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嬉隱肆
小白的嬉隱肆

一直是這樣我的血脈裡沒有正經

【藍調月 Day 10】Albert King – King of the Blues Guitar、Charlie Musselwhite – Stand Back! Here Comes Charley Musselwhite’s Southside Band

(编辑过)

Albert KingKing of the Blues Guitar (1969)

我在 Day 2 就聊過 Albert King ,不過他的其他歌曲和專輯我之前都還沒聽過,所以這算是我對他的二度接觸。

這是他 1966 ~ 1968 年之間的單曲合集,但 11 首歌中有 5 首出現在《Born Under a Bad Sign》中。就因為 6 首新歌不太飽足,唱片公司於是在 1989 年的 CD 重發版中乾脆把《Born Under a Bad Sign》中其餘歌曲全部納進來,所以聽完《King of the Blues Guitar》就等於聽了整張《Born Under a Bad Sign》再外加 6 首新作。雖然似乎有點混,但也讓這張唱片不經典也難。

新歌中我最喜歡演奏曲〈Funk-Shun〉,徹底呈現了 Albert King 的吉他特色。


Charlie MusselwhiteStand Back! Here Comes Charley Musselwhite’s Southside Band (1967)

我之前完全不熟 Charlie Musselwhite,第一次聽這張唱片是在開車時,我只能看到唱片封面上是個白人,然後記得他是吹口琴的,僅此而已。所以在沒有查找背景資訊的情況下,直接放來聽,越聽越叫我驚艷!彷彿在聽藍調口琴版的 The Doors!

英文中兩個名詞組成的詞組,前者通常具有形容詞的作用,譬如 blues rock 就是「藍調式的搖滾」,主幹是 rock,blues 是用來表示這是一種藍調形式的 rock。但我覺得這張唱片更像是 rock blues,「搖滾式的藍調」,瀰漫 The Doors 那種濃濃迷幻搖滾風格的鍵盤音色,甚至 Charlie 的聲線也像 Jim Morrison 那樣裊裊沉沉的,我整車都似飄忽著藍調口琴佐 The Doors 的刺激氣息!

唱片中的電吉他表現也是很搶眼,就像慢火在那邊溫溫吞吞的細煎緩煮,偶而遇到幾滴濺出的油而猛烈燒了一陣,過一會兒又緩遁下去,換口琴、鍵盤或主唱接手。團員像美式摔角賽一樣不斷換人領銜,似乎可以不停歇地即興下去。

聽到一半時我就猜想這肯定是六〇年代的唱片,果然不錯,1967。The Doors 處女作也是發於 1967,同為玩藍調口琴的白人 Paul Butterfield 是 1965,Charlie Musselwhite 等於延續了 Little Walter 的技巧,再融合了前兩者的音樂元素,藍調連聽十天後,今天真讓我大開耳界。

還有一個小插曲:專輯封面上錯把 Charlie 印成 Charley,你發現了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