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
子非魚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閱讀|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閱讀書名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文獻筆記

第5章 心態、恆毅力與你的職涯ARC

說到底,要讓工作具備挑戰性及樂趣,責任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論我們每天做的事究竟是開公車還是促成企業購併,道理都是一樣的。如果要讓工作有趣,帶來成就感,我們必須再次求助於心理學家。探討人類動機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研究指出,人類天生是動機的動物。除了會回應外在動機,若要完整瞭解人類動機,還需要瞭解我們的內在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歸屬感」(Relatedness)、「能力」(Competence)(三者合稱「ARC」)。

我們當然得滿足財務需求,然而研究也顯示人類很奇妙,人會因為錢以外的東西產生動機,尤其是能填飽肚子之後——好奇心與解決問題時自然會碰上的挑戰,也能刺激我們行動。丹尼爾‧品克在《動機,單純的力量》一書,提到一個奇怪的研究結果。與「自我決定論」有關的動機心理學指出:

……人類的動機似乎和多數科學家與民眾相信的事相反……我們〔自以為〕知道什麼事會讓人有動力。獎勵—尤其是白花花的鈔票,可以強化興趣並提振表現。〔然而,心理學家發現的自我決定論〕幾乎正好相反。金錢被當成某些事的外在獎勵時,受試者失去對那件事的內在興趣……人類……天生尋求新奇與挑戰,想拓展和運用自身的能力,去探索,去學習。

人類除了原始的外在動機(想獲得食物、避難所與安全等驅力),我們也有強大的內在動機,那些動機本身就是一種獎勵。換句話說,人類會單純因為一件事有趣而去做。我們是好奇心強的動物。德西與萊恩等學者證實,引進外在獎勵(例如付錢請人解題)會破壞內在的獎勵機制(因為有趣,開始解題)。當你付錢請人做他們原本因為內在獎勵機制而做的事,他們的表現反而會下滑。

現在來看看我們的「自主性」、「歸屬感」與「能力」等三項內在心理需求。

  • 自主性:最根本的自主性是指控制自己生活的需求。那是一種人類動力和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我們全都希望在工作上掌控自己所做之事的各種面向,決定合作對象、執行時機等。德西與萊恩寫道:「從現象層面來看,人類的自主性,反映在伴隨自律行為而來的正直、意志力與活力的體驗……。」

  • 歸屬感:歸屬感是指與人和社區連結。培養與維持歸屬感的方法,是和一起工作的人交流,好好一起合作專案,對同事和主管抱持同理心。

  • 能力: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人都希望擅長自己做的事。有的人甚至想成為第一。我們開發能力的方式(其中包含恆毅力的元素)是練習再練習,直到達成其他人稱為精通的程度,接著以更專心一志的練習突破自我,更上一層樓。恆毅力與耐力是此時的關鍵。能幹本身就會帶來開心的感受。也因此,找出我們工作具備的價值,是很重要的事。工作要做得好,需要培養技能;如果我們培養出自己真心在乎的技能,就會出現精進能力的動力。相較之下,如果無心工作,不會想到要提升工作所需的技能,更別說要精通。


📝閱讀心得

這本書是《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延伸,兩本大致翻了翻,就像暢銷書《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般太過理想化,或許受眾是學生或社會新鮮人,但現實是骨感的,尤其在亞洲社會體制下。

比較有趣的是最近一直重複看到「自我決定論」:

  • 《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自我決定理論辨識出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自我連結性(Relatedness)。只要滿足這三種需求,人類就會覺得更加幸福,並且體驗到內在動機,事實上,人生也更有意義。—《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 《深度職場力》

自我決定論主張,無論是在職場或任何領域,動機源自於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說,這三種「養分」必須充足,你才會對工作產生內在動機:自主、勝任、歸屬。—《深度職場力》

  •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探討人類動機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研究指出,人類天生是動機的動物。除了會回應外在動機,若要完整瞭解人類動機,還需要瞭解我們的內在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歸屬感」(Relatedness)、「能力」(Competence)(三者合稱「ARC」)。

  • 《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內在動機有三種:能為自己生命負責、引導到自己希望的方向的「自主性」;不希望工作只是無盡操勞,而是用愈來愈高深的技能克服困難的「精湛純熟」;還有除了自身利益之外,也能更有社會意義的「與外界連結」。沒人上班是爲了遵循表單、受老闆控管、努力提高股東報酬率,我們工作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能,結合他人的技能,製造出自己引以為傲的產品和服務。—《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自我決定論」三項要素:自主、勝任、歸屬。對於工作而言,自主性是最大的關鍵,如果缺乏自主性,就算勝任一份工作,或歸屬一個好的職場環境,都不會覺得滿足,「自我決定論」一詞也已點明「自我決定」是重點所在。

不過自主性也在《深度職場力》提到其陷阱,另一方面「自我決定論」也可能轉成「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責任」說法,認為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而成為職場PUA的手段。

總而言之,「自我決定論」還是回到賦予一種工作或生活的意義感,這也可能會從「我能夠自主、勝任、歸屬」的狀態,變成「你應該自主、勝任、歸屬」的職場、成功學情緒勒索。

人生幸福的關鍵或許在於意義感,不過我認為任何的意義感都須留意,畢竟直銷、激勵大會、邪教等心理操縱,都是製造意義感的能手,這些意義感或許會讓人暫時感到幸福,但卻往往走向不好的結局。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