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BOBO
李BOBO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生活出一个故事,让每个人成为每个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libobo2333 间隔游微信公众号:x-plus-plus x++微信公众号:xplusplus2018

李克强心脏病信息量很大

今天早上看到李克强(前总理)心脏病去世的新闻,有些惊讶,然后我发了一个朋友圈:

“这个级别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方案,心脏病?很难不往信息量大的方向去猜想。”

这个朋友圈的内容本身没什么问题,就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但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朋友圈里其他人的留言。

比如有人会评论说“你的想法很危险”,有人会说“心里比较暗黑”,有人会说“不要引导舆论”....

部分留言
部分留言

我想分享的点是,“很难不往信息量大的方向去猜想。”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信息量,而是评论这个内容的人,无意识地提供了信息量。

比如评论这个内容“想法很危险”的人,他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意识里存在着他自己认为的“危险的想法”,评论这个内容“心理太暗黑”的人,可能意识里存在着他自己认为的某种“暗黑”,评论这个内容“不要引导舆论”的人,可能自己意识里存在着某些舆论方向...

不同人针对这条朋友圈的评论共同构成了一种群体意识的观察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某种解读群体意识的样本。

事实上,“发这个级别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方案,心脏病?很难不往信息量大的方向去猜想。”其实描述的就是一个客观事实。

信息量是什么呢?按照学术上的定义,一个事情发生的概率越大,信息量就越小,一个事情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

比如今天太阳从东边升起来,就是一个没什么信息量的事情,但是如果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信息量就会特别大(因为可能暗示着地球倒转了)。

所以,一个前任国家总理,在这个级别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方案的保护之下,突然生病去世,本身就是一个发生概率非常小,信息量特别大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

但是,有趣的部分是,那些评论的人对于信息量的内容会有自己的“脑补”,就像是文学作品的张力,把留白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任其自行想象。

但是读者为什么会脑补这些信息,而不是那些信息?

每个人去审视自己“自动脑补”的内容,不反而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吗?

以上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