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裕
陳坤裕

串珠者

最後還是回到人身上


看了 Homebrew 作者 Mike McQuaid 的文章 The Open Source Contributor Funnel ,裡面分享他是如何經營 Homebrew 。

首先觀察到,他對於 User, Contributor 與 Maintainer 都有清楚的定義。隨後將角色間轉換過程以「貢獻者漏斗理論」論述清楚。其中,不僅針對每種角色所承擔的功能以及需求,都進行詳細的分析。功能確定發揮、需求確定被滿足,各層級角色對專案黏著度就高。

功能發揮,而不濫權、需求滿足,而不鄉愿。背後是由許多份公開規則所組成的決策基礎。基礎建立後,使用者若遇到問題,不管是在推特上或 github 上,則利用建立好之模組化回應,搭配引導與鼓勵,讓使用者能更清楚與結構化問題之描述。

此外,Mike 也使用逆向思考法,思考哪些錯不該犯,避免流失使用者。其實這些避雷方法歸納起來,都跟人性有關。例如:不應該因為某貢獻者,感覺很辛苦做了件事,就妥協鄉愿地接受了他「不到水準」的程式碼。Maintainers 須有專屬的私下討論空間,讓大家可以有地方發洩、私下解決衝突。

整篇文章理解下來,可以發現,要管理好一開源專案。其實就是需要有針對各角色清楚的定義、定義好後必須要建立理性的制度、最後再搭配人性巧妙的運用制度,方能成大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