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志TyingKnots
结绳志TyingKnots

这是一个致力于介绍人类学观点、方法与行动的平台。 我们欢迎人类学学科相关的研究、翻译、书评、访谈、应机田野调查、多媒体创作等,期待共同思考、探讨我们的现实与当下。 Email: tyingknots2020@gmail.com 微信公众号:tying_knots

285|教与学|现代中国性别研究

(编辑过)
蒋林珊为美国杜克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学、电影和流行文化,记忆研究,性别研究,酷儿研究,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在林珊任教的“现代中国性别研究”课程中,她选取了多媒介、跨学科的各种材料,与同学们一起思考理论与生活中的现代中国性别现象。本文不仅是林珊关于教学感悟的分享,也可以被视作一份阅读与观影指南,我们期待在线上线下共同延续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与思考。

“教与学”是结绳志讨论课堂内外如何教学相长的专栏。本期作者蒋林珊,为美国杜克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学、电影和流行文化,记忆研究,性别研究,酷儿研究,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在林珊任教的“现代中国性别研究”课程中,她选取了多媒介、跨学科的各种材料,与同学们一起思考理论与生活中的现代中国性别现象。本文不仅是林珊关于教学感悟的分享,也可以被视作一份阅读与观影指南,我们期待在线上线下共同延续对这一话题的关注与思考。“教与学”栏目过往内容:
教与学 | 陈彬华:知识是手边的利器,用它撬开行动场
教与学 | 把戏剧作为方法的人类学课堂
教与学 | 回到民族志:关于批判民族志课程的五份教学大纲推荐
教与学 | 一门关于主题公园的课程,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火花
教与学|访谈张巧运:做人类学老师,在没有人类学的地方

作者 / 蒋林珊

编辑 / 叶葳

我是蒋林珊,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现在在杜克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进行博士后研究。我对东亚的现当代文学、电影、流行文化都颇为关注,我的理论切入点是创伤和记忆研究、性别和情感研究、酷儿研究、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因此我很感兴趣如何用这些理论工具分析当下的文化现象,比如我最近就会关注综艺文化中的酷儿现象,或是文学文化领域对记忆的叙述。

我在日常生活中和清华大学广播台的小伙伴一起主持一档名为“珊越拾穗”的播客节目,至今已有十年,两百多期节目,主要以世界各地的文学文化书籍为主,同时也会讨论世界各地的社会议题、热播的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等,例如,最近我们录完王鸥行《此生,你我皆短暂灿烂》,也是延续我们对于酷儿和种族议题的思考。我也和学术上的同路人共同组织了“黄色读书会”,阅读亚洲相关的学术书籍,并组织大约每月一次的定期讨论,我们的主题不限,但主要有国族和身份建构、性别、文化研究等讨论。

我在杜克大学的博士后项目中需要负责教授课程。2022年秋季教的是现代中国性别研究。如果说有什么议题是我现在最关心的,那大概就是这个题目了。太多东西想教,不知道该选哪个,也需要顾及有没有英文版本;最后还是选择了当下看到、最有印象的材料。在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思考中,我越来越认为教学应该要引着学生回顾历史并关注当下。本文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个简单小结,期待激起大家的讨论。

 第一周 现代中国性别研究

我教课的模式一直如此,从基本背景和理论出发,把学生引入到现代中国性别研究的氛围中来。我还是用了Kimberlé W. Crenshaw的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理论,因为这个概念确实很好用。不过,第二周就会有对此理论的一些批判,所以也算是很好地引入了所谓“西方理论、中国背景”的讨论中。另外就是贺萧在AAS的期刊上对Judith Butler《性别麻烦》出版30周年在中国产生影响的讨论,也很好地总结了中国性别研究领域的种种重要研究。

第一周的课就能感受到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愿意参与讨论。看了学生对下周阅读材料的反馈之后,也很期待和学生继续进行讨论。希望学生能坚持完成阅读任务,积极参与讨论,应该就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最大愿望了吧。

Kimberlé Crenshaw: The Urgency of Intersectionality (TEDWomen, 2016)

Hershatter, Gail. “Gender Trouble’s Afterlife in Chinese Stud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9, no. 4, Nov. 2020, pp. 911–26. 


Butler, Judith. “Reflections on Gender Trouble Thirty Years Later: Reply to Hershatter, Loos, and Patel.”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79, no. 4, Nov. 2020, pp. 969–76.

 第二周 中国女权主义的诞生

这个小标题借用了刘禾(Lydia Liu)、高彦颐(Dorothy Ko)、Rebecca Karl编辑的书名“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本书的重点是介绍何殷震的种种论述,并把她放在了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考量,相比我们熟知的梁启超、金天翮、秋瑾、吕碧城,她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女权主义者。我也在《她写她说》的播客中朗读过她的《女子解放问题》。这次讨论也是着重在这篇文章。学生对于政体、劳动(labor)的反思,让我觉得很开心。好几个学生注意到了何殷震对于性工作者或者说性愉悦这件事的反对意见,也是开启后续诸多讨论的起点。一个很有趣的事是,男生的阅读反馈都集中在结构问题,而女生多会关注性这个点。这种反差,虽然并不一定要二分,但刚好如此出现,似乎再次印证了某些日常生活中的二分法的“合理性”。

Liu, Lydia, et al., editors. 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 Essential Texts in Transnational Theory. Annotated ed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播客《她写她说》,EP08:何殷震《女子解放问题》(上)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751e17ca282c6ed2a73b3f

(在小宇宙播客搜索《她写她说》可以找到下集)

第三周 新女性和摩登女子

这周读的东西颇多,有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张爱玲《封锁》、杨千鹤《花开时节》,还有相关讨论的学术文章,同时,因为想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图像的分析,也请了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Dr. Joseph Ho,来做了个小小的线上分享,其中读的文章是Andrew Morris讲女性运动员形象在民国时期的塑造问题。

新女性和摩登女子是性别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如同我之前教台湾性别研究课时那样,我在这门课上也专门有一周讲这个问题,很多想法都参照了之前的准备,而因为偏爱《花开时节》,我又再次把它放在了这一节里,刚好也可以讲一下大陆和台湾在20世纪前半期不同的历史脉络。Morris, Andrew. “‘The Me in the Mirror’: A Narrative of Voyeurism and Discipline in Chinese Women’s Physical Culture, 1921-1937.” Visualizing Modern China: Image, History, and Memory, 1750–Present, edited by James A. Cook et al., Lexington Books, 2015, pp. 107-125.

林珊授课《台湾性别研究》时写作的总结文章,链接如下: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1228000004-262106?chdtv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1229000002-262106?chdtv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1230000002-262106?chdtv



 第四周 民国时期的性工作者

想讲这个话题,是因为一直以来对性工作者这个研究的兴趣,但因为一直停留在兴趣,所以没有很花时间去梳理整个脉络。不过,贺萧的《危险的愉悦》又帮我做了这个工作,所以,这周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但说实话,因为能给学生布置的阅读材料有限,但这本书的精华总觉得是在具体章节中的性工作者面临的“危险”和“愉悦”中,没有布置多少有点遗憾。

第二节讨论的是《神女》,然后用了Kristine Harris和周蕾(Rey Chow)对此的学术论文。在讨论这周话题前,我本来已打定主意按照Amber Hollibaugh的逻辑来讨论性工作,也就是说,跳出性污名的框架,把性工作当作一种工作来看待。但是,当时正好爆出了艺考培训机构“影路站台”创始人性侵多名女性多年的新闻,其中很多女性是未成年人,这件事让我突然犹豫是否按照原本的逻辑去教。尽管性侵和性工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话题,但因为中国性教育的缺乏,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两者却在各个层面上交织起来。我把自己的困惑呈现给了学生,但不知道学生多大程度上能理解我的挣扎。实际上,在第八周过后的期中作业中,有一个同学的确写了这个话题,并把何殷震对性愉悦是资本主义的陷阱这个观点和《神女》结合起来,他显然是更支持何的观点的,但我却觉得一边倒地支持何的观点依旧有问题。我想我还继续教这个话题,但可能也要自己有更多探索。

Harris, Kristine. “The Goddess: Fallen Woman of Shanghai.” Chinese Films in Focus II, edited by Chris Berry, 2008, pp. 128–36.

Chow, Rey. “Fetish Power Unbound: A Small History of ‘Woman’ in Chinese Cinema.”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 edited by Carlos Rojas and Eileen Chow, 2013, pp. 490-506.

第五周 二战中的性暴力

这周的话题算是我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同时这个话题也是我在之前教书的过程中,就已经反复确认要不断重返的话题,因为“慰安妇”在不断离开人世,而记住她们的责任在进行教学的我们老师身上。这周第一节讲的是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里面呈现的是一个女性极其复杂的人生,她被日本侵略者性侵,却在党的鼓励下,进入日军做间谍,通过性来获取情报,而当她染病回到村里之后,却遭到同乡的歧视,她在文章的末尾决定去延安疗养、继续学习。Tani Barlow在翻译这篇小说时,曾指出政治或许是解决女性出路一种方案,但小说最后呈现的不确定性,也给这篇小说呈现了更多的讨论空间。第二节讨论的是纪录片《三十二》,并加上讲中国“慰安妇”的学术论著。避免更多意识形态的《二十二》,而选择《三十二》,也是为了将焦点放在韦绍兰这个人身上,而她的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也让所有故事有了更强烈的亲近感。

第六周 社会主义时期的女性

这周用的是王政的Finding Women in the State和贺萧的《记忆的性别》两本书,主要围绕在1951年《婚姻法》的讨论与实施上。其实这块是我特别不熟悉的研究领域,但因为之前采访Feminis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的编者,并且听了很多王政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女性故事有了兴趣,也终于明白并非意识形态的全面碾压。

不过,学生要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不管是中国来的学生或是美国学生,都会理所当然地把意识形态鞭笞一遍,然后结束讨论。这样的方式固然有些意义,但问题就在于,国家和女性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压迫与被压迫,而是一种强烈的张力。在互相的角力中,女性获取一些空间,可能微弱,但一直存在。

Feminis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编者采访链接:

https://newbooksnetwork.com/feminisms-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第七周 社会主义时期的少数民族女性

这周用的是《刘三姐》这个电影,用这个电影当然有个人原因,每次看电影里面的风景,都会想家。不过,这个电影当中体现的姐妹情和山歌这种方式去发声,其实放到现在依旧有启示意义。同时,临近结尾的砸古玩,似乎也预示了文革的来临。但这个电影在文革时被批判,又显示了政治风云中的不确定性。

 

第八周  文革中的女性

这周的第一节课是在图书馆上的,由中国研究的图书馆管理员周珞老师给学生展示杜克大学图书馆的社会主义时期相关的档案(archive),这节课学生都非常喜欢,因为是完全不同的课堂体验,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档案,甚至去触摸,感受档案材料本身的质感,这是平时上课难以做到的。

第二节课讲的是《白毛女》1951年的电影版本和1971年的芭蕾舞电影版本,比较两个版本中叙事和呈现的改变,就可以感受到时代强烈的变化。班上有个女生本身就是跳芭蕾的,她在期中作业里从芭蕾动作本身分析《白毛女》的芭蕾版本,对我这个读者来说,也是很有趣的体验。

第九周 计划生育

这周第一节用的是Susan Greenhalgh的Cultivating Global Citizens: Population in the Rise of China,她写了好几本讲计划生育的书,从方方面面分析了这个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全面。不过,我在备课的时候,决定让学生在课上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于是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成长故事,关于对男生女生不同的成长期待、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生育观念,尽管有很多不同,但也能发现很多的相似。而计划生育对于“独生子女一代”到底是如何的影响,也是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非常感谢学生对我的信任,也愿意在课上分享那些很私密的故事。

然后第二节用的是万玛才旦的《气球》,其实我对这个电影的感情比较复杂,没有很喜欢,但又觉得是对自己原本观念的一种有益冲击。当计划生育这个“科学”政策面临宗教和男权的冲击,藏族女性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第十周  米兔运动

这周采取的方式是收集学生想讨论的议题,然后大家各自根据不同的米兔案例进行分享,因为有学生参与运动其中,使分享显得格外有价值。在网络时代,线上成了一种很重要的参与形式。但同时,实地的进入依旧重要。我们在这个冬天,已然更加了解。

 

第十一周 异性恋正统主义(heteronormativity)和同性恋正统主义(homonormativity)

这周讲的是黄惠侦的纪录片《日常对话》和曾国祥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并配合桑梓兰老师和王越老师写的相关论述。我希望通过这两部电影,能让学生想象一种queer kinship。因为这两部片子都非常贴近大家的日常生活,因此到了期末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选择讨论这两部片子。

Sang, Tze-lan Deborah. “Small Talk: Critiquing Heteronormativity, Resisting Homonormativity.” Thirty-three Takes on Taiwan Cinema, edited by Emilie Y. Yeh, Wen-chi Lin, and Darrell William Davi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Wang, Cathy Yue. “‘You Two Seem to be the Same Person’: Death, Sexuality and Female Doubles in Chinese Young Adult Fiction and Film.” Sexuality in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edited by Paul Venzo, and Kristine Moruzi, Routledge, 2021, pp. 127-139.

 第十二周 流行歌曲中的性别议题

这周我选择了刘恋和薛凯琪唱的《梦中人》、《痴情司》、吴青峰和李宇春的《作为怪物》、周深的《自己按门铃自己听》,以及所谓“中性”歌手的相关讨论,包括自己写的关于吴青峰和周深的文章。其实在英语世界讲述中文世界流行文化的最大阻碍,依旧是对语境的不熟悉以及缺乏翻译,很多工作都需要我作为老师去补充。但学生还是能从自己的知识储备出发,看到这些曲目中我可能都会忽略的细节,所以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

Li, Eva Cheuk-yin. “Approaching Transnational Chinese Queer Stardom as Zhongxing (‘Neutral Sex/Gender’) Sensibility.” 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1, no. 1, Apr. 2015, pp. 75–95. 

Jiang, Linshan. “Queer Vocals and Stardom on Chinese TV: Case Studies of Wu Tsing-Fong and Zhou Shen.” Queer TV China: Televisual and Fannish Imaginaries of Gender, Sexuality, and Chineseness, edited by Jamie J. Zhao.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p. 145–160.

 

第十三周 流行文化中同性恋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这周讨论的是陈正道的电影《盛夏未来》以及耽美文化。《盛夏未来》当中很多隐性的同性书写,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中国的耽美文化,也是同样想尽办法去说不可说。在这里,审查机制的确是很重要的切入点,但有趣的讨论在于,在这样的机制下,主流流行文化如何能够渗入某种同性文化。这个话题也是期末作业中比较受欢迎的议题。

第十四周 跨性别的展演性(performativity)

这周用的是林佑轩的短篇小说《女儿命》和贾玉川的纪录片《二毛》。虽然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媒介,但我们都能看到主角对于自身跨性别的某种主体性,但这个主体性又是近乎摇摇欲坠的,这当然和东亚的性别文化有巨大的联系。

在讨论《日常对话》的时候,我就纳入了关于纪录片导演在多大程度上能干预影片。如果说《日常对话》是导演的某种自我救赎而使干预有了某种合法性,那《二毛》当中导演的干预就显得问题重重。或许观众在纪录片的无数个时刻都会问,这样可以吗?或者,为什么不多帮助二毛一点?纪录片的伦理问题永远都非常值得讨论,但是非对错,却似乎很难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

 

第十五周 残障与性别

最后一周讨论的是娄烨的《推拿》。这也是我私心非常喜爱的一部作品。我们讨论集中在小马的家庭关系和情爱关系,也会触及中国社会对于残障的认识。而当残障和性别相连,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很陌生的。

讨论

六年的quarter系统之后,重回semester制,只觉得时间好漫长,上到后面,感觉我和学生都很疲乏。下学期会讲更沉重的话题,大概设计上也需要调整。我也因为继续找工作的缘故,下半学期特别繁忙,感觉能认真思考教学的时间没有学期刚开始那么多。这也是下学期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说说学生这学期的反馈,有三点还是很有建设性的,我也特别期待与大家进一步讨论。一个是如何细化评分标准,其实文科的文章蛮难这样细化的,想问大家用评分表(rubric)的过程中可以如何细化。二是课堂的丰富性,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内容是最重要的,然后大家如果能像研究生那样自行抛出问题来推动课堂,就不需要我去问那些基础问题了,但是似乎这对本科生比较艰难。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办法。三是创伤预警(trigger warning),我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如何适用于课堂上的讨论。大家说法不一,除了每堂课更具体的创伤预警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最新文章(持续更新)

  1. 康乐村女工:照顾、打工、被困与流离失所

  2. “她们的声音” | 聋人文化中的暴力:我的故事,我的声音

  3. 对话莫奴|跨越亚非拉的艺术变异派

  4. 康乐村女工(下)

  5. 每周人类学家|追思黄应贵教授

  6. “她们的声音” | 以治疗为名的暴力及怀旧之情

  7. 每周人类学家 | 悼念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1935—2023)

  8. 共有的翅膀:残障者的身体与劳动

  9. 新产业的旧工作?电动汽车工厂工人劳动条件初步调查

  10. 教与学|现代中国性别研究


欢迎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保持联系

独立网站:tyingknots.net

微信公众号 ID:tying_knots

【倾情推荐】订阅 newsletter

成为小结的微信好友:tyingknots2020

我们来信、投稿与合作的联系地址是:tyingknots2020@gmail.com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