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 Holzwege
林中路 Holzwege

关于哲思、历史、人文、社科,以及它们与科学的碰撞和相遇

講座回顧 · 媒體中的運動員性別表征與塑造

象征性的湮滅、議程設置、性化

讲者介绍

Junru取得了传媒方向的本科学位后,前往爱丁堡大学攻读体育政策管理与国际发展硕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关注了 2019 年温布尔登锦标赛的性别媒体表现。此后他继续在爱丁堡大学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体育社会学、媒体和体育以及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

一、引入

体育中媒体中运动员性别表征和塑造的分享,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媒体在报道男性和女性运动员时会呈现出怎样不同的叙事逻辑。

最近刚好正值 2022 北京冬奥会,如果大家对此有关注的话,应该对接下来的这张截图并不陌生。当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夺金之后,广东卫视的体育频道节目上讨论的这个话题,古爱林和全红婵谁更受男性观众喜欢呢?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广东卫视的体育频道节目

现在我想让大家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下:这件事谁做的?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的目标受众又是谁?希望大家在听完接下来的内容之后会得出一个自己的答案。


二、体育与性别角色

体育被视作是维护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场所。性别意识形态在这里指的是关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的适当角色、权力和责任的一种态度。社会性别的本质其实是被社会和文化所构建的。

性别角色在体育当中是广泛存在的。基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征,现代体育运动也会被划分为男性的女性的和或者是性别中立的男性体育运动,比如说像是拳击和足球,通常强调力量。而女性气质的运动比如说像体操或者花滑,通常强调优雅和美丽。而中性运动则包含了除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运动以外的其他的所有运动。但是哪怕在被视作是富有女性气质的运动当中,比如体操,男性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也会被要求呈现出不一样的东西。在竞技体操的自由操的项目当中,女性运动员需要配合音乐来完成动作的套路。而男性运动员则不用。男性运动员只被期待展现出她们的力量,而女性运动员则会被要求展现出优雅和她们的女性气质。这些概念或多或少为被社会认可的适合男性和女性的一个运动画下了界限。如果女性运动员想要参加某些偏离了性别角色的运动,它可能会被大多数符合性别角色的人所指责。

在体育中,男性的身份包含了力量攻击性和肌肉的形象大家不妨想一想,就是林丹、张继科以及这届冬奥会因为身材而走红的凌智。而这些形象激发了人们对于英雄气概的一个幻想。在这里英雄气概也可以被理解成霸权男性气质。基于 Connell & Pearse 2014 年的定义,它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中所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一种男性气质。它的合法性是来自于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贴上异类的标签,以便于男性对于女性的支配地位的支配地位得以维持。媒体对于体育的报道往往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视角,通过它可以检查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维持的情况。媒体体育通过报道的数量、视觉呈现的质量,还有广播语言的使用,来延续霸权男性气质。


体育与性别区隔/标记

现代体育,从它最初在英国诞生的时候就是高度性别化的。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几乎一半的人口仅仅因为性别就被排除在竞技体育之外。

而当女性被允许参与竞技体育时,一些性别化的规则往往会被强制执行。比如如果我们看网球的话,男子网球的比赛一般是五盘三胜,而女子网球的比赛则是三盘两胜。然后再说到排球,男子比赛的排球比赛的球网高度是 2.43 米,女子排球比赛的球网高度则是 2.24 在教育背景下创造体育的方式通常也是性别化的。比如说为了减少男子篮球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粗暴的身体接触。在 19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女子学校里,篮球比赛的规则不允许球员进行抢球或者拍球,而这个也被视作之后在以女性为主的一个运动项目——篮网球或者是无板篮球的前身。

当然体育中的性别化它并不是一个单向的。有的时候女性运动会在记分的方式上和组织上有一些重大的创新。比如在英国高尔夫的运动当中,女子高尔夫联盟比男子职业高尔夫协会早了好几年举办锦标赛。同时女子的高尔夫联盟是最早为选手设定全国差点系统。但是这个想法随后几年之后就被男子职业高尔夫协会所窃取。

另外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性别标记,也就是 gender marking 出现在女性体育当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足球世界杯。大家可以来观察一下这两张图。左边是 2022 年男子卡塔尔男子足球世界杯,右边的是 2023 年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女子足球世界杯。我们在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右边的这张图上强调了 women's 而左边的则没有强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说在前一段时间,中国男子足球队在征战卡塔尔世界杯的预选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媒体的头版头条用的词都是国足。而女足在亚洲杯夺冠的头条上面则写的都是中国女足。有的时候我们会太过于习惯而不去反思那些看起来可能正常的现看起来可能对我们来说是正常的一个现象。

为什么同样是代表中国出战国足这个词便被默认为是专指中国男足。而中国女足只有在重大的赛事上夺冠,并且是在成绩暗淡的男子足球的衬托下,才能片刻地拥有国足的荣光。这个也正如 Harbert & Lattimer 1994 年所说,通过公开和持续地给女子体育赛事贴上标签,将女子体育赛事视为他者,而男子体育赛事则被视为标准。

三、体育媒体文本中的性别表征

体育媒体的文本往往可以向我们讲述有关性和性别的故事。而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可以发现潜藏在里面的一些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媒体表征,可以或维系或挑战性别不平等,或延续或破坏性别刻板印象,或隐藏或揭示体育中的同性恋恐惧症和LGBTQ群体的边缘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媒体往往可以影响各个层级的体育参与。比如说一个女孩看到某个女性运动员在某项运动当中夺冠,可能会去激发他去参与这项体育的热情。如果她在媒体上看不到任何女性的声音,就是关于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可能会让她认为女性是不适合参加这项运动项目的。

象征性的湮灭

但是正如 Tuchman 1978 年发现的那样,女性在媒体叙事当中常常会遭遇到就是一个象征性的湮灭。也就是说女性在大众媒体报道中经常被边缘化被嵌入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当中,涉及到体育媒体的报道也不例外。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英国泰晤士报 2013 年在报道安迪穆雷在温波尔登网球锦标赛夺冠时所用的一个头版的标题是穆雷终结了对英国本土冠军 77 年的等待。但是他遗忘了,其实在 36 年前,英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维吉尼亚韦德也同样在这片场地上获得冠军。


安迪穆雷在温波尔登网球锦标赛夺冠

这也让我想到了发生在穆雷身上的另外一个例子。当他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夺冠的时候,就是卫冕了男子单打的金牌之后, BBC 的记者祝贺他成为网球项目当中拿到两枚金牌的第一人。而穆雷却纠正她说:女子网球选手大小威廉姆斯每个人其实都各有四枚奥运金牌。

所以我们从这里给也可以看出,当媒体在庆祝男星运动员的成就时,一般不太会使用一个限定词,而是直接默认男子运动员的成就就等于这项运动的成就。而女性运动员往往是被视作为他者。体育运动的本质是一个强调竞争和侵略的,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一个活动。正如Kimmel 所言,在日常媒体的报道中,女性运动员这个词几乎是自相矛盾的,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是瘦弱、文静和温柔,这意味着他与需要进行强烈的身体对抗的运动员的形象相违背。只有男性才会被认作是适合竞技体育的男性运动才会被视作是真正的运动。 

关于女性运动的议程设置

这也使得女性运动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很难得到很强的关注。女性运动员在媒体上的缺席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媒体需要去选择和分配报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收视率。而媒体报道总是假定受众是认为男性体育比女性体育更重要。但是可以从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表明,全球范围之内大多数的体育迷对于女子运动都很感兴趣,其中也包括了大部分的男性的体育迷。而将女性体育排除在媒体报道之外,实际上是延续了男性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女性的低人一等。男性体育被视作是模范或者标准,同时将女性体育边缘转化为他者。

尽管这些年媒体对于男性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的报道正在趋于平衡,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赛事,比如说像奥运会上面,但是对于男性和女性运动员的叙事逻辑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正如 Musto 等人 2017 年提出的一个观念叫做性别平淡的性别歧视。媒体围绕女性体育的报道通常是平淡的。与男性运动员的比赛相比,女性运动员的比赛会被认为是乏味的、沉闷的,甚至是毫无生气的。当媒体在对运动员的场上表现进行描述时,男性运动员会更多地被描绘成身体健壮的更有力量的心理状态,更接近于传统观念中的运动员的形象。而对于女性运动员,媒体可能会更多着没在她们的负面技术天生的感性状态和更加脆弱或者更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上面。

以我更为熟知的网球运动为例,它是一个性别中立的运动,目前而言最接近也是目前而言最接近性别平等的一个运动项目。因为就是男子球员和女子球员在网球最高级别的大满贯赛事上获得的奖金是一致的。所以女性的网球运动员比其他项目的女性网球运动员可能能够收获到更多的媒体关注。但是像在女子网球领域,媒体经常会说“在女子网球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论断他暗示了一个可能看上去并没有争议的事实。就是与男性相比,女性网球运动员无法长时间地保持在高水平的竞技状态上面。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为了查明性别对于网球比赛获胜概率的可能性的影响,Tejkalova & Kristoufek (2021)利用ATP和WTA的数据库。对于 1968 年到 2018 年之间大约 22.5 万场的比赛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其实并不支持这一叙事。女子网球比赛并没有呈现出更高的不稳定性,反而是男子网球比赛相对而言更难预测。

媒体对女性运动员的“性”化

另外一种可能会出现的媒体叙事是“性”化女性运动员。媒体在报道女性运动员时,往往会更注重他们的外表,而非他们的技术力量或者运动表现。Cranmer 等人在 2014 年对于 ESPN 里面的 "The Body Issue"里的图像进行了视觉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运动员相比,女性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并没有被强调,而且就是具有性吸引力的姿势更为明显。因此相较于场上的运动动作,女性运动员被呈现出来的形象更有可能是类似于符合性别刻板印象当中的时装模特,以具有性暗示的姿态出现,并且被媒体转换成男性受众的想象当中的性对象。

潘晓婷 男人装 专访

现在大家看到这张图是 2010 年 8 月职业台球运动员潘晓婷在男人装上的专访里面的一张图。尽管大家可以看到照片里面出现了台球的元素,但却看不到任何的关于职业运动员的特征,反而是尽可能地放大和强调了她的女性气质。而且这张照片甚至还被媒体称之为是有史以来最保守的装女郎。

除了杂志的视觉呈现之外,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体育解说里发现另一种描绘女性运动员的方式,也就是“性别命名”(Gender Naming) 性别命名指的是评论员经常会通过像是使用女孩这样的标签来质化女性运动员。相较男性运动员,这暗示了女性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从属的地位。

我这里有个非常新的例子是来自于我昨天看的滨湖女子半决赛日本对战瑞士的比赛。当时日本的女队队长打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双飞球的时候,央视的男解说用了这样的描述:这么娇小的一个小女孩怎么能打出这么大的力量,这个冰壶可是重达 20 公斤。这里可以延伸到 Glick & Fiske 2018 年提出的“仁慈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虽然主观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可能是一个比较积极的语气,但其实还是以一种刻板印象来看待和限制女性。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形象往往与性别刻板印象相呼应,以符合男性受众的期许。

另外,相较于性对象,潜在的女友、妻子和母亲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在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当中得到强化。比如我们可以看到 2020 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杨倩在获得气步枪项目的两枚金牌之后,她的母校清华大学在微博上发文,艾特全体的清华大学的男生看过来,并且将杨倩称之为“咱们家的好姑娘”。第二张图,是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 2019 年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是否家暴其伴侣的质疑。然而男性运动员却很少会被问及是否会家暴的问题。

清华大学微博
央视对巩立姣采访

与此类似的,巩立姣在东京奥运会的铅球项目上夺冠,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了:恋爱之后和男朋友掰手腕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种媒体表征的演变避免了明显的性别歧视的同时,引发了大众对于异性恋本位的关注。在这里,异性恋本位指的是以异性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将异性恋视为是自然的倾向,将异性的结合视为是理所应当的义务。而所有非异性恋的都会被认为是异常的或者是负面的。

在体育世界里面,性别二元论和异性恋本位结合得非常紧密。真正的女性被认为是富有女性气质的,是异性恋的,她们是适合从事竞技体育或者说是不适合从事男性气质的运动项目。当不符合这些传统女性性别气质的女性运动员出现的时候,她通常会被媒体质疑她的社会性别,质疑她的性倾向,甚至是质疑她的生理性别。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南非的田径运动员卡斯特尔·塞门亚,她天生分泌睾酮素的水平就会高于常人。在 2009 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她拿到了金牌。在那之后就会她被要求进行性别测试,测试她是不是真的女性。

2019 年,国际田联开始实行一项新的规则,像塞门亚这种睾酮素过剩的女性运动员,必须通过服用药物降低到正常的水平,才能够继续参赛。与服用提升运动表现的药物不同,塞门亚受到惩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与生俱来的身体的特征。而且这个睾酮素的水平限定只在女性的体育项目当中做出了规定。在男性项目当中,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睾酮素的水平高于平均的水平,也只会被当作是运动员本身的天赋异禀。就像是我们可以看到博尔特的身高或者是菲尔普斯的一个臂展。

同时,性别测试在体育界也是一件非常有争议的事情。从历史上来说,它是 1966 年被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因为对男性假扮成女性的怀疑,而使得成千上万的女性运动员承受一种被迫接受身体检查的羞辱和尴尬。而且在那个时候的检查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医生会要求你把衣服给脱掉,看你是不是女性。

到了 21 世纪之后,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关于性别测试的问题是:1.为什么几乎没有男性运动员接受性别测试?2.现在采用的科学检测的方法,比如说通过睾酮素来判断这个运动员是否是女性运动员,是否能够真正地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于性别测试本身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强的暗示。如果你想要在竞技体育当中取得成功,那就代表说你必须要像一个男人。而那些表现得更高、更快、更强或者是并且缺乏女性气质的运动员,就是越容易被性别测试给所羞辱。

四、总结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媒体在报道男性和女性运动员之间的异同。体育媒体一边折射出社会现实,一边又在生产社会现实。但是性和性别在体育媒体中的表征并不能完全决定现实受众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能够对于媒体文本作出不同的解释。首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体育当中是被视作自然且理所应当的,甚至连体育项目都被划分为了男性气质的、中性的和女性气质的。其次,媒体在报道男性运动员时,通常会侧重在他的技术、身体素质和规范的男性气质和性倾向上。而在报道女性运动员时,则会侧重在她的外貌,在她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个人生活上面。最后,对于不符合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的运动员,不管他是男性运动员还是女性运动员,媒体往往会保持沉默或者选择嘲笑。比如说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时,央视解说员在解说男子 10 米台跳水半决赛的时候说了一句:没有一个不变态的,不是单亲就是“那啥”。“那啥”指的就是奥运会之前刚刚出柜的跳水运动员、男性跳水运动员马修米查姆。

尽管在大众媒体上,女性运动员和 LGBT 运动员或隐形或落入性别刻板印象的窠臼,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他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自我的表征,更多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下,甚至还有可能去经由她们去重塑被视为规范的性别和性身份。

五、Q&A

Q:可以分享一下体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哪些吗?一般是用什么方法论做研究呢?

A:我觉得主要研究方向其实还挺广的,经常能够看到的研究是研究体育赛事或者说体育的管理的机构。如果以性别议题来说的话,体育社会学可能会研究女性体育的参与程度,或者说女性教练员在当今的就是那种竞技体育的运动队当中的占比及变化,还有像这种媒体当中出现的女性运动员的表征。

一般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做研究,其实还是要看,你是基于你是要做一个定量的还是定性的研究,能用到的方法还挺广的,我觉得体育社会学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跨学科的这样一个研究。比如说我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我需要用到传媒的方法,我同时也要用到语言学的方法,还有社会学的方法,它是一个交叉的关系。


Q:我们应当如何改善社会或者舆论在体育方面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A:我觉得这个其实还挺难的。我之前的硕士论文写的是2019 年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上对于男性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的一个表述方法的不同。其实非常遗憾的是,我得出来的结论和十年前十多年前的学者得出来的结论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

可能最大的差异是那种明显的性别歧视(直接说出来女性运动比男性运动就是更低级),这种直接的性别歧视变低了。但是主要的问题还是存在,甚至是根据媒介的发展,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多了。我觉得如何改善社会和舆论,首先是要开始使用一些性别中立的词汇,开始摆脱掉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比如说拳击适于适合于男性的或者说花滑适合于女性的这种刻板印象。还有一个就是要提升我们的媒介素养。

 

Q:现在运动项目里还有哪些项目是性别分化和性别歧视问题特别严重的呢?

A:可以简单说一下,性别分化和性别歧视非常严重的。我觉得足球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拿中国为例,尽管中国男子足球就是成绩非常的差,但是每场比赛哪怕只是世界杯的资格赛,央视作为一个国家媒体每场都会转播。但是就是像女子足球当时哪怕是进入到了亚洲杯的半决赛,央视也是没有选择进行转播,而是等到到了决赛之后才进行转播。这也是女子体育经常在曝光度上会受到的困境。足球还有同工同酬的问题。在美国的女子足球对这个问题其实讨论的还非常多,他们现在还正在跟美国的足协打官司,就是他们当时女子足球世界杯夺冠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诉求,而且这个诉求也是得到了美国的政界人士,比如说拜登、哈里斯的支持,但还是没有能够改变他们现在和男性足球运动员的薪资不同的这样一个现状。

 

Q: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对这些以往的体育媒体表征问题产生哪些新的影响呢?

A:社交媒体的出现,我觉得就像我刚刚讲的,一方面能够让运动员去进行一个自我的表征。但是它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网络暴力变了,越来越升级。就比如说今年冬奥会,大家能看到的就是花滑运动员朱易在女子花滑的团体赛当中因为出现失误被网暴。其实这个网暴应该是在她被入选为代表中国出战的唯一的花滑女单运动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她失误之后达到了一个巅峰。而这样的网络暴力在以前的纸媒时代是没有办法发生的,因为媒体发一篇文章不能够马上能够看到下面观众的评论。互联网时代,随着新闻的采编的门槛降得越来越低。你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那种公众号或者是说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他们会使用一些那种博眼球的噱头,去吸引点击量和关注度。这种博眼球的这种噱头的标题上面经常就会出现非常重的一个性别刻板印象,这也是加强了就是那种性别刻板印象和男女体育的不平等的一个原因。

 

Q: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逐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出现的?它的由来是什么?

A:体育其实最开始是不被社会科学所认可的,因为他们不觉得体育是值得被研究的人类运动。直到当时有一个学者提出来体育可以反映文明的进程的时候,体育才会被慢慢地纳入到了一个社会学的议程当中。西方这一边的话,其实主要最开始的由来还是去研究足球比赛,还有一些粉丝文化,还有性别这一块的,以及体育作为一个人类活动是如何去折射社会现实这样的议题。最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Q:请问女子运动职业化对该运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改善,是否有显著的影响?

A:我觉得是有的。如果女子运动职业化带来的通常是大量的商业化。通过这种品牌的宣传能够帮助你非常快跃升为一个全球的体育巨星。比如拿网球来说的话,像以前中国的李娜,到现在的日本的大坂植美。拿其他项目来说,最近大家热谈的谷爱林也是身上有背负了非常多的商业赞助。这样的商业赞助能够让就是大家首先去关注到这个运动员本身,借由这个运动员再关注到子女子滑雪或者说女子网球。我觉得它是有影响的,但是是否有显著影响的话,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去做相关的研究。


Q:媒体方面的舆论会对体育政治方面体现的social norm有影响吗?(偶尔会觉得蚂蚁撼动不了大树)

A:其实我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也觉得有的时候挺无助的。我不确定你们知不知道这个事情,国内在选拔运动员的时候是需要进行体测的。这个事情当时一出来之后,其实是引发了舆论非常大的一个强烈的反弹。因为非常的没有道理。比如说游泳运动员,你要让他去跑长跑,要他测耐力。还有冰壶运动员也是你要去让他跑步,要去测耐力。甚至说就是一些智力运动,比如说围棋运动员,你也要去让他测跑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但是舆论的反弹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反馈到上面做决策的人。


Q:最近对于谷爱凌特权的讨论非常剧烈。请问如何看待谷爱凌在夺冠后的发言中强调女性赋权这样子的言论。

A:我觉得谷爱凌非常的特殊,因为她是出生在美国,生长在美国,再回到中国参赛的这样一个经历。她每次在夺完冠之后,其实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我来这里参赛,我拿到金牌,我希望能够鼓舞更多的女性去参加这个运动。就抛开身份认同就不谈,我觉得她的夺冠肯定是增强了女子冰雪运动的可能性。我觉得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力是好的。


Q:取消以性别为区分机制,更多地采用身体、重量这样子的标准来划分体育赛事,这样子的方式能否去有效地改变像性别歧视的现象?

A:首先我们要就是正视的一个点是:男性和女性作为生理性别来讲,它其实天生是有一个差别的。如果你直接取消掉了这个区隔,它势必是会造成体育上某些不公平竞争。特别是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ta的成绩相当于在突破人类生理的极限。我觉得如果现在直接把这个取消掉,并不能够作为很好的实践。

但有一个值得分享的事情,即 gay games (同乐运动会),下一届应该是在香港。基本上你只要是运动员,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也好,你都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的争夺当中来。它是比较包容的一个这样的运动赛事。但是其实参赛的运动员其实更多的可能还是业余的,或者是说竞技水平没有达到最顶尖的那些运动员。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实践,你可以我建议你可以了解一下。


Q:你认为是否女性运动员与男性运动员的体能或者技术之间真的有不可逾越的差距?还是说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期待上的差异,或者是社会构建的一个成分。

A:就像我之前讲的,男性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的生理差异是有。但是媒体经常会某种程度上夸大了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比如如果我们看体操的话,像西蒙·艾莉安·拜尔斯,她是有能力做出来超高难度动作的。还有像花滑里面,特鲁索娃她也是有能力去跳五个四周跳的。我记得特鲁索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其实讲到了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就说:为什么男孩子能做我不能做。我觉得有一点特别不好的是,如果媒体去通过这种社会的建构,去夸大男女生理差距之后,会让一些女性运动员从小就会觉得——那我永远都做不了这个动作,这个动作就是专属于男性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