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左右
上下左右

近来国内各大平台的审核越来越严,很多文章发不出去,于是发到这里作为一个记录。

央地关系

前两周闹得沸沸扬扬的是全国停电的事。其中东北停电最极端,红绿灯都停了。而且号称是“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这当然引起了极大的民愤。有的人把这个问题归结到“央地关系”。认为这是地方故意整这一出,来和中央唱反调。并且认为建国以来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类似的。比如说大跃进。

既然是唱反调,那么中央先得有一个调。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大棋论:中央为了不给美国输送廉价的产品。这个论调被央视狠狠地辟谣了。那么还有的是说法是“能耗双控”。这个政策确实存在,但其实并不是本次停电的根本原因。能耗双控的时间是从2021到2025,现在才刚开始不久。上半年出现了双控不达标的情况,包括广东,福建等地,但是东北基本上是达标的。央视指出这次停电是供需不平衡,电煤短缺这个基本的原因造成的,这是符合实际的。

也就是说,这里并没有什么和中央唱反调的情况。我想说的是,所谓和中央唱反调式的央地矛盾,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但发生的几率少之又少,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有一种情况很普遍,就是对一个政策执行不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是执行不力和唱反调是完全不同的。唱反调,其实就是挑战中央的权威,这样的情况出现,基本都是一种权力斗争的表现,比如说高岗事件。但高岗事件发生在中央内部,而不是在地方上。

关键的问题在于,地方没有足够的挑战中央权威的资本。中国有三十多个省、直辖市,任何一个或者几个省是无法撼动中央的权威的。这和封建时期不同。封建时期容易形成地方权威,因为信息沟通太慢,中央难以有效控制地方的方方面面。但即使如此,在封建大部分时期,地方也都非常服从中央,只不过上面提到的“执行不力”的情况确实更加的普遍,因为监督起来更为困难。只有在非常时期,比如说清政府快要倒台了的那些时候,我们才看到地方公然违抗中央的权威。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实体现了专断权力和常规权力的博弈。我曾经详细探讨过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专断权力在封建时期有三个困难,包括时间(慢),空间(远),组织(前者依赖后者),使得专断权力长期处于守势,只能偶尔高调出击,来达到它短暂的目的。所谓守势,是说专断权力无法实时有效地控制整个国家,于是出现“执行不力”等问题是普遍和必然的。但并不会有谁会真的去挑战它的权威。到了现代,这三个困难都被克服了,于是专断权力的权威更加不容挑战。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现象,就是“层层加码”。层层加码就是地方为了讨好中央,要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我们知道的大跃进,地方都积极执行,为了超额完成任务搞出了浮夸风。那么这是地方上不负责任的表现吗?当然不是。地方上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实事求是,不跟着搞。结果彭德怀实事求是就被打倒了。所以地方不敢这么搞。第二就是跟着搞,你追我赶。所以地方从来都是被动的,而不是故意要去乱搞,更不是脑子坏了要去挑战中央的权威。恰恰是因为没有人敢去挑战中央的权威,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

央地矛盾,看起来似乎是地方权力大,不按中央的意思干。其实是中央的权力大,地方只能走得比中央更快。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央地矛盾。

有人会说,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下面人执行坏了。这样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在一些常规政策上,确实可能有执行不力的情况,因为信息不对称,难以监督。但这些一般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比如可能局部地区排放不达标之类的。但只要信息对称了,比如统一安装了排放监测的仪器,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真正出问题的都是非常规的重点政策,各方面都高度重视,执行不力是不可能的,层层加码是必然的。如果说层层加码是执行坏了,那其实也没有道理。要么这个政策本身就有问题,比如大跃进。要么这个政策确实没问题,是执行出了问题。执行需要权威。不可能一方面有绝对的权威,使得政策总是可以执行,一方面还有绝对的制约,使得政策不被加倍执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最后说一下,美国的情况是另一个极端。州的权力很大,可以和联邦对着干。这也引起了另外的问题。相比联邦和州之间的矛盾,联邦政府内部的相互制约就显得更为温和了。

2021年10月8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