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nTaylor
LaurenTaylor

信仰是思考的起点

10-11月记录

因着信仰,我背负起十字架;因着信仰,我穿越漫长的幽暗岁月;因着信仰,我以生命拥抱东方文明重生的朝阳。

22周日

想起保罗的信: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方方日记用了这句话,毛尖形容钱理群也用了这句)这是什么世代啊,我还有机会分享主的荣耀。

从不觉得这世界荒凉。废墟之上还有星空,星空之上是昊天的爱。也从不抱怨人民,黎明前的沉默,只因我们的歌声不够嘹亮。因着自由,燃烧激情;因着公益,仗剑四方;因着爱,慈悲众生。

我那么热爱这世界。我爱这春天里每一个羞怯的花朵,每一个天真的嫩芽。我那么热爱自由。可是为了争取更多人的自由、中国的自由,我一再地被剥夺了自由。

生在中原腹地黄河故道。三千年前那里叫中国。偏偏有了一个二十世纪的名字,民权。我那么深爱民国。爱着我们民族那曾一闪而过的希望之光。我是后来者,一生为民权而奋斗。我知道大时代已拉开序幕,我听见历史的脚步滚滚而来,听见它说,去吧,行过这最后的死荫幽谷。因着信仰,我背负起十字架;因着信仰,我穿越漫长的幽暗岁月;因着信仰,我以生命拥抱东方文明重生的朝阳。(2022.4荣光照耀中华——许志永博士被控颠覆国家政权罪自辩词)

23周一(重阳节)

5点半起床,跟李天纲老师游金泽。金泽还保留了儒教(佛教)祭拜仪式。

24周二

晚上和d出去吃粤菜。

25周三

下午见导师,聊论文。有些小发现。

26周四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很好。喜欢费老。费老近八十岁开始二度学术生命,坚持学习,心态年轻,精神可敬。费老对文革:智力上完全的停滞!

27周五

中华民族三交史(交流交融交汇)介绍会,见到郁喆隽老师。目的论史观。

晚上在历史系资料室看书。看冯客《毛泽东的大饥荒:1958-1962年的中国浩劫史》、台湾政大《史景迁的中国历史叙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翻了《历史三调》,讲义和团的,非常精彩。

28周六

在文图读完了《高洁的灵魂——高耀洁回忆录》,太好太好的书。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赠书。幽默、有文采、讽刺、厚重、高尚。几度看哭。

晚上去fdu旧书店。买了胡平《战争状态》,结果发现此胡平非彼胡平。。。

读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精彩。

读多了回忆录,发现没有“虚构”,一切虚构都只是我们未理解的“现实”。内心现实是更重要的现实。

在文图四楼找出了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之三:从共产主义到市场经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港版。

29周日

在淮海路的香港三联书店看了一点布列松的传记《卡提耶-布列松:二十世纪的眼睛》(台版),不错。

和同龄的策展人聊天,受到激励,好好读书。

31周二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到了,看了《关山夺路》第一篇,不长,很精彩。

阎连科的《丁庄梦》也到了,读了开头,凄凉不已,像极了疫情。我想起了“方方日记”,如今读来,句句在理。如果有人要了解中国2020疫情,我会建议ta读《方方日记》《丁庄梦》、钱钢《唐山大地震》。文学?no,唯真实耳。通过教育,建立对“真相”的亲密感,形成对真实的想象力,让那些幻觉、洗脑和旁门左道骗不了我们。

方方与武汉,字里行间的情感让人泪目

2020年2月我还没有翻墙(10月我才从大学同学那里学会如何翻墙),如今在补课。

最近读了几本回忆录,有个感想:这些记录者们都好乐观,明明是悲伤的事儿,他们都能笑着说出来,幽人生一默。真好。

闾丘露薇和何清涟都在fdu读过书。

2周四

看杨奎松《“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发在财新的杂文集。

郁喆隽课讲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周五

下午在琴房。弹的颇尽兴。

晚上去德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看法斯宾德《卡策马赫尔》(似乎是他的一部闷片,戏剧形式),环境很不错,有德、英、中文书。翻了一本讲diversity的英文童书。看到一本刘香成的摄影书。

4周六

想好好了解一下“存在主义”。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了一点《白夜》)、尼采、克尔凯郭尔都挺重要的。

存在焦虑:面对无意义的人生/荒谬的世界时产生的恐惧、困惑和迷失。人的本质透过他的行为而不是身份、学历来体现。

中午去d金沙江路的家吃羊肉白菜粉条,很好吃。羊肉是从她喜欢的店里买的,还吃了羊肝(偏硬)、羊内脏,喝了奶茶。

晚上和高中同学聚餐。

从五角场回金沙江路睡觉。喜欢d“悬浮的状态”。

不要沉沦阶级分析法。

“贵族精神”是一种不讲究效率的气质,是奢侈和浪费,道德感高,讲究,生于贵族之家。

理想的环境:随手都能拿到看到好书。浸润在文化学术氛围中,而不是比拼读书数量。

5周日

去永福庵吃斋。敬畏/敬意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情怀,吃饭要怀敬意/感恩,写书法也要怀敬意。敬惜字纸

云水读书社的书越来越好了,禁书好多。庵里在大修。

去了东区的上海大学博物馆,看了海派文化展(像是给外地人看的展)、旗袍展(“谄媚权贵”)、校史展(“出身不行”)、钱伟长展(还是更喜欢费孝通)。匡迪书屋(好多名人签字)和伟长书屋(看到了费孝通的《沿海六行》《江村经济》)。

6周一

读陈乐民《欧洲文化十五讲》。

7周二

去玉佛禅寺,感到平和。在上海除了永福庵走的第一个寺庙。午饭后发现了弘一图书馆。

下午去了神兽之间,目前最喜欢的独立书店。(知道这里还是因为贾鉴,他来讲布洛赫《梦游人》)看到了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翻了翻,精辟。“既反对财产又反对家庭(因此也反对宗教)的共产主义主张是没有前途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曾一度得势,如今则正在迅速衰落。”看了《正义论》,感觉到了看这类书的时间。

看到了张泉以前担任主编的《生活》月刊,很精美,很文艺生活。

晚上去盒马买了碱水面包(好吃),瑞士卷、三明治和小汉堡(早餐)。

8周三

浦东美术馆。看了六百年之巨匠(德国实业家族的收藏),曾梵志的绘画,刘香成的摄影。刘香成的妻子凯伦史密斯给曾梵志写过评论文章,他俩应该关系很好。弗洛伊德对曾梵志很重要。目前看艺术展,比较喜欢联系历史、政治背景来看。

出来之后去green&safe吃了松饼、沙拉、法式蘑菇浓汤,健康好吃。

下午去朵云书院(上海中心),上次来可能是2019年了。翻了《梦的解析》(有点难。。)《存在主义咖啡馆》(挺有趣的,感觉和我调性符合)《第二性》(可以看看,波伏娃的古典学基础极好,有教养的法式知识精英),再次确认还得看古希腊,看顾准。

出来顺道逛了混知书店,还不错。翻了《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是没感觉,d家里也有一本。

出来之后去了绍兴路上的明室私人书房,店主谢旺挺热情的,和另一个店员分享了很多文艺展览书籍之类,推荐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整个书室类似一个奇珍馆,有猪头、骷颅头,CD,海报。店主信佛。平时会有电影放映等文艺活动。有一只猫。女店员很健谈,在学德语。翻了艾柯《无限的清单》。店主让d看了一套塔罗(tarot)。路过了泡芙云书店。

晚上10点去了新天地的the refinery吃薯条和牛肉芝士薄饼,第一次这么晚听乐队和友人一起吃饭,心境畅快。

9周四

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真实的存在,爱她的缺陷。

第一次喝肉桂拿铁。

突然get到indie culture(independent/alternative另类 culture,独立音乐、独立出版、独立书店、独立咖啡之类)。对于权力、系统、资本主义的反抗,有破更要有立,“自由”可以通过个体的探索落地。(写西美尔的论文可以改一下了)上海如此、巴黎如此、古希腊也如此。反叛、潮流、青年、创作,突然感悟到了上海的魅力。人,要成为人。上海人,要成为上海人,而不是血缘的归属。关于世界的拼图,补上了一大块。

晚上和d看了金融投行圈内幕视频,宁波徐翔、沈栋《红色赌盘》,想起之前有一阵子挺喜欢看这些的。

10周五

看了《南方周末》25周年的文章合集,2000-2015年前后的出版业达到了新中国有史以来的高点,内容较好,出版自由度也尚可,很多书近年都变成了禁书。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实、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的“文化大革命与义和团”一章读毕,讲到“政治和历史”的关系,作为事实的历史,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突然想到:人群中90%的人都是被权力、资本和幻觉操控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治史三书》中严耕望传授的格言: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12周日

看了匈牙利人写的《天鹅绒监狱》,写极权政治下的艺术和审查。“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实施文化控制”。

“国民党并非因失去人民而失去土地,乃是失去土地才失去人民。”(王鼎钧《关山夺路》)

下午在“浮域”吃下午茶,侘寂建筑风,环境很好。

晚上去garden books韬奋西文书局,看到了张戎的《慈禧》,有德文、法文、西班牙语书;黑胶、红酒、猫。像个奇珍馆,很不错,比“神兽之间”更随意、古典、高雅。

14周二

看完了《南方周末》文章合集《大家手笔》。

15周三

第一次喝arabica。中午去了81bakery,很棒的面包店,都可以尝试一下。烤热的面包很好吃。吃了德式碱水。

在d家里吃螃蟹和榴莲,很好吃。

16周四

在文图找到一本书:《教科书没告诉您的历史与政治经济》。台湾人赵善轩写的,对近百年历史与社会有一个清晰的介绍。

17周五

觉得历史系资料室的环境好舒服,拍了张照。

当你开始想到离别,说明你已经爱上这个地方了。是的,我每天都在想离开这个学校了怎么办,离开前一定要把历史系资料室和管理学院图书馆的书多看一些。

18周六

看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D去贵州。

19周日

继续看《中国近代史》,大约读了160页。读关愚谦《缘:人生就要活得精彩》,一个文革初期逃到德国的上海老人的回忆录,他是管易文的儿子。

20周一

读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这本书出版于1989年。上限是明万历。中国的近代化/资本主义萌芽可以追溯到北宋(《东京梦华录》)。

历史系资料室有萧军《东北日记》,萧军很坦诚,把男人的心思写的很直白,有助于了解男人,但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

最近开始记一些历史年代和具有重要价值的事件。比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革命、费城会议、法国大革命等。

21周二

读冯客《毛泽东的大饥荒:1958-1962年的中国浩劫史》。科学和政治也有很强的关联:1958年造三门峡工程即一例。水利专家黄万里(黄炎培之子)不同意,没人听。。

22周三

读推荐的美国史著作《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王希翻译。

23周四

卜正民来复旦,d去听了讲座。

24周五

周五到周日去南京。才知道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文史哲资源非常丰富,看了些跟南京有关的地方文献资料。去了先锋书店、拱廊计划、学人旧书店。具体记在日记本里。

28周二

看徐老师刻石。从容优雅,海上文士。

在江湾图书馆看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不愧是朱大可,文化研究原来可以做成这样。

29周三

晚上和d去书城,看了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前言。叔本华很厉害。

1周五

在安福路附近吃饭。下午听上海“冈身以东”建筑讲座,收获颇丰,做了一页笔记。对“如何旅行/理解一个地方”有了更多的想法。

听完去了多抓鱼循环书店。买了面包。

决心改正:不要这么容易不高兴,我要坚强一点,不能“说不得”。

2周六

读贺卫方、章诒和《四手联弹》,多为游记和随笔。

读记者袁凌《青苔不会消失》、舒国治《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台湾也是想去看看的地方,想起阮义忠、侯孝贤。台湾是个日式,也更理想主义的地方。

舒国治也写到看旧书店,看老的旅行指南,咖啡馆云云,意境颇有共鸣。

钟情传统文化可以,但绝对不要低估国内各界的“粪坑”水平,比如学术圈、文艺圈、政治圈、金融圈、旅游风景区、男性。

3周日

继续纸上旅行。读完蒋方舟《东京一年》,挺有想法的女孩,和阎连科关系很好,比想象中有趣。读董桥《记忆的脚注》。读杂文:龙应台《野火集》、李承鹏(李大眼)《全世界人民都知道》,2012年他在北大可以那样演讲,杨玉良同期说那些也很正常了。2000-2015,对今天的社会而言,怎么像在考古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