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德 | Fred Jame
傅瑞德 | Fred Jame

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Intel,不要再糾結舊情人了,往前看吧/傅瑞德

Intel不是不能打Apple、也不是不能打含恨分手的前客戶(還是Apple);但是以Intel作為處理器廠商的地位,去打電腦成品的form factor(造型/型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行為。

Intel打Apple是「張飛打岳飛」嗎?

Intel不是不能打Apple、也不是不能打含恨分手的前客戶(還是Apple);但是以Intel作為處理器廠商的地位,去打電腦成品的form factor(造型/型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行為。

全世界(包含Intel的所有客戶)的筆記型電腦產品之中,有平板模式、而且賣得很好的機種並沒有很多,總量或許也只佔Intel處理器出貨量的一小部分。你去挑戰「Mac有沒有平板模式」,除了微軟(有Surface系列產品)和Lenove等幾家有這類產品的廠商之外,還真不知道還可以幫到誰。

如果同樣是Intel陣營的客戶、又沒有兩用平板的產品,是不是就被「順便」打了一巴掌?

順帶一提:根據IDC的資料,2020年全球平板/筆電兩用機(detachable tablet)類別的出貨量,估計大約是PC出貨總數的15%。

所以,同樣的廣告如果是微軟來做,可能還稍微有點道理;從行銷的角度來說,Intel來做其實有點「多管閒事」。

不過,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多少還是引起了一些注意;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Intel在Twitter上的貼文獲得了怎麼樣的回應(簡單的說,就是引起了討論,但應該沒有達到預期的轉換效果)。

英文版類似推文中文版

問題1:無效行銷

我的想法是,設計這系列「打Apple」廣告的人,並不熟悉市場現況與平板電腦的發展史,只是滿足客戶「逞一時之快」的需求而已。

過去許多平板或兩用電腦,都是因為Intel處理器太耗電而賣不起來。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微軟的行動版作業系統一直不成熟(我自己在2000年前後參與過微軟Windows XP Teblet Edition的行銷內容工作);直到實用性較高、價格也可接受的Surface系列問世之後,才比較有所起色。

而且,至少Apple至少還有iPad這種「有筆電模式的平板」(而不是Intel所謂的「有平板模式的筆電」),所以並不能說完全沒有這類產品。雖然我也覺得iPad作為「兩用電腦」還不夠理想,但也只是說法上的不同而已。

所以,行銷活動打擊對手、挖對手的缺點(至少是廣告主認為的缺點)雖然並不罕見,但是最重要的是:

  1. 打的確實是對方的關鍵七寸,而不是你一廂情願的弱點;
  2. 打了之後對你自己、或對客戶產品的銷售轉換率確實有幫助;
  3. 看清楚古往今來的產品與市場消長情勢,不要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候自打嘴巴。

至於Intel這種兩點都幾乎不符合、只是逞口舌之快的玩法,雖然可以引發一些熱議,但轉換率不高、也很容易燒到自己,我覺得還是免了,把力氣拿去跟AMD對槓比較實在。

問題2:人算不如天算

何況,以後包括微軟在內的多家PC廠商,基於省電、效能、以及成本的因素,很可能都會(至少在平板電腦上)改用ARM系列處理器,甚至引發PC產業其他公司紛紛跟進。

過去十多年之中,Intel已經因為錯過了以ARM處理器為主流的手機市場發展;而Apple離棄x86之後的M1處理器成功上市,也為其他PC廠商打了一劑強(信)心針。

如果Intel還不做出轉型或跳越世代的決斷,在未來的行動市場上不僅可能落在Apple之後,也會落在併購了NUVIA的高通(Qualcomm)之後。

所以,Intel最近因為這個問題,也受到很大的壓力;根據外界的猜測,說不定也會取得授權製造ARM架構的處理器,以便繼續維持市場競爭能量。

至於純PC市場來自AMD的競爭,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這個人算不如天算、盟友可能變心、新一代競爭者四面環伺的環境下,Intel再去糾結「Mac沒有平板模式」、或是碎念「前女友的缺點」,還有什麼意義嗎?

有誰家的平板電腦還在用Intel x86處理器?

如果以後的問題變成這樣,那事情才真的是難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傅瑞德 | Fred Jame

歡迎來到「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我從事寫作和翻譯逾30年。曾擔任企業行銷長、雜誌社長、開了語言行銷服務公司、寫過很多中英文文案。個人簡介請參閱 https://fred.mba 。

079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