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
YH

書評|談《單車失竊記》失蹤的父親

吳明益老師的《單車失竊記》講述主角沿著歷代經手人的故事和線索找回那輛跟父親一起失蹤的單車,用寫實的敘述手法帶著讀者回溯二戰時期歷史,細膩的筆觸為每一個角色勾勒出極其鮮明的人物特質。主角的追尋讓我們知道單車和父親分開後輾轉於歷代車主的過程,那接下來呢?父親究竟為何失蹤?還是說,父親其實並不是失蹤呢?

吳明益老師的《單車失竊記》講述主角沿著歷代經手人的故事和線索找回那輛跟父親一起失蹤的單車,用寫實的敘述手法帶著讀者回溯二戰時期歷史,細膩的筆觸為每一個角色勾勒出極其鮮明的人物特質。主角的追尋讓我們知道單車和父親分開後輾轉於歷代車主的過程,那接下來呢?父親究竟為何失蹤?還是說,父親其實並不是失蹤呢?

 

即物論是《單車失竊記》的一大特色,藉此可以假設無論書中敘述的是虛是實亦或者是虛實參半,所呈現出的結果都是客觀事實。雖然我們是從主角的記憶片段裡了解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基於即物論的觀點,這不代表主角對於父親帶有主觀印象,反而是客觀。從被母親弄丟的單車、失而復得的另一台單車再到西裝店,我們知道父親是一個沉默寡言、細心的人,大哥的吉他事件和父親騎車帶孩子去診所的過程也讓我們了解父親愛孩子們的心和方式;正恰恰是因為主角的記憶是通過這些「物」得到關於父親自身的投射,證明了主角記憶裡的父親是客觀父親而非主觀父親。

 

在了解過客觀父親後我便發現一個疑點,父親在生活最困苦的時候,又或者是生到第五個還是女兒、在當時昂貴的單車失竊時,都沒有失蹤,反而在孩子們都獨立以後才騎著單車消失?主角將父親的失蹤歸咎於處理與子女感情衝突的逃避方式和選擇將某些執念斷在自己身上等模糊的答案,我不禁疑惑這就是父親失蹤的原因嗎?於是便試著用即物論的觀點去反推,再加上作者在書中提到「小說的真實並不依靠事實而成立」,同為呈現父親已經不在的結果,或許父親並不是失蹤了,也可能只是普通的逝去了而已吧!?

 

/

 

作者在書中提到,小說家艾可曾說:閱讀小說時的基本法則是讀者必須心照不宣地接受一個虛構約定,你得把懷疑收拾起來,相信小說家構造的建築。所以從這個段落開始將沒有假設性的推論,我們堅持相信某一天醒來父親就騎著單車失蹤了,並相信父親失蹤的原因就如同主角猜測的那般。

 

父親失蹤的內容讓我聯想到一件近期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件事:媽媽一位朋友的婆婆趁全家人下午出門採購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喝鹽酸後上吊自殺,據說連自家人都沒想到她竟這般求死心切。這位婆婆大家都稱呼她乾(ㄑ一ㄢˊ)奶奶,印象中總是待人親切的乾奶奶突然自殺實在令我太驚訝,於是我便多嘴問了乾奶奶在死前是否有任何尋死的徵兆?可是沒有,他們家庭關係緊密,乾奶奶在老伴兒過世之後也有結交伴侶,想必不是出於渴望陪伴的緣故,只是乾奶奶偶爾會說自己想死,一家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於是八十幾歲的乾奶奶在一個普通日子裡悄悄地了結自己。

 

主角父親在失蹤前已開始忘記一些事情,常常騎單車出去最長三天都不回家,回來後也說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而主角得出的結論是:因為他們都太害怕父親,沒有人想過,父親也許也有什麼話想說。但失蹤後父親和穆先生相遇並將單車交給他,可知父親並非是因為記性變差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才失蹤,而是自己選擇帶著單車離開。藉著主角父親和乾奶奶,我想我們都應該學會拋開情緒和偏見,無論關係和睦不和睦,去傾聽長輩們心中的聲音,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若年輕一輩不願意給長輩多些關懷,或許長輩執意走失和自殺將不再是少數案而會成為一種現象。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