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岳計畫「我們想打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生成藝術。」
「百岳 NFT」可以說是一張具有投票功能的捐款收據,但這張收據本身的藝術價值可能遠不只是一張收據。這篇文分享百岳計畫的生成藝術,與其藝術家。

林茲電子藝術節(三)|作品與 AI
前兩篇文章,分別討論林茲電子藝術節策展方向與 NFT 選品之間的關係,第二篇稍微整理林茲電子藝術節這幾十年間的路線流變。這篇文回頭談談個人感受,以下若有主觀稚拙之處,敬請見諒。

關於藝術與分散式科技,兩本閱讀推薦
這週有兩本我很喜歡的刊物出版了,都與新媒體藝術有關,很榮幸能成為其中一本的作者之一。一本是《藝術松 ARThon》年刊第三期,主題為 Web3;另一本由蛇形藝廊出版的小手冊《FAE3, Future Art Ecosystem 3》,也是年刊,也是第三期,恰好也是 Web3。

免費鑄造一份自由
台灣藝術家王新仁(阿亂)與林經堯即日起在生成藝術平台 fxhash 發表免費作品《21/29.7》與《Shape of Freedom》,以免費鑄造(free mint)聲援自由。

餘燼永恆|鏈上駐村實驗結語
身為鏈上駐村機制策劃者,將結語寫於此。「鏈上駐村」可能為實體的「空間問題」與數位的「資料庫問題」帶來新的思考層次。問題無法解決,但說不定問題本來就不存在。

《讓我們一起倒退走步入未來》
我們正在倒退走步入未來,跟著年輕藝術家一起。我們盡全力扭脖子望向後方,希望可以瞧出個所以然。

所謂我不用錢,就是在虛擲青春
在時間、貨幣、地域的限制裡,到底哪裡才是真正的自由?還是國家與社會的建制枷鎖,才是最好的歇腳處?

從馬特市到行星,雖然 Google 導航很方便,但紙本地圖有時也很重要。
為何我仍選擇在 Matters 上寫文,原因是因為 Matters 讓我們不怕 Matters 倒閉。而今與 Planet 對接在在證明了這一點。

關於討論 Web3 藝術市場的三種迷思
這篇文只做三個觀念總結:盲人摸象、網路交友、透明魔咒。

流明獎 NFT 類首獎公布,得獎為永恆變化的音像藝術
昨天流明獎(The Lumen Prize)頒獎典禮於英國的巴比肯中心舉行,得獎名單出爐,今年是第一次流明獎設立非同質化代幣獎項(NFT Award),從三月公告至今已過了半年,最後是什麼作品獲得最後的殊榮呢?

全面盤點 Tezos 台灣生態系
從社群到市場,從藝術到技術,Tezos 公鏈社群素有南方、地下、叛逆之稱,本文全面盤點 Tezos 台灣生態系。

難!(一)Podcast 難寶堅尼 - 多元宇宙異聞推介
在元宇宙、Web3.0和NFT的中心,我們呼喊對各種文化專案的愛情,跟由此而來的議題親熱,為了根本的理論或世界觀打打鬧鬧。

難!(二)多元宇宙清單推薦
關於《Web3 for All - 誰是多元宇宙人》之對談雜感與體驗清單推薦

2022林茲電子藝術節(二)|一場政治正確的科展慶典,而且不是很華麗
一場政治正確的科展慶典,而且不是很華麗。(反串要註明)這篇文章從歷年台港社群得獎,討論公民運動與歐陸電子藝術之間的互動。

2022林茲電子藝術節(一) | NFT 在林茲
歐洲數位藝術策展人如何看待 NFT,林茲電子藝術節或許給出了一點暗示。

何謂韌性內容生態?快評 Matters 遭受 DDOS 攻擊事件
Matters 的韌性內容生態,成功抵禦裴洛西訪台期間的駭客攻擊。分散式儲存與應用服務,是台灣目前數位發展立即可見的需求嗎?誰必須扮演激勵角色。

靠 NFT 致富的藝術家資產被凍結,目前正在向國際求救
當數位藝術家在終於可以藉由 NFT 博得翻身機會,為何拉脫維亞警方將之視為犯罪者且違法凍結其資產?

我們想要用web3工具打造台灣公共生態系!
上個月分享《百岳計畫》的藝術面,今天來分享公益面。

回應高重建〈無大台出版實驗的初步構想〉
討論 Kevin kelly 的成書、原生性正本概念在 NFT 可交換的特性下,如何實踐出版。

NFT 是什麼?數位房間裡的賽博大象
數位資產時代隨筆集(1)「交換」為「擁有」之前提。

輕策展手記與左耳 TezDozen DAO Store #3
喜歡的創作者,創作出喜歡的作品,然後被喜歡的收藏者收藏。

NFT 故事集:地球毀滅時,Terra NFT 創作者是逃逸還是陪葬?
當號稱永遠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損毀時,NFT 還有價值嗎?NFT 真的可以成為數位典藏的聖杯嗎?

我們如何鑄造光?_NFT 如何成為美術群眾參與的新媒介
以 Kng NFT 與《光 — 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為例。

翻譯:批判「新式」生成藝術
來自藝術家 Toxi 的評論,隨機系統與鑄造綁定如何毀了創作的可能性。

混沌三幕劇 — 加密藝術的密室逃脫
生成藝術家留了道沒有鎖的後門,引誘收藏家進入創作者的混沌記憶。

混沌三幕劇 — 解碼阿亂的加密、取樣、演算謎團
台灣藝術家王新仁(阿亂)最近登上巴塞爾藝博會,其作品 Chaos Culture 成為三部曲的終結,這些作品背後暗藏意想不到的秘密。這篇文章揭露部分秘密。

生成藝術生態系漫談 - fxTENDER
在開放平台中,一躍而起的複合型策展團體 fxTENDER

生成藝術.收藏與經營
我利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整理了一份文件,名為《生成藝術.收藏與經營 - 從 0 到 1,熟悉 web3 生成藝術市場收藏與經營策略》。這份文件帶你從最基本的介紹一路到常用工具與經營策略。

天涯海角娃娃機 — 連載完結篇
百日NFT專案的最後十天,我們載著娃娃機,前往彰濱沿海進行拍攝。

線上NFT展覽推介《機器會夢見 NFT 嗎?》
永遠的作品,一瞬的展覽,與介於中間的線上中繼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