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苦與心安

(编辑过)
……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娇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绪伤怀抱。……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布袍廓落任安在,说向名场此一時。(曹寅·题《楝亭夜话图》;刊集有改,此從張伯駒先生文)

人生如海,一身何處可藏。鴻飛渺渺,斯人獨立憔悴。漫說紅樓一夢多少事,紛紛擾擾,落葉天明古寺,便是滄海可量,也已化入秋風。

大凡越是經歷過繁華盛景,越是能體會到人世間的苦與無常。

古人便說,人之盛衰往往不可輕下定論。一些惡人不但沒有報應,反而飛黃騰達,極盡天下之喜事盛事,並非業力無憑,實際上是「速之」而已。所謂惡貫滿盈,水倒得更快,滿溢而出就越快。

當年趙王驚嘆自己的軍隊攻下城池,認為自己并沒有積累下什麽功績,可以值得上天如此恩賜。而在六朝之時,篡弒頻仍,其間飛黃騰達之輩不乏其人。谢瞻便警告在其中翻覆上下的谢晦: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曹寅的家族風光,同樣如此。朝中一人,但康熙死後,同樣因一人興,便也因一人亡。人生之反側,無非如此。這也是後來《石頭記》所記的主旨,無非是興衰無常,如飛鳥食盡,一片白茫茫之地,也是風流場,富貴夢。

可回頭是岸又向什麽地方追尋呢?

後四十回迷失無蹤,能知道的唯有幾處脂批讓人尋思。所謂懸崖撤手。到底是歸向何處呢。一僧一道,又為何必然出家做和尚。當年三毛讀到續書之結尾,在那茫茫雪中,跪拜后離去的寶玉,唱着歌,終於結束全篇,不禁淚流滿面。我那時候還沒有看到這個結尾,反而在三毛的文字里,得到一種無限之悵惘和感動。

平沙漠漠夜帶刀的三毛,是不可不讀的文字,但真正給人難以磨滅印象的,反而是在青澀雨季里,那個不被人理解的女孩。

可人們更喜歡的,或許是不斷遊歷,擁有愛情的那個流浪之人吧。

唉。我們終究會在一天,偶遇到自己,不是一面鏡子,就是那轉角時的恍惚。

人生需要解脫,但無往而不在一種桎梏之中,而這些約束里,最難突破的便是自己。

前些日子,與一位老人共話,聽了許多經驗之談。

大凡這樣出自無名之人的經驗,都是吃了萬般苦,才有那麽一點體會。或者說,這已不是用邏輯來盤算而得,也不是依靠知識能夠理解。

依附聽從當下的最大力量,便可以猶如羽毛,不知何時來風,人生就能得到一時的成功。

這倒不是什麽庸俗的想法,事實上,我倒認為這種人生經驗,確實有它的道理,也會讓聽從它的人,可以在一生之中,少上許多坎坷。這是因為我們所遇到的坎坷,絶大多數都來自於人,而這個「人」則是最大力量的化身。

那麽能夠站在石頭一方,自然便可以少了許多頭上的包。

但有自知之明,則是另一種事。老人願意將自己的弱點袒露而出,但這自然也是另一種人生經驗。但人生的經驗往往如此:自己做得到的,往往平平無奇,不值一提;而自己未曾做到的,卻在遺憾之中,有了一種人生指南的意義。

不過,人生是真地無法踏入兩條河流。由此而帶來的推論便是,我們所有認為可以不如此的後悔,其實只是一個僞命題。我們本來就無法踏入第二條河流,我們的面前實際上只有自己可以進入的那一扇門。

佛教相信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人是在業力的作用下,不斷輪迴的,因此佛教解脫的最重要顯現,便是再不重生。至於不重生之後,去了哪裏,則是另一個問題。

所以,可以生我,也可以殺我。當我覺得一切都好的時候,其實也在讓人慢慢陷入好的反面。人世間最大的毒藥是什麽?難道不是我們每日吃的食物嗎?沒有人能逃脫,只要吃下去,總有一天會因為它而死去。但人能不吃飯嗎?三天七天,馬上就死。

我們在人世間的選擇便是如此。

你是一個喜歡在人群之中獲得榮耀的人?還是一個喜歡在人群之外得到安靜的人?

無論如何,既然你是在人群中降生的一個生靈,就必然要經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得到自己的選擇。

那麽,去交際,還是不去交際,實際上也是一個僞問題。孔子不認為自己可以追隨那些辟世避人的隱士,所以只能在人群之中,堅持自我,而不考慮成與不成,因為那些在於自己之外的毀譽成敗,都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能控制什麽?唯有自己。

而我們的一生能夠一輩子去工作嗎?

不!你的老闆和你都不能。老闆會因為精力衰退,而不得不離開,他可以把工作當事業,但事業也不是他。你看所有帶着名字的百年企業,那個賦予它名字的人,又去了哪裏?

你也如此。只是你會因為衰老,更早離開。當初孜孜以求,相互拼殺的,到了離開的時候,你所能回想起來的,又是什麽呢?我曾在一些人的櫥櫃里,看到很多擺放的奬章勛帶,那就是我們的一生嗎?

誰來定義我們?

這就是最大的恐懼,而也是我們追求解脫的動力。

觀照自己身心的辦法,並不是只有一條,真正值得信奉的道理,永遠是平實直白,從不說謊。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也沒有許多道理,真正適合我們的只有一條。

但要尋找到它,從來不是依靠玄想的靈感,更不是一時的頓悟。

為什麽佛陀要先經歷苦行的修煉,然後才能明白苦行並不能帶來解脫。

這不是關於苦樂的分辨,而是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麽而去修行。

在兩岸之間有滔滔河流阻隔,我們能夠憑着意念,凌空而去嗎?

不能。

那麽我們便要找一條船,但這條船不是前方的堤岸,我們真正要憑藉的是船,但船只會帶我們渡過河流,卻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彼方陸地。

同樣的,我說的,也不過是一種個人經驗。能夠讓我們知道那艘自己的船如何打造,是什麽模樣,還在於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帶來的痛苦。

這就是為什麽苦行必須經歷,而苦行又不是正法的原因。

我很感激那位老人對我說的一切經驗,因為這不是簡單幾句話,而是幾十年生命里的苦樂遭逢。但人生的設定正在於我們無法變成任何一個他人。一切教導,都不能代替我們自身的感悟。

你是什麽樣的人,便只能成為什麽人。我們改正的是遵循自我,而成就的也是自我。人生成長的道路便是一束光,無論什麽顔色,最終都會成為一種。我們無論走在什麽樣的路,經歷了什麽,只要別忘了誠懇對待自我,便可以坦然面對一切。

最後說一句,與其說佛教的戒律是一種強制,不如說是在歸向我們自己的內心渴求。也就是孟子所言的四端,那不是外來的壓迫,只是我們真正覺得心安的道理。

所以,我在結尾列出最基本的幾條戒律,也就是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對這種犯戒的定義又有更細密的規定,但我覺得教外人,盡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基本道德規範,按照直覺理解就可以。

做人做事,無非如此,心不安的時候,便是應該改變的時候,說話做事,只要可以心安,便是遵從了戒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