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泥
豆泥

分散式自治實踐與研究者,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喜歡討論,請別客氣與我討論。

林茲電子藝術節(三)|作品與 AI

前兩篇文章,分別討論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方向與 NFT 選品之間的關係,第二篇稍微整理林茲電子藝術節這幾十年間的路線流變。這篇文回頭談談個人感受,以下若有主觀稚拙之處,敬請見諒。

2022/9/18 發表於臉書

前兩篇文章,分別討論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方向與 NFT 選品之間的關係,第二篇稍微整理林茲電子藝術節這幾十年間的路線流變。這篇文回頭談談個人感受,以下若有主觀稚拙之處,敬請見諒。

對我個人而言,這次在林茲有兩件作品特別有啟發,恰好都不是藝術節的展出作品,而是陳列在林茲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的常設展。以台灣展館為對比,可以將電子藝術中心視為科學博物館或是科學教育館的特仕版,但討論之技術更新穎,且展品以藝術家作品為主體,在領略「美感」同時產生科普目的。


《駭進Google地圖》

Google Maps Hacks(暫譯:駭進Google地圖) Simon Weckert

第一件作品很簡樸,只用了一台螢幕展示。作品名為《Google Maps Hacks》(暫譯:駭進Google地圖),是德國藝術家 Simon Weckert 於 2020 年的作品。或許大家曾經對這件作品有印象,藝術家找來了 99 台二手手機,每一台都打開 GPS 與 Google 地圖,手機堆放在紅色推車上,藝術家拉著推車在大馬路上步行。

藝術家所到之處,現實社會或許沒有異樣,但 Google 地圖已經顯示大塞車。藝術家位於的道路,綠色路況全數轉為顯示塞車的紅色。「Google 地圖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怎麼看待地圖、我們如何與地圖互動、地圖本身產生限制、以及我們如和以美學的角度看待地圖。」展覽介紹如是說。

Google 地圖於 2005 年開始服務,過了 17 年,Google 地圖已經不只是為單一使用者的服務,許多應用服務商也採用了 Google 地圖服務,如 Tesla、Uber 等等,它成為應用層更下層的公共服務層,卻由單一字母(Alphabet)公司所提供服務/把持。

所以當 Simon 拖著一百台手機在路上行走,並不只是在如畫布般的 Google 地圖上畫上紅色線條,也影響了其他用路人、其他應用服務上的一般用路人,甚至是緊急服務如消防隊、救護車、警察服務等。在未來萬物聯網的時代,這種行為可能影響更廣,如交通號誌自動調整、計程車費率自動調漲等等。

藝術家藉由簡單的行為,「拖」垮單一服務節點,當單點故障(或異常)時,依賴節點提供服務的其他人/其他服務商也會受影響。藝術家藉由行動提醒我們,如此便捷的資訊時代,是否過度依賴由資本密集堆疊出來的便利服務(fat application,胖應用)?如果單點故障,使用者,或自動化的服務機器人,是否能快速應變到 Plan B?

這件展品位於電子藝術實驗室的公民實驗室(CitizenLab),展覽沒有展示 99 台手機、沒有紅色小推車,真的只有螢幕展示 2020 年時藝術影響 Google Map 的檔案紀錄。以展覽而言,沒有併併蹦蹦的聲光效果,甚是無聊。但是很美,害我站在那裡想了很久。這件作品也是經前文所介紹,由歐盟引導的 S+T+ARTS Programme(科學、技術與藝術計畫)所資助製作。

林茲電子藝術中心是一個節點,並不是一個結果。


《學習觀看:陰鬱星期天》

《Learning to See: Gloomy Sunday》(暫譯:學習觀看:陰鬱星期天) Memo Akten

第二件作品名為《Learning to See: Gloomy Sunday》(暫譯:學習觀看:陰鬱星期天),這是一件 AI 藝術作品,由土耳其裔英籍藝術家 Memo Akten 製作。以時下觀點描述,這是一件應用 AI 的特殊 AR 濾鏡,把抹布變成雲彩。

「事物的樣貌,不是他們長什麼樣子,而是我們看到什麼樣子。」Memo 於作品描述表示。這是 Memo 於 2017 年的作品,為他在金匠(Goldsmith)攻讀博士時創作而成,同時也有寫成論文投稿於 Siggraph(美國電腦協會電腦繪圖專業組,為電腦繪圖領域的頂級年會)。

這件作品有一台網路攝影機(webcam)、攝影鏡頭下有一條充電線與一條破抹布、與一台螢幕。螢幕裡定時呈現雲霧繚繞、星空宇宙、營火興旺。但場景是隨時變化的,觀眾只要動手去揉捏抹布或調整電線,雲霧隨時變色。這是使用類神經網絡原理隨時取樣,改變成像。

這件作品位於電子藝術中心的常設展「理解人工智慧」(Understanding AI),現場展品本身巧妙重現 Memo 五年前的展演,每個人都可以親身體驗。可能是因為人類很仰賴操作型記憶,動手後的我震撼好久,這件作品以前在網路上就看過,但當我實際玩到這條破抹布,僅僅是條抹布,讓我彷彿遁入五條悟的領域展開。

是的,Memo 的作品我之前寫過很多次,特別是他的 NFT 作品 Distributed Consciousness,俗稱 AI 章魚。他是操弄 AI 領域的藝術家先鋒梯隊。這件作品同樣受助於歐盟的創意歐洲計畫,於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前身為歐洲人工智慧實驗室)方案下完成。


什麼是 AI 藝術?

當生成藝術因為 NFT 新興市場進入大眾視野,當代藝術/數位藝術專業人士提出質疑:「什麼是生成藝術?只有商品化的 NFT 才是生成藝術嗎?」,AI 藝術也正在進入同樣的週期。

AI 因為 Prompt Art (利用提示字產生的圖片)如 MidJourney 或 Stable Diffusion 等極為聰明的商業模式,讓 Prompt Engineering 從學術領域快速滲透進大眾視野,讓大眾以為寫寫字就可以出圖,便是 AI 藝術。我不認為這個觀點有誤,利用 Prompt 產出的作品,不管是在國際藝術拍賣市場還是國際級數位藝術競賽都老早獲得實績(請見拙作《AI 牛排,打開當代牛排館》詳見事例),這種創作方法沒有什麼好辯駁的。

相反的,因為包裝得當,創作工具普惠化(Inclusiveness)反而是更應該鼓勵的事。今年三月,Volume DAO 舉辦《機器會夢見 NFT 嗎?》展示 30 件海內外 AI 作品,兩天展覽只有 300 人參觀。幾個月後,一支 MidJourney 出現便創造難以計量的 Prompt 次數,台灣臉書社團「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至今已來到三萬人。MidJourney 至今甚至不是一個包裝完整的軟體(Software),不是一個網頁服務(Web Service),而是一隻 Discord 機器人(bot)!想想藝文界專業團體領受多少補助、做多少教學,可以在短時間達到這樣的成績?

設想一下,當《Understanding AI》移展來到台灣,這三萬名臉書社團臉友是否有機會成為直接受眾?因為他們已經感受過 Prompt 的威能,受到普惠創作工具的恩惠。生成藝術收藏家 Richard Kim(GalaxyRTK)曾針對生成藝術市場說過一句話:「人們因市場而來,因為美學體驗而留下。」我認為同樣的話也可以為 AI 視覺創作體驗浪潮留下註腳。「人們因玩心而來,因文化而留下。」

不論是 NFT/Prompt AI/互動式劇場/互動式電影,在藝術娛樂與文化科技產業交織震盪下,觀眾似乎不再是純粹被動接受刺激,主動出擊能獲得更大的娛樂/美學體驗。引用英國蛇形藝廊去年發表的未來藝術生態系2(Future Art Ecosystem),他們認為在未來元宇宙體驗來臨的時代,藝術使用者體驗(UXA, User Experience of Art)的重要性會大幅提升,甚至超過藝術品本身。


關於 AI 藝術幾點思考與閱讀方向。

如果玩過 Prompt(提示字)相關的 AI 視覺服務的朋友,想要理解更多,或是你跟我一樣是一名在枯燥乏味的文字中獲得無上喜悅的讀書人,推薦兩種關注方向。

科技應用與人文反思。

首先 AI 領域的進化領域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科技應用進展太快,讓人無法喘息,有種被逼著靠近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的不情願感。純理論與關注應用的兩種學術領域距離太近,舊方法一直被新方法取代。

去年我還在很興奮地說 GAN(生成對抗網絡)將顛覆全世界(詳見《利用集體心智創作的機器與藝術家》2021/12),結果年底學術界使用 Diffusion Model(擴散模型)屌打幾乎所有 GAN 系列產生的圖像,抱歉容我使用如此粗鄙的描述,我們在今年已經很少看到使用 GAN 產生的 AI 繪圖了。(感謝劉廷鈞於我的〈牛排館〉文章留言指正 AI 方法論)

但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的常設展仍然在科普 GAN 模型,呈現藝術家使用 GAN 打造出來的 AI 藝術作品,竟顯得有些復古,就如同在科博館看到陳年恐龍模型,喚起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一樣可愛。這或許是因為,任何追得勤的觀眾,會知道哪一個時期的 AI 作品,由於演算法緣故,會產生視覺的類似感,類似古典/文藝復興/現代/當代藝術進程,只是時代進程單位以月計,而非以世紀計算。

此外,如果你有興趣,不妨閱讀由數位藝術基金會出版的第二期藝術松(ARThon)年刊,主題就是「AI」。感謝藝術松,能在 2021 年就有整本關於 AI 與藝術的整本專刊,而且還是繁體中文。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基於自身專業,提出凝視/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研究的專文,但誰又能譜寫全景式的 AI 發展且與藝術領域/產業相嵌合呢?有趣的是,專刊總編輯,同時也是清華大學教授邱誌勇老師在關鍵字專欄介紹 GAN。是的,就是前述提到,在 2022 年已經少有使用的 GAN 模型。

時代落後感,對於在 web3 世界鬼混的我來說可是家常便飯。NFT 創作是以「玩法」為核心迭代,而 AI 是以「風格」為核心迭代。因技術限制產生的集體視覺記憶,這是一種審美趨同(aesthetic convergence),不用緊張,奇點已經迫近,審美疲勞將會再次被顛覆。

但這些都無妨,任何碰上科技有關的創作領域容易讓創作者產生 FOMO 感。如果一味追求科技浪潮,新東西出來就要學新東西(或者寫成補助),那實在是學不完寫不完。因此讓我們回頭看看,有沒有大量 AI 藝術相關的介紹與啟發式文章,畢竟沒有一項技術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往往奠基於既有技術,當然人文哲思也同步反映時代。

在此推薦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今年出版的新書《The Practive of Art & AI》(暫譯:藝術與人工智慧的實踐)。書中將前文提到的歐盟補助計畫產物 The Europe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人工智慧實驗室)十幾間機構與數百件作品做了詳細介紹,書中還有大量外聯連結,絕對讓你看個過癮。

非常幸福的是,由國美館營運的台灣數位藝術網(DigiArts)上個月的電子專題《關於AI的幾種練習》將本書的前半段〈關於人工智慧應用至藝術領域的五點初步說明〉做了品質不錯的翻譯,由 Andreas J. Hirsch 撰寫。Andreas 將文章分成五個階段,將人工智慧定義、技術發展利益關係人(延伸閱讀,敘述加速器發展史的《大科學》(Big Science))、企圖心強烈的歐盟 AI 藝術補助、藝術家與機器的關係、人與機器的關係,做了概略性的介紹(雖然概略仍有數萬字),這是目前讀下來最具有前瞻性的 AI 藝術文章。希望大家可以看個飽。


《適當的回應》

《Appropriate Response》(適當的回應)Mario Klingemann

是否有不是視覺相關的 AI 藝術品?當然有,舉一件作品為例,《Appropriate Response》(適當的回應),由德國人工智慧藝術家 Mario Klingemann 製作,這件作品獲得 2020 林茲電子藝術獎的榮譽提名。(廢話不多說,請直接看七分鐘影片專訪)。

Mario 創造了一間聖堂,由跪墊與 125 字元的翻牌顯示器組成(Split-flap)。當觀眾跪下去,這 125 字元的顯示器便會吐出一句話,猶如經文(Verse)給你一段啟示。這些經文是由 Mario 引用六萬則引述,餵給 GPT-2 語言模型產生。如:「Without a doubt, religion is most of the world in its various forms.」

從 2022 年回頭看,如果要跟上科技,現在老早是 GPT-3 的時代;但 Mario 的創作並非是要激發科技進步的,而是討論人工智慧方法論背後提倡的集體主義(totalism 甚至是 totalitarianism )與宗教之間的關聯;並且討論人類與經文之間的語意意義賦予。


電子藝術中心 AI 常設展,是數位教具還是數位藝術?

不管是跪墊還是舊時代翻牌顯示器,甚至是打光,其展示性都強化了《適當的回應》的神聖感,這是純粹使用 GPT-2 語言模型並放上網頁讓人可以隨機抽籤完全體驗不到的感覺。

這裡我想討論,對於藝術家而言,展示性/作品之呈現必須拿捏到哪種程度,才算是一件作品呢?以前文提到的所有作品為例。Simon 的 Google 地圖駭客行為,在展覽現場並無任何實體陳設,只有一個螢幕展示過去發生的事;Memo 的雲霧,用網路攝影機讓觀眾可以互動;而 Mario 的作品創造最超脫的儀式感。

三件作品對我都產生了很大的頓悟感,這種機制上產生的美感我不確定該如何具體形容。但在操作上方法論肯定都不一樣,只能有請版上大大指教。

而同時肩負科普目的與藝術展示的林茲電子 AI 常設展,該如何拿捏作品的展示性,我相信不可能只是選定作品,放進展場這麼簡單。

這讓我想到今年六月參加「一群人的自學」,由高于鈞主持,題目為〈在教具與藝術之間:一塊名為數位轉譯的飛地〉,該共學團創造數位藝術家與博物館數位轉譯策展人之間的駁火交鋒,討論數位藝術品或是因為特殊原因而使用數位工具創造出來的展品,在不同的展覽脈絡下,產生完全不同的意義,實在非常過癮。

由於歐盟正在有意識的資助大量藝術家與科學家、技術人員共創作品,相關的展示皆會觸及科學敘述、技術解釋、藝術呈現等需求,歐洲人工智慧實驗室(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這次的巨大計畫誕生出數以百件作品,〈Understanding AI〉與後續更多展示該如何呈現,值得後續觀察(繼續飛歐洲!)。

同時疫情讓這些作品皆能在網路上觀看,對於進行粗糙研究/享受的我而言實在非常享受。套用蛇形藝廊「未來藝術生態系」的觀點,影片、相片、文字、延伸資料、甚至是線上體驗的重要性都會比展品還要重要很多。


《化身機器人咖啡廳:曙光 Beta 版》

《Avatar Robot Cafe DAWN ver.β》(暫譯:化身機器人咖啡廳:曙光 Beta 版)Ory Yoshifuji, photo: Florian Voggeneder

最後分享一件在藝術節中令人驚嘆的作品,名為《Avatar Robot Cafe DAWN ver.β》(暫譯:化身機器人咖啡廳:曙光 Beta 版),由日本藝術家吉藤健太郎(Ory Yoshifuji)製作。這件作品得到今年電子藝術大獎數位社群類的金尼卡大獎(Golden Nica),由日本電信服務 NTT 與歐洲科學藝術計畫 STARTS 贊助支持。它同時包含三種驚喜,視覺上的驚喜、概念上的驚喜與互動上的驚喜。

在林茲電子藝術節活動期間,你會看到兩位特別顯眼的藝術家穿梭於各展覽,一名黑衣男子與一名白衣女子,黑衣長髮飄逸男便是吉藤健太郎。但服裝並不是最顯眼之處,這兩人如此惹人注意是因為他們無時無刻都拿著一隻招財貓大小的機器人,而且機器人會擺動雙手與頭部,與外界互動。

一開始我以為是 AI 機器人在回覆我們,覺得無時無刻的錄影與監聽實在有點恐怖,後來在頒獎時才知道,原來這些機器人是遠端連線的身障者。甚至在頒獎台上,獎盃頒發給了機器人(背後的人),這名身障者同步發表感言與主持人互動,害我起雞皮疙瘩,這件作品一次把異地共演、科技藝術、多元共融的精神全部黏在一起。

整件作品概念是這樣的,藝術家開了一間咖啡廳,名為曙光咖啡廳。裡面有許多機器人在工作,但一般的服務機器人其實笨笨的,無法接受太多意料之外的指令。所以吉藤氏媒合了無法出門工作的人類,藉由簡單的 UI,得以進行語音對話、簡單的肢體語言如點頭、歪頭、揮揮手、指示路線等服務。

於展覽期間,展品很簡單,只有機器人與操控的平板電腦,讓觀眾可以成為機器人背後的身障者(或一般人),感受連線機器人的感覺。同時藉由藝術家親自帶著機器人到處遊覽,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機器人(背後的人)與各式各樣的朋友互動的過程,實在是令人非常感動。

在 VR 科技還沒有進入大眾視野的現下,元宇宙(Metaverse)讓人產生許多遐想。(延伸推薦:《VR萬物論》,看看1980年代的VR開發者如何想像未來)在此想引用唐鳳的奇思妙想:「我們看見「萬物聯網」,願我們將智慧聯網;我們看見「虛擬實境」。願我們將實境共享。」

替身機器人咖啡館,雖然不是VR作品,但是它妥善使用目前科技,讓遠方的身障朋友可以藉由隨手可得的平板裝置參與林茲盛會,將共融精神發揮到無遠弗屆。從有意識的歐洲補助脈絡來看,這是一百分的創作。從展覽角度看來,這些機器人即時互動本身,雖然不是固著在展場裡的靜態作品,但隨著無時無刻的流動展演,已經成為藝術節亮點。


結論,願你歡喜。

以上討論四件作品,都是在科技發展脈絡下產生的創作行動,感謝你閱讀到這裡。作為一名認真的觀眾,我很慶幸能生在這個時代且保有能動性,並參與此次林茲電子藝術節;作為策展/創作門外漢,還有許多疑問尚未得到解答。希望這篇文章讓你我共同得到啟發,也希望海量的引述資料讓你可以讀資料讀到飽,法喜充滿。


作品介紹

1. 《Google Maps Hacks》(暫譯:駭進Google地圖)

2. 《Learning to See: Gloomy Sunday》
(暫譯:學習觀看:陰鬱星期天)

3. 《Appropriate Response》(適當的回應):影片介紹

4. 《Avatar Robot Cafe DAWN ver.β》
(暫譯:化身機器人咖啡廳:曙光 Beta 版)

延伸閱讀

1. 林茲電子藝術節常設展,線上展覽

2. 〈機器會夢見 NFT 嗎?〉線上展覽

3. 蛇形藝廊未來藝術生態系 FAE2

4. 《AI 牛排,打開當代牛排館》by 豆泥

5. 《利用集體心智創作的機器與藝術家》 by 豆泥

6. 第二期藝術松(ARThon)年刊

7. 《The Practice of Art & AI》(全文連結)

8. 數位藝術網《關於AI的幾種練習》

9. 數位藝術網〈關於人工智慧應用至藝術領域的五點初步說明〉

10. 「一群人的自學」〈在教具與藝術之間:一塊名為數位轉譯的飛地〉

11. 多元宇宙:數位協作與民主的科技典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