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Yang
Henry Yang

Henry Yang 的文字天地

揮之不去的Long COVID——孩子們隨時籠罩在恐怖炎症的陰影之下

一些感染了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人可能會因感染而受到長期影響,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COVID後病症(PCC)或長期COVID。

COVID後病症是人們在首次感染導致COVID-19的病毒後經歷的一系列新的、復發的或持續的健康問題。大多數感染COVID-19的人會在感染後的幾天到幾週內好轉,因此感染後至少4周是首次發現COVID-19後疾病的開始。任何被感染的人都可能經歷COVID後的狀況。

目前看來長新冠似乎只造成了一般症狀這些症狀與ME/CFS(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徵)和其他感染後可能發生的其他知之甚少的慢性疾病患者報告的症狀相似。

但遭到忽視的一點是,有些人在COVID-19患病後會出現新的健康狀況。儘管在短期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但已經有研究人員表明,近兩年内出現的多種疾病,很有可能屬於長期新冠症候群。

COVID病毒會在人體内長期影響並破壞免疫系統,最爲明顯的狀況就是免疫力較爲底下的兒童,在世界各地内出現多種系統或器官發炎的狀況,而在台灣,發病迅疾的兒童腦炎是令家長們擔憂的事情。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感染新冠肺炎後的一種免疫反應,在確診者康復後雖病毒已清,但卻有可能出現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通常發生在確診康復後的2至6周;根據國外研究,致死率約1%到2%,發生年齡以6到12歲為大宗。

MIS-C通常在兒童感染新冠6周內發病,幾乎都需住院治療。儘管目前尚不確定原因,但身體會在多個部位及系統同時「啟動」發炎反應,例如皮膚、眼睛、胃腸道、心臟、肺部、腎臟、大腦等等,進而造成多種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結膜炎、紅疹、淋巴結腫大、喉嚨痛、咳嗽,以及發燒持續3天以上。

根據目前的觀察來看。兒童腦炎很有可能屬於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中的一種。

兒童腦炎

目前,台灣已經有多名兒童死於腦炎。這波疫情以來不僅兒童染疫比例大增外,也接連出現兒童確診併發腦炎,並且已經造成多例腦炎兒童死亡。因爲,新冠病毒會感染嗅味覺神經,可能隨著神經進入腦幹,引起猛爆性變化,一旦碰到腦幹就「很難救回」。

4月中旬開始,新北、基隆、台南等地,更陸續傳出5名兒童染疫後併發腦炎而病逝。年齡介在2到10歲的這群孩子,併發腦炎的型態各有不同,最大共通點是病程變化速度太快。

從數字看來,在全台灣目前兒童重症累積共29例,其中15人出現腦炎症狀。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承認,這數字比鄰近國家多,「是一個警訊。」因為腦部確實有新冠病毒的受體,所以很有可能跟腸病毒71型一樣,新冠病毒突破兒童的血腦屏障,或是透過鼻咽部的神經細胞,直接對腦部造成傷害。

要確認是哪一種致病機轉,就需要大體解剖來尋找證據。儘管新冠病毒引發腦炎的致病機轉還有未知待解,但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頭。

新冠腦炎即使康復,恐有嚴重後遺症,疫苗的保護作用有限。

雖然因為腦炎而重症的兒童案例正在減少,過去10天也沒有新增腦炎的死亡案例,但出現幻覺、行為改變、非典型熱性筋攣的中症兒童人數也在增加,因爲從腸病毒71型的經驗來看,活下來的小孩,常常也有嚴重的後遺症。

更爲複雜的一點在於:以指揮中心和兒科專家制定的8個重症前驅因子來說,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等,都和腸病毒併發重症的前驅症狀相似。但藥物的使用,卻有了極大的差異。

而有關新冠兒童腦炎的處置,過往和腸病毒71型交手的經驗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當年面對腸病毒71型的攻勢,人類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劑(IVIG)就是最主要的治療工具。24年過去,IVIG依舊是治療新冠病毒引起兒童腦炎,治療細胞激素風暴時的選項之一,只是,未知的致病機轉,還是讓醫師用藥的過程中更加謹慎,試圖在最有可能發生的病毒侵襲腦部、細胞激素風暴兩種機轉之間找到平衡。

像是1998年沒有的皮質類固醇、單株抗體這些藥物,就是在一開始腦壓很高的時候使用,但也有專家擔心,如果病毒真的直接侵入腦部,這些藥物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目前的共識是先用一劑,但後續什麼時候再用,目前尚無定論。

此外,儘管疫苗接種是最爲有效的方式,但面對Long COVID造成的後遺症,疫苗也無法避免。

Omicron 死亡風險較低,但現在更讓科學家擔憂且不解的是感染後幾個月都揮之不去的 Long COVID 後遺症,科學家想知道大多數接種疫苗者的突破性感染,是否也會出現長期症狀。一項研究發現,COVID-19 疫苗雖然對住院和死亡有很強抵抗力,但對 Long COVID 幾乎沒有保護力。

疫苗是疫情早期開發,當時科學家、患者都不知道會有長期症狀,因此疫苗也不是設計來避免 Long COVID,現在科學家知道感染 COVID-19 會有這種後果,疫苗設計也需重新檢視。

出現長期症狀,原因除了被病毒攻擊全身器官引發重症導致後遺症,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罹患 Long COVID 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是急性感染期間病毒濃度。所以似乎最好方式就是不要染疫,但如果孩子不幸感染並引發炎症,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兒童腦炎重症當前,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雖然新冠病毒怎麼損害兒童的腦部,至今仍有許多未知數,但從家長的照護、急診醫師的處置,到重症診療的流程,都在高度警覺下踏出不錯的第一步。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疑似出現重症前驅症狀,也可以錄影拍攝孩子發作的當下,會比文字描述更容易讓醫師理解症狀,減少雙方溝通誤差,更提高治療效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