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帆
雲帆

紀錄自我,紀錄世界

波士頓疫情筆記87: 一個尋常/戰鬥的清晨

早上6:40 ,我的生物鐘將我喚醒,開始準備樂天的早餐。應好友楓子的建議,早上給他們加了肉類。今早是烤的半成品有機炸雞塊(chicken nuggets)。烤雞塊的同時做了燕麥牛奶粥,煎雞蛋。雞塊烤熟的時候把全麥的漢堡麵包放進烤箱,用餘溫加熱。一邊做早餐,一邊給他們準備上學的零食,無非是蘋果、香蕉、香瓜等水果和點心、薯片。

大約7:10準備好早餐和零食,叫樂天起床。樂樂還是一如既往的墨跡,要緊跟著敦促,天天稍好,叫一遍就不用管了。

等他們醒來、穿衣洗漱後,已經快要7:30了。趕緊吃飯。而我,還要給樂樂扎辮子,檢查一下他們還有什麼沒有準備。

想起要把樂樂做好的Project(老師要求他們選擇小說中的一個場景用實物再現出來並展現給大家,樂樂選擇用Lego再現小說中一個教堂被炸,一個黑人小男孩飛奔去尋找他妹妹的場景)帶走,拿起來放在樂樂的書包邊;還有今天是Food Pantry(學校鼓勵孩子們定期給慈善組織Food Pantry捐獻食物,給有需要的人)的日子,趕緊找了一盒早餐榖物,一盒義大利麵放進whole food的紙質購物袋。

眨眼間就到了7:45,敦促他們抓緊吃完,吃不完也要趕緊走了。穿上外套,戴上口罩,提起書包,穿上鞋子,就飛奔到汽車邊。雖然從家到學校只有15分鐘的步行時間,但是早上我們從來沒有步行去過學校,只是為了讓他們多睡一會,好好吃一點飯。

汽車發動的時候已經7:50了,這是不遲到的最低限度了。本來兩分鐘車程,但是因為孩子們都上學,交通有點堵塞,到了學校教學樓門口,他們要下車的時候,恰恰7:55,趕著時間到了。每次下決心早到5分鐘,每次都是拖到準點,有時候還會遲到幾分鐘。這次,再下決心早走幾分鐘。

看著孩子們下車,校長和老師們在門口歡迎,高高興興走進教學樓,心裏總算鬆了一口氣。彷彿戰鬥勝利結束了,後面就要輕鬆一點了。然後,突然就想起,給Food Pantry的食物忘記帶了。

回去的路上車水馬龍,毫不誇張。因為附近高中生上學的時間快到了。為了錯開交通,鎮裏把小學和初中、高中上學的時間交錯開。家附近一個小學一個高中,小學上學時間截止後緊跟著是高中上學時間。高中是兩個鎮合辦的,很大,人很多。

不僅車多,人行道上步行上學的高中生也多。

鑑於車的太多,不想給自己和趕著送孩子上學的高中家長們添堵,我決定步行把food pantry的食物送去。也順便鍛鍊了身體。

不到15分鐘,我帶著口罩,逆著車流,健步如飛(氣喘吁吁)。遇到行人,我就戴著口罩,沒有行人,趕緊放到下巴喘口氣。

人行道上,經常迎面碰到高中上學的孩子們。他們三五成群,說說笑笑,朝氣蓬勃,除了口罩,看不出疫情給他們帶來的痕跡。無端地讓我羨慕青春。

到了樂天的學校,教學樓外幾輛汽車停靠著,有幾個人在車旁。我想,不會正好是food pantry的志願者吧?果然是。幾個平板車的用紙袋裝的食物正運送到汽車旁。我還沒開口問,一個對面走來的男志願者就笑逐顏開了,沖我打招呼,說:hey,look,what do you bring to us?(嘿,看啊,你給我帶來什麼了)。其他幾個志願者轉過身,顯得特別高興,跟我說謝謝,謝謝我記得送過來。我說,是我剛才忘記了,不好意思。他們說,你來得正是時候。他們也都戴著口罩。

那一刻,我突然想,雖然這樣的災難發生了,可是還是沒有感覺太壞,或者太悲慘,是因為有許多人在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互相幫助。“what can I do for you?” (我能為你做點什麼?)是我在美國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這真的不是一句客套話,是已經深入美國人骨髓的一句話。天塌下來,自然有高人(比如政府/科學家/醫護)扛著,可是,我們還是可以動起來,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事的。比如,這些小學生定期捐贈給Food Pantry的食物,這不僅是物質的捐贈和善意,也是培養他們對他人和這個世界的關懷。每次,每個人,所捐贈的都不多,但是一點一滴地匯集起來,就多了。而孩子們的愛心和善行培養,也不知不覺建立了。還有這些Food Pantry的工作人員,都是志願者,把自己的時間和勞動為有需要的人奉獻出來,把捐贈者和需要者連結起來。我呢,不過拿出了一盒早餐榖物一盒義大利麵,可是他們那麼開心,因為那些都是這樣一點一滴匯集起來的,關鍵是他們看到了我特意返回的誠意。

放下Food Pantry的食物後心情大為放鬆。路上有一段沒有人行道,我決定從高中繞行,就不給著急趕路的家長們添亂子了。

高中的教學樓門口和花壇邊都是醒目的歡迎標誌:歡迎回來,想你們啦!這是疫情期間歡迎孩子們重返校園進行當面授課的標誌。簡單,溫馨。


麻州從4月初,K-12也就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全部全面開始當面授課。混合模式不再有,但依然可以選擇在家遠程上課。大多數學生已經回到學校。

今天溫暖、晴朗,高中的草坪上已經有不少圍成一圈的戶外授課。有戴口罩和6英尺的社交距離。

大量車流湧入高中。雖然車流多,但匆忙、緊張、有序。關鍵路口還有人在指揮交通。

在一個路口,我略停頓了一下,因為指揮交通的人恰好背對著我,沒看到我。等到他看到我,立刻給我道歉,說沒看到我,讓我久等了。我知道,在美國交通法當中,行人優先。不過我現在已經沒有著急的事,等一小會並不覺得是冒犯。我笑笑回他:我知道他們比我更緊急。他也笑,說是啊。我想,每一個趕著時間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都知道這種緊張情緒。

終於輕輕鬆鬆走回家了。

回想路上的車水馬龍和熙熙攘攘的人,我突然感覺,美國抗疫終於進入常態了嗎?這是與病毒並存和全民皆兵的長期抗疫模式吧?在安全性有一定保障的情況下,生活和生產要加速全力恢復了。風險和犧牲是必然存在的,就看概率有多高是否在可控範圍了。

麻州新冠病例日增目前大約1300多,全美日增目前大約5萬多,從曲線圖看,已經從前面的小高峰上下滑。麻州4月5日曾經日增將近3000病例,而全美4月9日曾經日增8萬多病例。

日增病例下滑估計和疫苗接種者增多有關。

美國目前已經有1/3多人口疫苗接種全部完成,麻州有35.7%的人口疫苗接種全部完成。

麻州普通人也可以比較容易約到疫苗接種了。陸續聽到好幾個朋友接種疫苗的消息。手機上也收到了疫苗接種的推送,告知那裡有可以約接種的疫苗,鼓勵儘快去接種。

美國12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麻州的強制口罩令解除。从4月30日开始,只有在“无法保持社会距离的时候,以及针对特定行业的指南”,才需要在公共场所戴口罩。而室内公共场所始终需要戴口罩,保持不变。

8月1日,麻州將“全面解禁”,只要公共健康数据还可以,所有娱乐场所重新开放,同时取消所有行业限制,产能提高到100%。

但是,還有一個異數,就是最近令人憂心的印度疫情。印度最近日增病例30萬左右,和美國聖誕新年前後的數據相當,但是悲慘程度卻更嚴重,令人不得不擔心。

不知為何,拜登政府還沒與印度斷航。據說印度飛美國的航班最近還增多了。有在印度生活工作的美國公民應政府呼籲回國,也有美國的印度人把家人接來躲避疫情。疫情烈火燒起來,貧富已經無法阻斷病毒的傳播路線。

印度變異的病毒已經落地美國,引起了美國人的恐慌。就怕病毒滅不盡,航班吹又生。第一波在中國,然後從中國到了歐洲,又從歐洲到了美國。之後,倫敦的變異病毒、南非的變異病毒、巴西的變異病毒、美國本土的變異病毒燒了一波又一波。現在印度出現了超級變異病毒。據說疫苗對當前的疫苗失效,年輕人重症患者和死亡激增。但是看了一下印度的疫苗注射率,才1.9%,全世界平均3.4%。一個人口高度密集衛生與醫療水平又不高的國家,疫苗注射率如此低,如果疫情爆發,怎麼會不嚴重呢?或許不是疫苗失效,恰恰是疫苗接種者不夠多?


回家後,剛剛看到一則消息,輝瑞疫苗公司宣稱有信心認為疫苗對印度變異病毒有效。

這算是對印度焦慮症患者最好的一則消息了吧?希望是真的。

希望疫苗接種的速度更快起來!希望更小的兒童也能儘快安全接種疫苗⋯⋯

剛剛寫完發送出去,朋友發來信息,說:剛看完你的文章就收到CNN推送突發消息:白宮官員說,鑒於印度的變異病毒和極高的病例,下週二起(文字写于上周,现在说已经是今天了)美國將對印度禁航。我笑:好消息啊!順應民意!我們這裡正在商量去遊行抗議還是白宮請願呢,看來不用費勁了。朋友答:又不是川政府了,斷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我說:這次已經夠遲的啦,快引起公憤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