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補齋
何補齋

竊思平生所學,何補於國計民生?

【昨日的人類學】《人類動物園》

這種早期科普的魅力,在於讀者較可窺見作者的思考脈絡以及那種通觀通識的穿透力。這在分科日益細密的現代,比較少見了。

  人類學雖不能說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問,但可算是「一直成長」的學問。隨著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許多學說立論的基礎事實可能會被推翻,連帶著理論也就站不住腳了。

  此時談一本1969年出版,比我這個老頭還老的書,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但其實,古老的人類學者,因為基礎學科(如考古人類學、體質人類學乃至動物學)的支援不足,所常對人類處境作宏大的思考,許多奇思妙想皆在其中,帶有哲學的意味。在科普書籍的領域裡,別有一種迷人的風味。如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或馬凌諾斯基的諸多著作,都已經變成一般讀者的經典讀物。

  這本莫里斯(Desmond Morris)著作的《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1969),是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逛特價書展而買的。翻了兩頁,覺得枯躁,置諸書架有數年之久。某日,拿來翻翻,卻著迷了。

  這本書,開啟我對「人類學觀點」和「動物學觀點」的長久興趣。

  我讀的是工學院,但覺得處理「人的事情」還是比較有意思,後來變改行了。可以這麼說,我現在的職業是在處理「人類設計的制度」,在「人造之物」上打轉,基本上可說是「文法商觀點」或「文史哲觀點」。但如果我們要了解人類行為的特徵,採「經濟學觀點」比較實在;若要了解一個人類的內在,那麼採「心理學觀點」比較究竟;而要了解人類集體生活的問題,「社會學觀點」比較全面;又如果把人類當成一個整體來研究,「人類學觀點」的視角會更高一點;再往上,就是把人類當成「一種動物」來觀察,「動物學觀點」可以帶來不可思議的廣角視野。

  比「動物學觀點」更高的,會進入各種自然科學的領域,如數學、化學、物理學等等,最終可以思考宇宙之生成或量子之無窮,亦可生渺滄海之一粟而人生幾何之慨。不過我個人興趣的盡頭大概就到「動物學觀點」為止。吾生也有涯,學也無涯,只能這樣了。

  說起來,這個盡頭也正好是《人類動物園》這本書的內容。

  莫里斯是英國著名的動物學家,最出名的著作應當是《猓猿》,猓猿就是指身上沒有毛的大猿,也就是人類。而《人類動物園》則是他根據達爾文的演化論,作了如下的推論:

  環境的變化,會使物種發生演化,以適應新的環境,是為天擇。但物種演化的過程極其漫長,想要從一種物種變成另一種新的物種,通常都要數十萬年的時間。(按:這個基礎事實於今已有問題,因為根據研究,北美灰熊演化成為北極熊大概只花了二萬年左右的時間。)

  因此,生物既然是受環境條件的天擇演化而來,那麼,一個物種的「生物特性」,必然是最適合生活在那個促成其演化變成那個樣子的環境。人類這種動物,也不能例外。

  人類不可能在一千年或一萬年的時間尺度內,在「生物特性」上產生什麼重大的演化。因為演化需要很長的時間。

  換句話說,你我這種現代人的生物特性,和一萬年前或兩萬年前的原始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現代人與一萬年前的原始人,在生物學上是同一個物種。也就是說,若有一個原始人的嬰兒生在現代,在現代社會中成長,他便會成為一個現代人;又若有一個現代人的嬰兒出生在一萬年前,他也就會過著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

  而一、二萬年前的原始人,怎麼會從「人猿」演化成為「人類」呢?莫里斯說,當然是因為天擇造成的。人類之前的人猿,為了適應當時的環境,經過長達數十萬年的演化,而變成了當時的「人類」(學術上亦稱之為「智人」)。

  因此,人類這個物種的生物特性,應該是適合生活在一、二萬年前地球上那種自然環境中的。因為人類是為了適應那個環境而演化出來的物種。

  然則,一、二萬年前,地球上人類所居住的環境是什麼呢?那是一望無際的大地,一個人類終其一生,活動軌跡可能不會超過方圓數十公里,一輩子也沒見過「別群」人類。他們的生活空間非常寬廣,人際關係相當單純,就和一般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沒有兩樣。看看現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差可比擬一兩萬年前人類生活的環境。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經過採集、狩獵、農業乃至工業時代,這期間不過是一萬年左右而已。

  一個現代人,每天都遇到好多好多不認識的人,居住在非常狹小的空間中,從家中看出去完全沒有自然景色,而且有著複雜無比的人際關係。沒有一個現代人可以脫離這個龐大無邊的社會網絡而獨自生活。在現代生活中,一個人類,無所遁於社會,尤其是都市中的人類。

  但是,承前所言,人類的生物特性是不可能在一萬年間有重大改變的,現代人類的基因和一萬年前原始人的基因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具有古老基因的物種「人類」,其實是適合住在一兩萬年前那個地球環境的。然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短短的幾千年」裡,就在地球上建立了無所不在的都市及鄉鎮,將地球的環境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嚴重破壞了人類這個物種的「原始棲地」。

  依據莫里斯的觀察,他說,現在的人類,就像是原本生活在大自然裡的動物,突然被關到「動物園」裡一樣。

  野生動物的天性是適合生活在寬廣的大自然,一旦被關在動物園後,就要面對生活在狹小牢寵,必需和關在一起的動物天天見面的關係。這種野生動物被關在動物園裡的情形,就像是現代人類活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對現代人類而言,現代世界就是一個動物園,一個由人類自己蓋給自己住的「人類動物園」。

  莫里斯當過動物園的園長,他觀察到野生動物一旦被關進動物園,就會出現一些在野外不會出現的行為。而這些籠中動物的行為模式,與現代社會中人類的行為模式十分相似。

  比如說,在野外的野生動物並沒有同性戀,但在動物園裡卻常會出現(按,這個基礎事實已經被現代科學推翻,野生動物裡也是會出現同性戀);野生動物在野外生活沒有自殘行為,但動物園裡的動物卻會自殘;野生動物生活於大自然中不會做一些無聊、沒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走來走去,搖頭晃腦等等,但動物園中卻有許多動物會出現這種症狀。

  因此,莫里斯猜想:現代人類的很多病態,像是同性戀(特此聲明:莫里斯書中認為同性戀是病態乃是該時代的錯誤觀點)、自殺、各種精神官能症,很可能是因為人類被關在「人類動物園」裡所產生的後果。就像野生動物被關在動物園裡所發生的現象一樣。這些病態,是人類古老基因不適應新環境所產生的後果,這是一整個物種所面臨的整體困境,而非「個別人類」的意志或行為所能改變的。

  莫里斯同時表示,從人類這個物種迄今的表現看起來,人類在適應環境上的能力,已經達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在原始棲地被完全破壞,人類全體被關進「人類動物園」的情形下,人類不但沒有滅絕,反而快速繁衍,欣欣向榮,在物競天擇中呈現所向無敵的狀態。

  但是,人類的適應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不自然」的環境中一無阻礙的生存。這是人類已經不可逆的處境。

  莫里斯在本書中有很多舉例及豐富的討論,也可以說他把當時代人類學、動物學的研究成果作了廣泛的引用。數十年來,我也看了一些比較新的科普書籍,可知莫里斯所言不可盡信。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此書絕版多年,未見重版再來,在二手書市亦相當鮮見。

  我覺得相當可惜。

  這種早期科普的魅力,在於讀者較可窺見作者的思考脈絡以及那種通觀通識的穿透力,對於培養通才大有俾益。這在分科日益細密的現代,比較少見了。

  茲引莫里斯在書中所言一段,或可稍稍體會之。

不幸的是,我們易於忘記我們是動物,既有與眾不同的弱點,也有與眾不同的長處。我們自認為是一張白紙,在上面可以畫任何圖畫,而事實上我們卻不是。我們是連同一套指令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我們卻忽略或違背這些指令。...(中略)...將來的世界肯定是個擁擠的世界,在他們控制下的電線、塑膠、水泥、金屬和玻璃製品的事物中,還存在著一種動物,一個人類動物-他是裝扮成文明超級部落人的原始部落狩獵者,他的古老遺傳性質拚命地對抗著他目前的新奇環境。如果給他機會,他會設法將人類動物園變成一所龐大的狩獵公園;如果沒有機會,人類動物園則可能變成一所龐大的瘋人院,就像上個世紀那種擁擠成團的巡迴動物園一樣。

  莫里斯談的是人類整體的處境,但在現實世界中,人類的處境各不相同。或許我們會發現,有些人類住在狩獵公園,有些人類則住在瘋人院裡。人類或許已經沒有逃離「人類動物園」的選項,但並不是沒有選擇那一種動物園的機會。

  「動物學觀點」,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