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香港移民當選多倫多市長

(编辑过)
一位香港女移民近日當選多倫多市長,世界華人媒體當然重點報道,也總會從政治取態角度出發,自己住在多倫多一大段日子,對她有點認識,覺得有需要說兩句。
鄒至蕙 Olivia Chow

鄒至蕙Olivia Chow十六歲移民到加拿大,今年已六十六歲,即是已移民五十年!我不會懷疑她對出生地的感情,加上她的政治取向一直是偏左派,所以在雨傘和反修例運動期間,她會站在香港人的陣線,甚至在媒體上作聲明支持,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她真的當選市長,香港人可能有點幻想,會不會推出偏重華人的措施,甚至特別幫助流亡的香港人。我只能現實地說,不要有太多幻想。

首先要知道,加拿大的政治結構,是分為三級,聯邦政府(Federal Government),省政府(Provincial Government)和市政府(City Government),各有功能。例如聯邦政府是針對全國性事項,國防,外交,移民政策等等。省政府則面對自己本省的事情,財政預算,資源分配,政府的各種服務等等。市政府管理城市的民生事項,不會牽涉政治議題。有些地方看似重疊,在聯邦和省政府的層面,是制定政策,市政府去執行。而當中最大的分別,是聯邦和省政府的議員是有政黨背景,取得最多議席的,就是執政黨,其次的就是第一反對黨。因此會出現聯邦政府由一個黨執政,而各個省政府分別由別的政黨執政。而市議會的成員是沒有政黨背景,他們可以是某個黨的黨員,而基本上,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政治取態,左或右,或者中間偏左之類,當然會在一些議題上反映出來。

是故,聯邦執政黨的黨魁自然成為國家總理,而省政府的層面,就是省長。之後,他們可以自己組閣,指派誰出任財政部長,法律部長,教育部長,醫療部長等等。但一個市長卻不用組閣,市議會由不同的委員會組成,處理城市各樣政策和事務,市長是唯一一個人列席所有委員會,亦有投票權,但很明顯不能隻手遮天,必須要說服其他人才能成事。而市政府主要處理民生事情,公共交通,衛生,住屋,治安等等,從來都是重中之重。

而這次多倫多選市長還有一個特殊背景,這是一次補選,因為原市長John Tory就個人醜聞而在年初辭職,他的任期還有兩年,因此這次補選勝出的,只有餘下不足兩年任期而已,因此,甚麼改革變更,便顯得空泛,未必有足夠時間展開。能夠有一個香港人當上多倫多市長,也是歷史性的時刻,我只是陳述一些事實,不想大家有過多期望。

而鄒至蕙本人自己接觸過多次,印象深刻。她在八十年代開始在一個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黨員鄧協(Dan Heap)的辦公室工作,然後開始參選School Board Trustee,大概算是教育局議員,做出成績和名氣,繼而參選多倫多市議會,成為議員。他認識另一位新民主黨黨員林頓(Jack Layton),他們在1988年結婚,後來林頓當上黨魁,又選上國會議員。在丈夫鼓勵下鄒至蕙也嘗試參選國會議員,由1997年開始,一連兩屆都僅敗,到2006年才第一次當選,成為加拿大歷史上第二對夫妻檔一同當選國會議員。在三屆之後,在2014年敗選才退下來,而丈夫林頓在2011年病逝,對她也是一大打擊。之後她有試過選市長,但不敵對手。她接受了大學教職,到今次補選才決定捲土重來。

私底下,她相當平易近人,談吐有自信,由於華人媒體在九十年代大量湧現,她的身分自然十分受歡迎,也增加她的知名度。自己在多倫多的時間,有大約十年在一個非政府組織(NGO)工作,那是一個為亞裔愛滋病患者提供服務和支援的機構,因為她和幾個創辦人熟稔,有時要向華人媒體發言,會請她代勞,因為她有知名度和信任度,而且當時的環境,真正的服務使用者不會願意出鏡。後來,才慢慢多了一些願意站出來的人,便不至每次都請她。

但作為NGO,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就是籌款晚會,政府雖然有資助,但租金和職員人工也着實是大數目。而每年都會請她當司儀,她交遊廣闊,口齒伶俐,特別是在拍賣時段,攪氣氛,談笑風生,都令晚會生色不少。上面提過她的政治立場是偏左,在弱勢社群和環保議題上特別上心。她自己沒有車,她住同一社區數十年,在市中心範圍內,出入都是多以單車代步。她和丈夫以前還有一部雙座位單車,放假時兩人便在市內四處遊蕩,絕對身體力行。而在擔任國會議員時,要到首都渥太華上班,他們都是乘坐火車,週末才回來多倫多。對於她的當選,我自然為她高興,她成年的時間都在多倫多,熱愛這個城市,為這個城市工作,夫復何求?

我只是想說明,在民主國度裡當一個市長,其實沒有太大權力,大家不要有太多期望。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