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shamJm
gershamJm

一個誤入創投顧問業的農業研究人員,分享一點就業,轉職後的心得與感想,與發表過的一些文章

農業碳匯抵換是碳權的另一解方

台灣除了森林碳權外還又別的方式嗎?本文以農業的角度探討

全球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影響環境議題的背景下,世界正面臨著一場極具挑戰性的影響。台灣,作為以進出口導向為主的獨立經濟體,面臨來自上游供應鏈和下游消費者的雙重壓力。與此同時,即將迎來的2024年國際碳關稅問題更加增加了台灣企業的挑戰,它們不僅積極進行減碳,更致力於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碳匯抵換的概念應運而生,以農業為起點。農業作為一個能夠固定碳的領域,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解決碳排放的難題,還能夠成為實現永續發展的一條途徑。通過投入農業碳匯專案,企業不僅展現了社會責任,更能積極參與永續發展的過程。這種做法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還是對企業自身未來的投資,有助於構建良好的企業形象,並為品牌注入更多價值。

 

台灣森林碳匯的現實挑戰與限制

自然碳匯分為海洋、土壤、森林三種,目前台灣以森林碳匯為主要探討對象。然而,森林碳匯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其中森林碳匯的發展有著「時滯效應」的存在。這種效應代表著森林碳匯的建立與林業經濟上的發展存在著延遲,長期的林業投資與經濟價值的回報關係並不成正比,較難推行。

目前森林碳匯在台灣的發展受到土地面積與法令的限制,因此進一步影響了森林碳匯的產量。台灣的森林總面積約為220萬平方公頃,但要將森林碳匯轉化為碳權,則需要依賴人為經營的人工林。並且,根據聯合國IPCC 2006指導原則,人工林必須符合以不超過22歲的年輕森林為標準,才能納為碳匯。在台灣,人工林僅佔總森林面積的20%,這對於建立森林碳匯形成了限制。此外,台灣長期以來對於森林的法規限制和經濟林業循環開發政策,為林業的開發帶來了相當大的限制。林業政策對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固然重要,卻可能限制了森林經濟與循環的發展。在經濟方面,對於森林碳匯的經濟誘因相對不足,這也直接影響了林農參與森林碳匯營運的興趣。在林業經濟領域中,開發時間長且碳匯的回報利潤相對較少,更使得林農對於經營林業缺乏動力。

 

台灣碳權交易所的現狀與國際市場脫節的問題

2023年8月7日,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目前在政策層面上,碳交易所採取「自願減量機制」方式運行,營運項目將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階段。初期營運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為主,至於企業所關切的議題如與國際碳權交易方式等則將於11月後待子法通過才會有定案。隨著溫室氣體管理法案的通過實施,2024年起國內才能開始進行碳權交易,並且交易對象以法人為主。對於其他重要的議題,如碳權是否能夠演變成金融商品,目前各方並無定論。

企業面臨全球實現淨零碳排放的趨勢,關切的焦點問題包括國內碳權數量額度不足,國際碳權的購買方式與折抵標準、國內碳費如何制訂,未來面對包含歐盟、美國碳關稅協議等,對於國內企業所關心的盤查和驗證,缺乏碳盤查人員等問題,被迫切需要解決。此外,台灣非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成員(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現今成立碳權交易所對於國際間的碳權交易不具備實質上的意義。

台灣碳交易所如今面臨著與國際市場脫軌及企業關心的碳關稅問題,針對台灣碳交易所所購得的碳權不夠抵換歐盟的碳邊界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 CBAM)的碳費問題,由於國內碳權市場為自願減量市場,所購得的碳權無法抵充於CBAM,環境部又期望以碳費收取抵換碳關稅,對於此方面的談判,以及該如何抵換也解釋不清,至於台灣是否應該實行總量管制政策,環境部仍未能有清晰的說明,台灣後續還需面臨美國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以及未來亞洲東協各國所提出的各項永續發展上對於製造業的影響。並且台灣面對供應鏈的要求和國際組織對台灣企業減碳承諾的期望,政府目前對於未來尚未有明確的規範和討論,這是一個極需解決的問題。此外,環境部將與國際減碳標準機構(如Gold Standard, GS)合作將國際獨立機構碳權引入國內,但國際碳權於國際市場的價格的波動可能影響台灣碳匯市場的穩定性。因此,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機制,使得台灣的碳匯抵換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勢必須深入探討碳權交易與國際市場脫節問題。

 

環保署碳匯抵換過程的認證與驗證機制

環境部規劃的碳匯抵換過程分為認證與驗證機制,是為了確保碳權交易合法性和可信度。環境部基於氣候變遷因應法,引入了自願減量機制,又被國際稱作碳信用額度,以促進國內碳匯的發展。這項制度主要通過溫室氣體抵換專案來實施,專案又分為計畫型與方案型兩種,依專案性質進進行申請,溫室氣體抵換專案又分為註冊申請和額度申請兩個關鍵步驟,其宗旨在有效推動自主減排方式。在註冊階段,申請者必須提交符合認可標準的抵換專案計畫書,並經過查驗機構的嚴格審核後完成註冊。這一步確保了申請者的抵換專案計畫符合相關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可信度。隨後的額度申請階段要求申請者按照計畫執行並提交監測報告書,以便申請碳權額度。這種分階段的驗證機制確保了碳權交易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同時鼓勵持續的減排努力。

碳匯轉換為碳權的過程,其必要程序為監測、報告與驗證(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目前台灣已經有7家經環保署認證合格的民間碳盤查機構以及5家法人查驗機構。然而,這些驗證機構主要服務於製造業和工業領域,對於其他領域如農業的需求則難以滿足。考慮到國內企業對碳匯的龐大需求,這種明顯的查證、驗證單位資源不足的局面,凸顯出進一步發展碳匯認證機構的必要性。

台灣碳權交易所設立初期對於購買國際碳權方式,雖然有助於彌補企業碳匯額度的需求,但在國際碳匯的追蹤與驗證過程中,面臨著實質上查證的困難。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市場對國際碳匯交易的質疑,且環境部尚未確定購買國外碳權額度抵換國內減量額度的比例,且根據國際經驗各國對於國際碳權於國內最多只能抵換10%的碳權。然而,面對高昂的國際碳權成本,國內企業可能不願意全盤接受這種方式。因此,發展國內碳匯來源變得更加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對外購國際碳權的依賴,也能在碳匯交易的驗證過程中,提供更有公信力、可追蹤性與可信度。藉著強化國內碳匯認證機構的建立,台灣需要建立一個公正透明的碳匯抵換驗證機制,不但能提升碳匯交易的可信度,同時為台灣碳權市場注入更大的信心。

 

突破森林碳匯的限制,尋找更多碳匯來源

 台灣作為一個積極參與世界淨零碳排行動的經濟體,企業除應該持續努力減少自身的碳排放外,同時,也應該尋求並開發新的碳匯來源。現階段除以科學為基礎的科學解方(Science based target, SBT)外,世界也越來越多強調以自然為基礎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進行減碳,因自然解方可帶來更多的環境效益及多個層面所帶來的優勢,不僅能夠穩定鞏固二氧化碳,面對環境生態、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糧食安全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都能產生正面的影響。目前,台灣針對自然碳匯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森林碳匯方面,但由於台灣森林碳權建立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亦沒有發展出適合的示範場域,因此台灣勢必對擴大碳匯來源進行更多努力。

台灣四面環海,發展海洋碳匯潛力不可忽視。海洋碳匯利用海洋生物如海藻、珊瑚等吸收二氧化碳,進行碳的固存。雖然海洋碳匯方法學仍在研究開發階段,但隨著技術進步,未來可能成為重要的碳匯來源之一。台灣擁有豐富的海岸線和海洋生態系統,有潛力在海洋碳匯的研究和應用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另一個更具有潛力的碳匯來源是土壤碳匯。土壤碳匯是通過改善農業及土地管理實踐,促進土壤中有機碳的累積。巴黎氣候變遷大會(COP21)提出千分之四倡議提出的理念,即每年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0.4%,可以顯著減緩氣溫的上升。台灣在此方面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步驟,例如以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立法進行、推廣永續耕作法以及減少農業化學品的使用等,這些做法有助於增加土壤碳含量,同時也有益於土壤保持和提升農業生產力。

台灣農業作為一個的綠色轉型重要領域,對於碳匯的貢獻也不容忽視。目前台灣農業已經在推動永續、友善耕作法、有機農業和水土保持工法。通過減少化學肥料和農業化學藥品的使用,進行友善土壤管理,此舉可以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高土壤碳含量,從而達到更好的固碳效果。台灣確實應該在減少自身碳排放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突破嶄新的碳匯來源,特別是在土壤碳匯上可以有更多的研究和實踐,以台灣多年的農業科技進行農業碳匯的發展。這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還可以促進生態保護,確保糧食安全,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等貢獻。

 

碳匯抵換的重要性

碳匯(carbon sink)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碳抵換(Carbon offset)是一項有效減低溫室氣體保護的策略,通過國家、企業、組織或個人參與交易或支持,以支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專案,從而抵銷其自身產生的碳排放量,碳匯經過認證、驗證、註冊後才能轉化為碳權。然而,由環境永續的角度來說,建立自然碳匯的發展,才是對於環境永續較為有效的方式,在建立自然碳匯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不容忽視。就當前而言,台灣有必要將土壤碳匯發展視為農業為主要的方向之一,特別是針對於經濟作物種植方面,以農業技術提高碳匯實踐的效果,進而增加經濟作物的碳儲存能力。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提高農民參與碳匯的意願,同時還能夠透過經濟作物的附加價值來為農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因此,如從發展農村經濟的角度來看,開啟農業經濟作物碳匯市場,將成為台灣農業的一大優勢。透過這個市場,台灣可以推動農業相關部門實施更多永續的農業工法和管理措施。農民通過改進肥料使用、灌溉管理、農藥施用、作物輪作、免耕工法、水土保持等方式,不僅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能夠減緩土壤侵蝕、坡地沖刷和水土保持等自然災害問題。這將有助於減緩氣候變化,提升土壤品質,保護水資源,同時增強水土保持效能,並對於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農作物的經濟和附加價值,產生積極影響。然而,就目前國際專案而言,將碳匯轉化為碳權時所需的方法學、檢測及驗證等成本過於龐大,特別是對於以小農為主的台灣而言,這可能導致單一農戶負擔過重的情況。因此,吸引企業等單位進行投入,以支持農業碳匯建立,將成為台灣的一項重要挑戰。在全球減碳努力中,透過碳匯抵換,企業和機構能夠將難以實現的減碳目標轉化為碳權,進而鼓勵更多人參與減碳行動。特別是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碳匯抵換不僅有助於實現環境的永續發展,同時也能夠為提升農業經濟創造更多的價值。以創新的方法來降低碳匯轉化成本,以及解決小農參與的負擔問題,建立更有效率的驗證機制,提供技術支援,或者引入金融交易進行資源整合,以促進碳匯在農業領域的實施。

 

坡地經濟作物碳匯開發

近期颱風卡努帶來豪大雨引發土石流,山坡地的崩塌不僅導致生命和財產的損失,還釋放了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然而,透過有效的土壤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減少溫室氣體和二氧化碳的釋放。利用坡地經濟作物產生碳匯的功效,同時將甲烷、二氧化碳等影響溫室氣體變化之氣體鞏固於土壤內,達成土壤固碳之效果,發展山坡地經濟作物水土保持之生態工法,直接影響土壤碳匯的形成。

2023年,水土保持局升格為「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該署作為主管山坡地水土保持工作的機構,致力於推動坡地經濟作物生態工法及農村再生,這不僅僅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更是針對農業淨零排放挑戰的具體行動。在過去一年中,農村水保署聚焦於坡地經濟作物碳匯的開發,積極促進農業碳匯的實現。這不僅對於提升農村再生的前景和實現環境永續的農業發展有所助益,同時還能提高農民收入,並挖掘國內的碳匯潛力。

農村水保署與宇智顧問攜手合作,通過研究山坡地的高經濟價值作物,選擇固碳量高的經濟作物,並結合水土保持工法,推動坡地經濟作物碳匯的開發。專注於茶園和柑橘果園的碳匯專案,宇智顧問建立了碳匯計算模式,通過測量地上茶樹和地下土壤的有機碳量,計算淨碳匯量,並在施作工法、量測、驗證和方法學方面取得了成果。初步估計,每年每公頃的茶園碳匯量約為15萬噸。這項合作不僅展現了台灣經濟作物的碳匯潛力,還通過碳匯抵換行為實現農村發展的目標。通過碳匯抵換,不僅可以為經濟作物帶來更大的價值,還鼓勵農民採用環境友好的永續農業作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為實現台灣的淨零碳排目標提供了機會,同時促進農民採用有機農法和友善農法。

此外,宇智顧問計畫建立碳匯平台,現階段農村發展計畫中如何提升農村就業機會及農業收入為其一大重點,投入農村發展、提高作物的產值及改善作業工法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藉由國內企業對於碳匯需求,利用經濟作物所產生的碳匯,協助國內企業與碳匯生產方進行交易,引入企業和金融界的資源,共同建立農業碳匯,獲取碳匯額度,通過註冊國內或國外碳權機構,出售碳權額度來彌補台灣碳權來源的不足。這種模式的實施不僅能促進農業的永續發展,也為農民和企業雙方帶來雙贏的局面。

展望碳匯抵換-碳權交易的未來發展

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切不斷升溫,使得碳市場前景更加被看好。碳匯抵換作為一種碳權的解決方案,將在未來持續發展壯大。台灣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國際碳權交易,並以國際碳匯抵換的標準和規範開發適合於台灣特色的碳匯方法及標準。此一過程中,台灣將在國際碳匯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和影響力,經濟作物碳匯市場可帶來更多的正向社會效益,經濟作物碳匯將促進農業永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展開將促進農業與其他產業的合作,實現跨界整合。

農業碳匯的建立需要農民、企業、金融機構及政府機關等各方的合作,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知識交流和資源共享。金融機構可以提供投資和融資支持,政府機構可以提供政策引導和監管框架,而企業可以提供更新的技術與經營方式,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合作生態系統。碳匯抵換的未來發展是充滿機遇的,它不僅可以為台灣農業帶來經濟利益,通過積極參與、倡導標準、促進合作,台灣將在淨零碳排的道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