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马特

马特是真名,历史文化探访者,个人网站www.tiexiuyugudao.com,微信公号:斗量之海。

中朝边境之旅(7)龙井:枪、学校与诗歌的朝鲜独立运动

龙井这座城历史最辉煌的不是经济,而是教育文化,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普遍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朝鲜族近代反日革命寻求民族独立有很大关系,重要的历史遗留就在龙井。

公交车一样的城际大巴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从延吉到龙井,龙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比延吉市更重要也更繁荣的城,这里是日本最先开始侵犯延边主权建立殖民统治机构的地方,也是朝鲜人反日民族革命活动兴起的地区。在此之前我对龙井唯一的印象是苹果梨,1921年朝鲜移民引入的梨和本地山中野生梨杂交培育的产物,这种苹果梨会被加入冷面内调味,用苹果梨冷冻制作出来的冻秋梨是东北冬天最奇妙的水果类甜品。

我来到龙井市内的巨龙友好公园,公园内记述了这个名字和茶叶一样的地名来源,龙井当然和龙井茶没有关系,而是和井有关系。

 在巨龙友好公园内有一块碑,上面刻着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19世纪末朝鲜人张二硕、朴仁彦等到当时被称为六道沟的地方垦荒种地,他们发现了一口井,便在井边设立了一种汲水的设备叫“龙井吊”,后来六道沟的居民便把本村取名为龙井村,1908年延吉厅正式用“龙井村”取代六道沟。1934年,为了纪念龙井地名的起源,本地居民发起树立了两米高的石碑,碑上刻着“龙井地名起原之井泉”,不过原来的碑在文革中被砸毁,现在的碑是1986年重造的。

 说起龙井的历史,要比州首府延吉更加复杂。我前面已经了解到日本蓄意挑动中朝间岛问题,意图以保护朝鲜侨民利益为借口入侵延边。1907年8月,日本在六道沟设立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之后中日两国进行谈判签订间岛条约,日本并没有占到太大便宜,反而朝鲜人没有了争夺间岛地区的法理依据,他们只能对中日之间的条约表示不承认,1909年10月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撤销,日本改为派遣正式的领事馆。

 我离开巨龙友好公园找到原来的日本驻龙井总领事馆旧址,现在这里被改造成一座博物馆,展出龙井被日本占领非法统治的历史,以及朝鲜人和中国人的反日革命斗争。1909年11月,日本在龙井设立间岛总领事馆,管辖范围包括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和当时属于奉天省的安图五地,1922年总领事馆大楼失火被烧毁后重建,也就是保留到现在的这座建筑。

 这座日本领事馆当时不只是外交机构,同样也是日本对华特务机关,我来到领事馆地下一层,有一排关押囚犯的牢房和刑讯室。1920年日本从朝鲜总督府调动警察驻扎延边,在领事馆内增设警察部。1937年11月,日本根据与满洲国缔结的《关于撤消在满洲国的治外法权和转让南满铁路附属地行政权条约》,在形式上改变了统治方式,撤消间岛总领事馆和警察机构,领事馆人员转入日本关东军及情报机关,警察人员编入满洲国警察,这座建筑用于医学院。

 走出领事馆旧址,我在院子里散步,旁边有当年的领事宅邸也是老房子,在这个大院内有龙井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办公场所,民众可以自由在市委大院里参观散步,我尝试进入办公楼内也是允许的。从这一点上讲龙井不愧为革命老区,革命就意味着人民的干部不能再当封建官老爷,政府办公场所应该允许民众自由出入,龙井作为延边最早的共产主义活动地点,沿袭了不脱离群众的优良革命传统。

 龙井开放对外贸易之后,到了上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延边的前列,人口远超过局子街,成为延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走在龙井美食街上,大部分店铺都还没开门,这条街上更多的是KTV,招牌上使用的是很多年前的称呼——练歌房,偶然遇到一家精巧的咖啡馆可以吃上午茶。

 延边非常宜人的一点是,这里的朝鲜族既有韩国传入的西式精致,又保留了自身的民族传统,人们讲究吃穿,在延吉市里丰富的民族传统市场逛早市,到了下面龙井在舒适的韩式咖啡馆吃上午点,让大城市保留传统,让小城市享受现代,这是很均衡的发展状态。

 龙井这座城历史最辉煌的不是经济,而是教育文化,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普遍受教育程度非常高的,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朝鲜族近代反日革命寻求民族独立有很大关系,重要的历史遗留就在龙井。

 20世纪初日本加速侵略朝鲜,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后日本设立韩国统监府,朝鲜半岛事实上成为日本殖民地,1910年《韩日合并条约》让日本正式吞并朝鲜。一些朝鲜爱国人士认为,朝鲜社会落后的根源是教育问题,应该开设新式学校兴办教育,开展文化启蒙运动,通过教育来拯救苦难的国家寻求民族独立。

 1905年以后大量朝鲜人移民到延边,这些人成分非常复杂,有知识分子、民族主义者、宗教人士、旧贵族官员、义军成员等等,此时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施新学学制,延边的朝鲜人也开设了一系列新式学校推行社会教育发展反日运动。

 1907年,李同春在龙井市开山屯创办养正学堂;吴祥根、李炳徽、南性佑在延吉市小营镇创办昌东书塾;1908年,金跃渊、朴茂林在龙井市智新镇创办明东书塾,姜伯奎、姜熙延、俞汉丰在龙井市创办正东书塾;1911年,李东辉、李同春、金笠在延吉小营子创办吉东学堂,到1916年底,延边地区朝鲜人私立学校达到158所。

 这些在延边的朝鲜人私立学校诞生的背景是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创办人多为朝鲜民族主义者,无论是办学宗旨还是课程设置都与反日和民族独立主题有关,学校非常重视朝鲜语文、历史等民族文化内容,旨在唤起学生们的民族使命感。

 朝鲜人私立学校还有一个特点是宗教色彩尤其是基督教色彩浓郁。西方传教士早期创办了一些教会学校,在传教过程中也传播了近代政治理念,而且日本政府当时对西方教会尚有一些顾忌,于是朝鲜人纷纷接受基督教,以宗教为掩护从事革命运动,这也是今天中国朝鲜族中基督徒众多的历史缘由之一。

 这些学校当中最具传奇故事的是瑞甸书塾,这所学校是中国境内第一所朝鲜人私立学校,现在是龙井实验小学,我找到这所学校,但由于防疫政策原因学校不允许外人进入,我隔着围栏看到校园里面的纪念碑。

 瑞甸书塾的创始人叫李相卨,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想到朝鲜独立运动中著名的一次外交活动——1907年的海牙密使事件,瑞甸书塾的诞生正是和这次事件相关,背后是一段隐秘而伟大的外交斗争故事。

 李相卨是大韩帝国时期的议论政府参赞,他极力反对《乙巳条约》,在闵泳焕自杀殉国后便辞职归隐。高宗李熙没有在《乙巳条约》上签字,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借助列强力量牵制日本,就像1896年俄馆播迁事件一样。高宗皇帝获知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将于1907年6月在海牙召开,会议召集者俄皇尼古拉二世邀请了韩国,高宗认为这是向国际社会求援的机会。

 高宗决定派遣三位密使李相卨、李玮钟和李儁前往海牙参加和平会议控诉日本侵略。由于日本的监视,3位密使分头行动,李玮钟是前朝鲜驻俄公使的儿子,一直在俄国,李相卨前往延边开办学校作为掩护,等待李儁从朝鲜国内带来高宗的委任状后一起出发。

 1906年李相卨秘密到达龙井,与李东宁、吕祖铉等六人一起买下了龙井村基督教会的一处宅子创办了瑞甸书塾,虽然名字叫书塾,但讲授的是全新的近代科学知识和国际政治学。1907年4月,李儁携带高宗的委任状从汉城出发在海参崴与李相卨见面,一起前往圣彼得堡同李玮钟会合。

 很可惜,尽管三位密使竭尽全力周旋于各国外交人员与媒体之间为朝鲜独立奔走周旋,但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欧美国家默认或支持日本对朝鲜的吞并。万国和平会议拒绝朝鲜代表出席,李儁在悲愤中死去,在日本的压力下,高宗皇帝也不得不于1907年7月19日宣布退位。事件之后3名密使遭到法庭缺席审判,加上日本统监府间岛派出所的干预,瑞甸书塾被迫停办。

 海牙密使事件后,李相卨流亡美国, 1909年他前往海参崴建立独立运动基地,试图训练军队营救高宗在俄国组织流亡政府,大韩帝国亡国后,李相卨一直致力于组建独立义军进行光复运动,1917年3月死于俄国双城子,他死后两年高宗皇帝去世,成为三·一运动导火索。

 在龙井的最后一站,我要去另一所学校恩真中学,朝鲜族诗人尹东柱曾在这所学校里读书。我来到龙井四中想寻找1998年树立的纪念碑,但门卫没有让我进入。1920年2月加拿大传教士创办了恩真中学,出生在龙井市东面一个村子里的朝鲜族诗人尹东柱1932年在这里读书,1942他留学日本,1943年被日本警察逮捕,两年后被折磨致死,死时只有28岁,他的遗体被运回故乡龙井安葬。

 尹东柱生前是个不为人知的诗人,直到1980年代初,他的遗稿才在韩国发表。在短暂的人生里,这位出生在中国的朝鲜族年轻人不得不用日本名字读书,无论是当年日本逮捕他还是现在韩国纪念他理由都是参与独立运动,而证据只是他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写一些个人志趣的诗,以单纯和天真记录黑暗年代的生活思考。

我想以他的一首诗结束在龙井的探访:

直到死亡那一刻

让我仰望天空

心中没有丝毫愧疚

树叶上轻轻拂过的风

也使我心痛

我是要以赞美星星的心

去爱正在死去的一切

去走我注定的道路

今夜星星也被风轻拂而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铁锈与孤岛

马特

多数人愿意跟随时代,甚至期待自己能引领时代,但总要有人负责落后于时代,成为人群中最无趣的那个人,郁郁寡欢地跟在时代后面捡拾被碾过的碎片。有的人就是永远都高兴不起来,总会在狂欢中嗅出苦难的味道,在歌舞升平里挖掘那些希望被永远遗忘的过往,那些令一小部分人感觉尴尬,同时令大部分人感觉扫兴的记忆。

0136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