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226《史記》卷八〈高祖本紀〉12: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劉邦做了哪些事,讓他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寬大長者?

──────────原文──────────

初,項羽與宋義北救趙,及項羽殺宋義,代為上將軍,諸將黥布皆屬,破秦將王離軍,降章邯,諸侯皆附。及趙高已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啗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喜,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勝,遂破之。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翻譯──────────

當初,項羽和宋義率軍向北去救援趙國,等到項羽殺了宋義,代替他擔任「上將軍」一職後,各路將領如黥布等都歸屬了項羽(諸將黥布皆屬);後來項羽打敗秦將「王離」的軍隊,降服了「章邯」,各路諸侯都歸附了項羽(諸侯皆附)。

另一方面,趙高殺了秦二世皇帝後,派人來求見劉邦,想和沛公約定在關中地方分地稱王(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但沛公認為其中有詐(沛公以為詐),就用了張良的計策,派「酈生」、「陸賈」等人去遊說秦將,並用財物利誘的同時,乘機去偷襲並攻下「武關」(啗以利,因襲攻武關,破之)。接著又在藍田縣南面與秦軍交戰,透過增加旗幟當作疑兵(益張疑兵旗幟),並命令全軍,所過之處,不得擄掠(諸所過毋得掠鹵),秦地人民對於劉邦的命令感到欣喜下,秦軍士氣瓦解,劉邦藉此大敗秦軍(秦人喜,秦軍解,因大破之)。接著劉邦又在「藍田縣」北面與秦軍交戰,並再次大敗秦軍(又戰其北,大破之)。在乘勝追擊下,劉邦終於徹底打敗了秦朝軍隊(乘勝,遂破之)。

來到漢王朝元年十月,沛公的軍隊是反秦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的(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並用絲繩繫著脖子,封好皇帝的玉璽和符節,在「軹【音同止】道亭」旁向劉邦投降(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這時,將領中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

「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他,這麼做不吉利(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

於是把秦王交給相關行政人員安置後(乃以秦王屬吏),就向西進入秦帝國首都咸陽。沛公本來想留在秦朝皇宮裡休息(欲止宮休舍),但在「樊噲」、「張良」等人勸阻下,才下令把秦朝皇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並退回來駐紮在霸上(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沛公召來關中地區各縣城的父老和有才德名望的人,對他們說(召諸縣父老豪桀曰):

「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當年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會在這裡當王,所以我應當就是關中王(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現在我以關中王的身分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餘悉除去秦法)。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跟往常一樣,安居樂業(諸吏人皆案堵如故)。總之,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定約束而已(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秦地民眾講明情況(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

「倉庫裡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地區擔任秦王(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篇內容裡,我們分析了秦帝國之所以迅速滅亡的關鍵之一,在於二世皇帝對將領們的「不信任」。由於二世皇帝用人懷疑的情況下,導致將領們在擔心受罰下,或選擇自殺謝罪,或選擇倒戈投降。

在這段內容裡,我們看到了秦帝國之所以迅速滅亡的第二個關鍵:人民對秦帝國嚴刑峻罰的「厭惡」。因此,當劉邦向秦地百姓僅僅「約法三章」後,百姓們才會表現出渴望給劉邦統治的嚮往,更可以看出秦帝國所施行的法律已經讓百姓難以負荷。

在上層將領選擇投降,下層百姓支持劉邦的情況下,秦帝國的軍隊已經無心戰鬥。這讓一路上始終挑軟柿子打的劉邦終於迎來了人生第一個最燦爛的時刻:率先進入秦帝國首都──咸陽。

此時,劉邦還「做對了」三件事,更讓他的形象加了不少分數:

其一、完成當年與楚懷王的約定後,本準備好好享樂的劉邦正打算在秦朝皇宮內放鬆一下時,在屬下們的阻擋下,最終他還是選擇離開宮殿,並把軍隊駐紮在咸陽城外的霸上。

其二、面對前來投降的秦王子嬰,劉邦力排眾議,選擇將秦王交給相關人員看管,而不是將他處死。

其三、當年曾跟著項羽一起沿路的屠城的劉邦,此時做出了一個與項羽完全不同的決定──寬待秦地的百姓們。不僅沒有對咸陽進行屠城,甚至還命令軍隊不得掠奪人民。

讀到這段內容時,讓我想起當年孟子與梁襄王的對話:

梁襄王問:「誰能統一天下呢(孰能一之)?」

孟子回答:「不嗜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雖然,當年滅六國的是最嗜殺人的虎狼之國──秦國,但最終取代秦朝的,竟是反秦軍隊中最不嗜殺的劉邦!?

為何劉邦能不嗜殺?反秦軍隊應該都對秦帝國恨之入骨,劉邦為何選擇放過秦王子嬰?相較於其他軍隊的四處掠奪,沒有掠奪百姓的劉邦軍隊,該如何給予士兵糧草薪餉?

當深入思考這些問題後,我慢慢修正了腦中對劉邦的印象。關於這段楚漢相爭的歷史,以往的我大多在惋惜項羽的失敗,但相較於屢屢屠城,甚至坑殺降卒的項羽,劉邦有辦法善待人民,這或許才是劉邦最終能勝出的關鍵之一吧!

至於劉邦為何能善待人民?我想,或許跟當年酈食其勸說沛公去襲擊陳留縣,進而取得秦軍儲存的糧食(食其說沛公襲陳留,得秦積粟) 有關吧!?

總之,劉邦完成了率先進入咸陽的使命,接下來還會有哪些挑戰?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滿滿收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