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遺風
兩宋遺風

諸君北面,我自西向。

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

因為這個故事中的幾個要素,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很多理念和中國原有的文化觀念結合,就形成了今天很多人熟知的內容,即七月十五這天就和「鬼、、祭祀、孝親、報恩」等要素有關了。

農曆七月十五日,就不鍵政了,聊點文化宗教類的話題。

中國傳統中,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主要是從陰陽能量轉換的角度來說的。

以正月作為一年之始的話,那七月就是下半年的第一個月。上半年是春夏兩季,天氣漸熱,能量屬陽;下半年為秋冬兩季,天氣漸冷,能量屬陰。所以七月就是陰氣之始。


對應到生命狀態,人生前為陽,死後(鬼)為陰。有些觀點認為「鬼」的原字是「歸」,先秦時期認為人死後回歸天地自然,所以用「歸」來稱呼死後的生命狀態,後來隨著宗教理念的發展,才用「鬼」來稱呼人死後的靈魂狀態。

因為七月是陰月之始,有代表性,所以七月可稱為「陰月」。既然鬼為陰,那也就可以套用稱為「鬼月」。

宗教方面,漢傳佛教對於七月十五日也很重視,是為「佛歡喜日」。印度每年的雨季,降水多,蟲類多,不便出行,所以佛制每年雨季僧眾不外出弘法,而是集中閉關修行,為時大概三個月。閉關結束後,很多人因閉關修行之力,會證得聖果,諸佛為之高興,故名「佛歡喜日」。

這個規則傳到中國後,漢傳佛教界根據中國的氣候情況,把時間定為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是為「結夏安居」。

這天又名「盂蘭盆節」,來源是《盂蘭盆經》中所記載的目犍連尊者救度母親的故事。目犍連的母親死後墮入餓鬼道,飢渴非常,目犍連以神通送飲食給母親,但他母親因餓鬼業力成熟,無法享用。目犍連由此請教釋迦牟尼佛,如何才能解救母親,佛告之須在佛歡喜日供養僧眾飲食,並請僧眾修法加持,如此可以解救母親離開餓鬼道。

「盂蘭盆」是音譯,意思是「倒懸」,即以齋僧功德,解救先亡的倒懸之苦。因為這個故事中的幾個要素,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很多理念和中國原有的文化觀念結合,就形成了今天很多人熟知的內容,即七月十五這天就和「鬼、祭祀、孝親、報恩」等要素有關了。

順便科普一下,佛教中認為沒有證悟空性的凡夫在死後一般有六種可能的去處,所謂「六道」,這其中的生命分別是「天神、阿修羅、人類、動物、鬼、地獄囚徒」,可見鬼道只是其中之一,並非所有人死後都變鬼。凡夫在六道中此生彼死,不停流轉,若非證悟空性,則無法停止這種生命的循環,是為「六道輪回」。(另有不需證悟空性也可解脫六道輪回的淨土法門,此處不展開)。


生前貪婪成性之人,死後往往會墮入鬼道。此道生命的主要特徵是飢渴,很難找到合適的飲食(因生前貪婪之業而形成的匱乏果報),所以佛教中一般又把「鬼道」稱為「餓鬼道」。


道教中,七月十五日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據說有「中元節」的說法,但我對道教不怎麼了解,所以就不胡說了,以免貽笑。


有信仰的朋友,今天不妨為家中的先亡做誦經、齋僧、放生、念佛、持咒等功德回向,則無論他們身處哪一道,都可以得到利益。紙錢倒不一定要燒,因為你家先亡也不一定在鬼道,燒了他們也不一定用得著。當然你如果願意燒給其他鬼,那也無妨,倒也是一種佈施,對自己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人皆有一死,所以死後的生命狀態才是最重要的,猶如明天比今天重要一樣。鍵政罵共匪啥的,也只是暫時的興趣,我最關心的終究還是如何出火宅。🥲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