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耳又
曰耳又

反殖民主义历史学生 专注于南亚研究 生活在西方世界, 阿弥陀佛 支持维族人的抗争

向藏医学者央嘎致敬(1964-2022)

两篇相关报道

英文版发表于 三月 27, 2023

作者:哈佛大学 珍妮·加措教授

我怀着深深的悲伤向大家报告开创性的藏医学历史学家央嘎 (Dbyangs dga’) 的去世。 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学生。

2022年12月17日晚,央嘎因肝癌在中国成都去世。 仰嘎英年早逝时,享年 58 岁,是拉萨藏医药大学的教授(Dge rgan Chen mo)[参见:http://www.ttmc .edu.cn/info/1018/10288.htm]。 央嘎 于 2015 年左右首次患上肝脏肿瘤。

但他仍然坚持工作和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几个月。 他在中国成都的家中去世,当时他与妻子住在那里,以便靠近他接受治疗的医院。

在他离开医院在家中去世后的最后几天,他的家人陪伴在他身边。 他身后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女儿。

央嘎1964年出生于那曲市直如县,并在那里读完高中。 1989年在拉萨西藏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拉萨藏医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在拉萨藏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他的医学主要师从著名堪布卓鲁。 泽南(Mkhan po Khro ru rtse rnam)和堪布簇成坚赞(Mkhan po Tshul khrims rgyal mtshan)。 2003 年,他被哈佛大学的内陆和阿尔泰研究博士项目录取,在那里他与我和 Leonard van der Kuijp 一起工作,并于 2010 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1991年开始,央嘎在藏医药大学担任讲师,后担任讲师。 2000年晋升为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拉萨后,他于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2018年晋升为正教授。央嘎还在哈佛大学教授藏语和医学,并曾在哈佛大学任教。 2009-2010学年在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与文化系担任藏语讲师。 2013年,他获得了返回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奖学金,但由于没有获得前往美国的许可而未能接受。 近年来,央嘎担任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西藏自治区藏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央嘎只在国际西藏研究协会(IATS)上发表过一次论文,即 2019 年他在巴黎举行的第 15 届 IATS 研讨会上分享的研究成果。 他也参加了 2016 年在卑尔根举行的第 14 届 IATS 研讨会。 他的论文当时已被接受并安排;可惜他在最后一刻无法参加,因为他的旅行护照被吊销。

我本人也有幸深入了解央嘎。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0年拉萨的国际藏医学会议上。当时我还在阿默斯特学院教书,他正在藏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拉萨举行的那场难忘的会议的一周里,我们与来自西藏各地的数十位博学的医学学者一起经常谈论医学。 这位年轻人讨论藏医学学术的细致入微和精确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第二年,当我搬到哈佛神学院时,我突然发现自己有特权和资源能够邀请国际学者作为访问者,我就这么做了。 央嘎因此于2002年来到哈佛做访问学者,然后回到拉萨,申请了哈佛内亚和阿尔泰研究的博士项目,并被我录取为导师。 同年获藏医药大学硕士学位。

2003年秋天,央嘎回到哈佛大学开始他的博士研究。 央嘎是个有能力的人,一年之内他还设法让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来到萨默维尔与他一起生活,他在那里读书。他的两个孩子健康有问题,央嘎能够在波士顿的我们优秀的医院治愈这些疾病。

央嘎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七年。 他在我的指导下写了一篇重要的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藏族医学经典《Rgyud bzhi》的来源。 在那篇论文中,他对《Rgyud bzhi》的整体章节结构以及每个章节的内容与阿育吠陀传统的印度医学经典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

藏医精英央嘎:七年留学不忘家乡拉萨

2014-09-15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慕云歌

  西藏藏医学院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藏医学研究和教育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藏医学院从西藏大学独立出来开始,这所学校几乎聚集了西藏本土所有藏医界的精英。其中,留学美国7年,既做过访问学者,又做过学生,还做过讲师的央嘎,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央嘎,已经成为西藏本土医学面向世界的一个代表,既有留学经历,又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央嘎在藏医学院担任着很多重要的工作,他所取得的成就也频频见诸报端。而在这成功的背后,央嘎的求学经历可谓“苦尽甘来”。

  央嘎是牧区的孩子,老家在那曲地区的比如县,出生于1966年,他从小没有正经上过学。童年时代的生活与牧区的大多数孩子一样,赶着羊群漫山遍野地飞奔,看着草原的花儿与雪山四季变幻,后来,他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求知的欲望使他从小便将求学的理想深埋在心底,直到1978年。

  那一年,他12岁,新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遥远的西藏那曲比如县,县中学在这一年开了预科班,央嘎听说后迫不及待地报了名,从此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然后便是年表式的求学经历:1983年顺利升入高中,然后考入西藏大学藏医系。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藏医系从西藏大学独立出来,成为西藏藏医学院,而央嘎则继续学习深造。1991年,央嘎毕业,留校任教,并于1999年考取西藏历史上第一批硕士生。

  一路求学,他对藏医的热爱有增无减,他迫切地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藏医,让更多的病人受益。在任教过程中,他有了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因此认识了他后来的导师珍妮·加措。

  珍妮·加措是犹太裔美国人,对藏医药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2001年,珍妮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准备邀请央嘎来哈佛大学读博士。“最初我并没有答应,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结了婚,也在藏医学院任教,感觉自己没有充沛的精力去读博士,所以就拒绝了她的邀请。”央嘎说道。

  拒绝珍妮的邀请,央嘎虽然感觉遗憾,但也没什么想不开。但是后来珍妮又与他联系,问他想不想做访问学者,访问学者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与国外同行深入交流。央嘎觉得这样很不错,再三考虑之下,便答应了珍妮的邀请。

  2003年,央嘎赴美。一段时间过后,与中国迥异的学术文化氛围让他的求知欲越发旺盛,“我发现我确实应该读一个博士”,央嘎用一句话形容了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于是,他开始考托福和GRE,成功成为哈佛大学人文学和医学人类学的博士生。

  在美国的留学经历,是央嘎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美国的学习方式与中国有着极大的不同,作为博士生与访问学者的双重身份,央嘎的时间被排的满满的。他不仅要在两年内学完16门课程,同时还要每周在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藏医药历史。

  第二年,他的妻子与孩子也来到美国,央嘎的时间更显得紧迫。“本以为两年就可以完成学业,后来发现根本完不成,没办法又跟藏医学院申请了两年的假期。”央嘎说道,当时他根本没有预料到两年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幸好当时的藏医学院领导非常支持他的留学,又给了他两年的假期。

  第三年,他开始当助教,赚钱以维持学业。第七年,他发现还不能毕业,可这时他的留学经费已经告罄,珍妮告诉他,哈佛大学不会再给他扶持了。正当他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份密歇根大学的邀请函来到了他的面前。就这样,他成为密歇根大学的讲师,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七年时光,央嘎的美国留学生涯几乎没什么时间去玩乐,每天的生活不是在教书就是在学习,紧密的时间安排让他都无法怀念家乡的雪山草原。当他终于毕业的时候,他的妻子说,我们回家吧!回拉萨!

  央嘎答应了妻子的请求,回到了拉萨,回到了藏医学院。学成归来,学业圆满,央嘎前半辈子的人生划出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如今,他依然在藏医学院教书,丰富的经历与深厚的学术造诣让他的课程总是充满乐趣,学生们也喜欢上他的课。

  他说,家乡生养了他,他就要回报家乡。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