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I Love How You Love Me

愛和喜歡,相近卻又不同,至少在害羞的人那裏,是可以清晰分辨的。

當有一個人說他喜歡你,這時候,世界該明亮起來,無論你是在地球,或是月球。

每個人都渴望一種真摯的感情,希望它永遠不變,希望它充滿勇氣,希望它不顧一切,希望——我愛着你愛我。

對於屠格涅夫筆下的羅亭來說,你總能知道這個名字,若你曾經好奇過俄羅斯的文學。

但這個名字之後的印象,你又會有什麽樣的概括呢?

我並不喜歡那種貼標籤的方式,即使屠格涅夫自己認為,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巴枯寧,但也有很多人相信,這就是屠格涅夫自己的傳記。

作者總能陷入這種困境,無論他們寫得什麽,只要有一個類似的形象,便會讓讀者認準了角色和作者之間的互證性。

這自然不是真的,但也並非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樣,毫不相關。好的小說家,總能把自己變化成每個人物身上,因為小說是一種講求邏輯的藝術,它不能如同詩歌一樣,可以讓不理解變為述說的主調。一個小說家,必須將自己心中埋藏的一切,採用一種方法,說給其他人聽。即使是那些最令人費解的小說也是如此。所以,每本小說都是作者自己,每個角色也都是他的代言和化身。當我們進入一個實例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種迷惑性,比如說曹雪芹和薛蟠之間的聯繫,我相信沒人會說這兩者有什麽共同之處,但我覺得一本小說花費功夫塑造的人物,即使是一個反面角色,一樣藏着作者,甚至說要比那些正面人物更加令人浮想聯翩。

但這畢竟不是閲讀小說的正路,而只是一個讀者在無盡午夜之中,跟自己開的玩笑,或只是一種自問自答的遊戲。所以,不必去深究,你只要知道,這是閲讀無數方式之一種而已,也就可以了。

當羅亭用一個詞來澆滅那位少女所有的熱情和勇氣的時候,我倒沒有糾結於私奔,還是不私奔這個問題上,因為無論作出哪種選擇,都並不會如此冷冷潑了一盆水在少女頭上,真正讓她感到傷心絶望的,其實是羅亭的態度。他的猶豫,遠比他說出的話,更刺痛了現實外的肥皂泡。

這一點,我們還不妨和奧斯丁筆下的私奔對比一下。

毫無疑問,奧斯丁非常不讚同那種不講求理性的婚姻路徑,所以無論是好不容易脫離這種困境的達西妹妹,還是不幸成為這種路徑犧牲品的伊麗莎白妹妹,都向讀者表明了這一點,愛情不能只考慮什麽愛情,沒有理性的感性,往往只會陷入花花公子的陷阱。

羅亭自然不是一位花花公子,但他的處境,並不比那位道德敗壞者韋翰更好,所以他和少女之間的感情,纔會得到如此理所當然的反對。事實上,在兩個人的親近中,那位交際場里的高手母親,之所以沒有察覺到,無非是因為這種現實身份的不相配。而少女能想到的辦法,恰恰也只剩下了這種前途未卜的私奔。

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回看一下《獵人筆記》中同樣的私奔,事實上,屠格涅夫在生活看到的私奔,似乎并沒有太成功的結局。所以,我們可以責備羅亭的態度,但不要否定他的解釋。這就像那位少女即使喪失了這種被點燃的感情,也未必就一定得不到幸福。羅亭的失敗,不在於面對少女熱情時的軟弱,而在於他喪失了對自己的勇氣,他無法確信自己的未來會變得更好,這也是他無法選擇去不顧一切愛一個人的最大問題。他考慮太多,所以瞻前顧後,而這種瞻前顧後之所以讓人覺得不可接受,正在於它表面上是為少女考慮,實際上也確實在為少女考慮,但最核心的地方,正如書中那位冷眼旁觀者的言語,是因為他自己已經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和憧憬。

生活在他的經歷中,並不幸福,甚至不那麽容易接受。所以,他能夠侃侃而談,並且將那些心中的思慮,說給每個人聽,但他自己卻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因為他發現自己什麽也改變不了——包括自己。

這大概也是為什麽作者給了他一個顯得熱血的結局。

一位歌手這樣寫了一首歌,名字叫作《别哭,我最爱的人》。我不知道自己的記憶是否準確,但若是沒錯,這是一首寫給自己的歌,而當時的歌手心中,大概已經藏着一些無法掩抑的矛盾衝突了。

羅亭的故事并沒有因為愛情而結束,但正是這個精心佈局的高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掙扎和屈服。

生活的猙獰之處,正在於此。它並不和一個人熱血拼殺,而是在寒冷的夜裏,突然釋放出冷箭,讓你的跌倒的時候,沒有感覺到痛,卻只能無知覺地等待,什麽時候結束了這條本屬於自己的生命。

孔子并沒有留下自己的學說,起碼不會將「仁」作長篇大論的闡述,這也是佛在世時,並不會去寫一本自己的經書一樣。因為這些智慧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就一個能夠獨立的人,既不對外有無止境的慾望,也不在內心找不到任何一塊堅實的土地。

這樣的羅亭,纔可以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失敗,無論他拒絶,還是接受,都是一種自信的回答。而少女所期待的也不是什麽足夠明確的未來,而是在愛情這件事上,證明雙方都是足夠的堅定。

久別重逢,不一定能夠再記起對方的名字,可那種熟悉,卻讓人僅憑一個背影,乃至一種氣味,就可以認出另一個人。

《江南》里的歌詞,唱得很讓人感慨:

不懂愛恨情愁煎熬的我們 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相信愛一天 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不懂怎麼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
離愁能有多痛 痛有多濃 當 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心碎了才懂

這纔是少女所理解的,也是如此堅信的。在愛情中,羅亭退縮了,這是一種經歷過世事的退縮,正因為他認清了這個世道,所以他無法容許不確定的自己,去引領另一種不確定。但他也無法保持沉默,並且通過那種具有鼓動性的言論,激發了一顆真摯年輕的心。

事實上,我也在生活中聽說過,或者見過一些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的實例。分分合合,愛恨情仇,總是讓人或者覺得悲哀,或者覺得甜蜜,有時看到愛情的力量,有時又失望于現實的折磨。

我們不是羅亭,也不是那位美麗誠摯的少女,更不是生活中的一對對男女。但我們仍然是與他們可以共通的人,所以,我們更喜歡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們做出的決定,也許沒有小說家構思得那麽激烈,但我們在生活中的決定,卻一樣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就像投一塊石頭在水中,那些力和力的爭鬥,讓我們迷惑了,但時間讓一切又平靜下來,水便清澈了,水便映出了我們的一切過去。

我親愛的,你可曾明白那些選擇背後的自己?或者明白了選擇另一頭的那個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