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時料理小P
書時料理小P

書時料理是一個Podcast讀書會 每週兩小時,幫你養成閱讀習慣。 如果你願意跟我一起 讀書 or 討論 的話, 就趕快收聽吧! (ゝ∀・)b 聯絡小P:ba88052@gmail.com

《行為》 - 你敢不敢在課堂舉手發問?

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揪小P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一些刻板印象的來源。

像是,男生的數學能力比較好啊,女生的文科比較厲害。

或是,美國人比較自利,華人比較多媽寶之類的。

會好奇嗎?不會嗎?

痾~~好吧...


總之呢~

我們要繼續行為這本書的討論了~

我們已經把一個人的一生中,會影響 行為 的元素,都推完了。

接著,我們要談那些在他出生以前就決定的東西。

那些他還是個嬰兒,還是個胚胎,甚至還不是一個受精卵前就存在的東西!

也就是,文化。


那在收聽以前,請你先訂閱我的節目,並且追蹤我的IG,

才能在每週三都能參與到我們讀書會喔!


好~

在討論文化對行為的影響前,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文化。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男性的數理能力就會比女生好呢?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刻板印象早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應該不會,至少沒那麼明顯的,會去認為男生理工,女生文組,這樣才是“正常”的。


畢竟現在都2020 0202了,現在是個自由的年代,是個網路的年代,是個不管你喜歡做什麼,都能靠那件事情賺錢的年代。


但是!幾年前可不是這樣,有人專門研究這件事情。

畢竟真的從統計數據來看,就是男生的數裡分數比較高啊!人們需要一個為什麼。

研究結果指出,或許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 男性的睪固酮,沒錯就是那個荷爾蒙,睪固酮,刺激大腦中,跟數理有關的腦區。


既然跟荷爾蒙有關,那就跟基因有關,既然跟基因有關,那基本上,這就是無法人為操作的囉?


還記得上一集我們說到的植物實驗嗎?

也就是在不論是在沙漠還是在雨林的科學家,都以為高度受基因影響很大,受環境影響很小。

但是同時比對沙漠和雨林的數據,就發現,其實環境的影響更大!


當我們只研究例如,台灣的社會,或是美國社會,的確,數據顯示男女的數學成績有明顯落差,甚至在給成年人施打睪固酮時,也會提高數學成績。

但是,當我們把冰島給拉進來研究,冰島是男女性別平等排名第一的國家,就會發現。

在冰島,是女生的數學成績比男生好。

就像基因一樣,如果我們的研究範圍不夠廣,我們根本無法確定,到底是男女本身的大腦差距比較大,還是出生在哪個國家,哪個環境,的影響更大。


脫離的環境來談基因,是毫無意義的。

而這章要談的就是人類塑造的環境,我們的文化。


那什麼是文化?

我個人覺得文化的定義很廣,也很難明確去定義怎樣才是文化。


用動物行為學家,弗蘭斯·德瓦爾的話來說就是。

文化,就是我們怎麼做事,怎麼思考。但是,是透過遺傳以外的方式來傳遞。


像是,你從書上學到的東西,你爸媽教你的公德心,你所想的道德想法。只要不是你本身自帶的信息,基本上就來自文化。


人類有各式各樣的文化,而每種文化,都在塑造你的價值觀,你的行為,這使得既使我們的基因完全相同,在不同的文化下長大,也會發展出不同的做事邏輯。


我們來說幾個例子,讓你可以參考參考,去感覺那種 文化帶給我們的行為差異。


首先。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

基本上,最好拿來當比較的,就是美國和華人社會。


而我個人認為,有一個行為,可以直接看出差別。

也就是在課堂上舉手發問。


我不知道你們是如何,但是我是從小被講說,要勇於舉手發言,有問題就要問!

但是,誰真的敢問呢?

腦中同時有,我舉手會不會打擾其他同學?會不會拖延到下課時間?如果我問的問題很蠢怎麼辦?既然都沒人問,那我還是不要問好了。

這樣的想法

當沒有人動作時,很自然就從眾,不想當特別的人。

而且,也的確發生過人們會去排擠特別的人的事情。

感覺上就是,文化就是不鼓勵你這麼做,那即便有再多的實質鼓勵,也沒用。


我認為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而這個差異不是真的靠一直說要舉手,要問!

就能解決的。


當然也不是說什麼,喔~只要舉手問問題就有獎品喔~

這樣的獎勵,就能改變。

因為下次沒有獎勵時,還是沒有人會舉手發問。


顧名思義。

個人主義關注於個人,關注於自己,注重自主,個人的成就和獨特性,。

而集體主義,則關注於群體,重點在群體的和諧,相互依存,以團體的需求為己任,之類的。


有科學家認為。

之所以華人地區以集體主義為主,是因為在過去,我們是種植水稻為主要農作物。

而水稻這種植物需要大量人力的合作,才能種成,舉例來說,水的來源,就需要渠道啊,之類的設施,而這些設施要經過好幾個農田,只要有一家不合群,就會導致後面的農家也受影響,所以合群很重要,團體很重要,自然就形成了 集體 的文化。


那美國為什麼是個人主義呢?

這可能跟美國主要是移民組成的有關,會願意離開自己國家,到未知領域開墾的人,通常都比較不那麼合群,也就有了個人主義。

再來,也有可能是美國以小麥為主要作物,而小麥的種植不像水稻一樣需有 群體 的合作,所以,個人主義也就沒有了阻礙。


這兩種文化的人,不只是在 舉手 這樣的行為上有差異。

連注意力放在哪,都會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

如果要兩種文化的人,解釋 球為什麼會滾動?

東方人會注意球和地板的互動,例如摩擦。

而西方人則是從球本身的特性,例如球本身的重量,之類的。


如果給他們看一張人物的照片。

東方人會注意到人背後的背景。

而西方人則注意到那個人本身的細節。

如果你強迫他們要去注意他們本來不會注意的地方,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就會開始運作。

他們會開始覺得吃力。


最有趣的是,如果你讓他們為東西分類。

例如 兔子 紅蘿蔔 和狗 那兩個最相似?

你可以自己想想看~


OK

東方人會回答兔子和紅蘿蔔,因為這兩個可以構成食物鍊關係。

西方人則是兔子和狗,因為他們都是 動物。


東方人注意關係,注意東西和東西之前的關聯。

而西方則是注意類別,注意類型。


這兩種文化 會在很多層面影響著我們,從道德,從思考的邏輯,從同理心,價值觀。甚至到你看照片時注意的點,都會有所影響。


但是,文化的影響能改變嗎?

還是出生時的塑造就是永恆的呢?

這個我們等等討論。

我們先回到開頭,講一下 舉手 的議題。


不論文化對人的影響能不能改變,我都不覺得在那間學校,在那堂課上,那個小男孩,能夠鼓起勇氣舉手發問。

不過,他能做一件事情,讓他既從眾,又不放棄自己的好奇心,不追求自己的求知。

他媽告訴他,你可以把問題記下來,下課時再去問~

也許集體主義會影響著他不敢在課堂上刻意突出,但他還是能靠其他方式,去讓自己能夠成長。

文化給了你一個框架,但你能夠選擇如何面對它。






文化這種,在我們出生以前就存在的環境,會深深影響我們的想法 邏輯 當然,還有 行為。


舉例來說,遊牧民族的後代,有所謂的 榮譽文化,這種文化同時強調禮貌,善待他人,而且對陌生旅人很好客。畢竟在遊牧的生活中,自己也是他人眼中的陌生旅人。

而且這種文化在自己,或是家族被冒犯時,必須予以報復。

這可能源自於對遊牧民族來說,他們的財產都是 動產,不像農業社會有很多 不動產。

如果他們不捍衛自己,那他們的家當很容易就能被人搶走。


而這種榮譽文化,也出現在美國南方,他們十分重視 榮譽,個人和家族的榮譽,比性命還重要。


我覺得觀察文化之間的差別還蠻有趣的。

而有些時候,文化不只是在不同民族中有所差異,在 都市 和 鄉村 也有。

常聽人說,都市人比較冷漠,都市有很多人,人的密集度很高,但是人與人的距離卻更遠。


但是我卻覺得,都市人看起來冷漠,是因為周圍有太多人,你沒辦法對所有人熱情,但在鄉村就你想對所有人熱情,就不怎麼困難。


另外,在都市通常公德心會特別重要,因為你的行為會影響到更多人。


都市也更重視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而鄉村則是傾向找熟人幫忙。


也許,我們能說 都市是一種陌生人文化。

而鄉村是種 熟人文化。


我們講了幾種文化的差異,當然,這還只是少數。

但是,文化中都有一個共通點。

那就是 宗教。


在哈拉瑞的 人類大歷史 中提到,人類最特別的能力,人類之所以為人類的原因,就是人能夠想像,我們能夠幻想的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例如神,宗教,甚至國家,並為此拋頭顱,灑熱血。


不論是哪一種文化,都有超自然的 神 的存在,不論是多神,還是一神,

宗教的差異百百種,但共同點就是,所有文化都有宗教。

而宗教,又會反過來影響文化。

當我們想要研究一個文化時。

宗教,是最好下手的目標。

去觀察宗教的教條,就能知道這個文化在意的價值觀是什麼。


但是,如果是研究那些,我們不知道他們宗教的文化呢?



這本書接著談了一個,我認為很複雜的議題。

一開始我完全看不懂在說什麼。

從p.392開始的,霍布斯和盧梭的爭論。


我剛看到這裡時,真的不知道在說啥。

霍布斯?盧梭?我好像聽過這兩個人,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哲學家。但這兩個哲學家和 行為 有什麼關係?

再往後翻,誒?為什麼聊到原始人的戰爭了?

休淡幾類,這是什麼跳躍思考。

雖然這本書似乎歸類在 科普 但,沒有先備知識,說實話,真的看得很累啊...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被搞的霧煞煞,我先來跟你說說 霍布斯和盧梭在聊什麼。


這兩個人都是歐洲的哲學家,但這兩個人可不是同時代出生的。

霍布斯老了點,是14 世紀的產物。盧梭則是16世紀啟蒙時代的人。


哪這兩個年紀差了200多歲的人,是在隔空爭論什麼?


簡單來說,霍布斯認為,人類應該要以極權以絕對君主為主要社會體系。

他為了論證這點,提出,如果人類沒有秩序沒有法律,就會陷入瘋狂,人類的 自然狀態 ,也就是人類還沒有石器,還沒有農業,還在採集社會時,人類是孤獨,暴力,野蠻的。

就是因為有了秩序,人類才得以進步。


而盧梭則反對這點。他認為原始人是高貴的,是自由的,是平等的。甚至提出了,是文民導致了戰爭,文明的出現,才是一切瘋狂暴力的開始。






聽起來有點像 人性本惡和人性本善的爭論。

而盧梭的想法,也讓我想到剛剛提到的人類大歷史中,認為 踏入農業對人類來說是不可逆的幸福度驟降的過程,人類是被小麥給馴化的。


所以,這章節在爭論什麼?


這章節在討論,到底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是污穢又野蠻,還是高貴又自由的原始人。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呢?


我覺得看科學家如何研究,是個有趣的事情~

我們可以從他們探討的過程,學會一種以邏輯,科學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科學家想知道,戰爭是何時出現的?

如果在遠古時代,戰爭就是頻繁出現的,那就表示人類生來就是會大規模攻擊,甚至屠殺,那人性本惡,似乎就是答案。


那第一步,便是定義 戰爭。

怎樣才是戰爭?

有組織的戰鬥就是戰爭嗎?

有武器的才是戰爭嗎?

有專門戰鬥的軍隊才是戰爭嗎?

如果這參與打鬥的是兩個,假設家族好了,他們不只是為了資源的競爭,還有世仇這樣的關係,那還算是戰爭嗎?


目前來說,對於考古學家來說,戰爭的普遍定義比較簡單,只要有大量的人在同一時間因爲 暴力 而死亡,就被稱作戰爭。


於是人們藉著發現了,許多大型墳墓,而且裡面的骨骸有 骨折 的行為,武器卡到骨骼了的現象,來判斷說,喔~這就是戰爭的證據!

科學家 勞倫斯。基利和史蒂芬。平克,就是這個說法的倡導人之一。

世界上挖掘出了許多大型墳墓,而在南達科塔州中的墳墓,發現有60%的人都死於 暴力。

所以,結論出來了~人類就是 戰爭的物種,甚至在文明出來前,人類就愛打打殺殺。


當然,結論沒那麼簡單,這個研究有幾個點被人批評。

例如,有些大型墳墓中,雖然有很多死人,感覺很像戰爭遺跡,但是,裡面只有一人確定是因爲暴力而死的,這表示,這個墳墓可能只是長久以來被人當作墓園的地方,而不是戰爭造成的。


而且,我們要如何判斷人死於暴力呢?有些證據是看,這個人旁邊是不是有武器,例如弓箭的石製箭頭距離骨頭的距離。但,很難說這是武器,還是裝飾品,對吧?

那,骨折的現象呢?骨折基本上就是暴力造成的,對吧?

對!但,這個暴力可能來自狩獵,甚至來自 棍棒打鬥,這種儀式行為。就像我們不會把拳擊,認為是戰爭一樣。


總結來說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沒有人有確切證據說,這裡有戰爭,也沒辦法說,這裡確定沒有戰爭。


你相信哪個說法呢?或者說,你想相信哪個說法呢?

這裡我來說說作者的結論,作者覺得答案是兩種的混合,人類的社會幾乎都會發生戰爭,但是,唯獨四處遷移的狩獵採集生活者,很少戰爭的產生。而人類的遠古就是 狩獵採集。

但是,狩獵採集的人群,幾乎都被形成社會的人給排擠光了。

所以,我們最原始的型態,的確沒什麼戰爭,但沒發生戰爭的族群,已經很難說是我們的祖先了。

而作者和哈拉瑞的想法很類似。都認為農業是人類不可逆的錯誤。

農業使人定居,住在離排泄物很近的地方,雖然生產很多,卻難以分配,甚至不太穩定,聽天吃飯,於是有了社會經濟地位,而這是比任何靈長類都還難以跨越的階級差距。


而一切的一切,讓本來在採集生活時,雖然會發生,但不常發生的 戰爭,成為了 常態。


好~

我們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我們說了文化的影響。

就像一切對行為的影響一樣,這是複雜的。

文化影響著我們的基因,而我們的基因影響我們的行為,而行為又影響著文化。

文化有著各種的差異,有些很直覺,例如什麼樣的人是可以殺的敵人,有些卻很隱晦,像是看到照片時,你會注意哪裡,或是上課時你敢不敢舉手發問。


而接著是,我們最原始的文化是如何的,我們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

到底是霍布斯正確,還是盧梭正確?

或許都是,而你願意相信哪個,或是,你偏向認為人本善,或是人本惡,也跟你的文化有關。


而最後,我想跟你說個有趣的研究。


文化聽起來像個限制,但是,他是不斷變動的,並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比華人還更個人主義,並非,出生在集體主義社會,就一生都無法改變。

完全的改變,很困難,但絕非不可能。

假設你移民去美國,或許你自己還是蠻集體主義的,但是你在美國的小孩,基本上跟其他美國人的想法會是一樣的。

文明並不是刻在基因上的。


再來,哪個照片的研究,還有個後續。

那就是科學家在給你看照片前,稍微啟發你的想法,例如讓你讀一些 個人成長 自主 之類的詞,或是講一些個人英雄的故事,讓你稍微沾一點個人主義,你就會用個人主義的眼光去看照片,你就會更在意那個人,而不是他的背景。


文化的影響,是能改變的。

而這改變,取決於你自己。

我想,我會盡力讓自己變成願意在課堂上舉手的男孩。


那就這樣拉~如果喜歡我的頻道的話,記得訂閱 按讚 五星分享我的節目,我們下週三再見拉。

掰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