去家時的悲慘之情。

 

作者在第二部未,把自己比喻成黃葉,漸漸的飄回家中。她不得不回家,因為這是現實,顯露出無論作者是多麼的痛苦,多希望一切都只是夢,但她最終還是要醒來面對現實,回到只剩下她一人的家。


在選材方面的悉心挑選,令這本書擁有更濃的情味。市面上有不少書籍選擇寫她們一家的經歷,如《一代才子錢鍾書》和《聽楊絳談往事》,但只有這本書的文字能夠一筆一筆地刻在我們的心上,從文字中滲透出的感情,令人感動不已。在《一代才子錢鍾書》和《聽楊絳談往事》中也重點提到,在「文化大革命」時達到高潮的時代,民初時留學的高級知識份子錢鍾書楊絳,不免會淪為任人宰割的對象。夫婦倆在這段日子的生活是悲慘不堪的,如被下放到不同的農村,而他們已是垂暮之年,還須到貧乏的鄉下受苦幹活,對衰弱的身體影響極大。但在《我們仨》中卻是輕輕帶過,反而多著墨在一家的生活,例如:錢瑗學習說話的過程、作者比女兒和丈夫取笑等,並從中感覺無限歡樂,書中用的一詞一字都在盡情地思念著和丈夫、女兒,對作者來說,思念著至親的兩個人,遠比發洩胸中憤怒來得重要。這正突顯出這是本「情書」。


       讀此書便猶如品茗一樣,需要慢慢咀嚼才能體會出親情中「愛」的味道。作者雖沒有採用強烈的感情字眼來表達他們三人之間的情,反而在選材、鋪排、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等方面悉心安排,含蓄地描寫他們生活中的細節,只要以品茗的態度耐心細閱,便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她們間濃厚的親情。她一生雖然經歷過不少苦難,但有幸與女兒和丈夫共同走過難堪的旅途,那其實是一種福氣,是幸福的味道,仿如像茶的味道,苦中帶甘。同時,楊絳用真實感人的故事以闡明:家庭是人生的港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