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
Cross

如果妳/你恰好喜歡他們,我們或許能聊聊。 朵卡萩/馬奎斯/駱以軍/胡淑雯/莫言/胡遷/卡夫卡/海倫‧菲利浦斯/金愛爛/卡佛/陳春成/卡爾維諾/伊格言/辛波絲卡/德里羅/麥克伊旺/米蘭昆德拉/安妮艾諾/霍桑/波赫士

談《海風酒店》

巨人的「巨」原是個抽象概念,意味著知識與想像連構之後的無邊無際;「人」則是個比喻,不,也許是相互流動、影響、滲透的隱喻——巨人和人類如此相像,就像鏡像一樣相依相生。

吳明益的書,幾年前讀過《天橋上的魔術師》,說不上喜歡,也沒什麼印象。最近讀了《海風酒店》,似乎也未能打中我,儘管媒體已經捧到天神地位了。

《海風酒店》主要就兩個部分交叉進行,巨人的故事與原住民的故事。巨人的部分帶有神話色彩,原住民信奉巨人,卻又恐懼巨人,追殺巨人,或隨著時代遺忘巨人。巨人與人一體兩面,人的遺忘造成巨人的消逝,書裡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巨人的「巨」原是個抽象概念,意味著知識與想像連構之後的無邊無際;「人」則是個比喻,不,也許是相互流動、影響、滲透的隱喻——巨人和人類如此相像,就像鏡像一樣相依相生。

人與巨人之間的依存關係,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被漢人打破。漢人掠奪土地,蓋工廠,將原住民從部落的生活中扯了出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對立,同時也是部落式大家族與個體化文明的對立,前者是一個充滿了安全感的環境,照顧部落裡的每一位成員,分享與知足的精神基底,使生活成為一個循環的閉環。後者則是人被分散成個體,個體力量之提升意味著依靠的失落,人們變得孤獨,被拋入一個不斷競爭的環境之中,每個人都潛在地是他人的敵人。由此,我們也能看到小說中的原住民如何受到城市神話的影響而成為邊緣打工人,最後又是如何失望地返回家鄉。小說在下半部處理的正是強化此一認知的主題,即透過工廠進駐自然環境,把原住民趕走,進一步使他們進入這個個體化的潮流,使他們變成工廠工人。

上述情節主要以寫實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巨人的故事則是一則則充滿寓意的片段,用以解釋何為巨人,以及它們如何消亡,是小說中非寫實的成分。這兩種成分之間的交叉,很好地提升了小說的趣味,但也正是我覺得不夠滿意的地方。在小說的前30頁,正好寫到兩位主角在山洞中往對方的名字走去,這個情節不僅簡潔漂亮,且埋下了令人興奮的地雷,然而這種交換名字(如同交換命運)的行為,未能在後續情節中展現出更大的圖景,而是非常迅速地落入到寫實之中,即雙方父母重新把孩子接回來,這種交換就此結束,未免有點寡淡掃興。我無法在如此隆重的交換儀式之後,找到他們何以帶著對方的名字走下去,這個場景就這樣浪費掉了。

隨著情節發展,寫實與非寫實漸漸失衡(在此處失衡非貶義),前者佔據了大量篇幅,以處理現實問題,除了上述講到的現代化,也有官僚對原民是如何行騙的細節鋪陳,他們如何將巨大的話語(那不在原民「辭典」中的古怪法條或潛規則)砸到原住民臉上,並由此完成掠奪,也花了不少篇幅描寫村落中各式小人物的遭遇,在時代的變遷之下做出不同決定。有趣的是,不少原住民得到遷徙費後,不知如何使用,汽車廠商便引誘他們購買不必要的跑車,又因為要使這些跑車有所用,而故意開到較遠的地方用餐、加油,如此引出「被製造的欲望」這一消費社會的怪象。

在比例上逐漸減少的神話描寫,不僅是結構上的安排,更應該視為是一種「失憶」,透過文本的減法,呼應到末尾巨人死亡的結局。小說很巧妙地不使得此一主題過於二元對立,即原住民與自然是站在漢人的對立面,似乎前者的閉環是天然的。在我看來,小說已經暗示了現代社會的入侵不過是一種更大的人類掌控。在神話中,世界上有許多巨人,然而他們都是被人類驅趕殺害致死,也有不少動物因獵人陷阱而成為三隻腳,由此可說,那時人類已經不對等地「使用」自然,只不過這種不對等,與漢人後續的行為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在更早之前,巨人尚且以玩樂之心,對人類做了許多惡作劇,由此死了很多人。人類對自然的掌控出於原始恐懼,所以現代化不過是這一必然進程的跳躍。但我們也不能就此說是五十步笑百步,這種跨越之大,早就造成了質變。在過往,世上尚且能容下最後一個巨人,然而現代工廠卻毫不留情地補上最後一刀。

雖然我上面稱讚了小說中這種作法,但仍然覺得總體上過於政治正確,而在思想層面上缺乏樂趣。所有事情因過於合理,而無從挑起神經的敏感。吳明益的寫實功底無疑是深厚的,以我讀過的台灣小說來講,整體水準也是頂尖的,然而這建立在台灣小說總體的低水準上。神話部分的哲思處理,兼顧到童話的輕盈感,也做到從極為簡單的對白中透出意藴,比如「這隻狗不講道理」(恕我忘記原文),是很高超的技術。然而如果與《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比起來,就顯出了深度的不足,和廣度的缺乏。當然這受限於主題需要大量的寫實進行填充,但以我個人品味來講,就是有點不夠。之所以提到《太古》,也是在小說的前五十頁有強烈的即視感,這種即視感很快就消失了。

小說一個隱含的傾向是對現代理性的批評,無論是法律公文、資源管理還是利益計算,全都以現代人的語言進行,並將這種語言視為文明,不懂這種普世語言的民族視為落後。理性霸權是一種掠奪邏輯,但無法否認的是,多元也是由理性所推動的,理性提升個體力量的同時,也提升了公眾輿論的影響,人們出來發聲,進而改變社會。社會多元並不由非理性領導,正如巨人在現代化面前的死亡所暗示的,反而最後仍須由受過漢人教育的漢人來使用知識武器進行反抗。悲哀與諷刺也正在於此。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