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ius Chin
Fabius Chin

Content Strategist

對「寫讀書筆記」的想法 ─ 先用自己的邏輯組成架構

我自己的經驗是,常常一本書看到某一段,然後跑去挖出一堆書,找出「相近」、「相反」、「意思有點像但不大像,角度不大一樣」的段落比對。

我自己的經驗是,常常一本書看到某一段,然後跑去挖出一堆書,找出「相近」、「相反」、「意思有點像但不大像,角度不大一樣」的段落比對。

像是為了了解碳關稅 (CBAM) 規定,就會想到經濟學和財政學裡的外部性。接著去查各個不同著作的「外部性」章節,拿來一一比對。

然後就能發現,老一輩的財政學家(像 Musgrave),不怎麼談外部性,大多一筆帶過。但愈新的教科書,談到的理論與方法就愈多。像 CBAM 就依循了 Rosen 財政學第10版裡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政府(也可說是跨政府)措施,用來補足碳交易市場的不足,連舉例都很接近現實。

這點在臺灣的幾本較新或是新版的經濟學與財政學著作裡,也都能找到類似的章節說明,只是差在講多講少而己。

接著就可以想想,為什麼之前老學者們不怎麼提外部性的原因?現在為什麼對應的方法和工具有所增加?又產生什麼新的影響?也可能產生什麼樣「外部性的外部性」?相關的問題可以拉出一大串。

讀書筆記光寫這些,大概就寫不完了。

此次感想的來源: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4)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